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实战全案(上)
24024300000066

第66章 环境留人(1)

优秀的人才对工作环境都会有一定的要求。企业只有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提高企业和工作对人才的吸引力。工作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硬环境的改善要受企业的规模、资金实力、发展阶段等一系列因素的限制;而软环境则更多地体现在企业氛围上。虽然软环境的塑造可能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绝对是一个更为长久、更加艰难的过程。而且,良好的软环境对人才也更具吸引力。

关键词改善工作条件提高沟通效果建立共同愿景

(第一节)改善工作条件

随着员工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工作条件的好坏对于能否留住人才有着直接的影响。

工作条件包括上班的地点、办公室或车间的设计等一切物质环境状况。其中照明、噪音、色彩、音乐、温度和湿度等具体环境因素对员工的满意程度尤为关键。职业经理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改善工作条件。

1.设计照明

长期在照明不足的条件下工作不仅效率会受影响,视力也会受到损伤。设计照明时应同时注意亮度、炫光、光线分布和光源性质。

(1)亮度。亮度是照明的最关键因素。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工作对亮度的要求不同,应该区别对待。

(2)炫光。炫光会降低视觉效果,也会使眼睛疲劳。避免炫光的最佳方法是采用间接照明。

(3)光线分布。理想的是光线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视野中。如果工作台的照明度比四周高出许多的话,长时间工作后眼睛会产生疲劳。

(4)光源性质。常用的光源有三种:标准白炽灯泡、荧光灯和水银灯。三者在费用、亮度和颜色等方面各有利弊,必须根据具体工作的需要进行选用。

2.消除噪音

噪音不仅会使人烦躁不安,而且会损伤听力,导致差错与事故。应当采用多种措施消除和降低噪音。

(1)控制噪音源。如更换或重新设计产生噪声的设备;对机器和建筑物进行消声、隔声、减振处理等。

(2)控制声音传播。如通过规划设计增大人与噪声源之间的距离;利用地形、地物、风向合理安排声源;改变声源的指向性;建立隔声墙或屏障;搞好绿化等。

(3)减少接触时间。如限制在噪声源的工作时间;更换工种;合理安排休息期等。

(4)安全教育。如噪声危害教育;防护措施教育等。

3.选择色彩

色彩如果被正确使用,能够塑造一个更加欢快的工作环境,有助于改善工作条件。工作场所各种对象的色彩设置原则如下:

(1)天花板:需要较佳的反光性,可以采用反光度较大的白色或乳白色。

(2)地板:一般配以反光度低的偏暗、偏暖的颜色。

(3)墙壁:一般采用白、象牙、淡黄、淡绿色。

(4)设备:设备的颜色既要与本身的功能相适应,又要与环境颜色相协调,以适应工作人员的生理和心理要求。

4.提供音乐

80%的人相信播放音乐能使员工工作更努力、更快乐,缺勤与疲劳现象也会降低。一般说来,音乐除了可以提高简单、重复性的工作效率,还可以提供兴趣的中心,总要有东西塞满大脑而使工作轻松、愉快。

当然,是否提供音乐还要根据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来确定。一般来说,对于简单重复的工作,可以考虑提供音乐;而对于高度的思维性工作,则尽可能不提供音乐。

5.控制温度和湿度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不仅有利于身体与情绪的健康,而且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研究表明,最舒适的温度是195℃~228℃,最理想的湿度是25%~50%。

当然,办公室的休息空间设置、办公桌椅的选择等等也都是改善工作条件的可选方法。

操作要点

改善工作条件应该做好的事情:

设计照明

消除噪音

选择色彩

提供音乐

控制温度和湿度

(第二节)优化沟通环境

良好的沟通是优化企业环境的重要内容。职业经理人要通过优化企业环境来留住人才,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是必不可少的。

1.克服沟通障碍

常见的沟通障碍主要有:

(1)个人障碍。个人障碍源于员工在情绪、价值观、教育、种族、性别、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上的差异。这些因素常使员工之间产生心理距离,从而阻碍员工的有效沟通。

(2)物质障碍。物质障碍常常产生于沟通的环境因素,如刺耳的噪音、身体距离、静电等。物质障碍常常需要改变环境来消除,以便让发送者能够影响接收者的感受与行为。

(3)语义障碍。语义障碍源于双方对沟通所用符号,如词语、图像或动作的定义的不同理解。符号通常具有多种含义,沟通时人们不得不选择其一。一旦选错,误解即刻发生。

(4)口头沟通障碍。进行口头沟通的障碍有许多,其中包括没有认识到这些障碍的存在。人们习惯于认为沟通技巧就是自己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其实确保其他人能够与自己沟通更重要。大多数的口头沟通需要有聆听的存在。这是因为,即使只有两个人参与沟通,听和说的时间也是需要平均分配的。当许多人一起进行沟通的时候,每个人占有的那份说话的时间就会随着人数的增加而减少。因为各种原因,人们总是不能积极主动地去聆听他人的讲话。

2.熟悉沟通步骤

(1)形成思想。沟通的最初一步是形成一种想传递给别人的思想。

(2)编码。编码是把形成的思想转移成适当的词语、图表或其他符号。

(3)传递。传递是用某种方式把信息传递出去,如写信、发传真、打电话、交谈、演讲等。

(4)接收。接收是指接受者利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尤其是听觉和视觉感知发送者传递过来的信息。如果接收者注意力不集中,信息就会流失。

(5)译码。译码是接收者对感知的信息进行理解的过程。接收者的能力、经验、知识等个人因素极大地影响着理解的准确性、完整性。

(6)接受。接受意味着接收者同意发送者的观点、意见或看法;相反,拒绝意味着接收者无法赞同发送者的主张和思想。

(7)使用。使用是接收者使用接收信息的过程。此时,接收者可能会根据指示执行任务,也可能会抛弃信息或暂时把信息储存起来以备后用。

(8)提供反馈。当接收者认可信息并对发送者作出反应,反馈即刻发生。反馈完成了沟通环节,因为信息从发送者流向接收者,再从接收者返回发送者,发送者需要反馈,由于它告知信息是否已被接收、准确译码、接受或使用。

3.形成沟通制度

(1)沟通制度化。职业经理人要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系列的沟通制度,使沟通渠道顺畅。

(2)沟通定期化。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应该定期进行沟通,了解员工的身心情况;如果遇有紧急或突发事件,更应该及时进行沟通。

沟通是思想、事实、信念、态度和感受等的传递与接收。沟通的目的是让接收者理解发送者所要传递的信息。

可以说,良好的沟通环境既是企业顺利开展工作的关键,更是企业留住人才的基础。因此,职业经理人在日常管理中,应该不断优化沟通环境。

操作要点

优化沟通环境,必须:

克服沟通障碍

熟悉沟通步骤

形成沟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