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薹叶较小,卵形或披针形,上部无叶柄,下部叶柄短,基部抱茎成耳状。花序为总状花序,完全花,具分枝,无限生长型。花冠黄色,十字形。果为长角果,两室,成熟时黄褐色。种子近圆形,褐色或黑褐色,细小,千粒重1.3~1.9g。
菜薹的个体发育期分为4个时期,即发芽期、叶片生长期、菜薹形成期、开花结实期,不同品种的生育期长短不同。
1.种子发芽期在25℃时5d完成,紫菜薹发芽25℃时5~7d完成。
2.叶片生长期约需20~30d,紫菜薹叶片生长期15~25d。
3.菜薹形成期在10℃~15℃时,约需20~30d,紫菜薹菜薹形成期40~60d。
4.开花结实期约需50~60d,紫菜薹开花结实期45~60d。
菜薹是喜温蔬菜,在月平均温度11℃~28℃时均可正常生长发育。但不同品种对温度适应能力相差悬殊,早熟菜薹和中熟菜薹在3℃~8℃时约25d现蕾,晚熟菜薹需35~45d。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适温25℃~30℃,在5℃~10℃下可以发芽;叶片生长期适温15℃~20℃,20℃生长缓慢,30℃以上生长较困难。长日照喜光,但多数品种对光周期要求不严格。不耐干旱,对土壤的适应性强。
二、品种类型
菜薹按生长适应性分为耐热和耐寒类型,既有适于夏、秋高温季节栽培的耐热类型,又有适于秋、冬、春比较寒冷季节栽培的耐寒类型,按生长季节长短分为早、中、晚熟三个类型。
1.早熟种耐热性强,植株较小,生长期短,抽薹早,菜薹较细小,以主薹为主。夏播,播后30~40d显蕾,主要品种有四九菜心、黄叶早心、青柳叶早心、油叶早心等品种。
2.中熟种生长发育速度比早熟种稍慢,生长期略长,耐寒、耐热性中等。适宜春播和秋播,从播种到显蕾约40~50d,主要品种有60天青梗、大花球中心、特青等品种。
3.晚熟种耐寒而不耐热,生长期较长,抽薹晚,在中原及南方地区适于10月下旬至翌年3月播种,北方地区春秋播种。播后45~55d显蕾,主要品种有3月青菜心、迟菜心、2号青柳叶迟心、青梗大花球等。
三、花芽分化与开花结实习性
菜薹在15℃~20℃下促进花芽分化,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形成菜薹。在20℃~25℃时发育较快,10~15d便可形成菜薹,但菜薹细小。紫菜薹一般在幼苗期或叶片分化期分化花芽,花芽分化对温度和光照条件要求不严,种子经过0℃~12℃的春化处理5d以上能提早现蕾。菜薹是主茎型蔬菜,主花茎长势强,一、二级侧枝分枝数少。紫菜薹是侧枝生长型蔬菜,主花茎长势较弱,一级分枝多,有8~20条分枝。
菜薹开花顺序为主茎的花先开,一级、二级侧枝上的花后开放;同一级别花枝是上部的先开,下部的后开。一个花序上的花是从下向上陆续开放,全田花期约30d。花朵开放时,在当日下午花冠顶端显露黄色,翌日8~10时花冠全部展平,单花开放期3d。开花的适宜温度为15℃~20℃,气温低于10℃开花减少,甚至落花,气温高于30℃花粉发育不良,结实率下降。开花到种子成熟需要30~40d,全田初花到成熟需要50~60d。
四、制种技术
菜薹生长期短,在不同地区制种时间选择灵活,可分为春播制种和秋播制种。种植方式可以采用直播和育苗移栽。在无霜期较短或复种制种地区,以及原种和亲本繁殖宜采用育苗移栽;北方地区菜薹常采用地膜覆盖春季直播制种。有膜下浅沟直播和膜上点播两种,膜下浅沟直播技术参见莴笋制种,这里主要介绍地膜覆盖春季直播制种技术。
1.土地准备菜薹制种要与白菜、油菜、黑油菜、瓢儿菜、雪里蕻、芥菜、芜菁亚种和菜心不同品种间进行隔离,或错开花期,防自然杂交,使后代分离退化,隔离距离1500~2000m。制种田选肥沃疏松的壤土或沙壤土,结合整地施腐熟的有机肥667m2%3000~4000kg,或人粪尿667m2%1500kg,磷酸二铵667m2%20~25kg。整地作畦,覆膜,平畦栽培。用70cm地膜(窄畦)或1.2m(宽畦)地膜覆盖,畦间距40cm。
2.播种及田间管理北方菜薹制种在3月下旬播种,破膜点播,每穴3~4粒,播后覆土。早熟品种株行距10cm×12cm,中熟品种株行距12cm×14cm,晚熟品种株行距16cm×18cm。1~2片真叶时,间去过密苗,3~4片真叶时定苗。定苗后结合灌水施尿素667m2%15~20kg,显蕾期再追施少量肥料。灌水或雨后及时中耕、除草。大株型菜薹植株根部培土,栽桩拉线,防止后期倒伏。苗期、抽薹期、初花期喷施95%硼砂500倍液,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在苗期、抽薹期、初花期分别喷施,比苗期或薹期或初花期单一喷施效果好。种株在整个生长期间不能缺水,到种荚开始变黄以前,不干不灌水,防止贪青晚熟,种荚开始变黄后,停止灌水。
3.去杂及植株调整菜薹制种去杂分三次进行。间苗时和种株显蕾期选留花薹粗壮、节间短、薹叶小、抽薹整齐、抗病性好具有该品种特征的植株作种株,拔除杂株、劣株、变异株;
开花结果期根据花薹分枝习性、花期长短、角果色泽等进行淘汰选择。当菜薹抽薹20~25cm高显蕾时,摘主薹顶心,促进种株基部萌发新枝,增加一、二级分枝的数量及结荚数。但侧枝过多,营养供应不足,种子千粒重下降,秕籽率升高。通过提高种植密度,抑制侧枝过多出现,或者摘除部分侧枝,是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
4.采收留种盛花期后逐渐减少灌水,使种子成熟期较一致和促进籽粒饱满。当大部分种荚外皮变黄,荚内种子表皮呈红褐色时便可采收。晾晒3~4d种荚干后打碾收种,种子经过风选、过筛后,用螺旋式精选机精选干净,入库水分达到8%以下,制种产量667m2%150~250kg。
1.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制种
(1)亲本繁殖。菜薹自交不亲和系亲本用成株采种法,采用蕾期人工授粉繁殖。温棚栽培或网室栽培,在种株进入花期后,取当天或前l天开放的雄花,将花粉涂抹在同株(系)人工剥开的花蕾柱头上。从花序上已开放的花朵中最下部一朵起,向上数第九个花蕾就是当日授粉的最佳花蕾。若选花蕾太大,则结实率下降。也可采用喷盐水结合放蜜蜂的方法授粉,即在花期每天早上9~10时,将3%食盐水喷在花序上,尽量不要喷在叶片上,喷后将蜂箱打开放出蜜蜂。气温低蜜蜂不出箱时,可用人工将花粉涂抹在雌蕊柱头上,授粉效果好。
(2)杂交制种。用露地春季直播小株采种法,南方及可以露地越冬生长地区采用秋播小株采种法。双亲都为自交不亲和系时父母本比例为1∶1~2,如果双亲中只有一个亲本是自交不亲和系,而另一个亲本是普通自交系时,定植比例为自交不亲和系2~3行,自交系l行。将父母本植株隔行栽在隔离区内,让其开花自由授粉。制种田必须和大白菜、小白菜、芜菁、芥菜、菜薹其他品种等隔离2000m以上。若双亲花期不遇,会出现假杂种,应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具体方法与大白菜相似。从自交不亲和系植株上混合采收种子,普通自交系父本开花后及时拔除。
2.利用胞质雄性不育系制种
(1)亲本繁殖。胞质雄性不育系的不育率应为100%。一般是将不育系与保持系按4∶1的行比种植于同一隔离区内,行距约15cm。对不育系和保持系逐株检查,淘汰杂株、劣株和不育系中的可育株,淘汰保持系中的不育株。花期任其自然授粉,种子成熟后,在不育系植株上收获不育系种子,保持系植株上收保持系种子。父本(恢复系)自交系种植于隔离条件好的留种田,除去杂株、劣株,任其自然授粉,待种子成熟后混收。
(2)杂交制种。在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播种,用种量667m2%100g。每畦播4~5行,株距15~20cm,行距30cm,密度667m2%12%000~13%000株。父母本行数比1∶4~5,任其自由授粉,有条件的在花期放养蜜蜂。显蕾开花期仔细检查不育系,拔除可育的植株。花期结束后,及时将父本拔除,从不育系植株上采收一代杂种。
3.利用雄性不育两用系制种
(1)亲本繁殖。与大白菜两用系制种相同,在种株进入花期后认真做好不育株(母本)的标志工作,淘汰可育株,在不育株主薹上挂牌作标记。采种田自由授粉结实,种子成熟后,将挂牌种株(即不育株)上的种子单收,即为雄性不育两用系。父本自交系在单独隔离区内自然授粉,种子成熟后混收。
(2)杂交制种。一般采用小株采种法,父母本按1∶4~5行数比播种,母本行株距是父本行的1/2。当母本开花时,及时拔除可育株,连续多次进行,每次在上午9时之前完,至可育株拔除干净为止。拔除母本行中可育株的同时将不育株主薹摘除,保留纯度高的雄性不育株,让其接受父本的花粉受精结实。不育株开花结束后及时拔除父本。
§§§第三节结球甘蓝制种
结球甘蓝(Brassicaoleraceavar.capitataL.),英文名Cabbage,别名洋白菜、卷心菜、莲花白、椰菜等,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内的一个变种,二年生蔬菜。甘蓝在各地栽培广泛,是周年供应的主要蔬菜种类。栽培品种较早实现了杂交种生产,主要制种方法为自交不亲合性制种,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在中国也开始大面积推广。
一、甘蓝品种类型甘蓝起源于地中海沿岸的一种一年生杂草(Brassicaoleraceavar.oleracea),也有人认为它起源于地中海地区的4种野生近缘种的复合体,包括结球甘蓝(var.capitataL.)、羽衣甘蓝(var.acephalaDC.)、抱子甘蓝(var.gemmiferaZenk.)、花椰菜(var.botrytisDC.)、青花菜(var.italicaP.)、球茎甘蓝(var.caulorapaDC.)和芥蓝(B.alboglabraBailey)等。染色体数2n=2x=18,属同一基本染色体组,各变种间天然杂交率高。由野生甘蓝变种(Brassicaoleracea%var.oleracea)的茎和芽生长习性的演变首先进化成4个羽衣甘蓝类型,其中“不分枝类型”又进一步进化成结球甘蓝和孢子甘蓝;“分枝类型”又进一步进化成花椰菜和青花菜。
“髓状茎类型”进化成球茎甘蓝;而“高茎类型”进化成现在栽培的饲用牧草。
结球甘蓝按叶球的形状分为尖头型、圆头型和平头型三种。按成熟期定植到收获分为早熟品种(40~50d)、中熟品种(55~80d)、晚熟品种(80d以上)。以普通甘蓝(结球甘蓝)为代表学习,简称甘蓝。结球甘蓝的变形有:
1.普通甘蓝叶片蓝绿色,叶面光滑,被白色蜡粉。
2.赤甘蓝叶片紫色,叶面光滑。
3.皱叶甘蓝叶片绿色,叶面皱缩。
二、生物学特性
甘蓝为直根系,主根基部粗大,根入土深达60cm。须根多,密集于30cm以内土层中。易生不定根,吸收能力强。子叶肾形,初生叶和幼苗叶有叶柄,从莲座叶开始叶柄逐渐缩短、增宽,有叶翅,叶面光滑,肉厚,覆有白色的蜡粉。叶色蓝绿、深绿、黄绿和紫红色等。早熟品种有10~16片外叶,中晚熟品种为24~32片,分别以2/5、3/8的叶序着生在短缩茎上,形成莲座叶丛。顶生叶圆形抱合生长构成球叶,叶球包括球叶和中心柱,球叶多,叶身发达,中肋和中心柱小,结球紧实,品质好;相反,球叶少,中肋和中心柱大,结球蓬松,品质差、粗硬而产量低。茎高,叶球不正,一般中肋和中心柱大,品质较差,在种株选择时应该淘汰。营养生长时期茎短缩,侧芽休眠。总状花序,十字形,淡黄色,花较大白菜略大。异花传粉,不同变种、品种间极易天然杂交。果实为长角果,种子圆球形,黑褐色或灰褐色,无光泽,近种脐处有****,千粒重3.3~4.5g。
可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时期,生长发育特性与大白菜相似。
1.营养生长时期
(1)发芽期。从种子萌动到基生叶展开(拉十字),在适温下需8~l0d。
(2)幼苗期。从“拉十字”到第一个叶环的叶片全部展开(“团棵”),夏秋季需25~30d,冬春季需40~60d。
(3)莲座期。从“团棵”到第二、三个叶环的叶片全部展开,约展开15~24片叶,早熟品种需20~25d,中晚熟品种需30~40d。
(4)结球期。从开始结球到收获。早熟品种需20~25d,中晚熟品种需30~50d。
(5)休眠期。冬贮过程中,植株停止生长,依靠叶球贮存的养分和水分生活。
2.生殖生长时期包括抽薹期、开花期、结荚期。
甘蓝喜温暖、清凉湿润的环境,生长适温范围较宽,在月平均温度7℃~25℃都能正常生长与结球。种子发芽适温18℃~20℃,最低为2℃~3℃,幼苗能长期忍受l℃~2℃的低温,短期忍受-3℃~-5℃的低温,经过锻炼的幼苗可忍受-8℃~-12℃低温,幼苗还能耐35℃的高温。叶球生长适温17℃~20℃,25℃以上结球不良,在昼夜温差大的条件下叶球抱合紧实。长日照作物,利用散射光能力强,耐弱光。要求较湿润的栽培环境,适宜的土壤湿度70%~80%,空气相对湿度80%~90%。喜肥、耐肥,整个生长期吸收氮、磷、钾的比例为3∶l∶4,对养分的吸收量较一般蔬菜为多。适于微酸性到中性土壤,耐轻度盐碱。
三、阶段发育与开花结实习性1.春化阶段甘蓝通过春化阶段必须同时满足下述三个条件:一定大小的植株,一定范围的低温,低温感应的天数。品种不同对春化条件的具体要求也不同,甘蓝一般通过低温范围为0℃~10℃,4℃~5℃通过较快,0℃以下春化缓慢,15.6℃以上则不能春化。早熟品种要求有3片以上真叶,茎粗0.6cm以上,经过30d左右的低温感应;大型晚熟品种需真叶数6片,茎粗1.0cm以上,经过70d以上;中熟品种居于两者之间。
2.抽薹甘蓝植株通过春化阶段后,茎端生长点就由分化叶芽的营养生长,转为分化花芽的生殖生长。次年天暖长日照时,先由短缩茎顶端抽生主花茎,又由主花茎,茎生叶的叶腋中抽生一级分枝,健壮的植株还能抽生二级、三级分枝。但是,如果春化不充分,或者春化后遇到连续高温使春化部分解除,不但抽薹开花推迟,而且花枝减少,落花落蕾严重,甚至主花茎短小,腋芽不发育成花枝,反而形成小叶球,这种抽薹种株向营养生长逆转的现象,就是所谓的“不完全抽薹”,这是甘蓝制种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在制种中应努力防止。已经分化的花芽中,通常仅有1/3的花芽发育成花枝,形成花器,其余花芽则成潜伏芽而不再发育,所以甘蓝的花枝明显少于大白菜。氮素能促进甘蓝腋花芽萌发,抽薹初期增施氮肥,能使一、二级花枝数量显著增多。秋播小株采种中适当推迟播期,也能增多一、二级花枝数量。
甘蓝种株各花枝顶端是短缩的总状花序,在开花过程中逐渐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