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健康的金钥匙
24260100000009

第9章 笑出健康(7)

病理疲劳 这种疲劳有时并不需要付出多大的体力就产生,有一种心力不足的虚弱感,这是由于人体内的某些“机器”发生了故障,新陈代谢与内分泌紊乱所致。消除这种疲劳的关键是治好原发疾病。有些人虽然没有发现身体任何部位的器质性病变,却经常出现疲劳感,就有可能是疾病的预警信号,需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

精神疲劳这是现代社会疲劳综合征中最为复杂、最为痛苦的一种疲劳。最主要的是由于长期超负荷运行、精神压力过大形成的慢性疲劳。精神疲劳最突出的表现是失眠、多梦,甚至在噩梦中惊醒,辗转反侧或彻夜不眠以及眠而早醒等。一般人喜欢用安眠药对付这些问题,其实这并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心理学专家们认为,消除精神疲劳最有效的方法首先是讲究心理卫生,加强品德修养,保持良好的心态:其次进餐时间规律化,使身体经常处于正常的新陈代谢状态:再次是多参加体育锻炼,参加一些必要的社会活动。精神疲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睡眠不足,因此,要根据自己的睡眠需要,找出最适合于自己睡眠的固定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

和谐气氛有助降压

据临床报道,高血压病患者大多数年龄在50岁以上。这是因为50岁以上的人群同时面临着生理上的变化和心理上的压力。生理上正处在更年期,情绪极不稳定,烦躁易怒,在家庭中容易与家人发生冲突,引起家庭气氛紧张:在工作中,容易与同事发生争执,引起人际关系不和谐。同时又面临退休(或刚退休),从领导岗位退下来,或下岗等社会角色的转换过程,心理上会产生极大的失落感和空虚感。另外在50岁以上的家庭中还会面临丧亲、丧偶、夫妻分居、子女远离等情况,从而使之产生孤独寂寞感等复杂心境。再加上身体有病,对其产生的压力更是雪上加霜。

这些来自生理和心理的压力,如果长期积压,就会使人变得易怒、孤独和怪癖,从而引发人际关系紧张,长期处于一种极不和谐的环境气氛之中。在这种情况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就更难以控制,轻则血压升高,重则发生危及生命的心血管事件,如心急梗塞、脑出血等严重后果。这时家庭成员如果能正确认识到高血压患者的正常生理变化和异常心理反应,就可以对他的行为表示理解,并想方设法进行劝慰和开导,缓解人际矛盾,帮助他平衡心态,保持良好的心境,置身于和谐的气氛之中,其居高不下的血压自然会有所下降。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调查显示:在一般人群中,因患慢性疾病而造成一定程度的躯体或者心理功能缺损者占8%左右。某医院内科就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反应所做的调查发现,50岁以上的人群中,33%有不同程度的厌世绝望想法,而中青年患者中持这类情绪的只有4%。这就提醒人们,高血压病的治疗需要医生、患者和家人的共同努力:高血压病的预防也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家人对患者的帮助是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吃出好心情

饮食是改善、影响情绪的一个强有力的方式之一。爱吃甜食、巧克力、咖啡的人都会感觉到,这些食物可以在几分钟内迅速改变情绪甚至思考方向,尽管我们隐约知道此事,但却很少有人去了解饮食对情绪健康的功过是非。

一般而言,吃的食物若是瞬间效果愈明显,就愈可能在稍后产生“反弹效应”。例如,一杯浓咖啡会快速提神醒脑,加快情绪反应和思考速度,对人们有短暂的舒畅和激励效果,但4~6小时后就会产生焦虑、神经紧张、疲劳、肌肉酸紧,甚至烦躁易怒等不良反应,这是因为咖啡因有着快速的效果,但却无法持久。

生活当中许多食物,对我们每天的心情产生巨大的影响,例如甜食、酒、糖类等。当人焦躁不安或沮丧无力时,愈甜的食物(富含单醣)或酒(乙醇),越能很快提升脑中的血清张力,安定神经系统,起到暂时排忧解难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又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所以,了解健康的饮食方式是对付压力及忧郁最方便快捷的办法。

多糖类 糖类可以通过血清素的提升来舒缓压力及改善情绪,但单糖吸收快,代谢也快,若能在碳水化合物类的摄取中尽量多采用多糖类饮食会更好,因为它们消化较慢,提升血清素的过程较平稳,是比较理想的食物来源。现在许多精制食物缺乏多糖类,而全谷米、大麦、小麦、燕麦、瓜类及含高纤维的多糖蔬菜都是较为理想的食物来源。

蛋白质许多与安定情绪有直接关系的蛋白氨基酸是制造情绪荷尔蒙的原料,例如色胺酸可以形成血清素及褪黑激素,白胺酸可以制造生长激素及甲状腺素等,这些都是人体生理上不可或缺的成分,例如香蕉、奶制品、火鸡肉都是富含色胺酸的食物,忧郁症者应增加摄取。

脂肪类 过量的胆固醇是心血管疾病及中风的危险因素,但过低的胆固醇浓度也是忧郁症及慢性疲劳症候群,甚至精神异常的原因之一。所以,要经常检测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维持正常胆固醇浓度,才能保持良好的心境。鱼油是良好的不饱和脂肪酸食物来源,经证实除了对心脏病、高血压、胃肠道癌、干癣、风湿性关节炎等有保健效果外,近年来的前瞻性研究发现,多摄取鱼油可以改善忧郁及焦虑症。

维他命维他命在人体内担任的是辅助角色,为所有生化过程中必须存在的物质,包括维他命A、β一胡萝卜素、维他命C、D、E、K、B1、B2、B3(烟碱酸)、B6、B12:及叶酸等都是不可或缺的,这些成分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水果之中。

矿物质 钙、铬、镁、锰、硒、锌等在人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女性要增加钙、磷及铁质的比重,防止停经后的骨质疏松及更年期后忧郁症。镁离子参与物质能量代谢,对维护心血管系统的完好性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成分主要来源于粗粮、燕麦、香蕉、豆制品及海产品中。

水水是人的生命,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最基础的物质之一。人体中百分之八十以上是水,水是所有身体运作的基本环境。因此,要想快乐健康,就必须补充足够的水分,每人每天至少饮水2000mL,为新陈代谢的正常运作提供物质保证,以增加废物排泄,洗涤身心。

打哈欠排忧解愁

有人说,打哈欠是人困乏想睡觉的象征:有人说是由于寂寞无聊的表现:还有人说心情烦闷会引起大打哈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科学家们对这种由缓慢深吸气和迅速呼气而构成的无法抑制的呼吸运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现已证实:人在打盹、疲劳、寂寞的时候,大脑的抑制过程开始战胜兴奋过程。这时身体的某些部分进入抑制状态,而呼吸器官首当其冲。由于血液中积蓄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和新陈代谢的其他废物,呼吸也就变得缓慢而更加深沉了。从而影响到大脑的呼吸中枢,便使得人打起哈欠来。

在深沉而缓慢的吸气中,血液里增加了氧气的含量。参与打哈欠动作的口腔、面部、颈部肌肉呈现出的紧张状态,促进了头部血管的血流速度。从而改善了大脑细胞的血液供应,并使细胞的代谢过程变得活跃起来。此外,人在打哈欠时往往要伴随着伸懒腰,这一动作使手臂、大腿,特别是脊背的所有肌肉紧张起来,由此而产生的信号进入脑干网状结构系统,而脑干网状结构的传导与睡眠和觉醒的生理活动有很大关系。所以说,打哈欠确实会使大脑皮层活跃一段不太长的时间,能起到暂时舒缓压力,振作精神的作用。

科学家们观察到更为有趣的现象:打哈欠并非一定在人们发困、寂寞时发生。他们在机场对飞行员与跳伞员观察了很长时间,多次发现,这些精力充沛、精明能干的小伙子偏偏在执行飞行任务之前,有不少人开始打哈欠,有些甚至颧骨部肌肉痉挛。研究证实,当人处于情感高度紧张的时候,一种很古老的原始反射机制使人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同时,另一种古老的反射机制——打哈欠也发挥了作用。此时,深吸气使血液中的含氧量增加,血氧饱和度提高,血液很快流入大脑、肌肉,为决定性行为做好准备。打哈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轻人情感上的紧张。这也许恰好可以说明上面所提到的执行任务时,飞行员要打哈欠的原因,就是他们以自然、简单的方法来减轻精神紧张程度的妙法。

晚上临睡前打哈欠,既可以清除消极紧张情绪,使全身肌肉放松,为尽快入睡创造放松、安宁的心理准备。又可以提示人们尽快让脑细胞休息,为明天更好地工作做好准备。当然,这种说法尚待进一步研究和科学论证。但是,打哈欠与情绪无疑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当人精神饱满、精力旺盛、心情愉悦时,就不想打哈欠:当人心情抑郁、思想负担承重、过度紧张时,就会哈欠连天。因此,人们有时会突然发生“神经性”的哈欠,这也许是心境不佳时产生的反射性解脱。

面对职业压力,如何作好心理调适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充满“压力”的年代。人们几乎每天都生活在形形色色的压力刺激中,“生、老、病、死”无一不是压力的变化过程或结果。如果不能很好的调适压力,则会立刻或逐渐造成压力累积,受到压力的不良影响而导致身心疾病。

研究压力的专家曾说:“压力是人生的香料。”他提醒人们,不要认为压力只有不良影响,而应转换认知和情绪,多去开发压力的有利影响。人类的一生中,本来就无法摆脱压力的困扰,就像无地球的大气压力,人类早就像在月球上眼睛外凸、七窍流血。

既然无法逃避压力,就要学会与压力共处,学会如何调适压力。如果无法与压力和平共处,则很可能导致各种身心疾病。天天受到压力的折磨,不仅对工作及家庭生活造成伤害,同时也导致企业生产力和竞争力下降,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但是,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人们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适度的压力如果变为动力,就会成为创造财富的源泉。

职业压力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职业压力指突发性的职业事件或政策变化所造成个人工作经验的改变,如“非典”肆虐期间,医务人员进入隔离病房、外出打工人员进入隔离区留验观察:企业破产,造成大批工人下岗失业等:矿难事件造成矿工巨大的心理压力等等都属于急性职业性压力。慢性职业压力则是长期累积性职业压力所导致的个人工作经历的耗损,但同样可以造成各种职业性精神疾病和职业压力症候群,其表现因个人的人格特质和应对方式不同而异。

常见职业性精神疾病包括焦虑症(如恐慌症、畏惧症、强迫症等)、忧郁症、适应障碍症、心身症、身体化疾病、睡眠或饮食障碍及酒药瘾依赖等。常见职业压力症候群则有燃烧症候群、妇女职业症候群及人事异动症候群等。

面对各种压力,人们无法控制压力的大小和取舍,但绝对可以做到的是控制对压力的反应程度,认识产生压力的主要原因,正确认识压力,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应对压力。借助各个支持系统,变压力危机为动力契机,在压力驱动下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使职业压力向良性轨道运行。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比较重视较为重大的事件,如丧亲、离婚、退休、更换工作、人际矛盾、生活学习环境的改变等,因为这类事件很容易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而常常却忽视“小事件”对心理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少仔细地考虑该怎么正确对待这些小事件。其实,日常生活给人们带来烦恼的琐事很多,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心理压力。首先,有些人不能正确对待这类小事件。事实上,某一事件会给其造成心理压力,与个人对这件事的正确评估有很大关系。例如,天气不好,已安排好旅游的人为此感到扫兴,上班的人则觉得这很正常:突然停电,对于无所事事的人来说无关紧要,但对于“工作狂”来说则十分恼火。因此,人们对事情的看法是产生心理压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心理压力和人们对待事件的方式有关。有的人遇事不惊,积极应对,对于超出自身能力的事能客观对待,不求超出现实的结局。反之,如果该努力的却退缩,该回避的却硬碰,会使问题越积越多,矛盾越来越复杂,压力越变越大,最终使自己身心疲惫,甚至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因此,面对错综复杂的压力,首先要学会合理评估日常生活中的事件,正确认识事件的利弊。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沉着冷静,坦然处之。随着问题的解决与心理调适,会获得良好的情绪及平衡的心态。其次,选择正确方法处理事件也是减轻心理压力的重要措施。有些事情需要直接面对,全力解决。有些事情则应采取暂时回避的办法,避而不想,避而不做,暂时做些退让,起到暂时缓解矛盾的效果。同时,还要尽力去发现可以求助的途径,提高自己抵御困扰的能力。再次,要学会调整思维。有的人处理问题包罗万象,凡事求全责备,抓不住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结果使自己陷入了千头万绪的矛盾之中,不能自拔,自加压力。如果理智地仔细思考一下,变换一个角度去看问题,就会发现大事能化小,小事能化了。

人生感悟

最好的朋友,往往忽视你最致命的弱点,而任其在你身体内滋生,最终吞噬掉整个身体,人最为致命的弱点往往掌握在自己手中。一个强劲的对手会时刻让你有一种危机四伏的感觉,会激发你旺盛的斗志。孔子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此谓至真之言。善待对手,才能升华自己,对手是前进途上的强心剂,推动器。

笑,多么诱人的字眼。无论哪种笑,都将给人以温馨、激励、奋斗……笑有多种表现,笑在言表,笑在心中……笑就是深渊中破空而至的阳光。

悠闲自得益健康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紧张的快节奏生活之中,身心之弦老是绷得紧紧的,得不到松弛和调适,势必影响身体健康,缩短寿命。因此,学会现代健康生活的艺术——在快节奏中寻求轻松,使你领略和品味现代生活之韵美,对身体健康与长寿更是一种有益的保健投入。

静坐 自觉身体疲惫或心情不舒时,找个安静的去处,静坐10分钟,会使紧张烦躁的心绪暂时得以缓解,疲惫的身体得以恢复。

偷懒 无论是家庭生活还是日常工作中,总有一些貌似必要,实则是可有可无、可多可少、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当你身体过分疲劳时,可以“偷个懒”,将有些事情闲置下来,等闲视之,让自己清闲一会儿。

打盹连续的工作使你感到十分困倦时,你应该抽空打一个盹,哪拍是三五分钟也好,它会令你精神顿振,如可以在乘车开会的途中、饭后10分钟打个盹,会使精神立即振作起来。

欣赏美好的事情常常能给人带来情不自禁的喜悦,因此,想方设法抽出片刻闲暇去欣赏你认为美好的东西,能收到消除心理疲劳的奇妙效果。如欣赏花草、回味照片、贺年卡、书画,或到室外凝视蓝天白云等都能使疲倦的心身得到慰藉与安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