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庸处世智慧
2429800000069

第69章 “和为贵”,诚信做人的准绳(21)

如果我们要明确规定什么是自持和自制,那么,这就是自己给自己立法,并以这种自己为自己颁布的法来自觉地约束自己,提高自己的自持与自制力,这便是这一原则的内涵。中庸思想之所以强调“慎独”,因为人往往都是被一些客观的因素和伦理法则所被动约束自己,而不能独自一人、无他人在场监督时也自觉地遵守严格的律条。所以一个人不仅在公共场合、而且在独处时都能够服从某种伦理观念和法律的自我约束,才是了不起的。

不难发现,大凡“守矩”,无非都是出于某一种规则或律令。由于这种规则或律令的要求,我们才决定止步不前,或接受某种自己不愿接受的事实。然而,作为这些规则和律令来说,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便是外在的;一类则是内在的。前者是别人为自己订立的,后者是自己为自己订立的。古人们之所以强调“守矩”多半是出于对外在规则和律令的服从和惧怕。在现代社会中,真正的“守矩”则不是那样,它是一种自我立法、自我约束之下的“克制自己”,是真正地由衷地出于一种自我本身的需要。

美国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和作家富兰克林在青年时代就为自己立了十几条规定,其中包括节制,即食不过饱,饮酒不醉,沉默寡言,俭朴等等。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的一句话:“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反复地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时时翻新、有加无减的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一代乐圣贝多芬读到康德的这句话,情不自禁地在笔记本上写了一句话并打上三个感叹号:“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我们头上的星空。康德!!!”显然,当我们有了这样的敬畏,能自我立法,保存心中的“道德法则”,那么就能够对自己更好地约束,达到“慎独”的境界。

6.如何完善独立的人格

简子曰:“《诗》云:‘不失其驰,舍矢如破。’我不贯与小人乘,请辞。”御者且羞于射者比;比而得禽兽,虽若立陵,弗为也。如枉道而从彼,何也?且子过矣: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孟子》

欧阳修说:“君子修养品德,内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外要修饰自己的仪表。”苏洵说:“脸脏了不忘擦洗,衣服脏了不忘清洗,这是做人起码的常识。”按照这个常识做人,完成了自我的人格,才能被人看得起。要被人看得起,平时做人要端重,要庄严,要恭敬;不要轻佻,不要苟且,不要散漫。

君子不重则威。人作为万物之灵,能超越自我,成就事业,这都要依靠自己去创建,依靠自己去奋斗。做人如果可以深入观察自己,唤醒自身沉睡的潜能,那么,伟大无比的力量和奇迹将会因此而产生。唤醒潜能后,你会惊奇地发现,你和圣人没有什么不同,圣人和你也没有什么不同;你就是英雄,英雄就是你,英雄和你没有什么区别。不过,你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一个人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变化,如生活条件变化,家庭关系变化,职业变化,地位变化,或者受挫遭难,或者伤残,但无论什么情况,都应该保持独立的人格,自尊自敬,自爱自重。陆象山说:“双手攀南斗,翻身倚北辰。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这就是自尊自重。陆象山又说:“天下的事情,是每一个人的事情。”这就是自敬自爱。

为人处世力行中庸,并不排斥自尊,没有自尊,与中庸思想只会越来越远。自尊是自我规矩,自我规矩才能自成方圆。自尊不是自我夸大,惟我独尊。自夸的人狂妄,怪异,荒诞。做人要自尊,就是要自己看得起自己,在自己的心中确立这样的信念:天地赋予我的优势并不比别人少一分一毫,别人有的我也有,只要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精进如斯,成功就不会少我一分。做人不能自暴自弃,以致辜负了天赋的才华,辜负了人生的美好。

孔子教导弟子们说:“对人诚敬、有礼,就不会遭到侮辱。”自尊的人,是一个自敬的人。不尊敬自己,如何尊敬别人?如何获得自尊?程颐说:“修养须用敬。”对身体尊敬,就不会怠慢;对慷尊敬,就不会躁动;对行为尊敬,就不会放纵;对事业尊敬,就不会懒惰;对天地鬼神尊敬,就不会疏忽。尊敬也是恭敬,做人处处恭敬,就不会德不立,就不会业不成。

一个心地光明磊落的人,即使立身在黑暗世界,也像站在万里晴空之下一样。一个人的欲念邪恶不端,即使生活在青天白日之下,也像被魔鬼缠身一般终日胆战心惊。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出生于龙门。十岁以前过着耕种牧畜的生活,他的父亲名谈,为太史令,“掌握秘籍、职司记载。”博学天文、史事,通晓诸子学术,司马迁从小受到良好熏陶。十岁时,随父到长安,诵读古人经书,由于父亲工作之便,有机会接触到许多珍贵文化历史资料。二十岁以后,司马迁开始周游各地名山大川,他游历淮河,长江一带,深入乡野,探访古迹,采集传说,考察风土人情。他到过刘邦起兵的沛县等地,访问过萧何、曹参、樊哙、滕公等人的故家,了解了他们的一些事迹,他登上会稽山,去寻找民间传说已久的禹穴。为了勘察大舜所葬的地方,他又登上九嶷山。他考察过屈原的遗迹,参观了孔子的“庙堂车服礼器”,瞻仰过信陵君门客侯赢曾经看过的夷门。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增长了不少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接近下层人民,了解了人民的疾苦,为后来写《史记》准备了条件。司马谈死后三年,司马迁继续当了太史令。在他42岁时,开始了《史记》的著述。

公元前99年,司马迁因替李陵辩冤而遭大祸,司马迁在狱中受到奇耻大辱,本想“引决自裁”,但为了完成他不朽的著述,才“隐忍苟活”下来,狱中他想起以前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时,曾推衍出《周易》的卦爻。他想起了孔子在陈、蔡二国遭了困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江南而赋《离骚》,双目失明的鲁史官左丘明编撰《国语》,双脚受了重刑的孙膑忍着巨大的痛楚而作《兵法》。这一切给了他很大的鼓舞。在狱中他效法这些不朽的名家,发愤而作,为了完成自己的宏伟心愿,只能忍辱含垢,发愤著述。终于在公元前92年,他以极大的毅力和雄深雅健的文笔,完成了这部53万多字宏伟的历史巨著——《史记》,不久,他即去世。

司马迁写《史记》的过程,说明了一个人心地如果光明磊落,即使立身在黑暗的狱中,过着暗无天日的非人生活,也像站在万里晴空的天下一样,能做出顶天立地的事来。反之如果一个人的观念邪恶不端,即使在光天化日之下,也只能终日战战兢兢,无所作为。

7.让自重意识始终处于觉醒状态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

三省,作为儒家自我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作为对自己言行的严格要求,自觉地反省自己,经常进行自我批评,就能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

“为人谋而不忠乎”。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为朋友谋事,还是谋其他事,事情不论巨细,只有全力以赴,怀着一份一心想把事情办好的忠诚,才能有所成就。如果进一步说,“为人谋而不忠乎”就是要讲奉献精神。一个人只有无私奉献,才能最终有所收获。春天种豆,秋天却想得瓜,世间怎会有如此美事?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古人云:“黄金万两容易得,人生知己最难求”,是指知音难觅,不过,寻觅知己还是在于自己。与人交往,只有做到诚实无欺,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传不习乎”,一个人从老师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只有经过持之以恒、反复不断地复习和实践,方才能成为自己真正的东西,从中获益。要么只是徒一“书橱”而已。

孔门弟子的“吾日三省吾身”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强调的是自觉性。

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只有具备了不断自我反省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逐渐走向完美。这里提到了反省的三个方面,基本上概括了一个男人的所有方面:其一,对待事业是否敬业;其二,与人交往是否诚信,虽然文字上是说“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但我们可以扩大到与人交往的范围,其三,是否能温故知新,这一点与前面的“学而时习之不以说乎”是相呼应的。

一个人如果能具备反省的能力,就自然会变得谦虚不傲慢,变得彬彬有礼不自以为是,在与人交往时也就能善于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自然也就能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盲从。因此,我以为,一个人是否具备反省能力,是衡量其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曾参此段语录,可以看作是对“学而时习之”一段之“唯”。孔子讲“学而时习”之“悦”,曾参“唯”以“传不习乎?”孔子讲“朋来”之“乐”,曾参“唯”以“朋交”之“信”。孔子讲“人不知”之“不愠”,曾参“唯”以“为人谋”之“忠”。仅从这两段的语录做比较,曾参的境界也显然没有孔子高。

曾参的此段话,还是拘于道德境界的。拘于道德境界,就不能达成儒家所追求的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孔子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也,就体会不到孔子所说的“悦”、“乐”。

曾参这里所讲的,恰恰是儒家道德实践重要的方法,即内省式的体验。内省、反省、扪心自问,说的是人的道德行为本身是自做主宰的。内省“传不习乎”,不是说习与不习有关乎老师之责骂,而是习与不习有关乎反省后的“心安”与“心不安”。心安,则理得,老师之责骂与否干我何事。孔子所讲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义正在于此。倒是在这一点上,曾参之“唯”,有其不可多得处。

8.背地里不做亏心事

前古之兴亡,未尝不经于心也;当世之得失,未尝不留于意也。

——《与凤翔邢尚书书》

孟子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仰起头来看看觉得自己对天无愧,低下头去想想觉得自己不愧于别人。做人要光明磊落,问心无愧。

孟子是以“天爵”藐视“人爵”的思想家,他认为,道德人格是乐的真正主体,离开主体的自我感受、自我体验,所谓乐是不存在的。“仰不愧”、“俯不怍”之乐,完全是一种个体人格的自我写照,他所说的“大丈夫”精神,就是指此而言的。

道德与政治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个特点。我们的传统中有泛道德主义和泛政治主义的倾向,前者导致对道德教育的逆反心理;后者则使政治淹没了道德。这两种倾向应特别注意加以克服。道德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一方面遵循知识论的规律,遵循人们的道德品质和心理成熟的规律。

另一方面,还要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遵循心性论的规律,用中西方文化来滋润生命。我们的教育资源中最好的东西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做人之道和修养理论,但在我们的道德教育内容体系中却忽视了这个基础,使概念化、理论化的教育内容成了空中阁楼,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在道德教育体系中成了稀缺资源。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儒家“为天地立心”的基点是在处理好个人志与气的关系的基础上,将个人的生命融入到整个民族和社会国家的命运之中,为国家为民族承担起历史的重任。

李嘉诚先生曾经说,盲人的眼睛虽然看不见东西,却很少受伤,反倒是眼睛好好的人,动动就跌跤或撞倒东西。这都是自恃眼睛看得见,而疏忽大意所致。盲人走路非常小心,一步步摸索着前进,脚步稳重,精神贯注,像这么稳重的走路方式,明眼人是做不到的。人的一生中,若不希望莫名其妙地受伤或挫折,那么,盲人走路的方式,就颇值得引以为鉴。前途莫测,大家最好还是不要太莽撞才好。

李嘉诚对下属说这段话的主要目的是,要求人们凡事三思而后行,谨言慎行,该进则进,不该进就要退。人生的舞台是旋转的,不定的,我们应该慎重选择自己的路,走好每一步,堂堂正正、光明正大地为人处世,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一个美国游客到泰国曼谷旅行,在货摊上看见了一种十分可爱的小纪念品,他选中3件后就问价钱。女商贩回答是每件100铢。美国游客还价80铢,费尽口舌讲了半天,女商贩就是不同意降价,她说:“我每卖出100铢,才能从老板那里得到10铢。如果价格降到80铢,我什么也得不到。”

美国游客眼珠一转,想出一个主意,他对女商贩说:“这样吧,你卖给我60铢一个,每件纪念品我额外给你20铢报酬,这样比老板给你的还多,而我也少花钱。你我双方都得到好处,行吗?”

美国游客以为这位泰国女商贩会马上答应,但只见她连连摇头。见此情景,美国游客又补充了一句:“别担心,你老板不会知道的。”

女商贩听了这话,看着美国游客,更加坚决地摇头说:“佛会知道。”

美国游客一时哑然。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像钓鱼一样,设了一个诱饵,但女商贩并不上钩,关键在于她深深懂得:商人必须讲究商业道德,正经钱可赚,昧心钱不可得;别人能瞒得住,但良心不可欺。

做人处事的道理和经商的道理是相通的。“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这前一句话几乎包含了各种层面的人生活动,比如做官、种田、经商、打工等等;后一句则强调,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得起天地良心”,于人于己问心无愧,无论处于何种人生情境,无论是别人知道还是别人不知道,做人都要珍视“人”这个崇高的称号,必须保持个人品德的纯洁无瑕。

利用别人不知道而欺骗别人是一种最大的不道德。《后汉书》中记载了一则“杨震四知”的故事。东汉时期,杨震奉命出任东莱太守,中途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是由杨震推荐上来的。这天晚上,王密拿着10斤黄金来拜见杨震,并献上黄金以感谢他往日的提拔。杨震坚决不收。王密说:“黑夜没有人知道。”杨震却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

为了不做对不起他的事,在行动之前,要审查自己的良心,是不是缺失了。在行动中,让良心起调整和监督作用;在行动后,良心对行动的后果进行评价和反省。“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做人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记住曾国藩这句话,对你做人处世大有益处。你无愧于人,对方自然对你信任,你何愁不被人接纳与认可呢?这是一种积极的进取,反而,如果瞒着人做了亏心事,虽然得到了便宜,但实际上却是一种境界的倒退。

9.一经发现过错就要勇于改正

过,则勿惮改。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