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金阊区志
2402900000039

第39章 卷城建城管交通邮电(7)

民国时期,对各轮船局采取注册领照并予保护的措施,所以船商纷纷置船设局,请准注册,呈示保护。轮局对外要公布简章,登报开业,以利服务。民国十六年至二十六年日军侵占苏州前,是苏州轮运业的兴盛时期。轮局纷纷开业,轮船四通八达,连一些偏僻的小镇都已通航。先后成立通商恒记内河轮船转运公司、苏锡轮船公司、苏丰玉记轮船公司、惠通轮船局、东利汽船公司、保兴汽船公司、通裕轮船公司、汇源商号等。民国二十三年2月,以苏州为中心的航线有55条,通航里程337公里。日军侵占苏州时,原有轮局损失惨重,一时难以复业,而一批汉奸、地痞、流氓渗人轮业,新办的轮局应运而生。抗日战争胜利后,苏南城乡经济一度繁荣,新老开业的轮局多达85家,开班通航的轮船有92艘。

苏州解放后,1949年12月,建立苏南建华运输公司苏州营业处,是第一家公营轮局机构。1951年1月,调整为华东内河轮船公司苏州分公司;4月,筹组行业指导委员会,对私营轮局进行全面整顿,分线组织联营。1956年初,苏州私营轮运行(局)有19家,轮船8艘,公私合营后全部并人江苏省内河轮船公司苏州支公司953年更名),对外称公私合营苏州轮船公司。1962年公司撤销,改为苏州轮船营业处。1966年又改为江苏省航运公司苏州区公司。1971年4月,改为苏州地区轮船运输公司。1972年轮船公司迁址人民桥,金阊区内遂无客运业务。

【航线】清末,戴生昌、大东、老公茂、招商内河等轮局相继开航苏州至上海、杭州、嘉兴等航线,轮船逐渐驶人苏州城乡内地,航线逐步增至16条,其中始发或途径今金阊区辖境的航线有苏州——上海线小汽船起航于阊门(或盘门),绕城南出黄天荡,经唯亭、昆山至上海。苏州——镇江线小汽船起航于阊门外吊桥,沿运河经浒墅关、望亭、无锡、常州、丹阳到达镇江。

苏州——常熟线小轮船起航于阊门外吊桥,绕齐门,由元和塘过陆墓、蠡口、吴塔到达常熟。

另外,还有起航于阊门外的苏州至黄埭线。

民国元年至七年,苏州有轮局21家,开辟13条航线。二十三年,有轮船局33家,57艘轮船,以苏州为中心构成航线33条,重叠航程1565公里。至民国二十六年日军侵占苏州前夕,客运航线已发展到42家,重叠航程1704公里。以苏州为中心主要构成11条主干线,其中以苏州杭州线、苏州嘉兴线、苏州常熟线在交通地位上最为重要。日军侵占苏州后,轮船业陷于停顿。尔后,伪江苏省政府令颁轮局复业,至民国二十九年苏州有轮局和划船局55家,航线恢复到25条。抗日战争胜利后,轮局有所恢复,通航干支线42条,轮局68家,轮船92艘,航线重叠里程1797公里。

1949年9月,苏州航政处对航线进行全面调查登记,核发临时通行证。1950年共有干支线35条、重叠航程1856公里。此时,新辟通往浒浦、后桥、青浦、沙头、黎里、油泾等地9条航线。市轮船公司于1950年2月开辟苏州至杭州的日班航线,到1955年共经营5条客运航线:苏州杭州线、苏州常熟线、苏州沙溪线、苏州北周庄线和代理无锡轮船公司的苏州常州线。公私合营后,由市轮船公司统一管理各条航线。到1966年,实有航线24条。1972年,市轮船公司迁至南门,金阊区内已无客运航线。

六、货运

苏州内河木帆船水运业务,可追溯至春秋时期的“吴船”。唐宋以后,苏州手工业发达,已成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木帆船成为载货和搭客的重要交通工具。直至清末民初,才出现小轮船运输业,但木帆船运输仍占有较大比重。

苏州解放后,1949年8月成立苏州航政办事处,着手对散居的木帆船开展登记检查和发证工作。1951年7月,组建5个木帆船联营社,只联合生产,不共负盈亏;以后,又将联营社撤并为8个大组,从事苏州市的水上货运业务。1956年2月,合作化高潮时,先后成立12个木帆船运输合作社,实行船只折价人股,按股分红,劳力评分,按分计酬。1959年7月正式成立苏州市航运公司。1962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航运公司解体,建立航运联社。1963年,航运联社与运输联社合并,成立交通运输联社,实行交通局与运输联社的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合署办公。1970年8月,撤销交通运输联社,重建苏州市航运公司,隶属市交通局领导。公司直接从事轮队运输,下属分设:长途站、短途站、浒关站、船舶修配厂等单位。1978年8月,下属单位调整为轮运站、长途站、短途站、浒关站、航船站、航船修理厂、船舶修理站等7个单位。1988年2月调整为一分公司、二分公司、三分公司、船舶修理厂、综合服务站、中转服务站、采购供应站等7个基层组织。

【苏州市航运公司】位于金门外南侧,系专门从事内河船舶货物运输的中型国有企业。1999年注册资本2853万元,拥有各类船舶221条,共1.77万吨,门类齐全,有700!1200吨的船队,有40!60吨的单机,适合内河大、中、小批量的货物运输。业务网络遍布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航线有:苏州至上海、苏州至江阴港、张家港、常熟港(兴华码头),苏州至浙江(杭嘉湖地区)、苏州至徐州(在运河苏北段沿线各地)、苏州至安徽铜陵等均可直达,还可代办苏州至全国各地的沿海、长江干线运输及中转,承接苏州铁路西站到发货物的水路中转、换装。年末职工2200余人。

(第二节)公路运输

苏州自秦置驿道起,通省道路渐被沟通,但直至清末裁撤传驿,通关大道仍只宜轿舆、马车、人力车等通行。民国初期,近代工商业兴起,人员、商品流通量增加,苏州开始修筑公路和兴办汽车运输业。

一、客运

民国二十二年(1933)6月,省建设厅苏嘉路办事处正式开办苏州至嘉兴长途汽车客运。苏嘉路办事处汽车总站设在钱万里桥,并在阊门、金门等地设站,为苏州市历史上开办长途汽车运输业务的第一家暨第一个汽车站。

民国二十五年7月1日,苏嘉、湖嘉两公司合并成立湖嘉、苏嘉两路长途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办事处和车站仍在原址。

商办锡沪长途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锡沪公司)车站设在阊门,垫款修筑的锡沪、苏常(熟)两线工程,民国二十四年8月通车营业,起自苏州(吴县)途经辛庄等至常熟,全长39公里。

民国二十四年9月1日,苏福长途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苏福公司)车站设阊门横马路,苏福公路筑成通车,起自苏州火车站,经阊门等,至木渎灵岩山脚,全长17公里。翌年,木光段通车,延长至31公里。

民国二十六年苏州沦陷后,上述公司均先后停业。苏福公司于民国二十八年4月复业通车,车站改设在大马路(今阊胥路)。其时,日商大直公司亦在苏福线营业。三十年10月,苏福公司发生横塘覆车事故,因损失甚重而停业,日商华中都市公共汽车公司乘机取而代之。日商大直公司于民国二十七年起先后在苏常、苏嘉、苏锡3条线路上开行客运班车,并将锡沪公司的阊门汽车站占为己有,作为各线班车的始发站。二十八年5月,华中铁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接办大直公司行驶线路,并增开苏州至浏河线。

抗日战争胜利后,公路因长期失养,路面坑洼,桥涵多呈险象,交通管理机构还未设置,路权专营未能认真执行,加之各公司损失惨重,一时难以复业,使小汽车行客运得以应运而生。至民国三十五年2月,已发展有11家汽车行,大小客车计116辆。车辆大多集中在石路、火车站、察院场一带闹市区。

民国三十五年5月18日,苏嘉湖公司通过增资后复业。管理处移到阊门丁家巷9号,车辆驻歇在钱万里桥南堍车库,班车发出在阊门横马路。20日,锡沪公司苏常支线恢复通车,公司仍在阊门外大马路779号老站营业。同年,苏福公路客运改由新苏建设公司经营,8月16日通车,办事处和车站仍在原址。

苏州解放后,苏嘉湖公司5月18日恢复通车。苏常线和苏福线亦先后恢复通车。同年9月,锡沪公司由上海迁至苏州金门外大马路,以仅有3辆旧客车维持营业。为不使苏常线中断,由公营苏南汽车运输公司上海分公司与锡沪公司公私合营,共同经营苏常线。1951年10月11日,组成公私合营苏虞汽车运输公司筹备处,清理锡沪公司资产,公股占67%,私股占33%。1952年私股由政府收购,1953年1月1日筹备处撤销,锡沪公司结朿。同时,公营苏南汽车运输公司上海分公司接办苏常线客运业务,苏州站成为苏州市第一个全民汽车运输企业。

1952年12月,市政府清理苏嘉湖公司资产。1954年10月28日,由私营改为公私合营的苏嘉湖汽车运输公司,从横马路119号迁至五福路66号(今留园路苏州动力机器厂厂址)。1955年末,新苏长途汽车公司(原新苏建设公司)职工42人、9辆客车并人公私合营苏嘉湖汽车运输公司。1956年1月1日成立公私合营苏州汽车运输公司,地址在留园路66号。同时,苏州市民营汽车联营处、常熟民营汽车行及永明修理工场、顺记五金材料行、补胎生产小组等私营单位的人员、车辆也并人公私合营苏州汽车运输公司。至此,完成全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有职工364人,客车46辆,经营苏嘉、苏湖、苏福、常圩(十二圩)等210公里。

1956年7月,国营苏州公路运输管理处在五福路66号成立,接收公私合营苏州汽车运输公司人员、车辆和全部业务,但公私合营汽车运输公司未撤销。1957年5月11日苏州汽车站迁至大马路(爱河桥)756号,实行统一管理。1958年4月8日国营江苏省苏松汽车运输公司在五福路70号成立,并在上海、无锡设2个营业处。苏州公路运输管理处随之撤销。同年10月21日,苏松汽车运输公司由省属改为地方企业,由苏州专员公署领导,改名为江苏省苏州专区汽车运输公司,1959年9月21日苏州车站改为苏州中心站。1962年6月又恢复为省属企业,改名为江苏省交通厅苏州汽车运输处,下设苏州、无锡、上海、常熟4个一等站,并在苏州、无锡、上海设3个客车队和苏州货运站、苏州货车队。1966年9月,改名为江苏省汽车运输公司苏州区公司。1968年5月11日撤销在上海的全部机构。1969年投资31万元在南门人民桥北堍建新车站,总面积2.3万余平方米。1970年4月车站自爱河桥迁人新站营业。但其管理机构仍设在金阊区留园路70号。

【苏州汽车客运总公司】位于留园路70号。创建于1956年1月,原名苏州市汽车运输公司,公司机构几经调整,于80年代后期改用今名。总公司以汽车客运为主业,兼营零担货运和汽车修制,同时广开门路积极拓展多种经营,在苏州市区及所属各县市设有客运总站、运输分公司、客车厂和常熟公司、张家港公司、太仓公司、昆山公司、平望公司等8个二级单位,以及一批控股、参股或委托经营单位和三产部门,形成以客运为龙头,货运、修理、旅游、商贸等多业并举的经营格局。1999年末拥有固定资产2.63亿元,职工3300余人,营运客货车800辆,站场40多万平方米,营运线路680条,长途班线辐射至13省市56个大中城市,日送旅客5.3万人次。

二、货运

民国十四年,苏州已有转运公司及商行20多家,代办托运货物和报关捐税手续,业主发起成立吴县运输业同业公会。抗日战争胜利后,于三十五年改名为吴县运输商业公会,地点在阊门内下塘街314号,三十七年会员为49户,经营运输的塌车485辆,代客运输。

1952年2月,建立国营苏州市搬运公司,下设南区、西区、东北区3个办事处,有大板车101辆,其中租用私车78辆。1956年7月,实行水陆分管,市搬运公司解体,其中码头装卸部分建立港埠管理科;陆路运输部分,于11月成立民间运输工具管理所,下属运输中队和金阊、养育巷等7个板车运输服务社及互助组经营陆运业务,社员1102人。

1957年6月,恢复搬运公司建制,港运两个机构合并,成立市搬运事业管理处,与搬运公司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合署办公。1958年改为市运输公司后,成立板车运输服务站,下设5个营业站,其中钱万里桥、金门2站设于金阊区内。1962年4月,撤销运输公司,建立市运输联社,恢复合作社体制,联社所属的装卸、运输站改组成装卸运输合作社。

1963年7月,实行水陆合并,市运输联社、航运联社撤销,成立苏州市交通运输联社。1970年9月体制改革,水陆再度划开,港运又与水运分开,陆路运输实行市区合并,建立苏州市运输公司革委会,下设运输场。1979年6月实行国营和集体合营,建立苏州市汽车运输公司。1983年12月,建立江苏省苏州市汽车货运公司。1985年,全公司所属8个运输队及2家修理厂,有职工3100人,营运汽车319辆、2007吨位,经营长短途及起重运输业务。

1980年大力推广全国性联运事业。1984年兴建市联运服务公司,地址设在金门口。网点从火车站营业所扩展为金门、南门、白洋湾火车站、人民路及阊胥路5个营业所暨8个业务受理点。

【江苏省苏州市汽车货运公司】位于苏州市金门外城墙南侧。前身是国营苏州市搬运公司,始建于1952年2月9日。1959年2月6日改组为苏州市运输公司,1962年公司撤销,改建为苏州市运输联社。1970年港、陆划分,9月25日又重建苏州市运输公司。1979年8月6日,改为苏州市汽车运输公司;1983年12月21日改用今名。公司为国、集合营的运输企业,所属有8个运输车队及汽车修理厂、轮胎修理厂、交通旅游服务部、综合经销部等单位。1999年末有职工2120人,营运车辆331辆,经营陆运长、短途货物运输、起重安装,兼营汽车修理、轮胎翻新等业务。1998年公司完成运量66.73万吨,周转量2688.76万吨,营业收人2996.6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