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爱好最新工会制度与娱乐全书——新编工会文体娱乐全书
24363100000104

第104章 联欢会(1)

一、联欢的组织

联欢会的类型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在欢渡自己的传统节日时,大都按照本民族、本地区的风俗习惯,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欢庆集会或活动。如:

蒙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的歌圩;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民族在节庆日子举行的“刁羊”、“姑娘追”等游戏活动;彝、白、傈僳、纳西、拉祜等族在火把节举行的庆贺、游乐及饮酒歌舞活动;又如。回族在古尔邦节,藏族在旺果节,傣族在泼水节。苗族在跳场、“四月八”。布依族在“六月六”,水族在过端等节日举行的欢庆活动。以及汉族和许多民族在春节、端午节用各具特色的方式庆祝丰收、祝福平安、增进友谊、表述爱情、享受节日的欢乐等活动,都属于联欢会的范围。

下面,介绍一些适于基层经常开展的联欢活动。

1.春节游艺会

拟例:选一面积为1500平方米左右的食堂做会场。会场的门口张贴大红对联。两旁悬挂纱灯。室内墙壁、天花板、吊灯上纵横交错地拉起彩球、彩带、彩链,灯光透过这些装饰,增添了节日光彩。在会场的一角,醒目地布置了《游戏宫》

,这里集中了钓鱼、钓瓶、盲人摸礼品。贴鼻子、吹蜡烛、画地图、拼地图、手枪打靶、套圈、套鹿、夹球、虎口投球、敲鼓蒙头、巧走脚印等项目,吸引来人参加。在另一角布置加《智慧宫》,设二百条智力测验题,二百条地理、历史、人物。天文、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等有趣味的知识测验题;还有谜语二百条,供游者猜射。在室内的另一处,设置棋艺宫,设有象棋、围棋、跳棋、国际象棋等各十五副,供爱好者对奕。还利用边沿场地设置三处发奖台,获胜者持奖票,在轻快的乐曲声中依次领奖。游艺晚会的出口设在食堂另一端的大门。出口布置得令人回味,余韵尚浓。这种集各项游艺、文娱等活动于一堂的联欢形式,有些人又称之为“大观园”。参加者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自由地、游动地选择游玩项目,入退场不求一致,组织者应尽量使人们无拘无束、轻松愉快,乘兴而来、尽兴而归。这种春节游艺会的举办方法可供工厂、医院、商店、机关、大专院校和农村等单位参考采用。

2.元旦迎新晚会

拟例:在一所中学教室里,雪白的墙壁上张贴迎接新年的墙报,黑板上精心绘制带有庆祝元旦字样的粉笔画。课桌搬到室外,坐椅整齐排放。活动以自编自演文艺节目为主。晚会开始,团支部、班委会首先向同学们表示祝贺,然后报幕员主持联欢活动。报幕员是班里有名的活跃分子,他的开场白把同学们领人快乐的意境中。节目演出的顺序是:混声小合唱、相声、故事、二重唱、京剧清唱、三句半。手风琴独奏、诗朗诵、单人舞、独唱、器乐小合奏、舞蹈等。班主任老师也即席演出节目。最后同学们跳起集体舞,盼望听到新年的钟声,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当新年的钟声刚刚响过,一位慈祥的新年老人缓步走来,向同学们祝辞并赠送贺年片,还转送了由每个同学准备的一份献给大家的礼品。班长发表简短的新年祝词,师生互相祝贺勉励,并再一次跳起集体舞,在欢乐的高潮中结束晚会。

3.“五四”联欢会

拟例:在一所大学举行的文艺汇演。以各文艺社团作活动骨干,各系各班提前创作排练一批纪念“五四”、反映校园生活的文艺节目。汇演于“五四”

前夕在礼堂举行。组织工作实施方案包括:节目组织;舞台和灯光、服装、道具的使用和管理;后勤工作及财务开支;评选获奖节目工作和奖品设置,汇演的宣传工作;观众的组织工作;票、证、请柬的管理、发放和接待工作,等等。

晚会于7时30分开始,按工作程序规定,工作人员6时15分就位,观众6时30分开始入场,演员7时穿着演出服装,携带乐器等演出用具向舞台监督报到,7时30分汇演开始。节目顺序如下:

①大合唱

②相声

③舞蹈

④男声独唱

⑤女声小合唱

⑥口琴独奏

⑦藏族舞蹈

⑧小提琴独奏

⑨诗朗诵

⑩管弦乐合奏

男女声二重唱

舞蹈

男声小合唱

女声独唱

双人舞

相声

舞蹈

晚会结束后,工作人员认真清场,洒扫整理,收罗失物,关闭门窗。舞台及后台工作人员更要仔细查点物品、用具。水、火、电源要管理好,不留事故隐患,善始善终。

4.中秋赏月晚会

拟例:在山区的一个农村场院。夜空晴朗,月光皎洁,场院明亮如昼。辛勤劳动换来了丰收的好年景,青年们憧憬着丰收后的生活,团支部筹办了中秋赏月晚会,参加者除青年外,还邀来了村中的长辈、于部等。他们准备了自产的苹果、梨、桃、枣、葡萄等水果,大家围着场院席地而坐,边欣赏演出,边聊天,边品尝鲜果。随后演出开始,节目中有:京东大鼓、二胡齐奏、笛子独奏、唢响独奏、评书、故事、锣鼓词等。晚会上还可以欢迎村中善艺者讲故事、和做口技、清唱、乐器演奏等即兴表演。演出结束,还向空中放了大小不同的若干个“孔明灯”。散会后,团支部号召青年们主动扶送老人、小孩回家,使“五讲四美”在农村蔚然成风。

5.庆丰收联欢会

拟例:在平原的乡村,三夏大忙之后举行。场院里作了简单布置:一侧作舞台,用竹木编结的架子搭成彩门作台口,架子上插嵌着松枝、艾蒿和鲜花。

场院四周插上一面面彩旗。活动内容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大队业余演出队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一部分是请一台大戏。

演出后去附近池塘边放河灯、观河灯。每个青年都采集荷叶、蒲草、利用麦秸、彩纸、蜡烛等原料,设计了各具形状的漂浮在水面上的彩灯。联欢会的程序是:一、场院文艺演出;二、放河灯。以具有浓厚乡土特色的文艺形式,尽情表达丰收的喜悦。农村的联欢会一般在晚饭后开始,所以舞台、场院和池塘边要安装好照明用灯。

6.单位之间的联欢会

拟例:某建筑公司和某纺织厂在礼堂内组织了一次联欢会。

事先,双方协商了备自的节目、演出的顺序、场地观众组织等项工作的分工以及经费开支的分摊办法。工作的安排体现着兄弟单位之间的友谊。在文艺节目演出之后,由小乐队伴奏,人们随着欢快的舞曲,在礼堂中跳起交谊舞。为了保证联欢会顺利进行,双方应按照协定严格控制入场券发放。礼堂附近设临时存车处,安排专人管理存放。事先检查礼堂各种安全设施。舞会上应该注意照明充分,乐曲健康,并维持好场内外秩序。

7.集体婚礼的组织

集体婚礼是婚事新办的一种好形式。它可以使婚礼举办得文明、节俭、热闹、健康。办集体婚礼,是倡导婚礼改革,移风易俗,为广大青年和家长所欢迎的好事,它可以改变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歪风。提倡婚事新办,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之一。

集体婚礼的组织筹备:一般由结婚青年(男方或女方均可)所在单位的工会、共青团、妇联联合出面筹备。主要任务是:拟定婚礼议程、布置会场、组织锣鼓乐队、购买物品、组织婚礼服务人员,发请帖等等。

会场布置:根据参加婚礼的人数(以使所有正式邀请人都能就座为标准)选择会议室、礼堂或其它场所作为集体婚礼的会常会场门口两侧可以贴大红喜字或对联,悬挂彩灯等,这些布置要鲜艳醒目,造成一种红红火火、喜气洋洋的气氛。

会场内要设婚礼台(借助原有的台子更好)。台子的上方挂一横幅“××单位集体结婚典礼”。台正中天幕上或后墙上可以贴一大红双喜字,旁边可以再搞些装饰性图案,双喜字的两边还可挂灯笼、花篮、彩球等,台边可以摆一些盆花。

天花板、墙壁上可以多挂一些彩带、彩链、彩球等,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拉上五彩电灯泡。

台下要整齐地摆放好桌椅,桌上铺上桌布,摆上盆花或花瓶,放上喜烟、喜糖和茶水,茶杯要准备充足。

总之,集体婚礼会场的布置要充满喜庆、欢乐的气氛,要体现出隆重、热烈、节俭、健康的特点,与旧式婚礼形成鲜明对照。

集体婚礼的参加人员:除新郎新娘外,要邀请他们的家长、亲友,要好的同事和单位领导参加,对自愿前来助兴的人,也要热烈欢迎。

8.集体婚礼的仪式

①敲锣打鼓、鸣放鞭炮,迎接新郎新娘入场;

②婚礼开始,主持人(一般由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中的有经验的人担任)简短致词,新郎新娘上婚礼台;③向新郎新娘献花;④向新郎新娘赠送礼品;⑤新郎新娘向来宾致敬(鞠躬);⑥领导(一般是主办婚礼单位的党政或工会。共青团、妇联的负责人)讲话;(此时新郎新娘在台上就座)⑦来宾(一般是未婚青年)致贺;⑧新郎新娘代表致谢;⑨新郎新娘家长代表致谢;⑩文艺活动(一般由主办婚礼单位准备一些节目或由新郎新娘即兴表演);婚礼结束。敲锣打鼓、鸣放鞭炮,欢送新郎新娘及来宾。

9.注意事项

①集体婚礼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一小时之内;

②婚礼服务人员要热情周到地在台下招待来宾,保证大家都能吃到喜糖;③不要勉强新郎新娘表演他们不擅长的节目,不要提不适当的建议和要求,使婚礼文明、健康;④举办集体婚礼的费用一般应由结婚人负担(主要用来购买烟茶糖等),单位可以适当赠送一些礼品,但不宜花钱过多。

除集体婚礼外,还可以举办新式家庭婚礼。这种婚礼一般由工会、共青团、妇联协助办理,婚礼地点设在新婚青年家中,布置方法与集体婚礼相似,可以略简单一些。

10.家庭行礼的一段程序是

①组织迎亲队伍,敲锣打鼓地去迎接新娘;

②婚礼开始,新郎新娘就位;

③向新郎新娘献花;

④宣读《结婚证书》;

⑤新郎新娘向家长和来宾致敬;

⑥新郎新娘互相致敬;

⑦来宾致贺;

⑧家长致谢;

⑨余兴(可以表演一些小型节目等);

⑩婚礼结束,欢送新郎新娘入洞房。

家庭婚礼的时间同样不宜过长,也不要提强人所难的或不文明的要求。

家庭婚礼一般由新婚青年所在单位的团支部负责人主持。

在有条件的地方,组织新婚青年进行短途旅行结婚也是一种好办法。

联欢会的组织和注意事项

1.组织机构

组织小规模的联欢活动,办事机构应该精干,工作可以兼并。组织不同特点、不同类型的活动,其办事机构的名称和内容,也应作相应的调整。

在办事机构确定后,应及时制定工作日程和实施方案并组织力量落实。

对于工作中的难点,要集中力量攻克。组织者还应冷静审慎,设想意外情况,准备应急措施。严防酿成事故。

2.注意事项

①群众性的联欢活动应该体现群众的意愿。在有些场合下,群众和演员结合较紧,不仅在感情上交融一体,而且观众也是演员,演员又是观众。活泼和谐无拘束的气氛,往往给群众留下深刻印象。在筹备活动时要集思广益,真正把群众作为活动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