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婴儿满月,要做“弥月礼”,至亲好友庆贺送礼,主家请吃满月酒,送红蛋。对送过礼的亲友,要送5只红蛋,喻“五子登科”,未送礼的,则送3只红蛋,喻“连中三元”。家中做面,浇头总是有一对未剪须的大虾。虾,吴语称“弯弯顺”,喻孩子一生顺利,长命百岁。也有到面店去买好面筹(票)分送亲友,任其随时取食。过去男孩要做双满月,女孩只做满月,现在不论男女,均以做双满月为多。
孩子满一周岁,要“做周岁”,备酒宴请亲友。过去做周岁最重要的仪式是“试儿”,俗称“抓周”。这一天孩子打扮一新,在他面前的百眼筛里放着书本、刀、尺、算盘,秤、针线、玩具等物,看他是抓哪一样,依次来推测孩子的爱好、性格和前途。此俗已少有人信,偶或行之,多寓游戏意味。
旧时孩子还要寄名,有的寄名于神佛,有的根据五行相生相克之说,找适宜的人家认寄名亲。寄名要择吉日,宴请寄父母。寄儿人门时,门口要立一张木梯,生母将孩子从木梯空档间传给寄母;另备一只红绸“寄名袋”,里面放上孩子的生辰八字帖,系上万年青,挂在厅堂高处。寄父母出见面礼,其中必有包楸、项圈、肚兜,寓意“包领大”,寄父母要给孩子取一个吉祥的名字。从此每逢过年,寄父母要给孩子送年夜饭。两家往来,各有馈赠。到孩子长大结婚,再将寄名袋赎回。
二、婚姻
旧时婚姻提倡门当户对,男女双方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甚至指腹为婚,毫无自由可言。通常是男家主动提亲,若女方同意议婚,男家就请媒人送求婚帖子,女家则将女儿的姓名、“八字”和允婚帖子请媒人送至男家。订亲时,男家“送(待)小盘”,女家“受盘”。后来,送盘礼节日衰,讲究新礼之风渐盛。新中国成立以后,提倡婚姻自主,自由恋爱,或由亲友介绍,如今也有通过婚姻介绍所或在报刊上公开征婚,但男女双方谈妥后,仍沿用男方提亲习俗,双方家长会面,男方父母向女方赠送金首饰作为定亲之礼,但繁文缛节已逐步消失。
旧式婚姻的婚前准备亦十分复杂。迎娶前要由算命先生按男女双方“八字”排算吉日良辰,并以红柬详记,通知女方,俗谓“送日子(脚)。在迎娶前十多天(也有与“送日子”同时),男家将聘礼送到女家,苏州人称为“送(待)大盘”。嫁期日近,女家需备嫁妆,通常有绣花枕头、衣裳、被褥等,还有柜箱、裙箱、春凳、铜脚炉及各种粗用杂物,其中马桶(子孙桶)、浴桶、脚桶等整套桶具是嫁妆必备的。子孙桶里需放5只红蛋,喻“五子登科”。在喜期前一天或当天将嫁妆送到男家,称“发行妆”。婚前,男女家都要宴请媒人,给媒人钱,苏州有“做一次媒人,吃十八只蹄膀”之说。迎亲前一日,新郎舅父、舅母要为新房铺床,办“铺床盘”。“铺床盘”主要为糕团,被头里放5只红蛋、4只团子。婚期临近,男女家都要向亲友发送请帖,邀请参加婚礼、吃喜酒。诸亲友则送“大礼”(人情)、“小礼”(见面礼)。
如今,结婚日期由男女双方直接议定。送盘之俗已改为男方送女方戒指、项链之类首饰。婚前双方先去医院作婚前检查,到民政部门去领取结婚登记证书,履行法律手续,拍摄结婚照。过去“发行妆”年代,在婚前一天或当天用卡车装运,嫁妆中有彩电、冰箱、电风扇、衣被等,仍保留“子孙桶”及用剪纸红双喜或红丝带装点各物的旧俗。近年来已逐步简化,通常在商场购买后,由商家送货上门,直接送至新房内,结婚之前再加贴红双喜字。婚礼筵席多放在晚上,在饭店、宾馆预订后,在请帖上写明时间、地点,邀请亲友人席。应邀亲友在婚前用红封装上贺礼送至婚家。铺床习俗仍有,但只有5只红蛋,团子已极少见。
旧时结婚正日,新娘早起沐浴更衣后,喜娘为其梳妆打扮。男方通常在傍晚发轿迎娶新娘。新郎由年轻好友陪同,一路吹吹打打,极是热闹。女方见花轿临门,将大门关闭,待新郎派“壮台相公”给女家“开门钱”后,方可开门迎纳;掌礼三请新娘后,新娘始盛装出闺,由舅舅或兄长抱上轿,意不沾娘家泥土,即不把娘家财富带走。新娘上轿必纵声大哭,称“哭嫁”,俗有“哭发哭发”之说。新娘由小姐妹、喜娘陪送。
花轿一到男家,男家便大放鞭炮,鼓乐四起。喜堂上张灯结彩,红烛高烧。新娘进门后,男家要将烧好的“糖圆子”给新娘哥哥及媒人吃,接着举行拜堂仪式。新郎立左新娘立右,跟着掌礼喜话行令拜天地、拜和合、拜高堂、夫妻交拜。礼毕,以中间扎有同心结的红绿牵巾一条,新郎抓红的一端,新娘抓绿的一端,对面而行,再由4个童男秉花烛在前引进洞房,一路要传递麻袋,新郎退着走,鞋不能沾地,称“传宗接代”。人洞房后,闹新房的人就涌进新房,将被褥、“子孙桶”中的红蛋抢走。新郎新娘在床沿并肩而坐,称“坐床”。由掌礼或亲属长辈妇女中选一名富贵吉祥之人手执托盘,盘中盛枣、栗、花生等,在床帐周围边撒边吟唱“撒帐歌”,意即“早生贵子”。后由新郎用秤杆或红皮甘蔗将新娘头上方巾挑去,接着新郎新娘饮交杯酒。“闹新房”是结婚仪式的高潮,俗有“三日无大小”、“越闹越发”之说。
辛亥革命后,文明结婚渐盛,在城市中花轿渐为喜车(马车、汽车)所代替。婚礼流行新法结婚,通常租借礼堂举行仪式,新郎西装革履,新娘婚纱披肩,在婚礼进行曲中步人礼堂,在司仪的行令声中举行婚礼。礼堂中央设一长台,台上铺放结婚证书,新人站在台前,面朝里,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面对新人,由证婚人、主婚人、介绍人先后讲话,再由新郎、新娘报告恋爱经过,交换饰物,然后,证婚人、主婚人、介绍人及新人一一在结婚证书上用印。礼毕,送人洞房。在新人进出礼厅时,喜客们要向新娘头上抛洒花瓣或彩纸,以示吉庆。婚宴备有签到簿,贺客光临,留名纪念;另有礼簿,受礼必录。
解放以后,婚礼中带有迷信色彩的仪式被革除,晚婚新俗逐步形成。50年代时,婚礼已简化为拍几张坐姿、立姿各异的结婚照,在饭店办婚宴。也有外出旅行结婚,不办酒席,只在旅行回来散发喜糖。新房中家具亦极为简单,有的向工作单位借用,也有从旧货店买来后再油漆见新。60年代初期,由于经济困难,物资匮乏,食、用之物大多凭票供应,凭结婚证只能购买一张木屑板片子床、一马桶、一脚盆,凭每人5.3米(16尺)布票添点新衣,办喜酒、发喜糖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免俗。“文化大革命”开始,大破“四旧”,婚礼仪式更加简单,只在结婚当天,贺客们在新房中与新人共同学习《毛主席语录》,背诵“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并向毛泽东主席的画像行礼,即完成了结婚仪式。苏州自1974年开始,饭店菜馆恢复承办喜庆筵席,规定凭结婚证书,男女双方可各办两桌,时价每桌24元。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婚礼的传统习俗逐渐恢复,送嫁妆多用黄鱼车,嫁妆多的,六七辆黄鱼车排成长龙,招摇过市,行人注目,后来改用汽车。婚宴大多在家庭中举行,自办菜肴,聘请厨师掌勺。80年代中期,曾一度流行旅行结婚,推行集体结婚,然未形成风尚。90年代以来,流行结婚当天上午新郎新娘各自去理发、化妆美容,新郎西装革履,新娘披戴婚纱。午后,新郎由傧相陪同,驱车前往女家,去接新娘及其亲属。彩车多用豪华名车,其他车辆亦要加贴红双喜字。旧时流行的“开门钱”习俗亦已恢复。新郎到女家后,要一一称呼岳父母及女方长辈,行鞠躬礼,长辈则要给新郎“见面礼”。而后,新娘手捧新郎送来的鲜花,在傧相陪同下,辞别父母等长辈,乘喜车到新房,由新郎引见其父母及长辈,一一称呼,新郎父母及长辈也要向新娘送“见面礼”。稍事休息后,当天去娘家“回门”,然后新郎新娘先行去饭店,在门口恭迎亲友;男女傧相分站两旁,帮助招呼亲友就座。待亲友全部人席后,新郎新娘在婚礼进行曲中进人宴会大厅,由男方家长致欢迎词,作为简单的婚礼。席间,男家要向双方亲友发喜糖,新郎新娘要在傧相陪同下给客人们敬酒敬烟。席散,不少客人还要去“闹新房”。整个礼仪过程,均请人拍摄彩照和录像,以作纪念。因结婚假期较长,许多青年都利用婚假去外地旅游。
三、寿诞
苏州人十分讲究做生日,每逢诞辰必吃寿面,祈求健康长寿。年龄整十的生日为“大生日”,其他为“小生日”。男子最重30岁生日,俗有“三十不做,四十不发”之说,但实际上“做九(谐音久)不做十”,29岁即由岳家操办寿筵。通常不做四十生日,因“四十”与“死日”音近。从50岁起,做生日称为“做寿”。旧时做寿,大户人家大厅当中设寿堂,张灯结彩,寿香寿烛高烧,中堂挂“寿”字或八仙上寿之类的画轴寿屏,并供王母娘娘、寿星神马,设面蔬斋供。子孙亲友送寿糕、寿桃、寿烛、寿面等前来祝寿,寿桃、寿糕的数目要和寿星的年龄相同。寿家要大摆寿宴,请吃长寿面喝寿酒。富有人家讲究排场,要请堂名、宣卷艺人到家里吹打演唱助兴。60岁后,做寿较为普遍。66岁生日,女儿要送66块红烧肉作浇头的寿面,表示过关大吉。
现在民间做寿祝寿之俗仍盛。小生日在家吃面,或买一只蛋糕庆贺。三十和五十岁的“大生日”,不少人要在饭店开寿筵,在祝寿蛋糕上插着与“寿星”年龄相同的小彩烛,合家欢聚时点燃,由“寿星”吹灭,大家齐声合唱“祝你生日快乐”歌,最后还要吃长寿面。年轻一代庆贺生日更趋风雅,寄生日贺卡,在电台、电视台上点播祝福内容的歌曲,寄送小巧精致的生日礼物等,使生日更富情意。
四、丧葬
苏州民间向来有“送终”之俗。病人将逝,家人须日夜侍奉在侧,远在他乡的亲人也急召回家。死人以土葬为主。死者气绝,家人一面嚎啕大哭,一面立即除去死者蚊帐,抛上屋面,并速召请僧尼念“领路经”,焚去死者单夹衫裤、棉袄棉裤或纸裤等,名为“烧下床裤”,将一枚银币或碎银子安放在死者口中,称“含口银子”!还要请理发师为死者整容理发,女性多由女儿为其整容理发,接着由子女用洁水为死者“揩身”,为死者穿好衣裤,再将死者抬进客厅,放在停尸板上,头南脚北面朝天,头南挂白幔作“孝堂”。死者脚上套一只斗,头枕倒放的一只升,意为“脚踏北斗升西方”。死者头畔置一盏油灯,昼夜不熄,称“幽明灯”。人夜,请僧尼礼忏“系念”。第二天再请道士前来斋醮。人死后,家属飞柬报丧,亲朋好友有的连夜前来吊唁、守夜。孝子要请理发师来理发,因在七七期中不得剃须理发。亲友邻里吊唁要出“白礼”,多送被面或钱,钱必为单数。人死后三日即大殓人棺,热天则先小殓人棺,再择日大殓。
殡葬有多种形式,一般人殓后3天内殡葬,也有搁置到“六七”后才殡葬的,富裕大户人家有人祠停柩3年后殡葬的。出殡时,要在门口砸碎一只碗或瓮甏。出殡仪仗有如出会,奢侈人家有开路神在前,四大金刚、铭旌、显轿、对子马、纸扎等物随后,接着是僧侣、道士、尼姑、乐队及灵柩,后面紧跟着孝子手托米、麦、绿豆、酒壶和死者牌位五样东西,其后是其他亲友。灵柩过桥时,孝子必出“功布”拜接,称“接桥”。送葬路上行丢纸钱,名为“买路钱”。穷人家出殡,往往在破晓时招几名鼓手和扛夫,由孝子手捧灵位送葬,称“偷葬”。落葬当天清晨开穴,坑内要烧一把稻草叫“暖坑”,然后由坟客“接扛”,抬棺人穴,称“登位”。坟筑成丘状,名为“圆顶”,墓前立墓碑,上书死者姓名及生卒年月以及后裔名字,烧纸钱后回家。回家路上不许回头望,忌走回头路。到家门口,送葬人要跨过用稻草扎成“个”字形的“三灯火旺”。送葬结朿后,丧家再办“回丧饭”,招待诸亲好友。
旧时还有“做七”的习俗,人死后每隔7天祭祀一次,共做7次。“做七”时,全家聚集灵位前,设食供奉,或请僧道诵经礼忏。苏州重做“五七”。“五七”那天天亮前,死者子女招魂,道士前来吹打,称“闹五更”。那天所供菜肴都由女儿备齐,称“五七羹饭”。
50年代后逐步推行火葬,土葬才终止,许多旧俗也随之消亡。人死后,家属即与殡仪馆联系,届时灵车来接运尸体,如死者在医院亡故,遗体均由殡仪馆去车接运,家中不再停尸,仅设一灵堂供亲友吊唁。送葬前,先为死者整容,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然后火化,骨灰盒由子女接回,或寄存在殡仪馆,选好墓地后择日安葬,也有将骨灰撒人太湖、长江或进行树葬。“做七”习俗曾一度衰落,近年来又有恢复,但以只做“五七”者居多。种种禁忌,大多数依旧恪守。每年清明时节,扫墓之风甚盛,祭奠仪式已经简略,仅在墓前供些糕点、瓜果,点上香烛,焚化锡箔,鞠几个躬而已。
(第四节)社会习俗
苏州社会习俗大多与节令、神佛诞辰有关,几乎每月都有。现记述涉及金阊区范围的习俗。
【二月初八张大帝生日】过去苏州景德路有座广慧庙,据说供奉的神是张大帝。苏州天气民谙传说二月初八前后必有冷汛,叫“张大帝吃冻狗肉”。据说,张大帝是汉朝人,叫张渤,治水有功,是水神,也有的说他是乌程祠的山神,称祠山张大帝。他有四个女儿,分别嫁给风、雨、雪、火四神。他爱吃狗肉,二月初八是他的生日,天气必然变冷,定有一只狗走进庙来,冻死在蒲团上,供他享用。嫁给风、雨、雪神的三个女儿都要回家祝寿,因而风雨大作,叫“请客风,送客雨”。另一位女儿不让回家,她要是来了,苏州要发生大火灾。其实,农历二月,黄河以北渐已解冻,周期性释放冷空气南下,旧时难以科学解释天象,故有此附会传说。
【四月十四轧神仙】农历四月十四日,传说是吕祖诞辰,苏州有轧神仙庙会之习俗。吕祖即吕洞宾,生于唐贞元十四年(798),本姓李,是唐朝宗室,武则天称帝,他为避祸,携妻逃遁,隐姓埋名,改为姓吕。因为他是在山上隐居,故而名岩,字洞宾,妻子故世后,自号纯阳子。据传,他在64岁时,遇钟离汉授以丹诀,得道成仙,游于江淮间,自称“回道人”。传说他曾试青蛇灵剑、在江淮斩蚊、岳阳弄鹤、客店醉酒等,并留有一首豪壮的诗(朝游蓬岛暮苍梧,袖裹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他的神话传说大概最早起于北宋岳州一带,小说、戏曲中写他的故事的很多。民间俗话说“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是把吕洞宾作为好人的代表,故受到普遍供奉。至元代,被封为“纯阳演政警化孚佑帝君”,通称“吕祖”,道教全真派尊他为“北五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