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刀;是刻纸用的刀,有大、小各一把即可,大的刻粗而直的线用,小的刻圆线及衣服上的花纹用。其次再备一把小剪刀(头应尖一些)以作修饰之用。刻刀的大小要适宜于使用和刻制、一般长约三寸左右,阔二分左右,刀口为斜角口。刻刀的钢质要软硬适度,可以用钢锯条、钟发条替代。
油盘:是将画好的画稿放在上面刻制用的盘子。外框是木制的,当中放着烧过的锯木灰和牛油或羊油,称为油盘。油盘的软硬要适宜,太硬刻起来吃力,太软的纸容易凹过去。初学者可用旧三夹板代用,但不能在玻璃板上直接刻制。
磨石:是磨刀用的石头,一般配备粗、细各一块。磨刀时先在粗石上磨,后用细石磨,在细石上主要是磨刀锋。磨刀时要注意两面磨,使刀锋左右平均锋利。
粉袋:是用一块见方的布头,当中放进一些菱粉或山芋粉,用线扎住,在刻纸之前将油盘上扑上薄薄一层,上粉之后,刻时就不会使画稿粘住在油盘上了。
剪纸用的纸:最好是用宣纸染的红、黑、紫、深蓝等色纸或地方生产的毛边纸染的大红、大绿土产纸,这些纸薄而松,质地结实。可以刻得层数多。普通的白报纸集的大红纸或蜡光纸也可替代,但一次只能刻五、六张,而且细部、花纹不易刻。宣纸染的色纸和地方土纸没有光亮,十分朴素、厚重,很有特色。
剪纸的制作
主要有稿子和剪刻两个工序。一幅剪纸作品的好坏关键在于画稿子,这就要求作者应有深入生活的基础,选择有积极意义的创作题材。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反复修改,直到满意为止。稿子画好后,再用墨笔描图,看看预想的剪刻效果如何。如果剪刻技术熟练,也可以不描墨图而直接在画稿上进行剪刻,但应把铅笔单线勾成双线。将画好的画稿,钉在裁好的彩色纸上,同一幅作品可用不同种色彩的纸钉在一起,然后用图钉把它固定在刻板上。初学者,剪刻时张数不要多,一般一次可剪刻三、两张,待技巧提高了再逐渐增加张数。但最多不超过十几张,以免影响效果。刻制剪纸时要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这样可防止手的移动而破坏稿子,要从里到外,从小到大,免得刻了里面,而忽略外形,也可避免大块刻剪空而使画稿移动的情况。刻剪时要注意外形和内形的谐调。一般来说,刻直线是从上到下,刻横线是从左到右,刻圆线是从左角向上然后向右下移动一圈循环过来。不是一刀刻下来,刀应拔起来再切下去,这样一刀一刀地连续移动前进。要注意刀拿在手里要正到,决不能斜着刻,否则会出现粗细不均,与原稿不符的现象。此外,还要注意交接线的处理,不要刻过头,以免刻断使作品损坏。如果刻完应刻掉的部分,仍拿不起来,决不能硬拉,应该再补一刀,使之自然脱落后再轻轻地拿起来。这样作品就剪刻完成了。
人物剪纸
人物剪纸,在剪纸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以表现农村中的日常风俗、戏曲人物、民间传说为主。在表现日常风俗的题材里全是农村中喜闻乐见的人和事。戏曲人物的题材则大多反映英雄人物和历史故事的主题。但各地的戏曲题材,在表现手法上是不大相同的。如河北戏曲题材作品,以阴线为主,多半通过单个人物来表现,动势较大,多是正面像刻划,具有雕塑感。
陕西的则有简单的道具,一般通过组合人物表现一定的情节,人物形象近似于皮影,以阳刻为主,正侧面刻划为多。山西戏曲人物剪纸,在剪刻手法上与陕西相似,没有边框和背景,只有简单道具。浙江则注重刻划人物的性格,在画面上以阴刻表现人物,阳刻表现背景,虚实配置得当,有规整的外框,强调画面的完整性。民间传说的题材在农村中很受欢迎,一般都是家喻户晓的内容,在表现形式上多与当地戏曲窗花相同。人物剪纸在造型上有着独自的特点,它是和使用的工具及条件限制密切相关的。如人物的眼、眉、鼻及头发等,都是为了便于刻剪,采用了变形、夸张。脸部中的眼睛总是老大的,侧面的脸往往一只眼睛占了半张脸。嘴有时是不处理的,加以概括省略掉。手、脚也只是很简单的几刀。人体的比例,一般稍矮一点,充分表现了劳动者的气质,形成了特有的艺术效果。
花鸟鱼虫剪纸
花鸟鱼虫的题材,都是人们所熟知和喜爱的内容,其应用范围极广。
花的题材
主要是花、果等内容。大多寓意某种品格或者吉祥的意义。如:牡丹象征富贵,梅、兰、竹、菊象征气节,荷花象征高洁,桃子意味着长寿,石榴意味着多子等、鸟的题材所寓意的内容多,如喜鹊象征着喜讯,鸳鸯象征着爱情,仙鹤象征着长寿等。另外,“家禽”在鸟类题材中也占有相当的分量。
“鱼”的题材,其谐音“徐”是和“富”的寓意相连的。它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主要选择金鱼和鲤鱼。金鱼即取谐音“金馀”之意。“草虫”中主要是蝴蝶、蝈蝈、蚂蚱等。
走兽剪纸
这类题材有的表现了动物的特征与习性,有的赋予了一定的寓意和象征,如威猛健壮的老虎,活泼玲珑的狮子,俊秀俏丽·的小鹿等。在走兽题材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对家畜的表现,其内容有牛、马、羊、猪等。从侧面反映了农村中的生产活动及日常生活的生动景象。
吉祥图案剪纸
吉祥图案在手法上采用谐音、象征、隐喻,把文字、花鸟、动物、器皿等形象,完美而巧妙地组织在图案中。这些图案概括力强,托物寄情,直接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情感和思想。它们多以具体的画面来表达抽象的含意,反映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如:《松鹤延年》把松与鹤组织在一起,象征长寿,把万年青同象组成图案,象征着更新伊始,称为《万象更新》。通过这些组合,表现了一定的生活情趣,洋溢着无限的生机,使人们感到贴切、自然、有美感。因而,在民间得到了广泛的流传。
对称剪纸
对称剪纸就是把一幅剪纸对折起来刻,刻好后分开来就形成一幅对称的剪纸。对称剪纸必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只为了凑热闹,否则非但不能丰富内容衬托主题,反而使人感到画面上内容重复,显得多余。在传统的剪纸中有许多内容都是有一定含义的,如双鱼、鸳鸯等。表现新内容的对称的刻法,不是为对称而对称,也是根据具体内容的需要而定的。如表现两个女社员相对摘豆情景的对称剪纸,就比较自然而完整运用了这一刻法。
点色剪纸
点色剪纸又称染色剪纸,是刻在画国画用的宣纸上(可用单宣)或玉扣纸上。刻好后用毛笔点上各种色彩。一般采用民间染料色,如洋红、洋绿、杏黄等。这种色彩既透明又鲜艳。
在染色时,往往好多层选在一起点色,可让颜色自己一层层的透下去。根据需要,色彩中加些白酒,使色彩只向下渗,而不会向外及左右浸开。
分色剪纸
分色剪纸,其表现方法近似于剪贴。在刻的时候,可以几种色彩纸拼起来到(也可分开来刻),刻好后依据原画稿的构图、布局,按分色的需要贴成一个画面。这种方法在现代剪纸中是不多的,如果用来表现现代内容的剪纸也比较适合。但应注意,用色不宜过多,最好为三、二种色,不能太零散,要有整体感。在分色剪纸中以浙江省浦江的作品最为突出。
衬色剪纸
衬色剪纸,故名思义就是将剪刻好的剪纸作品。在其下面衬上各种有色纸。大都用宣纸或较好的玉扣纸剪刻作品,作品下的色纸,一般衬上深蓝色、紫红色或黑色。也有的作品是黑色的,下面的衬纸用橘红色、绿色等。如果衬底的纸是用深色的,则剪纸是淡色的,两相衬托,显得鲜明突出,分外美观。衬色剪纸与阴刻剪纸的剪法基本相同。
绘色剪纸
绘色剪纸是用金、银、黑等色纸刻剪成单色剪纸,然后在下面衬以白纸,再在白纸上用色粉绘制细部。这种剪纸俗称“铜写料”,其风格古朴华丽,它把剪、绘融为一体与一股剪纸相比,更另有一番趣意。另外,还有一种绘色剪纸它不用衬纸,直接在剪纸上勾绘细部,看起来比较雅致。
阳刻剪纸
阳刻剪纸,即刻去空白,留住线条或块面,衬以白纸,托出画面。这种剪纸又叫单色剪纸或黑白剪纸,其效果如同印章里的朱文一洋。它显得集中朴素大方,也是最有特色的一种剪纸形式,出而最为普遍。
阴刻剪纸
阴刻剪纸,与阳刻剪纸相反,是将形象上的线条刻去(即画稿中的墨线被刻空)留住所有块面。阴刻剪纸除这一种外,还有一种是留线条、留底子,刻去块面。最好的表现方法是阴刻和阳刻结合起来,这种处理方法不会显得单调而感到变化丰富。
套色剪纸
套色剪纸与单色剪纸稍有不同。需要多剪空,即多出线多用阳刻处理。正槁用黑色或金色纸,刻好后套上各种彩色纸(一般为蜡光纸),套用色彩最好有一个主调,其余色彩作为衬托主题。另一种套色,正稿是黑色或深蓝色,套时不按物。形象的轮廓线来套,可套出线外或套在线内,这种套色用笔大胆,大红大绿、十分自然,但不可故意做作,否则弄巧成拙,显得不自然。
笔彩剪纸
笔彩剪纸,又叫填色剪纸。它的正稿也就是一幅黑线条画,或用其他颜色。刻好后贴在生宣纸上,也可以用能够吸色的纸代用,用的颜色最好是中国画颜料或水彩颜料。色彩一定要透明,上色时才不会把正稿色线遮住。用笔不能涂涂改改,一笔下去,可以有深浅浓淡的变化。四周如果浸染开去,可听其自然,不能呆板。
剪纸创作方法剪纸的创作首先从构图入手。
九、工艺装饰画
工艺装饰画概述
工艺装饰画是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工艺装饰画品类在继承优良传统,吸收外来工艺美术的长处的基础上,并结合民族特点,不断推陈出新,创作出许多具有鲜明中国传统艺术特色的作品。
工艺装饰画采用极为丰富的材料,如竹子、木材、玉石、羽毛、贝壳、陶瓷碎片、各色碎玻璃和塑料等,进行巧妙地构思、创作、施艺,由于材料、工艺制作的不同以及不同的历史、地理、文化等因素,形成了独特的千姿百态的艺术风格。
铁画
铁画是依据画稿,以铁为墨,以砧为砚,以锤代笔锻制而成的独具风格的工艺品。铁画工艺具有构图简练,线条刚劲挺秀,层次清晰,立体感强等特点。它的品种大致分尺幅小景,灯彩和屏风三类。
漆画
是我国传统的漆器工艺。漆画是以天然漆和金、银、玉石、螺钿、蛋壳等辅助材料,运用雕、镂、嵌、填、晕、彩绘、金漆、莳绘等多种髹饰技法而制作成的,充分发挥了漆的特性及其物质材料、髹饰技法的美。在艺术上,它强调装饰性,多以中国传统的线描为主要造型手段,在形象刻划和色彩处理上加以适当的变形、夸张,力求简练,有时也饰以金漆、银粉、贝壳、蛋壳等,更显瑰丽多姿。
镶嵌画
利用有色石子、破碎的瓷片、珐琅、有色碎玻璃片或各色塑料片经过雕刻、镶嵌、拼组等工艺而制成的图画。这些材料,其色彩丰富而变化微妙,在选材时,要巧妙地利用材料的自然色泽、纹理,并吸取我国古代雕塑、壁画等的传统艺术特点。有浓厚的装饰趣味和鲜明的民族风格。其用途主要用以装饰建筑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也适宜于作室内陈设。
贝雕画
它以江河、湖泊、海洋的贝壳为材料,巧取其自然形状以及外表和内层的绚丽色彩,经过精心选料、雕刻、琢磨、组装等工序制成。它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借鉴了中国画的章法,构图简练。其雕刻技艺则吸取了玉器、牙雕、镶嵌等艺术的特长,制作精巧,作品莹光闪烁,风格华丽。
布贴画
利用各种零碎布片来拼贴装饰画。纺织品的种类很多,有丝、绸、棉、麻、毛及各种人造纤维,这些纺织品粗糙与光滑,柔软与挺括,厚重与轻薄,吸光与反光,还有那千变万化的经纬纹理和色彩图案,经选料、剪裁(尽量利用其原有的、不规则的形)和粘贴等工艺而制成的画种。在具体的制作中,要能巧妙地利用这些布质感,色彩和肌理,来丰富布贴画的艺术语言。在表现手法上力求写意性,不求完全形似,强调构思的巧妙和借用的恰当,使拼贴后的画面产生丰富多彩的装饰效果。
纸贴画
用各种彩色纸来拼贴装饰画,也是常见的装饰手法。另外,印刷品的彩色画页和黑白画页,也是很好的拼贴材料。拼贴时取其局部的大效果,让色彩、纹样尽可能的接近创作意图和需要,并竭力追求代用和巧借。近看可能是残缺的画面,但远看色调谐和,这正好是纸贴画所需要的效果。在拼贴制作中,它巧妙利用了色纸的自然色泽,质地和纹理,并吸收了中国民间剪纸的传统艺术特点,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装饰画面。其工具主要是剪刀和刻刀,纹样刻好以后,用浆糊粘站在底版纸上即可。
撕纸画
其材料与纸贴画一样,只是在撕纸画制作中,“以手代刀”用手撕纸。使纹样边缘产生不规则的效果,近看很毛糙,但拼贴后的整体效果,则别具一番风味。
羽毛画
它采用大自然中各种鸟禽美丽的羽毛,经过剪、叠、镶以及热压成型、组合、粘贴等工艺而巧妙制成。其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有平贴、镶嵌、卷轴、壁挂、折叠等等。
喷笔画
是通过空气压缩机使稀释后的颜料呈雾状喷于画面。空气压缩机及各种不同型号的喷笔,是主要的工具。在喷涂之前,必须将画面不需要喷涂的部分遮盖起来,原则上每喷一种色,就必须刻一块纸版。运用喷涂方法表现的画面,其效果十分均匀细腻,是平绘所无法达到的,尤其是表现色彩的过渡,真可谓“天衣无缝”。
无笔画
在清水的表面设撒一些颜料,并放一点少量的油或油漆,根据需要适当搅动一下,利用油与水不相溶性,趁三者处于流动之机,迅速用纸覆盖水面,然后把纸拎起,就会得到十分有趣的画面,特别是油与水的浮游痕迹,呈现出一些优美、自然的曲线,这种流动式的花纹形似行云流水,生动无比。有的画面如果再稍加手绘处理,便能使画面得到肯定明确的具象效果。这种创作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创作时不必拘泥于某一种特定的构思。
火烫画
又称“烫画”。它是在木板或三合板上烙画出茶褐色的画面。由于用电烙铁或特制的铁笔进行描绘、润色,所以画面明朗,层次清晰,线条流畅,富有表现力。烫画十分讲究线条的浓淡、虚实变化。因此,在烫烙线与面时要把电烙铁或铁笔加热些,时间可略烫长些。如需虚和淡的线条,则要烫快些。另外,在烫画的选材要利用树木的纹理进行创作,木纹具有规则、变化的运动美感,这不仅为我们打开了烫画创作的思路,同时也增强了烫画的表现力。
棉花画
是用棉花在深色纸上粘贴的装饰画。棉花具有洁白、绒毛长、易粘贴等特点,在制作中,要充分利用其特点,在深色的绒布或绒纸上粘贴小动物皮毛质感是再好也不过了。它的题材主要是动物画、人物画等。经过选料、理绒、丝毛、粘贴等工艺制成,讲究结构、真实、自然、形体优美。具有高雅大方、美观之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拓印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