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金阊区志
2402900000074

第74章 经济综合管理(2)

1991年区税务分局坚持收人为中心,采取多种措施,开辟新税源,防止偷漏税。年内,开辟三元一村、二村、虎丘路一号桥三个新市场,多征税款3万元;对个体税收进行专项大检查,重点抽查150户个体业主,查补税款50万元。1992年经济加快发展,税源普遍增长,区税务分局采取促产增收方法,对两个重点促产项目苏州冶炼厂和石路汇丰商厦,通过政策先导,帮助落实资金,促进技术改造,开发新品,帮助企业调整结构等措施,苏州冶炼厂生产走出低谷,销售收人和利润分别比上年增长1.1倍和3.36倍,汇丰商厦销售、利润大幅度增长,上交税金达16万元。翌年,经济形势发展迅速,税务部门抓住机遇,落实征管措施,严格控制减免税,全年税收创历史最高记录,达593万元,较上年翻了一番。

1995年国税、地税分开运行。国税二分局在集中抓好50家年税收200万元以上企业的同时,努力抓好集贸、个体税收,大力清缴欠税,大力宣传新税制、新规定,全年税收收人2.73亿元。翌年,国税二分局继续抓纳税大户,实行重点跟踪,建立定期联系,信息反馈和局长专访制度,帮助促产增收;采取“三补一压”(以小税补大税,以个体税补集体税,以外税补内税,大力压缩欠税)的办法,加强征收管理,实行出口货物先征后退政策,使出口产品预征税款大幅增加;强化基础工作,完善征税制度,对200家企业重新进行税务登记,保证申报率为100%。1997年则重点抓好申报率和人库率,确保每月准期申报率。国营集体企业准期申报率95%以上,私营、个体为90%以上;税款人库率国营集体为92%以上,私营个体为100%;采取电话及书面催交,定期审批、发票控管等办法,保证税款及时定期人库。同时,加大改革力度,征、管、查分开,专管员取消,全方位实行微机管理新模式和征收、稽查、代理于一体的征收制度,为纳税人提供一条龙服务。1998—1999年,由于转制企业增多,下岗待业人员及外来人员纷纷加人个私行列,形成庞大的非公有制经济的群体,促使个体集贸税收大幅增长。1999年个私集贸税收人库999.3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91%。

地税二分局组建后,即为市区地税系统实行征管模式改革的试点单位,全面实行“申报、代理、稽查”三位一体的新征管模式。新征管模式系纳税人“自核自缴”为基础的纳税申报制度,一改税务专管员包揽收税的历史;同时强化税务稽查,深化计算机运用,征管环境、手段日臻完善。1995年纳税申报率为9.03%,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同时检查企业57户,查补税款325.8万元。翌年,地税二分局深化征管改革,完善税收申报制度,申报率提高,达98.88%;逐步扩大税务代理范围,税务顾问单位已由0户增至500余户;提高稽查质量,全年共检查企业221户,查补税款39万元。1998年,贯彻市局的扶持市属工业企业和支持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政策,给8家福利企业享受民政福利减免税26万元,给25家支持安置下岗职工的劳动服务企业减免税355.8万元,给下岗职工从事个体经营加工12户个体户低定额优惠12.78万元;扶持发展专业市场,减税32万元;下岗职工以自有房屋开商店,一年内暂缓缴纳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计15万元。累计政策性减免税40万元左右,充分发挥地方税收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翌年,地税征管二分局组建后,坚持地方税收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方针,继续扶持困难企业,为企业发展,增加税源打下扎实基础。全年完成工商税收1348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2%,其中市级收人662万元,完成年计划101%,金阊区级收人3481万元,完成年计划111%,郊区区级收人186万元,完成年计划98%。

(第二章)金融

苏州金融业历史悠久,典当可上溯到南朝时期;钱庄发轫于明代而盛于晚清;清代制钱机构宝苏局即设在今金阊区境内的久福里。民国初年开始出现银行。阊门一带,因水陆交通便利,商贾云集,经济繁荣,故传统的银钱业比较发达,但也几经沧桑,直至新中国建立,金融业才进人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改革开放后,各商业银行均在繁华的石路商业区设立分支机构,金融业务欣欣向荣。

(第一节)典当

一、概况

旧时的典当一般分为“典、当、质、押”四种类型,大体以资本多寡、利率高低、期限长短加以区分。典者,资金雄厚,收押物品范围至广;当者,经营范围与典大致相同,唯房地产不当;质者,资本较少,押物都以生活用品为主;押者,资本更小,而利率则极高。

苏州典当之多为江南之最。民国《吴县志》载,清乾隆九年(1744)苏州有典铺124所,同治十一年(1872)有108所。据《苏州市金融志》载,光绪年间先后开业的典当,在今金阊区内的有10家,如设在渡僧桥的元昌典当,创于光绪七年881),设于上塘街的可大典当,创于光绪十九年。

民国元年(1912)3月,阊门发生兵变,晋丰典当被劫,继后四五年中被劫的典当又有6家,损失至巨。民国十四年江浙军阀“齐卢之战”,士兵强当,抢劫典当之风更炽,典当行日见减少。民国十六年北伐军临苏后,治安渐定,典当业有所复兴。日伪时期一度畸形发展“押头店”。苏州解放前,因金圆券贬值惊人,典当业资本亏损,大批告歇,仅剩42家,其中设在今金阊区内的有18家,大都在吴趋坊、天库前及城外南濠街、山塘街、小杨树里一带。苏州解放后,人民政府贯彻执行“利用、限制、改造”政策,逐步引导转业。1956年2月,各典当行合并成立公私合营苏州小额质押贷款处,下设12个门市部,其中汇利门市部设于丹阳码头!永亨门市部设于五爱巷,恒丰门市部设于曹家巷。1958年“大跃进”时期,小额质押贷款处及门市部全部撤销。1962年,根据市政府的要求,市人民银行在新学前和曹家巷重开小额质押贷款门市部,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第二次除牌结朿。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个体、私营经济崛起,为解决部分私营业主经营资金周转困难,苏州市供销社于1992年月在阊胥路石路开设苏州典当行,办理短期质押业务。1994年6月该址拆迁,建造太平洋商厦,典当行迁至旧学前39号。1998年3月,经中国人民银行审核批准,更名为苏州市华夏典当行有限公司,1999年3月迁址至阊胥路251号。

二、企业简介

【华夏典当行】位于阊胥路251号,是20世纪末苏州市区唯一的典当行。营业厅敞亮明净,光顾者络绎不绝。凡购房装修、患病求医、一时现金短缺又不愿麻烦亲友,就找典当融资,解一时之急;小本经营的个体户、转业和下岗职工自谋职业,可到典当行融资开业;更多的是一些有一定资产和规模的民营企业,因流动资金不足,来典当融资,以维持和发展生产。

随着时代的发展,典当行的服务理念和经营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所当之物也从“料铜旧衣”为主,变为以黄金饰品、汽车摩托、生产资料及空置房产为主,由于手续简便,诚实守信,华夏典当行的业务不断发展。

(第二节)苏州钱厂宝苏局

一、设置条件

清乾隆《苏州府志》卷十五载:“明永丰仓在阊门内崇真宫后,四面皆水,天顺八年知府邢宥重建,明末废,本朝改为钱厂。”对照苏州碑刻博物馆1981年重刻的乾隆四十八年《姑苏城图》碑中所示方位,即今阊门内下塘久福里地区,南起崇真宫后,北至中同仁街,东起东角墙,西至西角墙。这些街巷就是当时的护厂河填没而成。在附近还有“路头堂”(供奉财神)、混堂弄(浴室)、更楼弄(报时)等因钱厂配套设施而得的巷名。钱厂前临中市河,向西出阊门水关连接上塘河(古运河),直通枫桥,运输十分方便。其后紧靠桃花河(第一横河),隔河就是桃花坞大街,与驻军教场近在咫尺,置于监护之下,这是设置钱厂的必要条件。

二、铸钱概况

宝苏局始建于清康熙七年(1668),由江苏布政使佟彭年奉诏负责筹建,初称江苏省钱局局务由藩(即布政使,掌管全省财政、民政)、臬(即按察使,掌管全省刑狱和官吏考核)两司合办,设州府监督一员,协理员一名,帮办多名。初设熔炉12座,后又增加4座,每一熔炉有炉头一人经理炉务,之下延请熟练工匠,按期开炉鼓铸。岁铸铜钱11.2万余串(每串一千枚,重8斤14两),年用铜48万斤,锌、铅44万斤,支薪炭工本银1.7万余两(合1.7万多串),尚得9.5万多串,全部缴送省藩库,以每串作银一两搭成兵饷,其余作为地区财政及赈恤之用。(注(公斤=2斤,1斤=16两)

由于苏州地区缺少铜矿资源,初期钱厂用铜均从云南调运,船只往返三年才能抵苏,有时因运输不及被迫停炉。雍正四年(1726)曾诏禁三品官以下使用铜器,民间所有铜器悉行出卖,当官给价,准以铜抵债。至乾隆初年才罢。之后除各省调运外,又开海禁,设立海关,由江、浙两省额办洋铜(东南亚国家生产的铜)。当时宝苏局也相应设立官商、民商组织的出洋船队,经理采办。此举奏效,所需之铜随之自足。

清光绪后期,随着“洋务运动”及西方技术的渗透,出现使用机器冲压的机制铜板、银元,先进高效的制作工艺代替了落后的范模铸钱的方法,宝苏局被淘汰废弃。其铸造的年号钱,除清初顺治及末代宣统外,基本上贯穿整个清王朝(同治初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曾铸过“圣宝”钱),前后达242年,被称为宝苏钱。期间虽有间断停歇,但总铸量还是相当可观的。如今钱厂原址已散为民居,无遗迹可寻,但从康熙至光绪年间该局所铸的制钱上仍然可见“宝苏”的字迹。

(第三节)钱庄银行

一、银钱局

清代,苏州官办的地方金融机构,有咸丰四年(1854)开设的官钱店和光绪年间开设的裕苏官银钱局。

裕苏官银钱局设于阊门内今西中市德馨里,系两江总督张之洞为解决“制钱异常短细”而奏请设立。光绪二十九年(1903)隶属江苏巡抚衙门,归藩库管理,管辖苏州、松江、常州三府。裕苏官银钱局经理一切丁漕厘税,经营存、放款和汇兑业务,并发行制钱票和银元票。1911年辛亥革命后,即告关闭。

二、钱庄

据苏州商会史料载,清道光、咸丰年间,苏州钱庄多设于阊门外渡僧桥一带。咸丰十年(1860)太平天国战争中,阊门一带被战火烧毁。此时苏州的绸缎行业集中于城东,故钱庄亦迁至城东平江路一带。光绪年间,阊门外商市渐次恢复,钱庄业为谋求业务之拓展,又从城东西移至阊门内西中市一带。据光绪三十四年(1908)苏州商会资料记载,共有钱庄24家,其中设于今金阊区内的就有21家,详见下表:

民国时期,增辟金门,重开平门,观前街拓宽后市面日渐兴旺,新开的钱庄大都设于观前街上。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勒令在日伪时期开设的钱庄、银号停业清理,只允许因战乱歇业的老钱庄复业。申请复业经批准的有12家,其中设在阊门内西中市的仅2家。

1949年月苏州解放后,所有钱庄经短期停业整顿,于6、7月先后复业,并按市人民银行规定于9月间完成增资。是年末,部分钱庄稍有盈利。1950年初,上海遭受“二六”轰炸,苏州工商业一度萧条,此时大部分钱庄资金短缺,信用失常。同年3月振苏钱庄首家停业;继后两月,其余11家全部批准停业清理。

三、银行

民国元年(1912)10月,江苏省银行苏州分行成立,为苏州的第一家银行。民国三年至四年,中国银行苏州分号和交通银行苏州汇兑所相继开业。民国六年后,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等10余家银行陆续在苏州开设分支机构。但其后由于政局多变,军阀混战,以及经营不善等,有9家银行先后闭歇或暂停营业,至十七年1月,苏州仅存中国、交通、江苏与吴县田业4家银行,其时金融业务大多操于钱庄之手。北伐战争后,苏州银行业又趋兴盛。从民国十七年至二十六年的10年间,在苏州新设或复业的银行共计19家。二十六年苏州沦陷后,银行全部停业,日伪银行相继成立,至三十四年日本投降前夕,苏州的银行畸形发展到38家。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日伪组织核准设立的银行除金城、国华两行准予继续营业外,其余均停业清理。民国三十四年底至三十五年,各家银行陆续复业,至三十八年苏州解放前夕,市内有银行24家。

【中国银行苏州支行】苏州的中国银行开设于民国三年1月,是中国银行在全国设立分支机构中较早的一个,初名中国银行苏州分号,民国八年改称支行。行址原设在阊门内西中市德馨里,二十二年7月迁至观前街,西中市原址改设阊门办事处,9月办事处迁至西中市大街营业。二十六年11月苏州沦陷后,观前支行与阊门办事处同时撤至上海租界。三十一年5月,汪伪政府对中国银行进行改组,伪中国银行苏州支行于三十二年2月回苏“复业”,行址设在观前街承德里。抗战胜利后,经过清理整顿,于三十五年1月正式复业,同年5月,迁回观前街原址营业。

【交通银行苏州支行】苏州的交通银行成立于民国四年1月,隶属上海分行管辖,初名汇兑所,十二年2月改称支行,行址在阊门内西中市,十九年7月在观前街设办事处。二十六年苏州沦陷前夕撤至上海。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汪伪政府改组交通银行,于三十二年7月回苏州“复业”,行址设在观前街。三十四年日本投降后,经接收清理,于三十五年1月4日重新复业,行址仍设观前街,后于阊门原址建阊门办事处。

【江苏省银行苏州分行】成立于民国元年10月,是苏州开设最早的一家银行。初设时行址在西中市德馨里。二十年,迁人观前街承德里口新建行址,旧址改设阊门办事处。苏州沦陷时,先退避东山,后撤到上海办理未了事宜。三十五年1月在观前街原址复业。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苏州分行】开设于民国六年11月,行址设在阊门内西中市德馨里,八年在观前街设办事处。十六年因北伐军兴,奉总行令暂停营业。十七年6月复业。二十年迁往观前街北仓桥新厦,原址改为阊门办事处。抗日战争期间迁往上海。胜利后,于三十四年12月在观前街原址复业,后在阊门外南濠街及东吴大学等处设有分支机构。

【中国国货银行苏州分行】民国二十年4月在大成坊口设筹备处,同年8月迁往观前街新址正式开业。二十三年1月在阊门内西中市设阊门办事处。二十六年苏城沦陷后撤至上海办理结朿事宜。抗日战争胜利后,苏州分行于三十五年2月在原址复业。

【中国通商银行苏州分行】成立于民国二十二年11月,行址在阊门内西中市,二十四年于观前街设立办事处。民国二十六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迁至光福镇,后转上海办理结朿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