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作物制种技术
24259700000097

第97章 球根花卉制种(2)

现在栽培的郁金香是经过近百年由多亲本参加的杂种,约有8000多个品种。根据花型、花色、花期、株型等,把郁金香分为4类15群(1981年修改)。

1.早花类(Early%flowering)开花早,花期3~4月,具香味。花冠杯状,花茎20~25cm,有早花单瓣系(Single%early%tulips)、早花重瓣系(Double%early%tulips)。

2.中花类(Midseason%flowering)花大,花期3~4月。花冠杯状;单瓣,株高40~70cm。包括达尔文杂种群(Darwin%hybrids%tulips)、凯旋系(特瑞安福系Triumph%tulips)。

3.晚花类(Late%flowering)开花晚,花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花茎较长,无香味。有单瓣晚花群(Single%late%tulips)、百合花群(Lily-flowered%tulips)、流苏花群(Fringed%tulips)、绿花群(Viridiflora%tulips)、伦布朗群(Rembrand%tulips)、鹦鹉群(Parrot%tulips)、重瓣晚花群(Double%late%tulips)也称牡丹花型群(Paeony%flowered%tulips)。

4.原种及杂种(Botanical%species%and%hybrids)

(1)考夫曼种、变种和杂种(Koufmaniana%varieties%and%hybrids)。又称睡莲花型,花冠钟型,叶常有条纹,花期早,易结实,播种易生芽变。

(2)福斯特种、变种和杂种(Fosteriana%varieties%and%hybrids)。有高型(25~30cm)和矮型(15~18cm),叶宽,有明显紫红条纹,花冠杯状。变种和杂种有多种花色。

(3)格里吉群(Greigii%varieties%and%hybrids)。原种株高20~40cm,叶有紫褐色条纹,花冠钟形,与达尔文郁金香杂交,花朵极大,花茎粗壮,花期长,被广泛利用。

(4)其他种、变种与杂种。如矮郁金香(T.pulchella)、克鲁西郁金香(T.clusiana)、尖瓣郁金香(T.acuminata)、迟花郁金香(T.tarda)、香郁金香(T.suaveolens)等。中国有13种,如老鸦瓣(T.edulis)、伊犁郁金香(T.iliensis)等。

1.分球繁殖是郁金香主要繁殖方式,以分离小鳞茎为主。本种母球为一年生,花后约1个月在鳞茎基部发育成1~3个次年能开花的新鳞茎和2~6个小球,母球干枯。

(1)土地准备。郁金香品种间易杂交,隔离距离1000m。选择凉爽、湿润地区的砂质土壤繁种,忌黏重土壤。种植前深翻,用40%的福尔马林消毒(也适用百合),施腐熟的有机肥667m2%2000~3000kg,磷酸钙667m2%30kg,草木灰667m2%100kg,做畦栽植。

(2)种球处理。栽种前,按品种、大小对种球挑选分类,将外层干燥膜质假鳞片剥除干净,剔除腐烂、破损或有霉状浅黑或褐色病斑的种球。用0.3%~0.4%的硫酸铜液浸泡30min后,用清水冲洗,晾干。也可用50%的可湿性多菌灵1500倍液浸泡;或用20%三氯杀螨醇、25%的多菌灵和水按1∶2∶1500配制液浸泡种球10min,用清水冲洗晾干后种植。

(3)栽植及越冬。北方在9月下旬至10月定植,行距14~16cm,株距5~15cm,种植深度5~7cm,球顶部有3~5cm的表土,顶芽朝上摆正。定植前灌水,定植后再灌1次,入冬前灌水越冬,寒冷地区,覆盖稻草等防冻。

(4)越冬后管理。北方4月初幼叶出土,幼叶萌发后10~15d灌水1次。展叶前和现蕾初期各施1次腐熟稀薄饼肥水或复合化肥,及时拔除不纯的植株。开花前叶面喷0.2%磷酸二氢钾。显蕾至开花期灌水,花谢后,除预留种子的母株外,其余花茎剪除。减少灌水次数,追施复合肥667m2%10~15kg,促进新鳞茎膨大。

(5)种球贮藏。郁金香鳞茎寿命1年,母球在当年开花并形成新球及子球,此后便干枯消失。一个母球能生成1~3个新球及4~6个子球。当地上部枯萎时掘起鳞茎,剪除茎叶,在通风阴凉处晾2~3d,在17℃~23℃温度下贮藏。分离出的子球放在5℃~10℃的干燥通风凉爽的室内架上贮存,秋季9~10月栽种。郁金香鳞茎含淀粉多,贮藏期间易遭鼠害,应注意收藏。当年收获的种球经贮藏处理后,翌春开花,较小的子球需继续培养1~2年。

(6)病虫害防治。郁金香病害有白绢病、褐斑病、黑腐病、花叶病、溃疡病、青霉病、球根腐败病、软腐病、碎色病、叶腐病等危害。应选用无病种球,加强管理。菌核病发病后立即拔除病株,喷施代森锰锌500倍液防治;灰霉病和碎色花瓣病危害幼苗和鳞茎,用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15d喷洒1次。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蚜虫,防止花叶病、碎色花瓣病传播危害;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喷注鳞茎,防止螨类危害。

2.播种繁殖播种繁殖在育种及大量繁殖种苗时用。种子播后2~3个月发芽,发芽率约80%。从发芽到收获小球约需135d,种子发芽时日温差20℃左右,秋季露地播种。

(1)播种育苗。北方在9~10月,选阳光充足、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育苗地精细耕翻,表面配制经过筛选的腐殖土7~10cm,以3cm的间距播种,播种深度1~1.5cm,覆土约1cm,用木板略压平,喷水使土壤充分湿润。覆盖薄膜保湿,并防鼠害。以后注意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封冻前灌水越冬,次春可发芽,生长期间追施稀薄复合肥料2次。夏季地上部6~7片叶枯黄时挖起小鳞茎贮藏,一般连续栽培3~5年才能开花。

(2)授粉技术。郁金香有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等,三倍体、四倍体品种结实率低,开花期增施磷、钾肥,减少灌水。郁金香开花时,花粉随即散落,授粉需在花朵未开放前,上午9时左右进行,用毛笔收集花粉,观察雌蕊柱头有黏液渗出,表明柱头成熟,及时授粉,套袋,连续授粉3次。二倍体植株比三倍体、四倍体容易授粉。

(3)收获留种。果实充分成熟后连花茎剪下,置通风处阴干,让蒴果自行开裂,种子装入纸袋,挂在通风凉爽处贮藏。

§§§第二节主要球茎花卉制种

球茎类(corms)花卉是由茎轴基部(地下部)薄壁细胞膨大呈球状或扁球状的实心球体,上有明显的节,节上着生叶鞘和叶的变态体,呈膜质包于球体上。顶端有顶芽,节上有侧芽。

顶芽和侧芽形成新生花茎和叶,茎基肥大,形成下一代新球,母球营养耗尽而萎缩。

球茎有两种根,一种由母球茎底部发生的须根,主要功能是吸收营养、水分;另一种是在新球茎底部发生的粗壮根,功能是牵引新球茎不远离母体和不露出地面,称牵引根(contrac-tileroot)或称收缩根。在新球茎发育同时,其基部还产生多数小球茎(cormels)。主要的球茎花卉如唐菖蒲、小苍兰、番红花、秋水仙(Colchicum)、观音兰(Tritonia)、矮鸢尾(Ixia)、穗状鸢尾(Bobian)、裂缘莲(Sparaxis)、喇叭鸢尾(Watsonia)等,以唐菖蒲为代表学习。

唐菖蒲制种唐菖蒲(GladiolushybridusL.),英文名Gladiolus、Sword%lily,本名菖兰、马兰、十三太保等,鸢尾科唐菖蒲属多年生草本。原产非洲、地中海及小亚细亚,是世界著名切花之一。唐菖蒲对空气污染敏感,空气中氟化物达到1~10ppb(1ppb等于10亿分之1),叶片就会因吸收氟表现出伤斑、坏死等,是氟污染的指示植物。

1.植物学特征唐菖蒲地下部分有球茎、须状根和收缩根,球茎扁球形,外被4~6层鳞片,膜质,每一鳞片下有一腋芽。球茎为休眠器官,寿命1年,每年一次更新演替,母球当年干枯死亡,由分生的新球和子球开始新的繁殖。子球着生量4~8粒,多则50~70粒。茎粗壮,直立,无分枝或稀有分枝。叶剑形,嵌迭为二列状,抱茎互生。蝎尾状聚伞花序直立,高30~75cm,着花8~24朵,花由下而上开放,花基部为叶状苞片所包,花冠直径8~16cm。从下而上花冠变小,花被6片,花冠筒漏斗状,边缘有波状或皱褶。花有白、黄、红、粉、橙、紫、蓝等深浅不一的单色或复色,雄蕊3枚,位于花冠筒基部,雌蕊1枚,出自子房中间,柱头3裂,蒴果,种子黄褐色,扁平,有翼。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唐菖蒲喜温暖,较耐寒,不耐高温,忌闷热,以冬季温暖,夏季凉爽的气候为宜。生长临界温度为3℃,低于10℃时生长迟缓,球茎在4℃~5℃萌发。生长适温白天20℃~25℃,夜间10℃~15℃。高于27℃以上,生长受阻,花色减退,花瓣受灼伤。栽培要求阳光充足,长日照植物,每天光照时间以16h为宜。长日照促进花芽分化,短日照促进开花。

需较多水分,忌积水。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pH%5.6~6.5。

现有栽培品种约1万多个,经过漫长的培育、选择、杂交育成。

1.参与杂交的重要亲本原种19世纪以前有对花唐菖蒲(G.oppositiflorus)、忧郁唐菖蒲(G.tristis)、绯红唐菖蒲(G.cardinalis)、鹦鹉唐菖蒲(G.psittacinus)等亲本,育成了甘德唐菖蒲(G.×gandavensis)、柯氏唐菖蒲(G.×colvillei)、英希唐菖蒲(G.×insignis)、多枝唐菖蒲(G.×ramosua)等品种类型。

2.对现代品种的形成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品种美国改良夏花类系统小花种报春花唐菖蒲(G.primulinus)选育出变种大花唐菖蒲(G.primulinusvar.grandflora);以报春花唐菖蒲、紫斑唐菖蒲、邵氏唐菖蒲等为亲本改良培育出切花品种齐氏唐菖蒲、莱氏唐菖蒲等。

3.现代唐菖蒲的品种分类现代唐菖蒲品种超过万数,形态、性状多样,园艺上常按生育习性、花期、花朵大小、花形、花色分类。

(1)依开花习性分。①春花类。植株较矮小,球茎小,茎叶纤细,花序小型,耐寒性强。②夏花类。植株高大,花大,多数。

(2)依生育期分。①早花类。生长70~80d,6~7片叶开花,初夏栽植。②中花类。生长80~90d后开花。③晚花类。生长期90~100d,8~9片叶开花,植株大,花序长,子球多。

(3)按花型大小分。①大花型。花径大,排列紧凑,花期较晚,新球与子球发育缓慢。②小蝶型。花朵稍小,花瓣有皱褶,常有彩斑。③报春花型。花形似报春,花序上花朵少而排列稀疏。④鸢尾型。花序短,花朵少而密集,向上开展,呈辐射对称,子球增殖力强。

(4)按花冠直径分。①巨花型。花冠直径>14cm以上。②大花型(又称标准型)。花冠直径11.4~14cm。③中花型。花冠直径8.9~11.4cm,花较小。④小花型。花冠直径6.4~8.9cm,一般春花类多属于此种类型。⑤微花型。花冠直径﹤6.4cm。

(5)依花色分。唐菖蒲品种的花色丰富,又富于变化,可以分为十个色系:白色系、粉色系、黄色系、橙色系、红色系、浅紫色系、蓝色系、紫色系、烟色系及复色系。

唐菖蒲可以用球茎、种子等方式繁殖,以球茎繁殖为主。

1.球茎繁殖唐菖蒲的球茎有母株产生的新球茎和子球两种,新球茎春季种植后当年开花,子球培养2~3年开花,制种以新球茎为主。

(1)球茎选择与处理。选择无病、无斑、芽与生根部位没有损伤,扁球形的小球茎栽培。

播种前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苯菌灵1000倍液+500倍液克菌丹或福美双,或0.5%高锰酸钾2000倍液,将仔球浸泡20~30min后涝出,沥净药液,即可进行催芽处理或直接播种。种球缺乏或属珍稀品种,可采用切球繁殖。按照芽眼的排列,纵向切割,每个种块保留1~2个芽和一定数量的茎盘,切完后药剂处理即可播种。

(2)土地准备。唐菖蒲为虫媒花,异花传粉,品种间易杂交,制种品种间隔离1000m。选择冷凉地区制种。避开周围豆科作物,防止蚜虫扩大传染病毒的机会。忌连作,和鸢尾属、小苍兰属作物等轮作3年。种植前土壤消毒(方法同郁金香),施腐熟基肥667m2%2000~3000kg,磷酸二铵667m2%30kg,硫酸钾667m2%25kg。采用膜下浅沟平畦栽植,畦宽1.0~1.2m,每畦栽植9行,畦沟深10~15cm,沟间距12~15cm。

(3)栽植管理。北方幼苗期要避开晚霜。中花类品种,直径3cm以上的种球,4月15日至4月20日播种,7月15日至7月20日开花。根据种球大小,株距在6~14cm之间,覆土5cm,覆盖地膜。栽植密度根据品种、种球大小及栽培季节确定,春季栽培的密度大于秋季。种球可以分为:3cm以下、3~5cm、6~8cm、8~10cm、10~12cm、12~14cm、14cm以上等不同规格,对应密度为:>100粒/m2、80~100粒/m2、60~80粒/m2、50~70粒/m2、40~60粒/m2、30~50粒/m2。出苗期间及时放苗,压土封口,防止杂草滋生。苗齐后控制水分,促进根系发育。花芽形成期和孕蕾期,保持充足的水分。出苗到2~3叶时追肥,施尿素667m2%10kg,磷酸二铵667m2%10kg;

4~5叶后15d追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或磷钾复合肥溶液1次,根部追施尿素667m2%15kg,收获球茎前30d停止追肥。7片叶开始抽出花穗,拉网或搭架绑缚防止倒伏。

(4)球茎收获。开花后40~45d,地上部分开始枯黄时收获球茎。过早球茎不充实,过晚易患病。在晴朗的天气,撅起植株,在球茎基部0.5~l.0cm处剪去地上茎,用药剂消毒后,摊开,晾晒。晾干后,球茎大小分为3级保存。

(5)球茎贮藏。贮藏要求在通风、干燥、不结冻,相对湿度不高于70%,1℃~5℃温度的环境下贮藏,贮藏方法有:架贮用铁或木材制作长2m,宽60cm,高1.8m的活动贮藏架,从地面60cm处开始,每30cm一层,用间隙l.0cm竹帘或用孔眼l.0cm的筛网隔开,四周框以5~10cm高的木框,然后按品种分层放置种球。

袋贮将晾干的种球装在特制的尼龙种子袋内,袋的规格以长65cm,宽40cm为宜,每袋装种球30kg左右,将贮藏袋立放在铁木架上。

低温库贮藏库内保持l℃~4℃的低温,机械控制库内氧、二氧化碳浓度和湿度,控制芽的萌发,降低腐烂率和干瘪率。低温库贮藏可周年提供种源。

2.种子繁殖多用于杂交培育新品种。当唐菖蒲花盛开时,选择父、母本,母本去雄,人工授粉杂交。授粉时间要避开夏季,以免授粉不育。蒴果成熟时会自行开裂,要及时采收种子。

种子采收后用温水泡5~6h播种,当年即可长出小球茎,秋后挖出阴干保存。第二年种植后开花,从中选优弃劣,开花后,再选一次,待第三次开花,性状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