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海上巨兽——战列舰
2432300000007

第7章 美国经典战列舰荟萃(2)

纽约级完工时已值1912年,英德海军竞赛正进入最高潮,英国最新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已经计划安装15英寸主炮;就美国的主要假想敌日本而言,其在建的扶桑级战列舰已经把14英寸主炮的数量增加到了12门。有鉴于此,美国海军在1912年制订了著名的“标准战列舰”计划,决定在1912~1916年的五年间集中建造一批安装14英寸主炮和5英寸副炮、航速20节的新战列舰。这些军舰的吨位和主炮数量略有差异,但采用相同的船型、动力和防护设计,主炮型号相同,便于统一火控、指挥和编队,且适宜在短期内大量建造,以抗衡英、日等国的新舰。

美国海军在1911~1912年的火力测试表明,传统主力舰防护体系内的中等厚度装甲无法防御大口径的穿甲弹。因此作为标准战列舰中的第一型,2艘内华达级采用了当时颇具争议的“全部都有或者一无所有”重点防护设计,装甲区域集中在主炮塔、轮机舱、司令塔等要害部位,取消了次要部位的防护。10门14英寸主炮为双联和三联装炮塔各2座,采用首位对称式的布置,其中三联装炮塔位于较低的位置,双联炮塔呈背负式位于其上。这也是美国战列舰上第一次采用三联装炮塔。内华达级也是第一型安装燃油锅炉的美国主力舰。虽然其主炮比日本同期的扶桑级少2门,但集中式的防护较后者更为合理,较短的装甲带高度一直延伸到机舱和弹药库上方,构成了有效的保护。

1916年,2艘内华达级相继完工。1918年,它们曾参与护送美军前往欧洲参战的任务,并与英国大舰队一起进行警戒和巡航。“内华达”号还奉命护送威尔逊总统乘坐的邮轮前往法国参加巴黎和会。华盛顿条约签署后,2舰在1927~1929年进行了现代化改装,安装防鱼雷突出部,换装大型三脚桅,改造舰桥和火控系统。副炮由艏楼甲板挪到了露天甲板之上,并增设了弹射器和水上飞机。2舰随后编入太平洋舰队,部署在夏威夷基地。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珍珠港,2艘内华达级战列舰均遭戕害。其中“俄克拉荷马”号连中7条鱼雷,12分钟内就在泊位上倾覆,有429人随舰沉没。由于该舰的结构损坏过于严重、无法修复,最终只能放弃。1943年3月,工程队开始打捞“俄克拉荷马”号的舰体,同年12月28日成功地将其扶正、排水完毕,拖入船坞。1947年5月17日,“俄克拉荷马”号拆除了武器和上层建筑的船壳在拖回旧金山解体的途中意外进水,沉没在珍珠港以东860公里处。“内华达”号在空袭中连中1枚鱼雷、5颗炸弹和2颗近失弹,50人阵亡、109人受伤,及时抢滩搁浅于福特岛西南才幸免沉没。1942年2月12日,该舰打捞出水,送回本土华盛顿州的普吉特湾海军船厂进行大修。上层建筑全部被拆除重建,撤去旧式的5英寸副炮、改装高平双用炮,并增强了水平防护。

1943年5月,完全修复的“内华达”号奉命加入收复阿留申群岛的火力支援群,对日军占领的基斯卡岛和阿图岛进行炮击,不过日本人在美军最终登陆前就撤走了基斯卡岛上的部队。同年6月,“内华达”号再次回到纽约海军船厂进行改装,加装大量40毫米和20毫米机炮。1944年6月,该舰参加了支援诺曼底登陆的对岸轰击任务,随后返回太平洋,参加了硫磺岛和冲绳岛登陆作战。1945年3月27日,该舰在冲绳外海被1架神风号飞机撞中,有11人阵亡。1946年7月,退役的“内华达”号作为试验舰参与了比基尼岛“十字路口”核爆试验,不过幸运生还。1948年7月31日,该舰作为“衣阿华”号战列舰的靶舰,在珍珠港外被后者的16英寸主炮击沉。(图5

内华达级战列舰的性能与数据如下:

排水量:(设计)标准2.75万吨,满载2.84万吨;(现代化改装后)标准2900吨,满载3.4万吨。

主尺度:(设计)177.7(全长)/175.26(水线长)×29.03×8.7米;(现代化改装后)177.7(全长)×32.9×9.04米。

动力:(设计)2台柯蒂斯式蒸汽轮机(“俄克拉荷马”号直立式三段膨胀4缸往复式蒸汽机),12座亚罗式燃油锅炉(“俄克拉荷马”号巴布科克-威尔考克斯式),功率2.65万马力(“俄克拉荷马”号2.84万马力),航速20.5节;载重油2000吨,续航力8000海里/10节。(现代化改装后)2台柯蒂斯式蒸汽轮机,6座巴布科克-威尔考克斯式燃油锅炉,功率2.5万马力,航速20.5节;载重油6274吨,续航力1.57万海里/10节。

防护:主装甲带343~203毫米,水平防护76毫米(改装后127毫米),主炮塔457毫米,司令塔406毫米。

武器装备:(设计)10门Mk.1/2/3/5型356毫米 L/45主炮(三联×2,双联×2),21门Mk.7型127毫米 L/51副炮,2门76毫米 L/50高炮,2~4具533毫米水下鱼雷发射管;(内华达号1945年)10门Mk.1/2/3/5型356毫米 L/45主炮(双联×5),16门Mk.12型127毫米 L/38高平炮(双联×8),40门福斯40毫米机炮(四联×10),45门厄利孔20毫米机炮(单装×5,双联×20),2架水上飞机/1部弹射器。

电子设备:(“内华达”号1943年后加装)1部SK型对空雷达,1部SK-2型对空雷达,2部Mk.4型火控雷达。

编制:(设计)864人;(现代化改装后)1374人。

“内华达”号建造厂:美国福尔河船厂

1912年11月4日开工,1914年7月11日下水,1916年3月11日竣工。

1927~1929年进行第一次现代化改装,1942~1943年进行第二次现代化改装。

1946年8月29日退役,1948年7月31日作为靶舰被击沉于珍珠港外。

三、宾夕法尼亚级战列舰

宾夕法尼亚级战列舰为内华达级的扩大加强型,分别按照1912、1913年度计划各建造一艘。与前级相比增加了2门主炮,装备了4座三联装炮塔,在长艏楼型的舰体前、后部各以背负式配置2座主炮塔。与装备6座双联装炮塔的日本海军“扶桑”号级和伊势级战列舰相比能够更合理地实施集中防护,同时也比内华达级进一步加强了装甲防护。同时采用带有齿轮传动巡航涡轮的汽轮主机,四轴推进,其性能超越了往复式蒸汽机。其副炮采用127毫米炮,撤除了只能指向后方的舰艉副炮,其它副炮的配置也得到改善。同级两舰均于1929年~1931年实施了相同要点的现代化改装。二战爆发时,一艘爆炸沉没,另一艘在战时改装强化了对空武器装备,然后从事对日作战,战后被处理。(图58)

四、新墨西哥级战列舰

新墨西哥级战列舰三艘舰是以1914年度预算及出口两艘前无畏舰的资金建造的,是宾夕法尼亚级的扩大改进型,为了提高适航性以利于远洋进攻作战而采用了飞剪形舰艏。同时,还力求动力装置的经济性改善,以及增载了燃料延长续航距离。其长船艏楼型舰体的前、后部各以背负式配置2座356毫米50倍径三联装主炮塔,装备有方位盘瞄准装置,是最早具备远距离炮战能力的美国海军战列舰。其甲板防护和鱼雷防护纵向隔壁均比宾夕法尼亚级有所加强。同级当中有一艘舰最早采用了蒸汽轮机—电气推进方式,与另外只采用蒸汽轮机推进方式的两艘进行比较试验。1931年~1934年,各舰均实施了现代化改装,其舰容剧变,顿显厚重之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首先在大西洋、而后在太平洋作战,战后其中2艘拆解,1艘充当试验舰。图61)

“新墨西哥”号于BB-40纽约海军船厂建造,1918年5月20日竣工,1931年3月~1933年1月改装1947年2月25日除籍。

“新墨西哥”号战列舰新建时常备排水量 3.2万吨;全长 :190.2米;宽:29.7米;吃水: 9.1米;主机/轴数:通用电气式蒸汽轮机-电气推进主机(齿轮传动型蒸汽轮机1座/发电机2组/电动机2座)(“密西西比”是柯蒂斯式,“爱达荷”是帕森斯式直接传动型蒸汽轮机推进)2组/4轴; 主锅炉:B&W式燃油水管锅炉9座;功率:2.7万马力(“密西西比”号和“爱达荷”号是3.2马力); 航速:21节; 续航力:10节时8000海里;武器装备:356毫米50倍径三联装炮4座,127毫米51倍径单装炮14门,76毫米50倍径单装高射炮4门,533毫米水下鱼雷发射管2具;装甲 舷侧343毫米,甲板89毫米,炮座330毫米,炮塔前部457毫米,司令塔406毫米;舰员:1084名;该舰(改装完成时)标准排水量 3.34万吨(“密西西比”号是3.3万吨)全长:190.2米;宽:32.4米;吃水:9.0米(“密西西比”号是8.9米);主机/轴数:威斯汀豪斯齿轮传动型蒸汽轮机4组/4轴;主锅炉:怀特·福斯特式燃油水管锅炉4组(“密西西比”号和“爱达荷”号是BuExp式燃油水管锅炉6座);功率:4万马力;航速:21.5节;续航力:9节时2.34万海里;武器装备:356毫米50倍径三联装炮4座,127毫米51倍径单装炮12门,127毫米25倍径单装高射炮8门,弹射器2座,水上侦察机3架;装甲:舷侧343毫米,甲板152毫米,炮座330毫米炮塔前部457毫米,司令塔406毫米;舰员:1323名。

五、田纳西级战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