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术
武术的分类
武术的分类方法很多。过去有以地区划分的,有以技术特点划分的,也有以姓氏名字或内外家划分的。现代一般按其内容分为如下几类:
1.拳术:有长拳、太极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拳、八极拳、通背拳、翻子拳、劈挂掌、戳拳、少林拳、地躺拳、象形拳等。
2.器械;(l)短器械;刀、剑等。(2)长器械:枪、棍。大刀等。(3)双器械:双刀、双剑、双钩、双枪等。(4)软器械:九节鞭、三节很、绳镖、流星锤等。
3.对练: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
4.集体操练:六人以上进行的徒手或器械的集体表演。
武术基本功
由于武术是一种需要身体各部肌肉、各个关节及内脏器官都要参加活动的运动,所以必须进行发展身体素质的基本功训练,武术的基本功包括肩臂练习、腰部练习、手型手眼手法练习、步型步法练习、平衡动作练习、跳跃练习、跃扑滚翻练习等。
武术的肩臂练习
可增进肩关节柔动性,加大肩关节活动范围,发展臂力,提高上肢运动的敏捷、松长、转环等能力,为学习和掌握各种拳、掌等手法提供必要的专项素质,主要练习方法有压肩、单臂绕环。
武术的腿部练习
可发展腿部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等素质。主要练习方法有正压腿、侧压腿、后压腿、仆步压腿;竖劈腿、横劈腿、卧劈腿;前控腿、侧控腿、后控腿;前踢腿、后踢腿、外摆腿、里合腿、弹踢腿等。
武术腰部练习
武术腰部练习方法有涮腰、甩腰、下腰、翻腰等。
武术手型眼手法练习
1.手型:(1)拳。(2)掌。(3)勾。
2.手眼:手眼练包括松肩(上耸下沉、前拢后张、前后转肩);眼神(定眼、摆头);手法(冲拳、劈拳、砸拳、抖腕、穿掌)。
武术的步型步法练习
1.步型:包括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坐盘。
2.步法:包括击步、垫步、弧形步。
武术的平衡动作练习
平衡动作练习方法有提膝平衡、燕式平衡、仰身平衡等。
武术的跳跃练习
跳跃练习包括腾空飞脚、腾空摆莲、旋风脚等。武术的跃扑滚翻练习跃扑滚翻练习有侧空翻、旋子。
器械对练概述
是以器械的击、刺等攻防技术组成的对练套路。有短器械对练、长器械对练、双器械对练、软器械对练、长与短对练、单与双对练、单与软对练、双与软对练等等。双方可持相同器械或不同器械。不同器械风格也不尽相同,如练刀时应勇猛、刚毅、快速;练剑时应刚中含柔,轻快潇洒;练刀对枪要彪悍等。
徒手与器械对练
是一方以拳术、一方以器械而组成的对练套路,多以徒手的一方争夺对方器械的形式出现,如空手夺刀、空手夺枪等。持器械一方熟练掌握器械性能,徒手的一方则闪躲敏捷,动作轻巧。
武术运动场地
正式的武术比赛应在长14米,宽8米的地毯上进行,地毯四周标明5厘米的边线,地毯两长边中间做两个中线标记。平时练习武术可在地板或比较平坦、不起灰尘的土地上进行,但不宜在坚硬的水泥地上进行。
武术运动器械
根据规定,武术器械应由钢和腊杆材料制成。对练项目的金属器械除钢制外,也可用其他金属代替。现将几种主要器械的规格分述如下:
1.枪:全长约等于人体直立加直臂上举的距离,多以白腊杆做杆,钢制梭形枪头。杆粗根据使用者性别、年龄不同而异,分男、女成年,少年,儿童等组。
2.棍:长度不短于人体高度,多以白腊杆制成,粗细则按不同年龄、性别具体而定。
3.剑:长度以直臂垂肘反手持剑的姿势为准,剑尖不得低于人体耳上端,多以钢制成,重量根据使用者性别、年龄不同而异。
4.刀:长度以直臂垂肘抱刀的姿势为准,刀尖不得低于人体耳上端,多以钢制成,重量根据使用者性别、年龄不同而异。
武术竞赛性质
由竞赛规程规定,可分为个人竞赛和团体竞赛。
武术竞赛项目
长拳、太极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其他拳术(即除规则规定的自选拳术内容以外的拳术)、其他器械(即除规则规定的自选器械项目内容以外的器械项目)、对练项目(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集体项目(集体拳术、集体器械)。
武术竞赛分组
1.男、女成年组;18周岁以上(包括18周岁)。
2.男、女少年组:不满18岁。
3.男、女儿童组:不满12岁。
4.也可按技术水平分组(甲组、乙组),每个运动员只能参加一个组别的比赛。
武术名次评定
1.个人单项名次:得分最多者为该单项的第一名,次多者为第二名,依次类推。如有决赛,以预、决赛得分总和最多者为该项的第一名,次多者为第二名,依次类推。
2.个人全能名次:按预赛中单项得分总和的多少进行评定,得分最多者为全能第一名,次多者为第二名,依次类推。
3.集体项目名次:得分最多者为第一名,次多者为第二名,依次类推。
4.团体名次:根据竞赛规程关于团体名次的确定办法进行评定。
武术评分标准
各项比赛的最高得分均为10分,评分和扣分标准如下:
1.长拳、南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通臂拳、劈挂拳。剑、刀、枪、棍的评分标准:动作规格的分值为6分。劲力、协调的分值为2分。精神、节奏、风格、内容、结构、布局的分值为2分(太极拳中“节奏”改为“速度”)。
2.其他项目的评分标准;姿势正确、方法清楚的分值为4分。劲力顺达、动作协调的分值为3分。风格独特、内容充实的分值为2分。瘟神贯注、节奏分明的分值为1分。
3.对练项目的评分标准:方法准确、攻防合理的分值为4分。动作熟练、配合严密的分值为3分。内容充实、结构紧凑的分值为2分。意识逼真、风格突出的分值为五分。
二、拳击
拳击运动概述
拳击运动是对抗性竞技项目之一。按运动员体重分级(具体级别见后文)比赛。运动员须戴皮手套。拳法有刺、直、勾、摆、抄等。打击部位限制在身体正身脐部以上。每场分3到15回合,每回合2或3分钟,回合间休息1分钟。将对手击倒达10秒钟站不起或遇对手不支弃权,比赛结束;否则以全局中得分多者为胜。
拳击姿势技术
拳击的基本姿势是进攻与防守最有利的开始姿势。正确的开始姿势是起动灵活,出击迅速有力,身体重心稳固,暴露的面积小,有利于防守。基本姿势的要点有:
1.腿与脚的要求(以左脚左拳在前为例)。
两脚成左前右后的斜开立姿势,左脚尖稍向内指(约40度),全脚掌着地,并以脚前牵着力。右脚跟略提起并微向内转,用脚前拿着地脚尖向左斜前方。
两脚前后的距离是(自前脚脚尖至后脚脚跟的距离),一般略宽于肩。两脚左右的距离是从前脚尖内侧至后脚跟内侧各作一直线,并使之平行,两线中距离约为10-15厘米。
左腿近乎自然伸直,右腿微屈,一般130度左右,身体重心落在两脚之间,右脚跟不能落地。
2.躯干的姿势。
应以自己的左肩斜向前方,以减少被攻击面积,两肩保持平齐,两肩内收放松。上体略前倾,含胸收腹。
3.头和颈部的姿势。
头稍向下低,并收下颏,合唇闭齿,两眼看着对方的动作,面部表情要沉静自若。
4.两臂和手的姿势。
臂自然弯曲,肘部向下,左臂约成90度,右臂约成60度,肘部置于肋部,以保护肝区,左拳位置略高于下颏,手腕挺直,使拳背与小臂成一直线,两肘放松下垂,不耸肩。
5.拳的握法。
四指并拢,指尖贴住掌心内屈,大姆指贴于食指及中指的第二指骨上,手背和四指根部(即第三指骨)成直角,使拳锋对着对手。所谓拳锋是指第一指关节与第二指关节之间的部分。
6.拳击得分的合法部位。
拳击手得分的部位是攥紧拳头的拳面,清晰地击打头的正面、侧面和腰带以上的上体的正面及前侧部分。
拳击的步法技术
拳击的基本步法有下列几种:
1.前滑步。
动作:从基本姿势开始,先将左脚向前滑进一步,右脚随即跟进,两脚仍保持原来的部位与距离。
要领:开始前进时,左脚略提踵,右脚同时向后跨地,两脚保持原距离同时前移,这时上体保持原来姿势,身体重心的投影,始终落在两脚之间。
注意:要擦着地面向前沿步,不要跳起或蹦起;滑步后要保持原来姿势和原距离,两脚不可并拢。
2.后滑步。
动作:由基本姿势开始,右脚先向后滑退一步,左脚随即退后一步,保持原来的基本姿势和原距离。
要领:后滑时,右脚略提起,左脚用短促弹力向前蹬地,后滑步的步长与前滑步相同。
3.左滑步。
动作:左脚掌向左侧擦地横向滑动,右脚蹬地横滑跟上保持原来姿势。
要领:动作开始时左脚先略微提起,以右脚的弹力向右旗地,推动身体向左移动,滑动时要擦地,不可跳跃。
4.右滑步。
动作:由基本姿势开始,先将右脚略微提起,同时利用左脚向左蹬地的弹力,推动右脚向右侧滑动一步。
要领:与左滑步相同,方向相反。向左、右滑步时,为了使身体重心在移动后保持稳定,先滑动脚在着地时,应注意要用脚掌的外缘先着地,以避免身体移动过大而失去平衡。
5.冲刺步。
动作:由基本姿势开始,左脚稍微提起,右脚用短而快的弹力向后蹬地,接着左脚向前冲。
要领:这种步法在蹬地时力量要比前滑步大,滑动的距离也比较长,一般为50-70厘米。刺急进一步,右脚随即跟进保持原来的距离。
在滑进时身体重心微向前移,以增加冲击急进的速度。
6.急退步。
动作:由基本姿势开始,前脚用力蹬地,后脚先向后迅速后滑,随着后脚落地的同时,前脚迅速跟上,身体重心即随着后滑而向左脚移动。
7.前滑并步。
动作:由基本姿势开始,左脚先滑进半步,右脚随即跟上,在接近左脚内侧处着地;当右脚着地时,即迅速蹬地,左脚同时再向前冲刺急进一大步。
要领:左脚第一次滑进时,步幅不可太大,右脚第一次跟进着地和蹬地要迅速,中间不要有停顿。
注意:动作过程中身体不可有明显起伏。
8.后滑并步。
动作:由基本姿势开始,右脚先向后滑退一步,左脚随即后退在右脚内侧处着地。左脚着地时,右脚迅速再向后滑退一大步,同时左脚再跟上,还原成原来姿势。
要领:右脚滑退第一步时,步幅不可太大,左脚滑退第一步的落地动作就是第二步滑退的蹬地动作,不可分成两个动作。注意:滑退时,上体不可后仰。
9.向左环绕步。
要领:在移动时,上体要保持基本姿势,身体重心随着两脚的移动而移动。
注意:练习时注意绕弧形路线,不可沿根线直进。10.向右环绕步。
与向左环绕步相同,方向相反。
11.左闪步。
动作:由基本姿势开始,以右脚掌为轴、右脚跟向右移45度,身体突然向左转体,改变方向,左脚迅速向右后移动。
要领:转体时必须利用腰胯力量。
注意:对方用右直拳击我头部时,可用此间步,并在转体时,用左直拳迎击对方头部。
12.右闪步。
动作:由基本姿势开始,以左脚掌为轴,脚跟向左移45度,身体突然向右转体改变方向,右脚迅速向左眼上成基本姿势。
要领:与左闪步相同,方向相反。
注意:步子移动时,两足不能离开地面,不能走步式前进;步子移动时,仍保持好拳击基本姿势,不能有所改变;步子移动时,步幅不能过大,过大了影响第二步起动速度;步子移动时,身体重心不能偏向一足,保持在两足中间,前后两足不能站在一条直线上,否则重心不易稳定,重心勿越支撑面;初练步法时、动作不宜太快,直到能保持身体平移时,再逐渐加快。
拳击学法技术
基本拳法包括刺拳,左、右直拳,左、右平勾拳,左、右上勾拳,振拳,抛拳等。
1.左直拳。
在基本姿势中,左拳比右拳在距离上更接近攻击目标。在有效范围内出左直拳时,由于身体变化不显著,往往容易击中对方。在比赛中往往以左直拳来试探和引诱对方,给其他击拳创造有利的条件。
要领:由基本姿势开始,左臂迅速用弹力伸直同时左肩前送,在随拳向前伸直同时向内转至拳心向下成一条线出台,出击时肘部要抬平,随着出击同时,身体重心移向左脚,后腿略伸直,脚跟提起,脚尖踮起,在出拳同时,还要利用腿、腰、胯发力以增加击打力量。
注意:出拳路线要平直,在出击前不要有向后引臂的动作,因为,此动作易被对方预先察觉,从而作出相应的保护和还击;左拳出击时,右拳微向上举保护下颏并养成习惯;如果距离较远而发左直拳难以击中目标,则可先将左脚向前半步再发左直拳。
2.右直拳。
右直拳是拳击运动中采用的重拳之一。右直拳适合于远距离的攻击,但右直举一般使用时机少,在有充分把握时才使用,由于右拳较左拳离对方距离较远,发拳时身体变化幅度较大,所以右直拳速度较左直拳慢。
要领:由基本姿势以右脚掌蹬地开始发力,右腿发出的力量,使右侧髋关节前送,带动腰部迅速向前转动,同时右肩前送。右拳以直线向前发出,攻击对方头部。髋和腰部的扭动以及右肩的前送能够增加右直拳的力量和攻击距离。
注意:由于右直拳出拳时,身体的前送和扭转的幅度较大,使身体具有很大的向左转动的惯性,因此,对右拳的收回造成一定困难,所以出拳后立即停止身体的转动,以右拳顺惯性向身体左方摆动以缓冲转动的惯性,再很快地收回右拳保护自己。
3.左下直拳。此种拳法是击打对方上体。
要领:由基本姿势开始,出击时身体路向右转,上体略向右斜前方倾斜,膝关节弯曲,降低身体高度,击打对方肋部胃部,身体重心落于左脚。
注意:出拳路线同左直拳,击打左拳同时,右拳保护下额。
4.右下直举。
要领:右下直举的动作要领与击面部的动作要领基本相同。只是由于被击打的部位低于面部,因此,上体应随着出拳和身体重心的前移及转动等动作而稍前倾,降低身体的高度,同时前腿膝关节弯曲以保持身体平衡。在出拳时,左拳置于下额附近,做好出击和防守的准备动作在击中目标后迅速恢复成实战姿势。
5.左摆拳。
要领:由基本姿势开始,拳由自己的左肩前开始,从左侧向前成弧形路线移动击打目标,上臂与小臂约成120度-150度角,臂与肩平并利用腿腰胯发力,在出拳过程中拳及小臂略向内旋,肘部微向上翻。在击中目标的一瞬间,肩、臂肌肉与腕关节突然紧张,并随即放松,恢复成原实战姿势。击打对手腹部正、侧部位时,上体可略向右倾斜或向右侧跨步,借助身体的移动加大击打的力量。
注意:击打时不可有预拉动作;左摆拳出击时,右拳微向上举,保护下额;左拳出击后,立即收回,还原成基本姿势。
6.右摆拳。
要领:与左摆拳略同,唯腰腿和胯的发力动作较左摆拳更为明显。右摆拳动作大,速度也较慢,但拳较重。当对手大意或其进攻疏于防守出现空隙时,可用右摆拳给矛出其不意的击打和还击。
右摆拳多与左手拳的击打配合运用。在对手被击中,注意力分散时,加以右摆拳击打可以收到有威胁的效果。在对手疏于防守或体力不支或处于双手护面被动的防守时。也可使用这种拳法给予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