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中外文学之最
24260500000022

第22章 中国部分(22)

最早的戏曲作家组织,是宋元时随市民游艺区“瓦舍”的出现而产生的“书会”。书会中人在宋代被称为“书会先生”,他们是当时的职业创作家,专门编写话本、剧本、曲词本等各种形式的脚本,以创作谋生。书会,实际上是为了保护他们权益而组织起来的封建行会。书会为适应勾栏演出的需要,还吸收大批不得志的下层文人。这些文人,被称为书会的“才人”,他们经常与艺人合作,使创作与演出水平不断提高,从而推动了宋代戏剧艺术的迅速发展。

最早的新剧社团

最早的新剧社团,是20世纪初的春柳社。该社由留日学生李叔同(1880—1942)、曾孝谷、李哀等人于1906年冬在日本东京发起建立。1907年春,社团在东京首次演出了根据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小说《茶花女遗事》改编的话剧第三幕,李叔同扮演了剧中女主角茶花女玛格丽亚。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演出的话剧,它在当时几乎轰动了日本整个戏剧界,一时间报章杂志赞声不绝,认为它是“纯粹的西洋习俗,为日本人所不及”。同年,该社团又得到了戏剧家欧阳予倩、陆镜若、马绛士等人的参加,更是盛极一时,并先后演出了根据林纾翻译的美国作家斯托夫人的小说《黑奴吁天录》改编的五幕同名话剧和《蝴蝶梦》、《生相怜》等西洋名剧。1910年社团回国,在上海等地继续公演。1912年,由欧阳予倩、陆镜若等人在上海成立了新剧同志会,又称为后期春柳。1915年,社团因中坚人物陆镜若累死而解散。春柳社开启了中国话剧运动的一代新风,它对先后成立的春阳社、民众戏剧社、上海戏剧协社、南国社、辛酉剧社等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最繁荣的戏曲时代

最繁荣的戏曲时代,是元代(1271年—1368年)。这个时代杂剧和南戏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杂剧成就尤为突出,当时仅有姓名可考的杂剧作家就有80余人,见诸书面记载的作品约有500余种。元杂剧创作可分为前后两期,最兴盛的时期在元前期。其活跃的地域在北方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和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平阳、东平和彰德等地。这时期产生了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他的杂剧《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等,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和反侵略的思想倾向。同时的王实甫、康进之、纪君祥、石君宝、马致远、白朴等作家,也给我们留下了《西厢记》等许多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歌颂了被压迫人民的斗争。后期以大德以后至元朝灭亡,其中心也逐渐由北方移到南方,其创作活动中心在杭州。这一时期主要作家有郑光祖、宫天挺和秦简夫等。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是后期杂剧最优秀的作品。杂剧随着创作中心的南移,也由其黄金时代逐渐转向了衰微。

南戏是宋南渡以后在温州杂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戏曲,在元代前期一度衰微,至元末才重新兴盛起来。在南戏的创作中,产生了高明、施惠等优秀作家和《琵琶记》、《拜月亭》等影响深远的作品,为明清传奇的艺术形式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同时,从辽金以来传入中国的音乐,“饶有马上杀伐之音”,结合北方歌曲“慷慨悲歌”的传统,形成了新的乐曲体系“北曲”。它的曲调和唱腔为元杂剧所采用。从宋代开始形成的南曲,则是在词和南方民间歌曲的基础上形成的格调纡徐绵邈的乐曲体系,其曲调和唱腔为南戏所采用。

戏曲繁荣的元代,是中国戏曲史上辉煌灿烂的时代,它为中国戏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最早的戏曲形式

最早的戏曲形式是汉武帝时(前156年—前87年)的“角抵百戏”。武帝时,西汉封建王朝进入了全盛时期,武帝在宫廷设立了“乐府”官署;同时,张骞出使西域,又使西域各族人民的一些民间技艺陆续传到了中原。这就形成了历史上各民族艺术的大汇合,出现了“百戏”的繁荣局面。“百戏”是当时各种技艺歌舞的总称。当时,统治者一方面把民间乐曲搜罗到乐府里去,让音乐家、文学家加工提高;另方面,又把盛行于当时民间角抵戏和其它多种技艺集中到长安宫廷前的广场上演出,故称之为“角抵百戏”。东汉张衡在《西京赋》中所记宫廷角抵百戏《总会仙昌》的演出时,描绘了表演盛大而热闹的场面:其壮观的舞台布景是“华岳峨峨,峰峦参差”,台上汇集了仙家打扮的歌手和乐人,豹在戏耍,熊在舞蹈,娥皇和女英在尽情地歌唱,空中有云朵飘飘、白雪纷纷、还有电闪雷鸣。那舞台装置与效果,与今日所差无几。

最早成熟的剧种

最早成熟的剧种,是宋元南戏。由于它产生于北宋末、南宋初的南宋地区的浙江温州,故又称“温州杂剧”、“永嘉杂剧”,它为有别于当时因题设事、形式简短的杂剧,故又有“南曲戏文”之称。它在民间歌舞小戏和里巷歌谣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诗乐词曲、民间讲唱和宋杂剧等多种文艺形式综合发展而成,熔歌唱、舞蹈、念白、科范于一炉,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其故事情节比较曲折,剧本多为长篇;采用南方曲调,韵律和宫调均无严格限制;唱法富于变化,有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声腔与同时的北曲不同,风格迥异;乐器以鼓板为主。南宋太学生黄可道是最早的南戏作家。宋光宗时(1190年—1194年)永嘉人作《赵贞女》、《王魁》是最早的南戏剧本。南戏形成之后,在东南沿海广为传播,并形成了不同的声腔。到了元代,南戏因无力与拥有众多才华横溢的文人作者的元杂剧抗衡而一度衰弱,直到元末,才随着杂剧的衰微而应运繁盛起来。被视为“曲祖”的高明的《琵琶记》和被称为“四大南戏”的《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等,把南戏创作推向了高峰。特别是高明的《琵琶记》,把南戏创作提高到了艺术上比较成熟、能为雅俗共赏的新阶段,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到了明代,南戏又发展成为了主要剧种“传奇戏曲”,并一直统治了明清两代剧坛达数百年之久,在中国戏曲史上放出了更加炫目的光彩。

最早取得巨大成就的剧种

最早取得巨大成就的剧种,是元代(1271年—1368年)的杂剧。它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融合歌曲、宾白、舞蹈等多种民间表演艺术而成的一种完整的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歌剧。它标志着我国戏剧的真正开始。早在唐代,已有包含乐、舞、演、白、弄的“戏弄”出现,但它只是我国正式戏剧的雏形。那时较多的是近于讽刺性的笑剧和配合音乐的舞剧。至宋,综合了笑剧和舞剧等表现形式,演出比较复杂的故事情节,基本上奠定了我国戏剧以歌曲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体式。北宋末,金人入侵,国为南北:南方宋有“戏文”、即“南戏”;北方金有“院本”,即后来的杂剧。元灭金后,元杂剧正式形成,并很快进入了繁盛时期。据不完全统计,元杂剧作家有100人左右,杂剧作品至少有600余篇,传存至今的杂剧剧本也有130种以上。特别是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等人,在唐宋以来的话本、词曲、讲唱文字的基础上,创作了大量的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完整并成熟的文字剧本。这些优秀文字剧本,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生活气息。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塑造了一系列下层被压迫者的形象,歌颂了他们勇敢不屈的反抗斗争精神,少数作品还闪耀着作者和人民美好的愿望,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它以现实主义作为创作的主流,并以北方的口语作为创作的语言基础。其体制特点通常是:每本(剧)四折(幕),以唱为主,严格协调宫调,每折只限一个主唱,其余只是宾(对话)白(独白),有的在第一折前或各折之间加“楔子”。每本末以六、七、八言诗组成联句,二、四、八句不等,用以概括全剧的内容等。元杂剧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杰出的艺术成就,展开了我国戏曲史上最光辉、灿烂的一页,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支奇葩。明灭元以后,杂剧逐渐走向了衰落并成为了仅供阅读的“案头剧”。

最大的戏曲剧本总集

最大的戏曲剧本总集,是当代古本戏曲丛刊编委会编的《古本戏曲丛刊》。共9集。收宋金至清代800年间凡有目可考的剧本4000多种,尚不包括地方戏剧本中仅有抄本流传或仅凭口传的部分。1至4集由现代作家郑振铎主持编写,于1954年至1958年出版;后因飞机失事致郑振铎遇难,第9集由吴晓玲主持编写,1964年出版;后因“文化大革命”中断,第5集至第8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于1982年续写,在近年全部出齐。丛刊所收刊本或抄本均为影印。它是中国规模最大、所收戏剧种类最全、底本稀少珍贵的戏剧作品总集。它完整地体现了中国古典戏曲的成就,为研究中国古典戏曲提供了一部比较完备的剧本资料集。

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集

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集,是《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即《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永乐大典》卷13965至13991共27卷,共收戏文33种。可惜该书正本约在明朝灭亡时被毁,副本于清咸丰后逐渐散失,余剩也被侵入北京的八国联军全部劫走。1920年叶恭绰于伦敦一小古玩店中发现并购回其中第13991卷,内收上述三种戏文,可惜抗战胜利不知下落。现在流传的只有几种抄本或据抄本翻印的本子。“戏文三种”是今存最早的南戏剧本的专集,它未经后人妄改,对我们认识和了解早期南戏真实面目,探讨南戏的渊源、发展、形态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最早最大的元杂剧选集

最早最大的元杂剧选集,是明代诗文作家臧懋循(?—1621)选编的《元曲选》。又名《元人百种曲》,100卷,每卷1剧。除收录元人杂剧剧本外,还收录了晚明初文人所作杂剧6个。分为前后两集,分别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和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刊行。其中包括关汉卿、马致远、郑廷玉、白朴、高文秀、王实甫、纪君祥等39位知名作家的优秀之作。作者选编的目的在于汇集元剧杰作,“尽元曲之妙”,以使当时之南曲作家能“知有所取则”。它可说是元杂剧唯一的通行选本,也是元杂剧选集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一部选集。它不仅反映了元代杂剧的基本概貌,而且反映了元代社会的现实生活,尤其是不少元杂剧剧本赖此才得以保存和流传,为后世认识和研究元代杂剧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今人隋树森选编的《元曲选外编》,收录了《元曲选》以外现存所有元代杂剧和一部分明初杂剧共62种,对《元曲选》具有拾遗补缺的作用。

最早最大的传奇戏曲选集

最早最大的传奇戏曲选集,是明末藏书家毛晋(1599—1659)于崇祯年间(1628年—1644年)主持编辑的《六十种曲》。又名《汲古阁六十种曲》。分为6套12集,每集5剧,每剧2卷,共120卷,编录剧本60个。除《西厢记》为元杂剧外,余均为南戏和传奇。选集几乎囊括了元、明时代所有优秀传奇作品。其中选录了《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等思想艺术成就较高的剧本,而《精忠记》、《双珠记》、《八义记》等16种尚属首次刊刻。《六十种曲》是传奇剧本选集中收罗宏富、版本较精、流传最广的一部。

最早的元杂剧刻本

最早的元杂剧刻本,是《元刊杂剧三十种》中的刻本。它们是在元代当时的大都、古杭等地坊间的零散刊刻本,后由清人黄丕烈汇辑成册,题名《元刻古今杂剧》,近人王国维在整理时改题为《元刊杂剧三十种》。其中有关汉卿的《拜月亭》和《单刀会》、马致远的《陈抟高卧》、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和郑廷玉、高文秀、郑光祖、尚仲贤、石君宝、宫天挺等人的作品。在这30种中,有16种见于其它元明杂剧选集中,但有14种是仅见于此的孤本,是研究元代杂剧的珍贵资料。这30种刻本现收藏于日本,国内仅有据日本出版的版本的复刻本。

最详尽的古典剧目集

最详尽的古典剧目集,是当代戏曲研究家庄一拂编著、1983年出版的《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它是作者研究中国古典戏曲史45年的结晶。该书共收录古典戏曲剧目47500种,篇幅达134万字。所收剧目之多,超过了清代姚燮的《今乐考证》、王国维和曲的《录》。这些珍贵资料是从2700余种古籍中收集到的。全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收宋元戏文与明初戏文,中编收元明清三代杂剧,下编收明、清两代传奇。共13卷,另有4个附录。它是迄今我国第一部最详尽的古典剧目,具有相当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好评。

最早的传奇戏剧作家传略及作品目录专书

最早的传奇戏剧作家传略及作品目录专书,是明代戏曲理论家、作家吕天成(约1577—约1614)的戏曲理论专著《曲品》。成书于万历年间(1753年—1619年)。共2卷。上卷专评作家,下卷专论作品。书中记载了戏曲作家90人,散曲作家25人,戏曲作品192种。它既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传奇戏剧作家传略及其作品目录专书,也是评论明代戏曲作家、作品的专著。它还保存了明代不少戏曲史料,与王骥德的《曲律》并称为“论曲双璧”。

最早的戏剧刊物

最早的戏剧刊物,是《二十世纪大舞台》。它是“二十世纪大舞台丛报社”于清光绪三十年九月(1904年10月)在上海创刊的。发起人是近代诗人陈去病(1874—1935)、汪笑侬等6人。爱国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1887—1958)撰写了《发刊词》。发刊词说:“建独立之阁,撞自由之钟,以演光复旧物推倒虏朝之壮剧、快剧,则中国万岁。”阐明了自己的戏剧主张。该刊分为论说、传记、小说、传奇、丛谈、诙谐、文苑、批评、纪事、答问等16个门类。其办刊宗旨是“以改革恶俗,开通明智,提倡民族主义,唤起国家思想为唯一之目的”。它不仅刊登反清戏剧作品,而且发表有“女丑满装扮西太后”的直接丑诋痛骂慈禧的剧本。他们以戏剧为武器,重视其感化力量,故仅刊行两期便被清政府封禁了。

现代最早的戏剧专刊

现代最早的戏剧专刊,是20世纪初的《戏剧》。它是在1921年3月由沈雁冰、郑振铎、欧阳予倩等13人在上海成立的民众戏剧社于同年5月所办的月刊,由中华书局出版,1922年4月终刊,共出2卷6期。它竭力反对当时的旧剧和文明戏,倡导“爱美剧”和小型业余戏剧演出,主张以戏剧推动社会车轮的前进,揭露批判社会的病根,提倡“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戏剧。《二十世纪大舞台》虽是最早的戏剧刊物,但它只是主载戏剧,还载一些小说等其它文学作品,《戏剧》则专载戏剧方面的内容,如戏剧作品、戏剧论文和外国戏剧等。它在当时的戏剧理论、戏剧创作和戏剧实践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最早的诗赞系说唱文学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