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小儿疾病预防与治疗
24372200000006

第6章 防治妊娠病(4)

然而,对于反药能否同用的问题,历代医学家看法并不一致。

有些医学家强调反药不可同用,代表人物是孙思邈,他明确指出:“草石相反,使人迷乱,力甚刀剑。”有其他很多医籍也强调反药不能同用,如《神农本草经》指出“勿用相恶、相反者”,《本草经集注》亦认为“相反则彼我交仇,必不宜合”。现代实验研究和临床报道也有反药同用(如巴豆与牵牛子同用,贝母与乌头同用)引起中毒的例证。所以,《中国药典》1963年版在“凡例”中明确规定:“注明畏、恶、反,系指一般情况下不宜同用。”

但也有不少反药同用的古医籍记载。方剂中使用“反药”最具代表性的是《金匮要略·痰饮篇》中的甘遂半夏汤以甘遂与甘草同用;而代表性的文献是《本草纲目》,其中“相恶、相反同用者,霸道也,有经有权,在用者识悟尔”,明确提出反药可以同用。其他论述如《医学正传》谓:“外有大毒之疾,必有大毒之药以攻之,又不可以常理论也。如古方感应丸用巴豆、牵牛同剂,以为攻坚积药;四物汤加人参、五灵脂辈,以治血块;丹溪治尸瘵二十四味莲心散,以甘草、芫花同剂,而谓好处在此。”

古今反药同用的方剂就更多了,如还是《金匮要略》,其《腹满寒疝宿食病篇》中赤丸以乌头、半夏合用治寒气厥逆;就是认为反药不可同用的孙思邈本人,其两部《千金方》中,用“反药”的处方多达数十方,如《千金翼方》中大排风散、大宽香丸都是以乌头配半夏、瓜蒌、贝母、白及、白蔹;朱丹溪《脉因证治》中莲心散,芫花与甘草同用;《景岳全书》中的通气散以藜芦配玄参,治疗时毒肿盛、咽喉不利。现代文献报道中反药共用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例如,以海藻与甘草同用,治疗颈淋巴结核、单纯性及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人参与五灵脂合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冠心病;芫花、大戟、甘遂与甘草合用,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等,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而支持了反药可以共用的观点。

笔者认为,反药能否同用,目前无论在文献资料、实验研究及临床实践方面均无统一的结论,说明还需要对“十八反”、“十九畏”作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在尚未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前,临床处方用药应采取慎重的态度(特别是对妊娠期患者),以免发生意外。

六陈歌

枳壳陈皮半夏齐,麻黄狼毒及茱萸;

六般之药宜陈久,入药方知奏效奇。

意思是说,枳壳(包括枳实)、陈皮(又称橘皮)、半夏、麻黄、狼毒和吴茱萸,这些药材放置的时间越长,疗效才会越好,用药时才能发挥神奇的治疗效果。

妊娠服药禁歌

妊娠服药禁歌最早见于元代李杲的《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总结了妊娠期患者不宜使用的药物。

芫斑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

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

三棱芫花代赭麝,大戟蝉蜕黄雌雄,

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

半夏南星与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

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与虫,

其大意是:青娘子,即芫青;斑蝥;水蛭;虻虫;乌头、附子、天雄,乌头分两种,川乌是母根,草乌是北乌头的根,乌头子根、侧根的炮制加工品为附子,天雄则是附子的独根;钩吻,即野葛;水银;巴豆;牛膝;薏苡仁;蜈蚣;三棱;芫花;代赭石;麝香;大戟;蝉蜕;雌、雄黄,雌黄为黄色者,雄黄为红色或橘色者;牙硝、芒硝,“硝”自晋唐,都无定论,这里应不单指水硝、火硝,而是水火二硝,又名朴硝、硝石;牡丹皮;槐花,包括槐角;桂,包括肉桂、桂枝;牵牛子,包括黑丑、白丑;皂角;半夏;天南星;通草;瞿麦;干姜;桃仁;硇砂;干漆;蟹爪;穿山甲;地胆,异名蚖青,《本草纲目》引陶弘景曰“地胆是芫青所化,故名蚖青”,并认为“用蚖字者,亦承误尔”,其名义未详细解释,《本草经集注》云:“(地胆)真者出梁州,状如大马蚁有翼;伪者即斑蝥所化。”经考证,芫青科动物不以成虫地下越冬,李时珍所说“冬月入蛰者”可能有误,现在药用地胆是芫青科动物;白茅根;虫;等等,以上所列药物在妊娠期均不宜使用。

然而,其中部分药物(如白茅根)在历代医书及现代中医文献中均未见到有伤胎的报道,药理研究亦表明其无伤胎元的弊端,临床实践也证实了此点,故应予以解除禁忌。不过,其中大部分药物都是毒性强烈、药性峻猛或者大寒大热、辛热走窜、攻下、药性滑利、活血通经、行气破滞之品,故妊娠期仍当禁用或慎用。

通过总结前人经验,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目前为中医临床所共识的是以下中药对妊娠期妇女当谨慎使用。这些药物或由于损害胎元,而可能影响胎儿发育或导致堕胎;或易引起生产困难;或可损伤母体。根据药物对于患者(胎元或母体)损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禁用与慎用两类。

禁用的药物有:巴豆、牵牛子、大戟、商陆、麝香、三棱、水蛭、斑蝥、虻虫、砒霜、雄黄等。凡是禁用的药物,妊娠期绝对不能使用。

慎用的药物有:桃仁、红花、牛膝、大黄、附子、肉桂、枳实、木通、冬葵子、瞿麦、干姜等。慎用的药物可根据病情的需要,酌情使用;必须强调的是,除非必要,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避免使用,以防发生医疗事故。

九、养护前列腺

妊娠病的发生,不全是孕妇自身的原因,部分发病与男方或者双方共同相关。出现妊娠病,如胎漏、胎动不安、滑胎、胎萎不长、妊娠腹痛(包括异位妊娠)等,除了对孕妇进行辨证施治外,还要对男方进行前列腺或精液检查。男性身体是否健康也是胎儿健康孕育的先决条件之一,这里所说的健康包括男性前列腺是否有炎症,精子是否健康等。本部分主要探讨前列腺的问题。

前列腺的解剖

前列腺位于膀胱与尿生殖膈之间,由腺组织和肌组织构成,是不成对的实质性器宫。前列腺呈前后稍扁的栗子形,上端横径约4cm,垂直径约3cm,前后径约2cm。前列腺由30~50个复管泡状腺组成,共有15~30条导管开口于尿道精阜的两侧,按腺体的分布,可分成黏膜腺、黏膜下腺和主腺。

从形态上看,前列腺一般被分为五个叶:前叶、中叶、后叶以及两个侧叶,又称中央区、外周区和移行区。

其中,前叶位于两侧叶与尿道之间,临床上意义不大。中叶呈楔形,位于尿道与射精管之间。男性在40岁之后,中叶可逐渐肥大,向上发展时,可使尿道口后方的膀胱下角处黏膜隆起,而引起排尿困难。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前列腺看上去并不很大,但梗阻症状却十分严重的原因。后叶位于射精管开口以下的尿道后壁上,此叶很少见到增生。两侧叶紧贴尿道侧壁,位于后叶的前方、前叶和中叶的两侧。侧叶增生会从两侧压迫尿道,而引起排尿困难。

前列腺的生殖功能

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性腺器官,对男性性功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精液里有很大一部分即是前列腺液。归纳起来,前列腺的功能有:

1分泌功能

前列腺可以分泌前列腺液,对精子正常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对生育影响很大;前列腺还可以分泌5α-还原酶,而影响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临床上可通过阻断5α-还原酶而使增生的前列腺组织萎缩。

2控制排尿功能

前列腺包绕尿道,贴近膀胱颈,构成了近端尿道壁,其功能正常则使排尿顺利进行。

3运输功能

前列腺实质内有尿道和两条射精管穿过,发生射精时,前列腺和精囊腺的肌肉收缩,从而将输精管和精囊腺中的内容物经射精管挤入后尿道,然后排出体外。

前列腺的这些功能,对男性的身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前列腺发生病变,机体其他许多功能也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特别是男性性生活的情趣、性感受以及性生活质量均会下降,甚至造成精子质量下降而损及胎儿的孕育。因此,男性在平时应注重养护前列腺,对待前列腺疾病要重视。

治疗前列腺炎症

前列腺由于其解剖位置特殊,很容易诱发炎症反应。故而建议男性朋友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定期到医院检查。②克服不良生活习惯。如尽量戒烟,不憋尿,避免久坐;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豆类食品;少喝酒,尤其是少饮高度酒;不宜饮水过多,尤其晚上七八点以后到临睡前更应尽量少喝或不喝,防止给前列腺造成不必要的负担。③慎用激素补品。④房事适度。

如果检查中发现前列腺炎症,要积极治疗,可采用中药结合自然疗法。方药治疗以清热利湿、活血祛瘀、调和阴阳为大法。

1杨氏堂经验方

组成:丹参25g,赤芍2g,丹皮15g,益母草20g,知母15g,生黄柏15g,生甘草6g,白茅根20g,蒲公英20g,地龙10g,白花蛇舌草20g,鸡内金15g,淮山药30g。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汤液(200ml),分两次早晚温服,慢性前列腺炎可服15天,愈后即止。

《杨氏堂经验方》已报国家知识产权局,报批成功方药。专利号:ZL2006100055141。

2复合西瓜炭(纯西瓜炭)

功能:健脾、护肾、化瘀、利湿、排毒。

复合西瓜炭共有加减变化8个方剂型,对肾虚精亏夹湿热毒的肾病综合征(尿路感染、前列腺炎、急慢性肾炎等)治疗有特效。其中对慢性前列腺炎症治愈率可达90%以上。

3灌肠治疗(杨氏堂经验方)

组成:丹参35g,五倍子15g,甘草9g,金樱子15g,生黄柏20g,土茯苓10g,大黄9g,地龙15g,虎杖20g,黄芪15g,木通10g,车前子9g。

用法:水煎浓缩去渣,一剂煎至200ml,每日两次灌肠,最好在大便排净后,再灌肠40ml,灌后提肛卧床休息1~4小时,15天为一个疗程。

以上3个药方,既有内服,又有外用(灌肠),对于前列腺炎症治疗有特效。遇到久治不愈的前列腺炎,检查后确认为病毒感染病灶,可以在内服方药的同时,辅以灌肠治疗,效果更佳。

如果患者系婚前或受孕前欲调理前列腺,用西瓜炭七方或复合西瓜炭方即可。复合西瓜炭有补肾阴肾阳、充精排毒、恢复元气的功效,能提高精子的质量。一定要在治疗或调理正常后,再让女方受孕,以保证夫妻双方及胎儿的健康,共建幸福家庭。

附:健康小知识

自古至今,妇科疾病种类繁多,医学家归纳为经、带、胎、产4大类。凡不属于这四类范畴,而又与女性生理病理特点相关的疾病,统称为妇科杂病或妇科怪病。这类疾病按其证候与病因等不同,又具体细分多种。下面略介绍几种。

1阳旦症

患者表现为白天身体正常,没有不适的感觉,但当太阳落山之后即开始发病,出现身痛、头痛、寒战、腿抽筋等不适表现,痛苦难忍。而到了第二天早晨太阳出来后,身体又恢复正常。

2“腹哭钟鸣”病

孕妇因气血虚弱或胎热不安,而使胎儿在腹内哭泣,哭声就像孕妇腹内有钟鸣一样,这往往使孕妇心烦意乱、狂躁不安。也称为子啼、子鸣等。

3阴吹

患者阴道中常常有气排出,并有声响,很像矢气而没有臭味,多发生于变换体位时。一般由于腑气不通或气滞痰阻等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