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爱好最新工会制度与娱乐全书——新编工会文体娱乐全书
24363100000062

第62章 冰雪运动(1)

一、冰球

冰球概述

冰球,亦称“冰上曲棍球”。冰球运动是快速多变的滑冰技术和敏捷娴熟的曲棍技巧相结合、对抗性较强的集体冰上运动项目之一,也是冬季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运动员穿着冰鞋,手拿冰杆,在冰上滑行拼抢击球。比赛时每队上场6人,前锋3人,后卫2人,守门员一人。

运动员用冰杆将球击入对方球门,以多者为胜。

冰球场

场地的最大规格长61米,宽30米。最小规格长56米,宽26米,四角圆弧半径为7-8.5米(国际冰联主办的锦标赛和全国性比赛场地的长为60-61米,宽29-30米)。围绕场地界墙应用木料或可塑材料制成,高度从冰面算起1.5米-1.22米。除了正式标记使用的颜色外,全部冰面和界墙应是白色。界墙面向冰面的一面应是平滑的,不得有任何能使运动员受伤的障碍物。所有通向冰场的门必须向外开,所以保护网应固定装在界墙上离开冰面的一侧。

建议在冰场的墙上安装:①在球门线两端以后的端线界墙上安装160厘米高的防护玻璃,沿边线界墙上安装80厘米高的防护玻璃。②在球门后端线界墙的防护玻璃上面安装防护网。

冰球门

画一条5厘米宽、平行于端墙、横贯冰场并延伸到边界墙上的红线,线的中心距端墙4米。球门固定在这条线的中央。球门柱应用规定的样式和材料,垂直高度是从冰面算起1.22米,两个门柱内侧相距1.83米,球门的横梁应用同样材料做成,架设在两门柱的顶端。球门柱、横梁和支撑球门的其他支架向外的表面都应涂成红色。球门里的底座、表面和球门柱的支撑物应涂白色。两门柱之间是5厘米宽的红线,并延伸横穿整个冰场,这条线叫“球门线”。球门线后,球门内的冰面应涂成白色。在每个球门前面,用5厘米宽的红线画出球门区。球门区是从每个球门柱外侧30厘米处,垂直向前画出1.22米长、5厘米宽的线连接两条线的端点。

冰球

冰球要用黑色硬橡胶或经批准的材料制成。球厚2.54厘米,直径为7.62厘米,重量至少156克,最多170克。

冰球杆

冰球杆应是木质或其他经国际冰联批准的材料制成,如为铝质或塑料,则不得有任何突出部分。冰球杆的任何部分可以缠任何颜色的胶带。冰球杆从根部至杆柄端都不能长于117厘米。杆刃从根部至端部不能长于32厘米。杆刃的任何部分不能宽于7.5厘米,亦不得窄于5厘米。杆刃的全部边缘应是斜面的。杆刃的弧度应限于:从刃的根部任何一点到端部画一直线,从直线生刃的最大弧度的垂直距离不得超过1.5厘米。守门员球杯的许刃后跟部分不能宽于11.5厘米,其他部分不得宽于9厘米,杆刀的长度从根部至端都不得长于39厘米。守门员球杆从根部至杆柄端部不能长于147厘米,长柄的放宽部分从根部面上不得长于71厘米,不得宽于9厘米。

冰球的护具

冰球运动紧张激烈,对抗性强,运动员全身戴有保护用具,包括头盔、面罩及护唇、护肩、护胸、护腰、护肘、手套、决权、护腿、护踝等。所有的护具(手套、头盔和守门员的护腿除外),必须全部穿在运动服里。违者给一次警告,再犯应判小罚。守门员必须戴守门员的全护面罩。全面护罩制造成无论冰球及冰球杆刃都不能通过的结构。

冰球的比赛方法及得分

冰球比赛每队可有20人参加,上场比赛的双方各为6人。其分为守门员、左、右后卫、左右前锋及中锋等。运动员要身着符合冰球联合会规定的护胸、护肘、护裆、护又、护腿及头盔等护县,脚穿冰鞋,手握球杆。

冰球比赛每击人对方一球得1分,最后得分多各为胜方。每场比赛定为60分钟,分二局进行。每局实际比赛时间为20分钟,各局之间休息15分钟。设裁判一名,边线裁判员、监门员各两名以及计时员、记罚计时员记录员各一名。主裁判指挥并裁决全场比赛。

冰球比赛的规则

冰球比赛中可以随时替换队员。但必须是下场队员离开冰场到达运动员席后,替换队员才可上场。比赛中防守队员可以用肩、胸、臀部对控制球的进攻队员进行合理冲撞,也可以用身体贴挤和阻挡。但双方队员不准抢人、绊人、横杆推人、投扔球杆和用肘膝顶人,或踢人及侮辱、干扰裁判,更不准用杆打人等。违者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给予小罚、大罚、罚任意球直至取消比赛资格。同队队员可以在同一区域传球,但不能在守区向前半场的同队队员传球。否则,称之为越区传球、攻队队员先于球进入攻区称之为越位。这时要停止比赛,双方在中区内选择距犯规一方攻区最后争球点争球。如果故意越位,则要在犯规一方守区争球点争球。

二、速度滑冰

滑冰运动概述

借助专用冰刀或其他器材,在天然或人工冰场上进行的运动。包括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和冰球运动。速度滑冰又分标准场地和短距离跑道两种。

经常进行滑冰运动能促进心脏血管系统与呼吸系统机能的改善和代谢作用的加强,能增强腿、臂、腰、腹等部肌肉的力量和各部关节的灵活性和韧性;还能有效地增强抗寒、耐寒能力;速滑时,由于人体需要保持特殊的姿势,加之冰刀支撑面窄,速度快,因此对提高人体平衡能力有特殊作用,使视分析器和前庭分析器等人体平衡器官得到充分的锻炼;并能培养人的勇敢、顽强的意志。

速度滑冰的滑跑技术是由四个时期、八个运动构成的一个复步、往复循环而组成的。速滑的基本技术包括直道滑跑、弯道沿跑,起跑和冲刺四个部分。

直道速滑基本技术包括七个技术细节:滑跑姿势;蹬冰动作;收腿动作;下刀动作;惯性滑行动作;全身配合动作;摆臂动作。

速度滑冰滑跑姿势

正确的滑跑姿势是:上体前倾,肩稍高于臀部,上体与冰面约成15°-30°角;膝关节成90°-110°角;踝关节成50°-70°。上体放松,两臂伸直,双手互握自然放于背后,头微抬起,眼视滑行方向约30-40米处。速度滑冰的蹬冰动作蹬冰动作是由开始蹬冰阶段,最大用力蹬冰阶段、结束蹬冰阶段而构成的。

开始蹬冰时,运动员积极地寻找适宜的蹬冰角、蹬冰腿不能做有力的蹬冰动作。随着身体的倾斜,适宜的蹬冰角度的来临,蹬冰腿的用力程度在逐渐加大,当进入最大用力阶段时,要用最大力量去做蹬冰动作,充分有效地利用蹬冰阶段用力蹬冰和采用合理的全身配合技术,来延长最大用力阶段的时间。

速度滑冰的收腿动作

蹬冰结束之后,由于迅速伸直三个关节后形成屈肌的收缩和冰面的反弹作用,使蹬冰腿离开冰面成为浮腿,此时浮腿位于侧位并稍落后于支撑腿。当浮腿从侧位摆到后位,利用重力做积极的内压弧形摆动动作时,摆动的动作要迅速以大腿为主动,小腿继续向后上方自然摆动放松。从后位向前收腿时,浮腿是从后位向前收腿,冰刀积极下落,到淳腿冰刀着冰前,完成整个收腿动作。

速度滑冰的下刀动作

浮腿在下刀时,要靠近支撑腿,冰刀着冰点不超过身体总重心的投影点,光以冰刀的尖外刃触冰,自然滚动过渡到全外刃着冰,当蹬冰结束的一刹那,迅速把重心过渡到着冰腿上,此时,着冰腿的冰刀是从外刃过渡到正刃支撑。

速度滑冰的惯性滑行动作

惯性滑行动作是从另一条腿蹬冰结束之后到这条腿蹬冰开始之前,用单脚支撑身体借助惯性速度向前滚过动作。

速度滑冰的全身配合动作

全身配合动作是实现正确滑跑技术和创造高速度滑跑不可缺少的因素,主要指臀、上体、两臂的合理协调配合。两腿的配合是蹬冰腿离开冰面,变成浮腿,浮腿从侧位摆收到后位,又到前位成收腿动作。接着收回来的浮腿,做下刀动作。然后又重复上述动作开始新的循环。而上体、臀部与腿的配合主要表现在蹬冰动作、收腿动作、惯性滑进动作和下刀动作过程中,蹬冰结束的一刹那,重心才全部移到新的支撑腿上,整个身体新的滑跑方向防支撑腿向前运动。用冰结束前,肩部尽量控制在蹬冰腿的一侧,在结束蹬冰的一刹那,随同蹬冰动作,配合整个身体向新的滑跑方向做摆肩(摆肩动作要从腰间发力)倏出动作。两臂和两腿的配合与平时走路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在滑跑中两刀摆动幅度大些。速度滑冰的摆臂动作速度滑冰的运动员摆臂能改变对冰面的动态压力和蹬冰力量。

在开始蹬冰至蹬冰要结束的阶段中,两臂是从上加速摆起,一臂摆到最高点,一臂摆到最低点。当一腿是收眨动作时,另一腿正处在惯性滑进动作中。这时两臂等高点和后高点下落回摆、摆臂的动作种类有两种:单摆臂和双摆臂。单摆臂多用于中、长距离;在短距离和中、长距离的终点冲刺,多采用双摆臂。

速度滑冰的弯道技术概述

弯道技术也是由四个时期、八个动作形成一个复步,往复循环而组成的。弯道技术可分为:滑跑姿势、用冰动作、收腿动作、下刀动作、惯性滑进动作、全身配合动作、摆臂动作、进出弯道衔接技术。

速度滑冰的弯道沿跑姿势

与直道滑跑姿势要求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就在于弯道滑跑中采用身体向左倾斜的姿势。这是由周围运动的特点决定的。身体倾斜的大小,是由弯道的弧度和滑跑的速度大小而定。

速度滑冰的弯道蹬冰动作

动作的构成和直道相似。因弯道终归是采用向左倾斜的姿势和交叉步伐来滑跑,所以又区别直道蹬冰动作。

速度滑冰的弯道收腿动作

蹬冰结束后,就进入到收腿动作,这一动作的作用是充分放松浮腿的肌肉,利用摆动收腿的方法,加速移动重心。增加蹬冰力量,创造更大的滑跑速度。右腿结束蹬冰之后,右浮腿位于身体重心的右侧位点,利用蹬腿屈肌的收缩,使右腿抬离冰面,浮腿仍保持在蹬冰方向线上。接着右腿以大腿带动小腿,膝盖领先,与左支撑腿靠近,当右腿的冰刀位于左刀前方时,就构成右腿收腿的第二个位向点——左前中位点,从左前中位点,继续向左侧移动着冰,构成左前侧位点完成右腿的收腿动作。

速度滑冰的弯道下刀动作

正确的下刀动作要领是:右刀收回时,刀眼向左内压动作,刀尖偏离线,以刀尖内刃开始着冰,而后滚动到全内刃着冰。右腿着冰时,右小腿不要向前摆跨,保持右刀跟和左刀尖的最近距离,并注意膝盖前弓,使下刀的右腿与身体成一个倾斜面。不能出现右小腿垂直于冰面的动作,两刀的左右距离要尽量缩小。

速度滑冰的弯道惯性滑进动作

弯道滑跑中,左腿支撑惯性滑进动作是从右腿结束蹬冰起,到右腿收到与左腿靠近时为止。右腿开始收腿时,左腿是惯性滑进动作的开始,这时身体重心偏于左刀的后部,当右腿收到与左腿靠近时,身体重心则由左刀的后部移至中部,当右腿要越过左腿做积极内压动作,身体向左倾斜。当开始收左腿时,身体重心立于右刀的后部,左腿以后交叉的形式收到右腿后方时,身体重心从后部移向冰刀的中部,身体左倾斜,进入了利用体重的蹬冰阶段。在惯性滑进中,保证身体横向倾斜相对稳定。

速度滑冰的弯道全身配合动作

是尽量挖掘身体各部动作潜力,创造向前更大的加速度、主要表现在摆肩动作、摆动收腿动作、摆臂动作与蹬冰动作上的配合。即随着蹬冰动作的结束,整个身体和肩部沿着新的滑行方向做积极的移动动作,使左腿惯性滑进动作获得更大冲滑力和稳定的动力平衡。

速度滑冰的弯道摆臂动作

弯道摆臂的作用有三点:一是快速移动重心和帮助维持动力平衡;二是增加蹬冰力量;三是使上下肢协调,提高滑跑频率。但在弯道滑跑中,两臂的摆动是不一样的,其作用也不相同。从右臂来看,与直道相同,起三个作用,通过三个位向点与腿协调配合,其不同点是,臂摆到后高点时,在方向上与直道相比,更位于体侧。摆向前高点时,臂可以超过身体的中线。从左臂来看,它的摆法是,上臂贴着上体,向前、后摆动前臂。到以弯道滑跑中摆动左臂,主要是起协调作用。

速度滑冰的进、出弯道衔接技术

弯道衔接技术包括两点,即人弯道和出弯道的技术。

入弯道技术:从直道人弯道的最后一步是右腿,向弯道里深入,随着完成收回左腿,身体要大胆地向左倾斜,左脚冰刀尽量靠近右脚冰刀内侧,用外刃滚动下刀,但左脚冰刀的方向可稍偏左。当右脚冰刀下刀时,身体重心要偏后,注查团身,整个身体向左倾,切忌前探或肩向左领先入弯道。

出弯道技术:弯道滑跑中最后一步以右脚冰刀支撑身体向前滑进,头肩都向右摆,使上体紧压在右腿上。整个身体处于较稳定的动力平衡状态,这时以膝盖领先收回左蹬冰腿。动作不要过急,两腿应尽量靠拢。当左腿收回位于右腿内侧时,身体便向左倾斜,左脚冰刀尖朝着直道方向,尽量靠近右脚做下刀动作。当左脚蹬完冰后,左腿支撑身体在直道上滑出第一步。

速度滑冰的起跑技术

概述起跑是滑跑的开始,它的任务是需要运动员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省力和最短的距离获得本项目的最理想的速度。起跑技术是由预备姿势、起动、疾跑、衔接四个部分组成。

速度滑冰起跑的预备姿势

起跑的预备姿势通常有两种:侧面起跑预备姿势和正面起跑预备姿势。

侧面起跑预备姿势通常有两种;侧面起跑预备姿势和正面起跑预备姿势。

侧面起跑预备姿势是:运动员将身体侧向起跑方向,使两刃平行,与肩同宽,用内刃压冰,将有力的腿放在后面,无力腿放在前面,两刀与起跑线成20°-30°角,身体重心均匀地放在两只冰刀上,两腿微屈,膝盖内压,上体前倾,前臂自然下垂,后臂侧后平举,高度不超过肩,眼视前方8米处。

正面起跑预备姿势是:身体面向起跑方向,两脚跟距离比肩稍窄,用内刃压冰,两刀成外八字站好,角度在90°-120°左右,两腿弯屈,两臂侧前弓,身体重心均匀地放在两腿上,身体重心投影点位于两刀的前内侧方。如右腿有力,左臂放于体前自然下垂,右臂侧后平举,高度不超过肩,眼视前8-10米处。

速度滑冰起跑的起动

起跑的第一步即是起动。起动是起跑的基础。当听到枪声后,运动员将前脚冰刀微离冰面迅速外转前刀,同时用力蹬直后腿,身体前倾,配合下肢动作,小振幅地摆动两臂。外转前刀,用刀刃以踏切动作使刀跟落于前进方向的中线上,臂前送,伸直后腿蹬冰角为45°左右。速度滑冰起跑的疾跑疾跑技术是起跑技术的关键,疾跑技术有三种:

1.切跑式的疾跑法:以踏切动作完成疾跑段落。两刀的角度变化不大。这种起跑法适合于腿部力量较强,灵活性较好的运动员。

2.滑跑式疾跑法:类似短距离的滑跑动作。这种疾跑法常用于长距离比赛,对灵活性较差、反应较慢的运动员。

3.扭滑式疾跑法:即切跑和滑跑式疾跑法的结合起跑法。它具备前两种的优点,是效果较好的疾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