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五
24306400000126

第126章 事半功倍

【释义】事:做;功:功效。原意为下一半功夫,收双倍功效。指用力少,收效大,工作效率高。

【出处】战国·孟轲《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总是与手下弟子一起畅谈时事。

有一次,孟子与弟子公孙丑面对面谈话,就当时天下统一问题各抒己见。孟子说:“谈到如何统一天下,以前的周文王是个很好的榜样。周文王能以方圆仅一百里左右的小国为基础,施行仁政,建立了泱泱大国,实在值得赞颂啊!”

“不错,”公孙丑说,“如今天下百姓都在受着暴政的折磨,像齐国这样土地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如果能施行仁政,那对百姓来说真是一件善事呀!”

“嗯,”孟子点了点头,“齐国国土众多,庶民庞杂,如果能施行仁政,那么只用古人一半的措施,就能收到双倍的功效。”

成语“事半功倍”就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