◆新生儿最好的食物就是母乳。母乳是天地造化的产物,胎儿在母腹中靠的是母血,出生后靠的是母乳。
◆新生儿出生六个月后可以添加辅食,但乳食和辅食不可以同时吃,因为二者之间难以克化。
◆要确保婴幼儿平安健康,就不能给孩子吃得太饱,穿得太暖。
◆追着喂饭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把孩子的脾胃弄坏。纠正这个坏习性并不难,只要家长有决心,说到做到。
◆小孩儿的后背、小肚子和小脚丫这三个部位一定要保暖。小孩儿的头部、心胸、下体一定要保持凉爽。
◆别给孩子乱服药。孩子的脾胃功能原本就脆弱,药的性质又普遍偏寒凉,乱服药会损害孩子的脾胃。
◆家长千万不要纵容孩子吃冷饮,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少吃甚至不吃冷饮的习惯,帮孩子积精累气,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光明的未来。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如同成熟的果实要离开枝蔓,足月的婴儿也会离开母体来到人世间。小生命的诞生给大家庭带来了喜悦和希望,年轻的父母加上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六个大人开开心心做起“孩奴”。
但在婴幼儿的调护问题上,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开始,便会产生许多矛盾。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般都抚育过不止一个孩子,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他们依据自身的养育心得和多年的人生阅历,已经形成独有的育儿理论。年轻的父母们则是第一次面临育儿问题,新奇之余,通常会十分郑重,他们倾向于寻求书本知识,更容易受报刊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络等媒体的影响,对新知识和新理念比较认可。在一部分年轻父母看来,老一辈的经验不过是陈规陋习,有不科学之嫌,没有多少可取之处。
老经验也好,新理念也罢,都是为了更好地养育孩子。毕竟,现在一般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对这么唯一的一个宝贝,大家当然都格外看重。从这个角度来讲,两代人之间的争执也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孰对孰错。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第一个孩子照书养,第二个孩子当猪养”,意思是养育第一个孩子时,因为没有经历过,怀着强烈的使命感,父母往往会谨小慎微,凡事均需要找教材作指导,惟恐做错一个小细节。到第二个孩子出生时,家长在心理上已经突破了对未知的恐慌,反而容易放手,让孩子自然生长。不过现在我们国家大部分家庭都只能生一个孩子,很多父母没有养第二个孩子的机会,所以年轻父母普遍容易紧张焦虑。所以,这个比喻也许不很准确,但非常形象地描述了人生不同阶段对孩子养育的态度变化,从一个侧面证明两代人在养育孩子上产生冲突的原因所在。
关于婴幼儿调护,千百年来,古人已经积累了不少的智慧。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传承至今,对我们现在的家长仍有启发。
一合理喂养——孩子的健康从吃开始
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极大丰富,无论城市或农村,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在生活条件相对优越的城市家庭,孩子简直就是被极其丰富的食物包围。即便是广大的农村,对绝大部分家庭来说,给孩子吃饱早已不是问题。尽管如此,家长们还总担心亏待孩子,但有时候好心也会办坏事,表现在婴幼儿喂养上,有些父母不小心进入了误区。
哺乳忌讳,吃有学问
新生儿最好的食物就是母乳。母乳是天地造化的产物,胎儿在母腹中靠的是母血,出生后靠的是母乳。《黄帝内经》认为乳汁是血的变现,血从金化则为白,偏寒,是小儿纯阳之体最好的食物。妈妈的乳汁与小儿的体质相合,可使小儿肥健。更为重要的是,哺乳过程不仅满足了婴儿肉体的需求,而且可以带给孩子灵魂上的极大慰藉,给了孩子安全感和温暖感。
小儿吮乳,可以刺激和强化母体的脏腑功能,使母亲身体健壮,精神爽朗,可以止母亲恶露,甚至可以帮母亲去掉一些痼疾。
哺乳对母子都有极大的好处。但小儿的体质属于稚阳,如稍有不慎,或乳食过多,就容易形成湿滞、湿热,导致呕吐或拉稀。此外,不包括从胎里带来的湿滞,小儿还易发生四种病况:一是惊,小儿魂魄不定,易受惊吓;二是疳,食乳不化,易积食成疳;三是吐,火乘胃膈而上行;四是泻,是大肠的病变。
鉴于小儿的体质特点,以及母亲和孩子之间的互相影响,古人关于哺乳有很多讲究,下文分别以母亲和小儿为主体进行讲述。
母亲在什么情况下忌讳哺乳
(1)忌大热大寒
乳汁为胃血所化,母食热则乳热,母食寒则乳寒,奶片不化。所以母亲的饮食忌大热大寒。小儿久食热乳容易导致吐奶,久食寒乳容易导致咳嗽拉稀。
(2)忌辛辣厚味
母亲忌辛辣和味道过重的食物,否则容易造成小儿脏腑生热,热则烦躁生渴。
(3)忌大喜大怒
母亲的七情变化一定会影响自己的气血,进而影响乳汁的质量,再进而影响小儿的气血。牛乳比母乳唯一的好处就在于,牛性情温良,而女人则有性情的问题。女人如果性情平淡,饮食也平淡的话,乳汁也平和冲淡;如果母亲性情乖戾、喜怒无常,其乳必热,就不适宜哺乳。如果孩子吃了这样的乳汁,将来性格也会有问题。
古代还有择乳母论,意思是选择乳母有讲究,要选择婉静寡欲、无痼疾疮疖者。乳母肥实则乳汁浓,小儿吮之则气体充实;乳母瘦瘠则乳清薄,小儿吮之也清瘦体弱。
一般来讲,母亲大喜大怒时不要哺乳,因为“暴怒伤阴,暴喜伤阳”(《黄帝内经·素问》),“伤阴则泻,伤阳则惊”(孙思邈)。怒则气机上行,此时哺乳,会令孩子气上癫狂;暴喜后哺乳会导致孩子气机不定,神情飘忽。
(4)浴后不哺乳
夏天盛热时,母亲新浴后不哺乳,否则容易形成胃毒。秋天小儿易出现赤白痢,浴后最好休息一段时间再哺乳。
妈妈在哺乳前,应先用手轻轻按摩乳房,以散其热,因为小儿为纯阳之体,最喜欢清凉,乳汁太热则奔涌,容易令小儿吞咽困难。
(5)性后不哺乳
性生活后,女人气血未定,如果正赶上孩子啼哭,马上哺乳的话,对孩子伤害很大,易羸瘦、腿脚无力。
(6)病时不哺乳
母亲咳嗽时不哺乳,容易呛到孩子。母亲身上有疮疡、喑哑、痫病等时不哺乳,因为这些都是母亲五脏六腑的病变,这时哺乳会把病邪传给孩子。
(7)醉时不哺乳
母亲喝醉时也不要哺乳,容易使小儿身热、腹部胀满。
小孩儿在什么情况下忌讳吃奶
(1)忌大哭吃奶
小儿大哭时不可吃奶,古人说:“儿啼未定,肺窍开,即便乳儿,与气相逆,气凝结聚,多成瘰疬瘿瘤也。”意思是此时气逆不顺,易成小儿惊风、乳癖、呕吐等。再有,哭伤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逆,则易上吐下泻。
(2)忌大饥吃奶
如果孩子饿了很久,然后又吃得很急,容易形成腹痛。吃得太多,就容易积食;食得过急,就容易伤脾。久而久之,孩子腹中会有痞块,面色发黄。
(3)忌大饱吃奶
大饱后还吃奶,容易导致孩子气乏。《黄帝内经·素问》说:“饮多则肺叶布,是故气逆而上奔,故能生痰。”意思是,如果吃的母乳或牛奶过多,会积存痰。
当父母发现小孩儿积痰时,可先减少哺乳的量,之后观察一下,如果没事,就不用去医院了。
一般情况下,小儿吃奶,白天三次为好,夜里再喂一次就可以了。
(4)忌大惊吃奶
大惊后吃奶,婴儿容易呕吐心痛,这是因为伤了手少阴心经。同时,大惊吃奶也容易伤肝经,肝气上逆,容易导致呕吐。《抱朴子》中说:“大惊乳食及饮水,气节不通,或吐逆翻胃。”此外,《百端经》说:“惊后饮水,则伤心舌,多成不语也。”意思是如果惊吓后喝水,有些小孩儿可能出现结巴或失语的症状。
(4)忌迎风吃奶
迎风吃奶,风冷入肺,容易咳嗽。同时肺主一身之气,气伤则腹胀。
(5)忌饮豆浆
小儿脾胃弱,六个月前基本以吃奶为主。母亲如果没有乳汁的话,可用牛乳代替,如果牛乳出问题(比如三聚氰胺事件),可用米浆、粥油等代乳,而不可用豆浆代替,因为豆类营养价值高,小儿难以消化。
小儿在断乳后的饮食禁忌
一般来说,小儿半岁前吃乳食,半岁后可加辅食,像稀粥、面片汤等,里面再加些切得细碎的菜叶。此时,小儿食饮的禁忌如下:
(1)乳、辅食,不同时
小儿出生六个月后,可以加辅食,但乳食和辅食不可以同时吃,因为二者之间难以克化,周岁后如果混合着吃,容易形成乳癖、食癖,小儿会肚子疼,得疳病。即便是大人喝牛奶时,也最好和食物、水果等分开时间段,二者同服,容易腹胀。
(2)周岁时少沾生冷食物
小儿周岁前后,要少沾生冷食物。生冷伤肺、伤胃,易停滞,容易形成腹痛、脾泻。水果方面,以吃桃子等暖性的水果为好,最好不吃西瓜一类的凉性水果。
(3)不食酸咸厚味
小儿肠胃薄且窄,黏稠、干硬的东西不好消化。再者,小儿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多吃酸咸厚味(营养价值高,又难消化的东西),容易助火益阳,耗散阴气,且多生疮痘。
(4)不食鸡肉、腊肉
鸡肉坚实,不易消化,且多含激素,吃了会使小儿早熟。腊肉、火腿等也不适宜小儿吃。小儿都嘴馋,不知饥饱,但大人不能一味地满足小儿的要求,小儿脾胃一伤,极难恢复。
忍三分饥,吃七分饱
生活中,做父母的常常感到迷惑不解:明明孩子每天都吃得饱饱的、穿得暖暖的,似乎该做的事父母都做了,可孩子仍然很容易生病,像感冒、发烧、咳嗽、哮喘、腹泻等是常见病。
关于婴幼儿养护,明代医家万全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意思是要确保婴幼儿平安健康,就不能给孩子吃得太饱,穿得太暖。这句俗语流传至今,仍然极富生命力。吃得过饱、穿得过暖容易导致小孩儿总生病。
为什么要“忍三分饥”呢?因为小儿气血尚不完备,先天肠胃偏脆弱,其大肠如葱,小肠如筋,肠道和胃处于一种狭窄的状态,在脾胃运化功能不是特别成熟的情况下,吃得过饱容易吐,又伤脾胃,导致消化不良。东汉思想家王符在《潜夫论》里说:“小儿多病伤于饱。”因此,虽然小孩儿需要水谷精微,却不能多吃,一般只吃到七分饱就可以了。
关于小孩儿吃的方面,古人有很多讲究。比如小孩儿六个月大时,可以喂粥。五六岁时,小孩儿的脾胃功能开始强壮起来,这时可以适当沾点荤腥。现在的小孩儿大部分是食肉一族,有的两三岁时就特别能吃肉了,经常有家长说:“我孩子胃口特别好,特别能吃,鸡腿一顿能吃好几个!”语气还挺自豪。我能理解,家长都心疼孩子,只会担心孩子吃不饱,没有埋怨孩子吃太多的,咱们养孩子都是“揣孩子”。实际上,这种做法是有问题的。一是我们要记住,鸡肉少吃为妙。因为鸡为火性,也为发物,多吃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胖。二是古人认为年轻人多吃肉容易引发性欲,最好的原则还是少吃肉。
小孩子和大人在饮食的偏好上完全不同:大人是身体需要什么就吃什么;小孩子则是嘴馋,什么都想吃,而且越是别人家的东西越好吃,比如自己家有红薯不吃,到别人家里却把别人的红薯全吃了。中国古代有种做法,既然小孩子觉得别人家的饭菜格外香一些,就让孩子偶尔地吃吃“百家饭”,即到不同人家家里吃,同时也邀请别人家的孩子到自己家做客吃饭,其目的就在于互通有无,交流情感。现代社会,邻里之间一般都是天天照面却不知对方姓甚名谁,而且由于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小孩子吃“百家饭”的机会很少,当然如果有相熟的朋友,我是建议可以互相轮流着让孩子吃吃“百家饭”。不过做父母的一定要记住“三分饥”的道理,别让孩子吃得过饱。
不伤脾胃,要点有四
小孩儿的脾胃比较虚弱,父母喂养的时候尤其要小心,不要伤到脾胃。关于小孩儿的饮食,现在的家长出现了一些误区,对此,我认为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忌吃得过饱
家长总怕孩子营养不够,即使孩子已经吃饱了,却总是一个劲地“硬灌”,像填鸭似的。其实吃得太多易导致消化不良,会引起腹痛、便秘等疾病。这一点在“三分饥”里我已详细讲过。
忌追着喂饭
民间养儿谚说:“吃热莫吃冷,吃软莫吃硬,吃少莫吃多。”现在家长生怕孩子吃得少,成天跟在孩子身后追着喂、使劲儿塞,结果越是追着喂,孩子就越不好好吃饭,最终恶性循环。更有甚者,看到孩子食欲不佳,就给孩子吃大量的所谓营养片剂,以为这样孩子就不缺营养了。其实,这样有可能带来更糟糕的后果。
追着喂饭不仅浪费时间,养不出小儿的饮食规律,还可能把孩子的脾胃弄坏。纠正这个坏习性并不难,只要家长有决心。比如,到了吃饭的时间,孩子调皮捣蛋,就是不肯痛痛快快吃饭,又或者只顾贪玩而闹着不吃时,家长可以索性随他去,不过同时也要对孩子说明:“吃饭的时间你不吃饭,待会饿了是没有东西吃的,要吃只有等到下次开饭的时间。”做家长的一定要说到做到,不能期间看到孩子饿了又忙不迭地喂饭。仅此一条,保管治好孩子不好好吃饭的毛病,因为孩子从此得到了教训。
很多时候,小孩子的毛病都是家长宠出来的,甚至可以这么说,小孩子其实是很聪明的,只是糊涂的大人用不恰当的方式把孩子给带坏了。有经验的父母可能会有这种体会:小婴儿对时间的感受力非常强,比如说如果连续几天总是在上午十点抱他出去玩,忽然有一天,到了上午十点大人还没抱,这时他一定会闹腾。然后到了该给他抱回来的钟点,大人还没回,他也会闹腾,哪怕只是四五个月大的婴儿,可能都会口里“嗯嗯”叫着,同时手指向大门口,意思是该回去了。小孩儿是用身体去感知时光的,其自身与自然天地之间有一种隐秘的关联。这个有趣的现象告诉我们,千万不要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有可能孩子懂得非常非常多,只不过还不会用言语表述罢了。
忌吃零食
现在的家长娇惯孩子,经常零食一大堆,随时随地满足孩子的口腹之欲。现在提倡绿色食品,零食是否健康先且不说,其最明显的后果便是孩子不会好好吃饭。不好好吃饭,身体必定不会健壮,因为人体所需的气血正是脾胃运化五谷精微而成的,所以不要让孩子养成吃零食的习惯。
忌冷热不均
食物冷热不均伤脾胃,尤其是婴幼儿,如果吃了冷热不均的食物,在大便中立刻就会有反应。表现为大便颜色发青,就是伤到大肠了,如果久治不愈的话,小孩儿还会呕吐,这就是土弱木侮的象,就是脾胃太弱,会遭受太盛的肝气的制约。呕吐再不治愈的话,小孩儿就会出现抽搐,这是伤了筋了。像上文讲的追着喂饭,极易造成食物冷热不均,从而损伤孩子的脾胃。所以在小孩儿的喂养上,家长要十分小心。
小孩儿伤了脾胃后,会导致口不壮,即胃口不好。对此,古人有个好方法,叫“易子而教”。这里的“易”是交换的意思,就是今天我家的孩子到你家去做客吃饭,明天你家的孩子到我家来读书学习。这种教育方式往往效果不错。因为小孩儿天性嘴馋,再加上很多孩子在一起,会抢着吃饭,在热热闹闹的氛围中,孩子不仅情绪愉快,胃口也就变好了。
若有积食,多揉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