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金阊区志
2402900000048

第48章 卷城建城管交通邮电(16)

清光绪年间,苏州主要钟表店号有20家,金阊区有8家:创设于同治三年的姚义源(阊门外吊桥堍)、创设于同治八年的易隆昌(中市大街25号)、创设于光绪年间的袁万顺(养育巷248号)、王源兴(阊门内专诸巷口)、张启昌(中街路钱业公所对面)、刘荣兴(皋桥堍)、潘仁兴(中街路三茅观巷口)、刘永盛(山塘街殳家墙门)。清末,由于大量新款式进口钟表倾销,苏州钟表店铺经不起洋货冲击,纷纷倒闭。至辛亥革命前仅剩10家,且都转向洋钟表修理。

清末民初,苏州陆续出现与传统钟表铺完全不同的钟表商店。民国十三年(1924)在石路地区开出余威钟表行,为余昌钟表行老板施崇甫(宁波籍)开设的分行。嗣后增设中南钟表行(创设于民国二十九年)和一些修理性质的小店。民国三十二年钟表行业单独设置同业公会,会址在惟勤公所。抗战胜利后,阊门外石路又新开大光明钟表行。至1949年2月,苏州市内有钟表及修理店80家,其中设在石路一带17户:时准、华泰、华兴、时达、正明、大东、香港、顺昌、盛记、中南、余威、美达利、大光明、天昌、自新、李荣昌、恒昌;设在养育巷4户:时新、姜源昌、华昌、袁万顺;设在景德路4户:星星、慎昌、亨大利、明星。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全市有8家钟表行实行公私合营,其余小型钟表修理店组织合作小组和参加手工业联社组织的合作社。金阊区内有余威、中南、大光明三家公私合营。1958年商业网点调整时,余威钟表行并人中南钟表行,大光明钟表行停业。“文化大革命”期间改名为长江钟表店。1993年成立长江钟表眼镜专业公司,其经营实体苏州精品商厦同时开业。

钟表经营除专业商店外,不少大商场都设有钟表专柜。1960年时钟表实行凭券供应。1962年手表实行高价,至1965年恢复平价。1972—1976年手表又实行凭票供应,80年代钟表市场由供不应求转为供过于求,国产、进口手表价格下降。1984年起,高档、豪华、装饰类手表及电子、石英钟表走俏市场。

三、眼镜

清乾隆年间,苏州工匠已运用天然水晶磨制各式镜片。咸丰十年(I860)开始出现经营水晶眼镜的商号。这些眼镜铺都设有作坊,自制自售。嗣后在民国年间开设的钟表行都兼营眼镜。至抗日战争爆发前,专营和兼营钟表的眼镜店有5户,石路地区一户,即余威钟表行;传统的眼镜铺有10户,其中设在金阊区的有8户。

解放后,1953年全市共有眼镜业195户,其中商业22户,工场作坊173户。1956年时有17户实行公私合营。合营后,钟表行不再兼营眼镜。1958年商业网点调整时,专业眼镜店只留3家,其中金阊区内1家为开办于民国十八年(1929)的洪源祥(专诸巷)。同年在石路姚家弄口增设新华眼镜店。

改革开放以后,港台式及进口眼镜迅速占领市场,个体、私营眼镜店异军突起,在各商业街上到处可见。眼镜厂亦于阊胥路、阊门口设立门市部,扩大销售,各大商场都增设眼镜专柜,并都有与之配套的验光设施,眼镜市场步人旺盛期。

四、文化用品

明清时期,浙江、福建、江西、安徽等地土纸商视苏州为集散码头,纷纷至苏销售。清康熙年间,赣、闽纸商在苏开创汀州会馆(在阊门外上津桥东首)和仙翁会馆(在河沿街长弄)乾隆年间苏州已有染纸作坊。道光元年(821),渡僧桥北堍艺兰堂纸铺开设。接着,同泰生(东中市)、李隆盛(上塘街)、协利(上塘街)等专营纸货的商号相继开业。同治七年(1868)浙江粗纸箬叶商于南濠街谈家巷重建浙南公所,九年苏州纸业于宝林寺西创建两宜公所,十一年蜡笺纸业于宝城桥弄河西巷建绚章公所,纸业商号开始经销“洋纸”,有花金纸、乌金纸等。光绪三十四年(1908)苏州共有纸号17户,大都坐落在阊胥运河水陆码头一带。在山塘街的有艺兰堂、源发仁、恒利;上塘街有隆茂、协利盛、公信;中市有祥发椿记、恒隆义、同泰生、晋祥茂、丽华堂、芸兰阁;南濠街有万利、冯利泰;阊门内下塘有曹信义。民国十九年(930)9月,纸业同业公会在宝林寺前建立。

解放后,1950年3月,纸业同业公会通过整顿,成立纸商业同业公会,其中经营机制纸和土纸的纸商41户。由于纸号大多从事批发,而解放后的机制纸和土纸货源,分别为国营百货公司及供销社掌握,致纸号营业日衰,1950年5月,艺兰堂等18户纸商申请停业,而小型零售纸业却续有开设。艺兰堂歇业后,原址开设同泰恒纸号,公大纸号亦在景德路开张。公私合营后,纸业并人文化用品业。

清乾隆前,苏州无专营笔墨文具的商铺。普通石砚由本邑穹窿山一带开采,经阊门下塘街砚作加工销售,余皆由外地输人。嘉庆十七年(1812),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詹琴三最先到苏开店专营徽墨,初在东大街,后迁桃花桥。道光元年(1821)又有其同乡詹大有在西中市设肆,嗣后,苏城开设多家笔墨庄。在今金阊区内的有:陆益元堂笔庄(养育巷,后迁观前)%曹素功墨庄(阊门外越城)、姜思序堂(西中市),初步形成笔墨行业。

新式文具用品始于辛亥革命前后。随着新式学堂的兴办,文化用品需量大增,书店书局均兼营文具。在金阊区内最早开设的文具店是建于民国二十六年2月的永泰文具社(石路42号),三十年在上塘街6号增设永丰文具分号(总号在护龙街)。另外,在阊门内下塘街及河沿街一带有生产文具用品的小作坊10户。

解放后,笔墨、文具业、纸业逐渐合并为一业。同时属于生产型的店坊逐步划归手工业,开始形成纯商业的综合性文化用品商店。经过公私合营、网点调整,至1967年,全市只剩下2户专业文化用品商店,其中1户为位于阊胥路的公大文化用品商店(另一家为观前街的东来仪)。

改革开放后,文化用品经营领域不断拓展,传统的“文房四宝”,演化成庞大的家族,高科技的办公用品如传真机、复印机、电脑等新品不断问世,同时,众多大型综合商场纷纷扩大经营,涉足文化用品领域,私营、个体文化用品商店在居民新村、大街小巷亦随处可见。

(第二节)绸布

一、历史上的绸布业

苏州绸布行业,原有绸缎业、棉夏土布业、华洋布业三个自然行业。

【绸缎业】

绸缎业历史最为悠久,明清时期苏、湖二府有“吴丝衣天下”之美称。吴中百货萃聚,“绸缎肆坊甲于天下”。苏州凭借运河、海道等优越条件成为东南丝绸集散商埠。清康熙、乾隆年间,自胥门大日晖桥起,沿外城河至阊门吊桥,两岸密布丝行、经行、绸庄。杭、湖二地绸商都在苏州设肆立坊,从事就地加工杭绸、湖绉。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杭州绸商于桃花坞建钱江会馆。五十四年,湖州绉、绸商人于曹家巷建吴兴会馆。吴江盛泽镇素有“丝绸之乡”之称,每日向苏州绸缎庄解送绸货,特在阊门外水关桥臭弄口置地,由官府勒石建绸庄船埠,人称“盛泽码头”。道光五年(1825),苏州绸缎商(包括杭、嘉、湖地区在苏州的绸缎坐商)于宝林寺东文衙弄创建七襄公所,绸缎行商仍以会馆为活动场所。光绪十二年(886),河南武安绸商于天库前舒巷建武安会馆。绸缎业在苏州商界有一定地位,如同仁和绸缎局业主尤鼎孚,就成为创办苏州商务总会的发起人之一。

旧时苏州绸缎庄大多在阊门中市一带。老人和绸缎顾绣局,创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

就位于阊门中市。由于绣局几易其主,老人和牌号未变,仅以加“X记”以示区别,致中市一带的绸庄均以“人和X记”为店号。同仁和绸缎局于清末创办时亦建于西中市,民国十七年(1928)5月才迁人观前街。

辛亥革命后,随着民风、衣着习俗改变,绸缎业逐步改变单一经营,开始兼营洋布、呢绒、服装、洋货等。抗日战争爆发,绸缎业惨遭洗劫。日伪时期,丝织生产不正常,交通阻塞,丝绸销路断绝,绸缎业萎缩,抗战胜利后亦无法恢复战前状况。

【土布业】

明末清初,棉布贸易中心由松江移到苏州,棉布的染色加工也移到苏州后形成。苏州布商发展很快,阊门外形成棉布集市。据乾隆《长洲县志》载(苏布名称四方,习是业者在阊门外上下塘,谓之字号,漂布、染布、看布、行布各有其人,一字号数十家赖以举火。”各地布商纷纷挟重资到苏采办,阊门棉布市场销售旺盛,不仅远销皖、赣、川、陕,还销往国外。据1812年(嘉庆十七年)东印度公司记载,每年贩运苏松紫花布20万匹,其中2万匹运至英国本土。鸦片战争后由于洋布盛行,布市消减。咸丰十年(1860)阊门外棉布踹染作坊及布市毁于兵燹。同治七年(1868)布业坐商在中街路创建尚始公所。布店逐渐向城内转移,阊门外上下塘已所剩无几。

【洋布业】

清末,上海等地近代民族棉纺业兴起,由于国产机织布与洋布无所差别,亦冠以“洋布”之称,而传统手工生产的棉布则称之为“土布”。时苏州布店多数兼营洋布,而原专营洋货洋布的商店,有部分专营洋布,并在阊门尚义里办起“恤寡会”,与洋货业分道扬镳。民国二十六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苏州棉布货源奇缺,常熟几家土布庄通过航船将土布运销苏州。航船业主唐监见土布获利颇丰,于二十九年在上塘街开设唐监记土布庄,由运输改业土布。随后,常熟土布商争相效仿,阊门内外土布庄增至9户。同时,洋布业因棉纱、棉布视为战略物资,货源为日本洋行控制,布店货源由洋行分配,于是,掮客、跑单帮、偷运、买空卖空投机商等应运而生。小布店、布摊多如牛毛,其中不乏暴富户。如设在西中市的辛昌布店,民国二十七年以3600元开业,二十九年已集资16.8万元。抗日战争胜利后,绸缎业、华洋布业、棉夏土布业三业经协商于三十七年末合并为一业,共建绸布业同业公会,会员106户,按地域分为5组,其中东、西中市组24户,上塘、石路组24户。

二、解放后的纺织业

解放后,1950年4月,中国花纱布公司苏州支公司成立。8月,在西中市设立第一门市部,供应对象为城乡私营商业。1954年9月15日,全国实行棉布统购统销,凭布票供应,私营商户停止批发业务。区内2户棉布批发商(大丰、辛昌)缩小规模,转为纯零售店。1956年绸布业归口花纱布公司实行公私合营,1958年进行网点调整,撤并一大批绸布店。60年代初国民经济困难时期,棉布供应紧张,城乡发放的布票由50年代人均每年20市尺以上减至10市尺以下,1961年仅发放1.6市尺。1964年后布票发放量逐步增加,1969年后年人均固定发了16市尺,遇新生儿、婚事、丧事等特殊情况,补助一定数量的布票。“文化大革命”期间,全行业受到冲击,绣花帐沿、软缎被面、织锦缎等传统商品被迫封存。大部分商店易名,如石路荣泰布店改名“延安”,辛昌布店改为“永新”。并撤并一些网点,经营逐年下降。

改革开放后,纺织品行业发生根本变化,化纤类商品处于饱和状态。1981年11月全国降低涤棉、中长纤维布价格!983年1月再次降价,同时提高纯棉织物价格。1983年12月,实行了29年的棉布统购统销宣告结朿。纺织品市场出现百家百商竞争的新格局,先是一批集体、个体的布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嗣后,随着服装厂的迅猛发展,服装店摊遍及僻街小巷,服装款式日新月异。针织品成衣的扩销,排挤了绸布零售。棉布店纷纷转业,至90年代末全市仅观前乾泰祥一家,在金阊区内已无专营棉布的零售商店,连大型百货商场的棉布专柜亦相继撤销,扩成服装供应。

(第三节)五金交电化工品

五金、交电业包括传统的五金玻璃、电器电料、车行,以及新发展的家用电器等行业。化工业包括漆业、颜料业等自然行业。

一、五金

苏州五金行业起源较晚。机器工业在我国自清末洋务运动出现雏形,干机器行业者被称之“外国铜匠”。苏州首家五金店王万泰白铁店于民国十二年(1923)设在今金阊区吴趋坊。开业不久,因承接一项苏纶纱厂白铁业务后,转为机器五金业,从此发迹。二十六年后,分别在横马路开设王万泰楼记(今苏州五金店)、在吴趋坊增设王万泰良记,与老店“盈记”同为五金行业的大户。其时五金业经营品种不多,仅分为大五金、小五金、纺织五金三类,货源大多来自上海。其中经营白铁、机器配件、汽车零件、平胶带、橡胶管并经营机油、柴油、牛油等油料的“大五金”店号,多设在阊门城外,以王万泰五金店为代表,还做“航船帮生意”,为抽水机船及乡镇碾米厂供配件等。抗日战争爆发后,日伪强行实行金属物资统制,五金店依靠从上海跑单帮进货。民国三十二年6月,五金、玻璃业分别建立五金业同业公会、玻璃业同业公会,会址都设在惟勤公所。抗日战争胜利后,同业公会整理,三十五年重建,玻璃业并人五金业同业公会。

解放后,1956年1月归口国营百货公司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同年7月,国营五金机械公司成立,零售店归口专业公司管理。1958年合建五化交公司,调整商业网点,除部分综合性商场增设小五金专柜外,专业五金店并为4家,在金阊区内有2家,金门路的王万泰五金店和东中市的恒瑞昌五金店。苏州民用元钉、铅丝,1974—1979年间曾实行凭证供应。

改革开放后,五金类商品购销渠道扩大,国营公司建立多种形式的批发部和零售店。1981年设三香路五金交电商店,翌年又在西中市增设装潢五金商店。1983年五金类商品放开经营,百货店、杂品店都兼营五金工具。90年代,个私五金机电工具经营商店大量涌现,在金阊区内逐渐形成两条五金机电专业街:东中市,从河沿街口到皋桥堍,路北一排,就有五金店120家之多,但以小型居多;阊胥路,从金门路南新桥堍南侧,折向阊胥路东侧,至干将路口,店店相连,有20余家,其中不乏大型商号。苏州五金商店仍不失为五金业的代表。

二、交电

苏州经营电料器材,始于清末苏州电气事业的开发。光绪三十二年(1906),爱河桥生生电灯公司开业,至宣统三年(1911)全城基本都安装路灯。电力的使用促使电料需求量不断增加。华洋百货业纷纷兼营电料,专营电料商店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位于阊门外横马路的福星电料店于30年代初期开设。电料商号多数兼安装和修理业务,其收益往往大于销售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