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旅行者对露营地地形的选择没有驾车旅行者的范围大,而且可能会深入地形非常复杂的地方,所以有时觉得找一块平整合适的露营地并非那么的容易,不是岩石和小土丘太多,就是植被生长得过于浓密。但是,多花一些时间找一个更舒服的露营地是十分值得的。在确定安扎帐篷地点时,可以把你的垫子拿出来试着在一块值得怀疑的地面上铺一下。然后躺到上面检查是否过于倾斜或者有明显的突出物,那些都是让人整夜不得安眠的东西。
4.躲避来自上方的危险
如果你的营地建在了可能发生落石、塌方、雪崩、泥石流的地方,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如果迫不得已一定要在这些地方露营。起码应该避开山脚下的低洼地带和这些可怕的东西直接经过的地方。另外,在树林中寻找搭建帐篷的地点时,应该注意避开那些已经开始往下掉树枝的死树。这有可能扎破你的新帐篷或者砸伤人:还应该看一看附近有没有因为靠在别的树木上才没有倒下来的死树枯枝。闪电雷劈经常会导致这种情况发生,一场大雨或者一点风都可能让它倒掉。另外,注意观察周围是否有大的蜂巢也很必要。
5.排水性的优劣
选择营地时,排水的性能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可能有倾盆大雨来临时更是如此。不但应该避免低洼地带,而且完全平整的地面也应该避免。尤其是那种没有缝隙的被压得很结实的土地,这种地面将导致雨水无处可流而且不容易渗入地面。在干燥的地区旅行时,在旱季即将结束的时候,不要选择在干涸的鹅卵石河道上扎营。一场暴雨就可能让这些地方恢复成一条宽阔的河流。在山区旅行,更应该找到洪水可能到达的最高水位线。因为暴雨会使得小溪变成激流,每小时水位可以上涨好几米,甚至完全超出河道的范围,所以在河道上虽然平坦舒适,但某些季节是不适合在这里露营的。
6.躲避蚊虫
在炎热而潮湿的天气里,成群蚊子对于露营者来说可能是最可怕的东西。这种情况在没有一丝风的夜晚会更加严重,所以在选择露营地时,应该注意不要选择死水塘边、茂密的草地中和任何可能有积水的地方,这正是蚊子滋生的地方。另外,蚊子不会在通风的地方聚集,所以在闷热的夜晚选择风口的地方是个好主意,比如两座小山之间的地方,或者通风的隧道。在一个刮着大风的夜晚,应该把帐篷搭建在一个背风处。但在很多时候,搭建营地时的天气是非常平静的,所以应该对天气的变化作出预先的估计。有凤的坏天气里,应该尽可能地把帐篷搭在矮灌木丛中或者大石头堆中。在暴风雨来临时,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舒适与否的问题。而是选择的地点能否保证帐篷的安全,在大风中平坦的地势并不是好的选择。
7.睡觉的技巧
不论你是使用新购的睡袋是相当的膨松与舒适,或是以使用很久身经百战的睡袋,如何让自己睡的舒服是第一要务。牢记:睡袋不会自行加温或加热,它只是减缓或降低身体的热量释出,最好的方式是身体储存更多的热能。外界环境的因素会影响睡觉的舒适度。
8.远离不良环境
帐篷座落于舒适的位置可以增加约30度的温度,营地不要选择于溪底,因为此处是冷空气聚集处,且不要扎营于山脊棱线,选择背风面或森林处,或是运用露宿袋或挖雪洞的方式。
9.睡袋的蓬松度
新的睡袋因受到挤压于睡袋套内久,初期的蓬松度与隔热使用时会稍差较不暖,最好是搭好帐篷就摊开睡袋让它蓬松,当然时间愈久愈好。
10.睡垫的材质
每种睡垫的隔热系数均不同,它可以隔绝睡袋底层释出的热能。不同的季节用不同的睡垫,如雪期最好选用全长覆盖驱体且实心的睡垫或是自动充气的睡垫,然后将背包,主绳或其他物品置放脚下。完整防水性:任何潮湿的睡垫都会让人不舒服,受不了,若没有防水的睡袋套可用大型的垃圾袋取代。当帐篷泡水,湿的物品可置于内、外帐之间或内帐角落,远离睡袋。恶劣天候,内帐会聚集水滴,所以帐篷的窗户须微开细缝让帐篷通风。当雨过天晴就须取出并晒睡袋。若是雪期则直接摊在帐篷内。穿足够衣物:高山向导曾说如果你睡觉不完全穿上全携带的衣服,代表你带太多衣服。最好带一顶帽子,因为身体的热能有一半是从头部消散。
11.饮食
食物是燃料,睡前不要空肚。睡前吃些高热量实物,同时补充充足的水分是对人体的代谢功能相当重要。每天的排尿次数约四至五次,尿液最好呈透明色,若是黄色代表身体依然呈脱水状态。
12.暖身
睡袋不会制造热能,不要一到营地就马上钻到睡袋内。要吃好足够的晚餐与热饮,然梭在月光下漫步一阵,以不流汗为标准将身体暖和人睡才舒服。不论使用何种睡袋於潮湿的环境依然会不舒服且保暖性差,不妨使用一个睡袋外套,它能将身体的水蒸气向外透气,即使帐篷内凝聚少许水或住于雪洞依然舒适。但塑胶制品不透气会造成睡袋潮湿。一般睡袋的头部会较脏,睡袋最好用手洗,使用中性的清洁剂或专用的羽毛清洁剂,清洗过程不能有清洁剂残留于睡袋,须清洗干静。使用洗衣机的步骤繁复,不建议使用。拧干后须晾晒数日才能收,尤其是羽毛睡袋须不停的拍打,不能让它聚成块状。活动结束,睡袋须马上吊着风干,不要长期置于睡袋套内,会把羽毛或纤维挤压变形,最好置于一个大型袋内或衣柜内。尽量不要干洗羽毛睡袋,会将羽毛的天然油脂洗掉,除非送专门店。
渡河常识
河流是野外活动时常遇到的障碍。有的河流缓缓而过,清澈见底;有的则是水流湍急。你该如何涉水渡河呢?首先你要对河流进行一番“侦察”,做到心中有数。
先了解河道的深浅、流速,河底的结构。仔细观察之后再确定渡河的地点和方法。
涉水渡河要选择河水较浅、水流平缓、无暗礁、暗流和漩涡的地点。如果是水深过腰、水流速度超过每秒钟4米的急流,不要无保护地涉水过河。涉水过河时,应当穿鞋,以免河底尖石划破脚,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保持平衡。如果河底是淤泥底,应脱去鞋袜,赤足过河。
山区河流通常水流湍急,水温低、河床坎坷不平,涉渡时要有适当的保护。
手持一竹竿、帐篷杆或树枝等支撑在水的上游方向;腰间绑一保护绳,在水中摔倒或被水冲倒时可避免危险;在河两岸石块上或树木上架一条绳索,涉渡者手抓绳索或将安全带通过绳套和铁锁挂在绳索上过河。集体涉渡时两人或三人、四人,彼此环抱肩部、身体强壮者应于上游方向,一起移动过河。
冬季涉波冰河,应将棉衣裤和棉鞋脱下,涉水过河后再立即穿上。应注意不能穿棉衣裤和棉鞋过河,否则后容易造成冻伤和失温。
遇有较大的河流,不要轻易涉渡,可就地取材制作漂渡工具,如竹筏、木排或简易救生衣等。
涉渡冰河时,最好在早晨通过,因为河水主要来源是冰川消融形成的,夜间气温低、消融量小,早晨时河水最浅,容易涉渡。
走出迷途
1.野外迷路与迷向
如何在野外判断方向?
在野外活动,诸如地质考察、登山、徒步旅行、探险、旅游等,为防止迷路,正确地判定所在位置和方向,必须掌握定位和测向方法。在自然界,某些动物具有辨别方向的本能,如鸽子,人类的某些成员也具备这种能力,但绝大多数人不具备,因此野外确定方向主要依靠经验和工具。野外判定方向和位置的方法有许多,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2.利用罗盘(指北针)
把罗盘或指北针水平放置使气泡居中,此时碰针静止后,其标有“N”的黑一端所指的便是北方。除了测出正北方向外,罗盘或指北针还可以测出某一目标的具体方位,方法是开罗盘将照准器对准目标,或将刻度盘上的0刻度对准目标,使目标、0刻度和磁中点在同一直线上,罗盘水平静止后,N端所指的刻度便是测量点至目标的方位,如磁针N端指向36°,则目标在测量位置的北偏东36°。
利用罗盘或指北针辨别方向虽然简单快捷,但需要注意:1.尽量保持水平;2.不要离磁性物质太近;3.勿将磁针的S端误作北方,造180°的方向误差;4.掌握活动地区的磁偏角进行校正。
3.利用太阳
在晴朗的白昼,根据日出、日落就可以很方便地知道东方和西方,也就可判断方向,但只能是大致的估计,较准确的测定有下列几种方法:
(1)手表测向“时数折半对太阳,12指的是北方”
①一般在上午9时至下午4时之间可以很快地辨别出方向,用时间的一半所指的方向对向太阳,12时刻度就是北方,如下午14∶40的时间,其一半为人20,把该时间刻度对向太阳,那么12指的就是北方(但要记住,如果是在下午则应按24小时记时法计算。如下午4点,就要按16点计算。)②把表平置,时针指向太阳,时针与12时刻度平分线的反向延伸方向就是北方;或者平置手表,将一根小棍垂直立在手表中央,转动手表,使小棍的影子与时针重合,时针与12时刻度之间的平分线即是北方。必须注意:判定方向时,手表应平置中在南、北纬20°30°之间地区的中午前后不宜使用,即以标准时的经线为准,每向东15°加1小时,向西15°减正小时。
(2)日影测向(立竿见影)
①必须在晴朗的白天,在地上竖立一直杆,使其与地面垂直,在太阳的照射下形成一个阴影,影子随太阳位置的变化而移动。把一块石子放在影子的顶点处,约15分钟后,直杆影子的顶点移动到另一处时,再放一块石子,然后将两个石子连成一要直线,该直线的垂直线为南北方向,向太阳的一面是南方,相反的方向是北方。这些影在中午最短,直杆越高、越细、越垂直于地面,影子移动的距离越长,测出的方向就越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