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庸处世智慧
2429800000030

第30章 “优位”思考,精确选择(5)

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贡问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生奉行不渝的法则呢?”孔子回答:“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里的“恕”是凡事替别人着想的意思。其意思是,自己不喜欢做的事,不要加在别人身上。

战国时梁国与楚国相界,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们也都在各自的地界里种西瓜。梁亭的亭卒勤劳,锄草浇水,瓜秧长势极好,而楚亭的亭卒懒惰,不事瓜事,瓜秧又瘦又弱,与对面瓜田的长势简直不能相比。楚亭的人觉得失了面子,有一天乘夜无月色,偷跑过去把梁亭的瓜秧全给扯断了,梁亭的人第二天发现后,气愤难平,报告给边县的县令宋就,说我们也过去把他们的瓜秧扯断好了!宋就说:“这样做显然是很卑鄙的!可是我们明明不愿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那么为什么再反过去扯断人家的瓜秧?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那就太狭隘了。你们听我的话,从今天起,每天晚上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长得好,你们这样做的时候,一定不可以让他们知道。”

梁亭的人听了宋就的话后觉得有道理,于是就照办了。楚亭的人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势一天好似一天,仔细观察,发现每天早上地都被人浇过了,而且是梁亭的人在黑夜里悄悄为他们浇的。楚国的边县县令听到亭卒们的报告,感到十分惭愧又十分的敬佩,于是把这件事报告了楚王。楚王听说后,也感于梁国人修睦边邻的诚心,特备重礼送梁王,既以示自责,亦以示酬谢,结果这一对敌国成了友好的邻邦。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恕”的核心是用以己度人、推己及人的方式处理问题。这样可以造成一种重大局、尚信义、不计前嫌、不报私仇的氛围,以及成就双方宽广而又仁爱的胸怀。降至日常生活的处理,又何尝不是这样?尤其是对初涉世事的青年来说,由于一切茫然无知,总是时时处处小心翼翼,左顾右盼地想找出人事上的参照物来规范自己,约束自己,这种反应当然是正常的。但殊不知有时以此处世,反而会导致初衷与结果的南辕北辙。因为在各人的眼中,自己的位置是各不相同的,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提供给你,所以不妨就按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反求诸己,推己及人,则往往会有皆大欢喜的结果。反求诸己,则易入情,由情入理,自然会生羞恶之心而知义,辞让之心而知礼,是非之心而知耻。自私自利之人,往往不懂得推己及人的道理,往往毫无顾忌他人的利益,把苦转嫁到别人身上。以这种方式处世,走到哪里,被人骂到哪里,真正是既损人又损己。

做人要有人情味,真正的强者,都是最善顺人情人意的人。要善于高速与运用自己的感受去观察、体贴别人,从而及时修正生活水平中的种种关系。

3.在退步中等待进步的时机

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

——《孟子》

弯曲的只有一尺,伸直了却有八尺。中庸的退让法就要达到这种功效。公元六一六年,李渊被诏封为太原留守,北边的突厥用数万兵马多次冲击太原城池。李渊遣部将王康达率千余人出战,几乎全军覆灭。后来巧使疑兵之计,才勉强吓跑了突厥兵。不久,在突厥的支持和庇护下,郭子和、薛举等纷纷起兵闹事,李渊防不胜防,随时都有被隋炀帝借口失责而杀头的危险。

人们都以为李渊怀着刻骨仇恨,会与突厥决一死战。不料李渊竟派遣谋士刘文静为特使,向突厥屈节称臣,并愿把金银珠宝统统送给始毕可汗。

李渊为什么这么做呢?原来他根据天下大势,已决定起兵反隋。要起兵成大气候,太原虽是一个军事重镇,但不是理想的发家基地,必须西入关中,方能号令天下。西入关中,太原又是李唐大军万万不可丢失的根据地。那么用什么办法才能保住太原,顺利西进呢?

当时李渊手下兵将不过三四万人马,即使全部屯驻太原,应付突厥的随时出没,同时又要追剿有突厥撑腰的四周盗寇,也力量不够,何况在军事上已是捉襟见肘。而现在要进伐关中,显然不能留下重兵把守。惟一的办法是采取和亲政策,让突厥“坐受宝货”。所以李渊这了保存实力,不惜俯首称臣。

退一步,海阔天空。始比可汗果然愿意与李渊修好。后来,李渊派李世民出马,不费多大力气便收复了太原。

再一重要原因,由于李渊甘于让步,还得到了突厥的不少资助。始毕可汗一路上送给李渊不少马匹及士兵,李渊又乘机购来许多马匹,这不仅为李渊拥有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骑兵奠定了基础,而且因为汉人素惧突厥兵英勇善战,李渊军中有突厥骑兵,自然凭空增加了声势。

李渊让步的行为,虽为不少人所不齿,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明智的中庸策略,它使弱小的李家军既平安地保住了后方根据地,又顺利地西行打进关中。如果再把眼光放远一点看,突厥在后来又不得不向唐求和称臣,突厥可汗还在李渊的使唤下顺从地翩翩起舞哩!

三国时,曹爽总想当第一把手,同事们对他的野心看得很清楚。曹爽可不管别人怎么看,他惟一的顾忌是老家伙司马懿。一天,他命心腹河南尹李胜,借出任荆州刺史之机,让他以向司马懿辞行为由,前去探听虚实。

司马懿知道李胜来访的真实意图,于是作了一番苦心安排。

李胜来到司马懿的居室,只见司马懿正在小保姆的服侍下更衣,他浑身颤抖,久久地穿不上衣服。他又称口渴,待保姆捧上粥来,他以口去接,将粥弄翻,流了一身,样子十分狼狈。

李胜看着心喜,说:“听说您风痹旧病复发,没想到病情竟这样严重,我受皇帝恩典,委为荆州刺史,今天是特来向您告辞的。”

司马懿故意装作气力不济的样子说:“我年老体衰,活不了多久,你调任并州,并州临近胡邦,要多加防范,以免给胡人制造进犯的机会啊!恐怕我们今后再难相见,拜托你今后替我照顾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

李胜说:“我是出任荆州,不是并州啊!”

司马懿又问道:“你不是说并州吗?”

李胜又重复说:“不是并州,是荆州。”

司马懿说:“我精神恍惚,没有听清楚你的话。以你的才能,可以大建一番功业。”

李胜回去后,将所见所闻的详情告诉了上司,曹爽听后大喜,从此对司马懿消除戒心,不加防范。

不久,老总曹芳前往洛阳南山他父亲的坟墓前烧香磕头,曹爽以及他的弟弟曹义、曹彦和心腹亲信一大班人随行。

司马懿笑了,他见时机已到,立即发动兵变。京城控制下来后,老司马亲自出城劝降曹爽。两个人的目光相遇,曹爽打了冷颤,而司马懿的目光温和中带着阴冷的煞气。老司马向小曹保证,只要投降,决不伤害他的性命。

曹爽部将力劝曹爽调兵平叛司马懿,可曹爽的眼力不好使,犹豫再三,终究举起了投降的旗幡。曹爽自以为免除官职后,可以玩玩牌、钓钓鱼,坐享清福。然而,事情并不是他想的那么美,时过不久,司马懿以曹爽大逆不道、图谋篡位的罪名,连同他的亲信党羽全部诛杀了。

司马懿老谋深算,对形势了如指掌,下野后料定曹爽必来相请,到时候他一来可以打击曹爽的气焰,二来可以树立自己的威望。而释兵权后就什么事都不闻不问,以麻痹曹爽,这种老辣的目光除了诸葛亮能对付,其他人都逃不出他的目击圈。

凡是成大事者,均有识时务、谋深计的功夫,这是他们成功的两大砝码。初尝成功的甜头就忘乎所以,不栽跟头才怪;一受打击就没劲了,摸着眼泪暗自叹息,这种人也成不了大业,泪眼朦胧,物象不清。

4.吃亏后不要向外声张

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中庸》

王安石:“能近见而后能远察,能利狭而后能泽广。”中庸处世,退是了进,失是为了得。能在“失”中看到“得”,能在“祸”中看到“福”。

孟尝君的一个门人与孟尝君的老婆私通。这家伙真是荷尔蒙旺盛,吃了人家的,饱暖思淫欲,还要沾人家美色,太贪了。老孟也该冷静一下了,什么好色这徒都收留,莫不是引狼入室。从另一个角度看,或许是老婆爱色,见家里这么多好男人,许多都比老公强,或揣摩着比老公强,于是就与人家上床,比老公对他们更爱得深入与仔细。

有人为孟尝君戴绿帽子看不下去了,这人是什么心态呢?不管他,反正他告诉了孟尝君:“作为你的亲信,却背地里与您的夫人私通,这太不够义气了,请您把他杀掉。”

孟尝君大方得竟把老婆也给食客尝一尝,他说:“看到相貌漂亮的就相互喜欢,是人之常情。这事不要再说了。”

过了一年,孟尝君召见了那个与他老婆私通的人。这人知道事情败露了,吓得看到了死神阴冷的脸。孟尝君让他坐下,然后说:“老兄,你在我这里已经很久了,大官没得到,小官你又不想干。卫国的君主与我是好朋友,我给你准备了车马、皮裘和衣服,希望你带着这些礼物去卫国,为卫国国君效劳吧。”

这个人不能不答应,他明白这是先生原谅了他,但必须离开这里,可先生没有把他一脚踹开,而是给他找出路,实现再就业,他感激涕零,后悔睡了人家老婆,到了卫国后,他勤奋工作,很快受到了重用。

后来齐国与卫国的关系恶化,卫君很想联合天下诸侯一起进攻齐国。那个与孟尝君老婆上过床的人对卫君说:“孟尝君不知道我是个没有出息的人,竟把我推荐给您。我听说齐卫两国的先王,曾杀马宰羊进行盟誓,齐、卫两国的后代不要相互攻打,如有相互攻打者,其命运就和牛羊一样。如果您联合诸侯之兵攻打齐国,这是您违背了先王的盟约,并且欺骗了孟尝君啊。希望您放弃攻打齐国的打算。如果您听我的劝告就罢了,如果不听我的劝告,像我这样没出息的人,也要用我的热血洒溅您的衣服。”

卫君在这个人的说服和威胁下,放弃了进攻齐国。战争没打起来,少死了很多人,尤其相对于面对“多国部队”压力的齐国,避免了一场灾难。

如果孟尝君听信了别人的话把那个与他老婆有一腿的人杀了,又有谁站出来阻止卫国联合诸侯对齐国的进攻呢?看来是孟尝君的宽容感动了他,所以这个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来劝阻卫国攻打齐国的战争。这难道不是孟尝君有长远的眼光吗?但也只有孟先生这样的人能如此对待窃花贼,大概他是个性开放的人吧,据说回到家也没向老婆发火,装着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

从长之计,体现了一个人对问题把握的深度和全局性认识。有些人只看到眼前利益,而忽略长远打算,这是眼睛近视的表现;有些人则放开眼光,登高望远,不把一得一失为要事,而是对人生做长线考虑,这样的人做事是从整体的事业盛衰上思考行为逻辑的,他把痛苦的泪流在心中,他等待的是最后的笑,笑在脸上。

5.摸清了对方,才能进行有效的行动

讳莫如深,深则隐。

——《春秋》

勾践到吴国当奴仆,甚至口尝吴王的粪,为的是实现越国复兴的报负,他行的是中庸处世之术。一日,勾践听说吴王有病,心想上司生病正是下司跑官要官的好机会,虽然自己是亡国之君被政治圈禁在吴国,但复国之心不死啊。他请求探视吴王。吴王说,他要来就让他来吧,见见被我打败的人,也好开开心。

勾践来到吴王宫殿时,吴王正在大便,就坐在便桶上接见了勾践。勾践说:“听说大王病了,心下不安,特来看望。”吴王道:“莫不是幸哉乐祸,看我几时死吧。”

“不、不,”勾践吓出了一身冷汗,“大王真会开玩笑。我是真心盼您早日痊愈康复的。我过去曾经学过医,观察人的粪便,就能知道人的病情。”

吴王说:“勾践兄,要是你一直当医生,不至于落到目前如此下场吧。”

勾践很痛苦,他笑了笑,说:“是啊,不过能做您的臣民,我感到荣幸。”

一会儿,吴王大便完毕,勾践立即上前把便桶拿到门外,揭开桶盖,手取其粪,跪在地上仔细地察看起来。现在医学上也讲到了通过看粪便颜色、闻粪便气味等可以来分析病情,可很少被人实践。勾践做到这一点,说明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人对粪便进行研究了。他这一做法,也能被人理解和接受。可接下来,他竟做出了创世之举——尝起了吴王的大便。让春秋战国的历史在此处变得十分的呕心。为了复国,男子汉不仅什么苦都能吃,并且什么臭也能尝。

卧薪尝胆是立志,真正打动吴王使他丧失对勾践的警惕的是口尝粪便。勾践好眼力,好味觉,他走到室内,跪下叩头说:“囚臣敬贺大王,您的病,一至三日就能痊愈。”

吴王夫差问:“你怎么知道的?”

勾践说:“臣听医生说,夫粪者,谷味也。顺时气则生,逆时气则死。今囚臣尝大王之粪,味苦且酸,正应春夏发生之气,所以知之。”

吴王大受感动,说:“你比我儿子还孝敬我。”

勾践只是跪着,不再说话。他想离开的时候,夫差留他吃饭。勾践答应了,喝了酒,也吃了肉。当然他用餐前偷偷漱了口,还暗暗地笑了笑。他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要感动别人,就得从他们的需要入手。你必须明确,要一个人做任何事情,惟一的方法就是使对方自己情愿。同时,还必须记得,人的需要是各不相同的,各人有各自的癖好偏爱。只要你认真探索对方的真正意向,特别是与你的计划有关的,你就可以依照他的偏好去对付他。你首先应当将自己的计划去适应别人的需要,然后你的计划才有实现的可能。比如说服别人最基本的要点之一,就是巧妙地诱导对方的心理或感情,以使他人就范。如果说服的一方特别强调自己的优点,企图使自己占上风,对方反而会加强防范心。所以,应该注意先点破自己的缺点或错误,暂时使对方产生优越感,而且注意不要以一本正经的态度表达,才不会让对方乘虚而人。

有些被求者,以为帮助了别人,有恩于你,心理上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优越感,说不定还要对求助者数落一番。当你认为自己可能会被人指责时,不妨先数落自己一番,当对方发觉你已承认错误时,便不好意思再指责你了。

海明威说:“人可以被打倒,但不可以被打败。”人生成败与是否掌握进退术有很重要的关系,不善进退者,自然是败者。而过于急进的人,常自以为力量强大或者聪明透顶。只有摸准了对方,才能进行有效的行动,这是为人处事的基本道理。有眼力的人在这方面做得很出色,知道对方的弱点后,不逞强、不使气,以退为进,如拉弓放箭,臂力向后,箭矢射向目标。

6.如何应付和处理反对意见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礼记·中庸》

儒家“中庸”说也继承了“权”的因素。孟子对“汤执中”持赞扬态度而对“子莫执中”却颇有微词,其原因就是子莫“执中无权”,缺乏灵活性。孟子称赞孔子为“圣之时者”,则是因为孔子能根据一时一地不同的具体情况,灵活地决定自己的行动,“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礼记·中庸》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这就是说尽管一时一地的具体情况不同,但君子却能灵活对待,随时做得十分合宜,言行中乎道德规范。“中”与“时”的关系,也就是“中”与“权”的关系。同样,儒家所谓“时中”所表现出来的灵活性,也决不意味着放弃道德规范的根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