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收获留种落葵陆续开花结籽成熟,成热后即会自行脱落,应分批及时采收。花后30d浆果成熟,成熟期8~9月,将成熟的果实摘下,浸入水中搓破果肉,使种子下沉,然后捞出晾干,精选,发芽力可保持5年。
五、番杏制种
番杏(TetragoniaexpansaMurr.),英文名NewZealand%spinach,别名新西兰菠菜、洋菠菜、夏菠菜等,番杏科番杏属一年生半蔓性肉质草本。原产澳大利亚、东南亚及智利等地,以嫩茎叶食用,具清热解毒、利尿等功效。中国于1946年在南京引种栽培,已处于野生状态,近年又从欧洲引进,作为保健蔬菜栽培。
1.植物学特征番杏根系发达,但再生能力弱。茎横切面圆形,绿色,半蔓形;前期直立生长,中后期匍匐生长,长达数米,易分枝,丛生。叶片肥厚,三角形,互生,绿色,叶面密布银色细粉,多绒毛。花腋生,黄色,不具花瓣,花被钟状,4裂。坚果菱角形,成熟后褐色,有4~5个棱,每果含种子数粒,千粒重83~100g。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番杏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应性很强,耐热耐寒,但地上部分不耐霜冻,在8℃~30℃均能萌发。发芽适温25℃~28℃,苗期生长适温20℃~25℃。在夏季高温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可以短时间忍受2℃~3℃低温,在较温暖的地区露地越冬成多年生状态。
喜湿润,耐旱力强,不耐涝。对光照条件要求不严格,较耐阴,在弱光、强光下均能生长良好。
喜肥沃的沙质壤土,较耐盐碱,对氮肥和钾肥要求较多。
北方地区于4月下旬直播,或在3月中旬温室、大棚育苗,晚霜过后移栽,但移栽缓苗慢。番杏果皮较坚厚,吸水慢,在自然状况下发芽期长达15~90d,播种前须温烫浸种或机械损伤,增加种皮的透水性,促进种子萌发。种子浸种1d,然后放在25℃~28℃条件下保湿催芽,待大部分种子膨胀裂开时播种。制种田准备及管理参照菠菜,生长期主茎摘心,留2条侧枝。封垄前设立支架,引蔓上架。种子成熟不一致,易于脱落。在果皮呈黄褐色时分批采收,晒干。落地种子秋季或翌春均能发芽,发芽率可保持4~5年,制种产量667m2%100kg以上。
六、山菠菜制种
山菠菜(AtriplexhoruensisL.),又名野菠菜、榆钱菠菜、法国菠菜,藜科滨藜属一年生草本饲草。原产中国青海和新疆。滨藜属约180种,分布于温带或亚热带,中国有17种,产北部各省。叶菜类,也作观叶植物栽培。另外,唇形科夏枯草属(PrunellaL.)植物灯笼头也叫山菠菜(PrunellaasiaticaNakai)。
山菠菜为直根系,根深30~60cm。茎高2.0m左右,棱形,叶三角卵圆形或戟形,对生和互生,绿色、红色或紫色。穗状花序着生于顶部和叶腋间,雌雄异花;种子圆形,荚生于增大的圆形苞叶中,千粒重8g,种子寿命2~3年。适于冷凉气候,苗期能耐-6℃低温,不耐高温,在高温条件下很快开花结籽,制种产量低。因此,不适宜在炎热地区制种。
山菠菜用小株采种,早春化冻后即可播种,播种量667m2%0.5~1.0kg,条播或撒播,地膜覆盖平作栽培时点播。出苗后间苗,按行距30~60cm,株距20cm定苗,密度667m2%5000~5500株。水肥管理与菠菜相同,花期6~9月,成熟期8~10月,制种产量667m2%75~100kg。
七、苋菜制种
苋菜(Amaranthus.mangostanusL.),英文名Edible%amaranth,又名苋、赤苋、米苋等,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以幼嫩的茎叶供食用,分布于世界各地,栽培种主要分布在中国和印度。长江以南栽培较多,春、夏、秋季均可栽培,在4~10月间供应。苋菜也是常见的田间杂草,清楚困难,制种时注意控制范围。
1.植物学特征苋菜为直根系,分布深广。株高80~150cm。分枝少,茎肥大而脆。叶互生,全缘,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平滑或皱缩,颜色有绿、黄绿、紫或杂色。花单性或杂性,穗状花序,花小。胞果矩圆形,盖裂。种子圆形黑紫色有光泽,千粒重0.55~0.7g。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苋菜喜温耐热,生育适温23℃~27℃,20℃以下生长缓慢,10℃以下种子发芽困难。属短日照蔬菜,在高温短日照条件下易抽薹开花。在气温适宜,日照较长的春季栽培抽薹迟,生长期30~60d。喜湿润,不耐涝,抗旱,喜偏碱土壤。
苋菜除野苋和籽粒苋外,有很多类型。
1.按颜色分白苋、绿苋(青苋)、红苋、彩苋四种。
2.按叶形分尖叶和圆叶两种。圆叶种:叶呈长卵圆形至阔卵圆形,有皱纹,全缘,生长期50~60d,柔嫩。尖叶种:叶披针形,叶面稍皱,全缘,生长期40~50d,早熟。
苋菜分春季留种和秋季留种,多采用直播。春季留种在4月上旬播种,7月中旬开花,8月份种子成熟。秋季在7月上旬播种,10月种子成熟。直播留种因有提前抽薹的趋势,可以用移栽采种。参照鸡冠花制种,种子成熟后易脱落,及时收获,制种产量667m2%70~100kg。
八、荠菜制种
荠菜(Capsellabursapastoris(L.)Medic),英文名Shepherd"s%purse,别名护生草、香荠、菱角菜,十字花科荠菜属一、二年生草本。以嫩叶共食,原产中国,遍布世界温带地区。主要有板叶荠菜(又叫大叶荠菜),散叶荠菜两个品种。
1.植物学特征荠菜根白色,分布浅。株高15~40cm,直立,单一或基部分枝。基生叶莲座状,平铺地面,叶羽状分裂,不整齐,顶片大,叶片有毛,叶柄有翼;茎生叶互生,披针形,基部箭形,抱茎。总状花序,花后延伸长达20~50cm;花小,白色,两性;萼片4个,长圆形,花瓣较萼片稍长,有短爪。短角果三角状心形,熟时开裂,种子细小,长椭圆形,淡褐色,寿命2~3年。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荠菜为耐寒性蔬菜,要求冷凉的短日照气候。发芽适温20℃~25℃,生长发育适温12℃~20℃,植株可以忍受-7.5℃的短期低温。在2℃~5℃的低温下,10~20d通过春化即抽薹开花,喜肥沃、疏松的土壤。
荠菜制种在北方春播,平畦栽培。亲本选用2年种子,新种子做冷冻处理再播种。浅沟条播,覆细土l.0cm,5~7d齐苗。出苗后土壤见干见湿,3~4片真叶间苗、定苗,株行距l2cm×15cm,淘汰病、弱、残苗。定苗后施尿素667m2%10kg,磷酸二铵667m2%5~10kg,现蕾期再施1次氮肥。5月下旬现蕾,6月上中旬开花。花后果实渐次成熟,秋季也可开花结果。
荠菜也可以秋播。秋播苗在冬前控制灌水,自然越冬。翌春株选,淘汰细弱、劣株和非本品种的植株。北方在4月下旬抽薹现蕾,5月上旬开花,6月初采收种子。花谢后,茎微黄,种荚由青转黄,七八成熟时在晴天上午收割,晾晒几小时后搓下种子晾干,忌曝晒。
§§§第三节芳香植物制种
一、薄荷制种
薄荷(MenthahaplocalyxBriq),英文名Pepper%mint,又名蕃荷菜,为唇形科薄荷属的多年生宿根性草本。以嫩茎叶食用及医药、香水制造,原产北温带,俄罗斯、日本、英国、美国分布较多,中国各地均有零星栽培,以江苏、浙江为主。
1.植物学特征地下为匍匐茎,细长,白色或白绿色,具节,节上有根。浅根性植物,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15cm。地上茎横切面方形,基部稍倾斜向上直立,稀平卧,4棱形。株高30~60cm,有浓烈的清凉香味。单叶对生,卵形或长圆披针形,叶缘锯齿状,茎及叶柄倒生茸毛。轮伞花序,集生于叶腋,唇形花,花萼管状钟形或钟形,外面密生白色柔毛及腺点。花冠淡紫色,外被微毛,冠檐4裂。种子小,长圆形,黄色。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薄荷适应性强,在海拔2100m以下的地区都可生长。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早春地温1℃~3℃时,根状茎即萌发,秋末初冬气温降到-2℃时,地上部分枯萎死亡。地下茎耐-20℃~-30℃的低温,幼苗也耐寒。生长适温25℃,在20℃~30℃的范围内,温度愈高,生长越快。长日照植物,喜光,长日照促进开花。喜湿润,苗期、分枝期要求土壤湿润。
现蕾开花期,需要充足的阳光和干燥的气候。一般土壤均能生长。
薄荷属植物有30种左右,140多个变种,薄荷主要是指亚洲薄荷(Men-thahaplocalyxBriq.)。栽培种除亚洲薄荷外,还有:欧洲薄荷(M.piperita),英文名pepper%mint,又称西洋薄荷、胡椒薄荷;柑橘薄荷(M.citrata%),英文名orange%mint、bergamot%mint,又称古龙薄荷(Eaude%Cologne%mint);皱叶薄荷(M.crispa),英文名crispate%mint;菠萝薄荷(M.suave-olens),英文名pineapple%mint,又称芳香薄荷等。
薄荷依茎叶形状、颜色分为:青茎圆叶、紫茎紫脉、灰叶红边、紫茎白脉、青茎大叶尖齿、青茎尖叶、青茎小叶等7类。
薄荷按花梗长短可分为长花梗和短花梗2个类型。短花梗类型花梗极短,轮伞花序,中国大多数栽培品种属于这一类。欧美栽培以长花梗类型多,花序着生于植株顶端,穗状,含薄荷油少,有绿薄荷(M.viridisL.)、姬薄荷(M.pulegiumL.)、西洋薄荷等,其他国家栽培皱叶薄荷、日本薄荷(M.japonicaL.)等。
薄荷第一年育苗移栽,以后用根茎萌芽繁殖,或用根茎和地上茎扦插。
1.土地准备薄荷容易退化,品种间隔离距离400m。特别注意拔除野生、杂、劣、病苗,保持种性。选择平坦、肥沃、排灌方便的沙壤土作制种田,忌连作。播种或移栽前施腐熟有机肥667m2%3000~4000kg,复合肥667m2%15~20kg作基肥,翻耕,耙平,做成1~1.2m平畦,或做成高10~15cm,宽40~45cm的垄。
2.播种育苗或扦插
(1)播种育苗。3月中下旬在阳畦或拱棚内营养土方育苗。浸种后即可播种,以6~8cm×8~10cm株行距画方格点播,覆土或细沙1.0cm。播后灌水,保持棚内温度20℃~25℃,7~10d出苗。出苗后保持苗床湿润,及时除草、通风,苗期根据苗情薄施1次尿素,以5~8g/m2为宜。
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预防苗期病害。
(2)扦插。在9月下旬至10月初,挖出地下根茎后,选择节间短、白色、无病虫害者为种根。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5cm,深度6~10cm开沟,种根切成10~15cm小段,首尾相接放入,覆土,耙平压实。在10月下旬灌水越冬,翌年4月上旬即可萌芽出苗。
3.定植管理苗高15~20cm时即可移栽。移栽时株行距20~25cm×30~35cm,每穴1株。
定植后灌水,促进新根萌发。定植缓苗或扦插出苗后及时中耕除草,在初花期追施人粪尿667m2%1500kg或尿素667m2%15kg。盛花期再追肥1次,喷施0.3%~0.5%的磷酸二氢钾1次,开花后期控水,促进种子成熟。高秆品种在封垄前在行间用铁丝搭架,防止倒伏。
4.收获留种9月上旬种株中下部花序花萼干枯开始转为褐黄色,70%~80%花序转色后即可收割,种株收割晾晒干,脱粒、精选,水分达到8%即可入库。
二、紫苏制种
紫苏(Perillafrutescens(%L.)Britt.),英文名Perilla,别名荏、赤苏、白苏、香苏等,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原产于中国,西南各省均有野生种和栽培种,有特异的芳香。其叶(苏叶)、梗(苏梗)、果(苏干)均可入药,嫩叶食用,也做油用、香料、化妆等。近年来,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对紫苏属植物研究利用发展较快。
1.植物学特征紫苏须根粗壮发达,入土30cm以上,根系网状交织。茎直立,断面4棱,栽培品种株高1.6~2.0m,野生种50~90cm,分枝性强,密生细柔毛,绿色或紫色。叶对生,卵形或阔卵形,边缘具锯齿,叶两面全绿或全紫,或叶面绿色、叶背紫色,叶面常呈泡皱缩状;叶柄密被长柔毛。轮伞花序,白色、粉色至紫色,顶生及腋生,偏向一侧。小坚果卵球形或球形,灰白色、灰褐色至深褐色,种皮极薄,有网纹,千粒重0.8~1.9g。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紫苏适应性强,喜温暖湿润气候,种子在地温5℃以上时即可萌发,生长适温18℃~23℃。新收获种子休眠较深,采收后4~5个月才能完成后熟。苗期可耐1℃~2℃低温,植株在春秋较低温度下生长缓慢,夏季生长旺盛。开花期适温22℃~28℃。较耐湿,较耐涝,不耐旱,空气过于干燥,茎叶粗硬、纤维多、品质差。土壤适应性广,较耐阴。
植物学上,紫苏包括两个变种:
1.皱叶紫苏(P.frutescensvar.crispaDeane)又名回回苏、鸡冠苏。
2.尖叶紫苏(P.frutescensvar.acuta(Thunb)Kudo.)又名野生紫苏。
紫苏为自花授粉作物,容易吸引昆虫,品种间隔离400m。北方春播,地膜覆盖栽培。4月下旬至5月上旬破膜点播,红紫苏株行距30cm×40cm,密度667m2%7000株;绿紫苏株行距40cm×50cm,密度667m2%5000株。播种后7~10d出苗,前期生长缓慢,注意除草,畦间及时中耕。2~3片真叶时间苗,4~6片真叶定苗,结合间苗根据叶形、颜色、长势拔除杂株,生长期间继续去杂。定苗后施尿素667m2%10kg,磷酸二铵667m2%10kg,开花期再追施一次。紫苏平均每株分枝25~30个,花朵数3000个以上,可摘除部分茎叶。8~9月种子开始成熟,种子易散落。在果穗下部2/3处的果萼已变成褐色时采收,在早晨露水末干时剪下成熟果穗,晒干、脱粒。
三、罗勒制种
罗勒(OcimunbasilioumL.),英文名Basil,俗称毛罗勒、九层塔、兰香、地花椒等,唇形科罗勒属一年生草本。起源于中国,在亚洲、非洲、欧洲等温暖地带分布广泛。为普通香辛调味菜,以嫩茎叶食用,也用作化妆、医药、园艺花卉等。
1.植物学特征罗勒全株被稀疏柔毛,株高20~80cm,茎4棱形,多分枝。叶对生,叶柄长1.5cm,卵圆形。花分层轮生,每层有苞叶2枚,花6朵,形成轮伞花序。每一花茎有花序6~10层。花萼筒状,宿萼;花冠唇形,白色、淡紫色或紫色。雄蕊4枚,柱头1枚。每花有小坚果4个,黑褐色,椭圆形,遇水后种子表而形成黏液,千粒重1.25~3.0g,寿命8年。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罗勒喜温暖,耐热不耐寒,生长适温为25~28℃,低于18℃生长缓慢,低于10℃则停止生长。在温暖、长日照下营养生长期长;低温、短日照下易抽薹。土质要求不严,喜疏松而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耐干旱,不耐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