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点儿的基础上,将基本点前边垫上两个连续的“当”,又形成了花点儿的打法:
‖:当当嘀咯|当○(花点)一般打“花点”经常是三个连续在一组。
在这个花点联奏的基础上,前边加上两个单点,后边再加上一个单点,就形成了山东快书的开场点。
当然,山东快书的开场点可以多种多样。
在演唱当中,还有一个“暗板”
的打法,即用鸳鸯板上板的下端,轻轻敲击底板,每一板敲下,也就是每两个字敲一下板。敲击的声音要小,演员自己能听到即可,就象是演员拍着板,按节奏数唱词句一样,这个声音观众也能隐约听到。
七、快板书
快板书的语言特点和格式
快板书就是用合辙押韵的普通话来说书、讲故书。语言要求日语化,通俗易懂。
快板书要求:一辙到底。辙的选择可以根据段子的内容而定。快板书一般要求每段约三百句左右(上下句按两句计算),宜使用较“宽”的辙。当然,“窄”辙可以用,只是在创作时需要付出更大的劳动。但“窄”辙又有词句生动的特点。
快板书要求长短句相结合,句式变化很多,常用的有垛句、叠句、排比句等。垛句又分“三字垛”、“五字垛”、“七字垛”。如:
不怕磕,不怕碰,
不怕扎,不怕曲钉,
扎不透,拉不疼,
又坚又硬还又灵,
这是一段三字垛句。当然,严格要求应该每个三字句的尾字都要在辙上,“平平仄平仄平仄”为最佳。
动快板书的编写
编写快板书首先要选材,可以选生活中的事件,通过综合、提炼、升华来进行创作;也可以根据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或其他形式的文艺作品,加工改编成快板书段子。有了故事情节,还要刻划人物。由于形式容量的局限,集中刻划一两个主要人物即可,切忌时间拉得很长,场景变化频繁,所写人物过多,那样不容易写得深刻。
题材选好之后,列一个故事梗概提纲,就可以选辙了。每段快板书辙的选样,可根据要写的故事中固定名词的占有量来定。比如,你所写的故事中有边疆、牧场、牛羊、姑娘、院墙等名词,这个段子就可以选定“江阳”辙。如果故事情节中有团员、青年、上班、攻关、科研等词语,选用“言前”
辙,写起来就很顺手。写一个段子,选用什么辙很重要,如果选合适了,写起来省力、效率高。如果选得不合适,写起来就又费劲,效率又低。
编写快板书,要求开门见山。段子的开头是个关键,快板书要求开头进入情节快,出人物快。最好在开头的情节中把人物尽量全引出来。让人物推动情节发展,激化矛盾,解决矛盾;让情节紧紧拽着观众走,才能引人入胜,取得较好的舞台效果。
设置人物要尽量使人物能够一贯到底。可要可不要的人物,就不能要。可合并的人物,就把两个或三人人物让一个人来代替。这样便于集中刻划,给观众留下较深的印象。
快板书的伴奏
快板书的伴奏工具是用“七块瓦”,即“大板”和“节子”
。它与快板的握法相同,但在打法上,比快板要丰富些。小板(节子)的打法有五个点,即垫点、单点、双点、逛点、花点。
八、天津快板
天津快板的伴奏音乐
天津快板的伴奏音乐比较简易,一般使用二胡、四胡、三弦、琵琶、扬琴等。音乐的节奏,可以根据快板间的变化而变化。
天津快板的语有特点和格式
天津快板是用天津方言演唱的,分慢板、中板、快板,节奏轻快、语言流畅、通俗易懂、合辙押韵,常巧妙地使用天审“土语”制造俏皮的“包袱儿”。
天津快板的基本格式是:“五五八五”,每两句分四小节唱完。其他格式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的演变唱法,但节奏不变。
这是按照天津快板的原始节奏填写的词,字数是“五五八五”。在这基本格式上还可以千变万化,形成多种多样的句式。
天津快板的编写
天津快板一般是一辙到底,也有个别中间换辙的。但它与快板和快板书不同。天津快板本身有个固定的曲牌,等于是往曲牌中填词。所以,创作时要特别注意它的结构。另外,天津快板也可以在演唱中加“数板儿”。“数板儿”就是将乐队伴奏停下来,单独用竹板敲击节奏数唱。
这种“数板儿”可以按照写快板的格式写词。在一般天津快板中,加两处数板也很有特色。
天津快板的快板节奏
天津快板一般是演员本人不拿板,打板的人在乐队,是伴奏的一员。
板的打法与快板及快板书中的单、双点与大板配合相同。只是在伴奏时要随着演员的情绪需要而有轻有重、有快有慢,但节奏要稳,节拍要准。
九、对口词
对口词概述
对口词是一个新生的曲种,它反映现实快,很有战斗力。
对口词的语言特点
对口词由两个人表演,它的节奏自由,具有朗诵诗的一些特点。句式灵活多变,短促有力。每段可长可短,可以没有情节和人物,也可以有情节、有人物。
由于它格式非常自由、易于编写,因此,可以在基层单位及时地反映好人好事,批评不良倾向。这种形式是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中经常采用的。它是短小精悍、独有特色、容易排演、受欢迎的好节目。
对口词的编写
对口词的句子可长可短,但以短为主,长短句结合,并且要求上下句要对仗,字数尽可能相同。
对口词对辙的要求也较自由,一般是每段一辙到底,但也可以中间变辙。每对句子的下旬要求必须在辙上,并最好是平声,上句不要求入辙。但最好尾字用民声。这样,说起来声调一高一低,一起一落,既上口又入耳。
编写对口词时,要把上下旬分为甲乙。两个演员每人只说一句,而不能一个人说两句。但可以一句两人齐诵,并在齐诵后两个演员互换上句。
对口词的句子要力求短。特别是结尾部分一定要写短句子,这样才能有利于把节奏催上去,使速度加快,力度加大,最后戛然截止。
十、群口词
群口词概述
群口词又称多口词,它由多人配对答表演,编排方便,很适合形势宣传鼓动工作。
群口词的语言特点
群口词是在对口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不需打击乐器伴奏。演唱时,以齐诵为主,节奏非常自由。
群口词演唱时强调抒发感情,要求每个演员要有饱满的革命热情。群口词在形式上,与诗朗诵,特别是集体诗朗诵很相似。
群口词演唱时的语言节奏多为中速或慢速。要抒发丰富的情感,要有深沉的语言。一般群口词的演唱内容要求是赞颂体的题材。比如,悼念牺牲的先烈,赞颂今天的幸福生活等等,常常使用群口词这种形式来表现。
群口词的编写
群口词是一种格式自由的演唱
形式,格式可以多变,字数多少不受
局限,以要抒发的内容、感情的需要为依据。它要求有辙韵,但可以比较自由。群口词的写法没有固定格式,可以象叙事诗或抒情诗,也可以象歌词或演唱词的写法,中间还可以有对口词的段落。它虽对平仄声无严格要求,但是也必须有辙,要区别于朗诵散文和讲故事。群口词很适合搞临时突击性的、配合宣传的节目。可以在很短时间内,集体编写并演出。
群口词的表演
群口词的人数要在三个人以上,多至十几人或几十人。要根据演出场地大小而定。因表演时要变换队形,排列画面,所以不能搞得人员过多,造成舞台拥挤,使演员在演出时无法活动,表演不开,影响演出效果。
群口词表演时,一般开始要齐诵,然后可以变换队形互相对诵。也可以由一个或两三个人出来领诵,众人与他们相呼应合诵。最后,节目结束时必须要齐诵,并摆出整齐的队形和集体画面。
群口词的表演动作比较简单。可作一般的手势,或者分组排成舞蹈画画,因为大部分是集体动作,所以要求动作要一致二方向、高低要整齐。
十一、锣鼓词和锣鼓快板
锣鼓词和锣鼓快板的概述
锣鼓词与锣鼓快板是两个很近似的演唱形式。区别只是锣鼓词演员手中不拿竹板,而锣鼓快板则要求演员手拿竹板。
锣鼓词和锣鼓快板的语言特点
这两种形式语言节奏较快,演唱词短句多、长句少,而且经常使用叠句、垛句,配合锣鼓敲击,演唱起来非常有气势,扣人心弦。锣鼓词在演唱时经常是把锣鼓搬上舞台,有时敲击者也是演唱者。一般打击乐器有大鼓、大锣、大爆堂鼓、小钹、小锣。如果演员多,还可以成对成双,把每件乐器和鼓锤系上红绸。在舞台上敲击起来非常红火。
锣鼓快板在演唱时经常是把锣鼓放在侧台,敲击人
员不出常演员在舞台上演唱时靠手中竹板,敲击节奏。
而锣鼓只在间奏时敲击,或者个别段落及结尾,需要烘托气氛时,随着节奏敲击。
锣鼓词和锣鼓快板的编写
这两个形式,在文字脚本上很象快板群,即多口快
板。
它们的节奏比对口快板、快板群要快。它只有快速、中速而没有慢速。因此,写词时一定要以短句为主,切忌写长句。
它要求合辙押韵,可以仄平仄平……也可以平平民仄……或者仄仄仄仄。写词时要多使用垛句,多写三字垛,四字垛、五字垛为好。
锣鼓词和锣鼓快板的表演
锣鼓词表演时,要以大鼓为中心。大鼓摆在靠近天幕的中心位置,鼓的位置还要升高,可放在架子上,击鼓者也要站上去。其他小鼓和持钹者也要高于台前的演员,就象是拍集体照,要能看到每个人的脸一样。
演唱时,可随着唱词的段落变换队形。
可以排成“一”字形、“二”字形、“八”字形、“扇”形或倒“八”字形等。变换时间叮在锣鼓过门中,或者在垛句段落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