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苏]哈尔拉莫夫苏联学校教育教学原理与教育学教程
24012900000026

第26章 教育的理论原理和方法原理(3)

按照克鲁普斯卡雅和马卡连柯的思想,全体学生应该联合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全校性的集体。马卡连柯认为组织全校性的学生集体并且有效地发挥作用,具有极大重要的教育意义。但是,他指出: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从全校性的集体直接过渡到每一个学生,这种过渡要通过构成全校性集体的各个基层集体。在学校里,这种基层集体就是班级。因为,班级是通过学习活动和课外活动不断地把学生联合起来的。

马卡连柯指出,为了完成某一项工作,可以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成立所谓临时集体。在学校里,各科小组以及为了完成个别任务而成立的各种工作组等等都属于这种临时集体的组织。

比较复杂和引起争论的问题是,学校里的少先队组织和共青团组织是不是单独的集体?有些作者,比如诺维科娃,把它们算作单独的集体,而另一些学者则追随马卡连柯,认为它们是全校性集体和基层集体--班级的不可分割的部分。虽然,这两种观点各有各的一定的根据。

但是,把少先队组织和共青团组织看作学生集体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政治部分毕竟更好些,特别是如果考虑到当前这两个组织团体看全体学生并在全体学生中间进行工作的话。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把这两个组织划为单独的集体,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人为的。”

最近几年由于受了社会学的影响,苏联有个别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开始从集体中分出一种所谓的小团体。在这种小团体里,学生们接近的基础不是社会政治方向的一致,而是个人的爱憎和狭隘的小团体利益。而且在某些工作中盲目推崇这种“小团体”的存在,以致小团体同集体的本身对立了起来。正式的和非正式的集体、正式的和非正式的集体领袖等等概念,开始渗入了教育学并传播开来。这是什么意思呢?正式的集体,仿佛就是官方承认的学生联合体;正式的领袖,也是官方委任的人物,可是他实际上往往不起作用,因为他的领袖地位实际上没有得到学生的承认。与此相反,起作用的仿佛是所谓的非正式的也就是实际上存在的集体和所谓的非正式领袖。

这里不知为什么避而不谈所谓非正式的集体和领袖地位不是建筑在事业关系的基础上,而是建筑在学生之间的个人爱憎的基础上,尽管上面已经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社会里的任何集体都是社会的联合体,都要以事业关系为基础。

这里不是说,教育学应该不考虑和不重视把学生联合起来的心理学因素,更不用管他们个人的爱憎和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呢?当然不是。但是问题是,不应该把事业关系同个人关系对立起来,而应该正确地和健康地发展个人之间的好感并加以利用,来达到加强事业关系的目的。

所谓集体中的领袖地位问题也是这样。让一个威信不高、不受学生拥护的人去充当官方选出的集体领袖的角色,大概是不能容许的吧。克鲁普斯卡雅、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和苏联的另一些教育家都特意指出过,要把最有威信、最受尊敬的学生推选出来充当集体的领导机构的成员。只有在不恪守这一条教育要求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所谓的非正式的领袖。

至于基层集体即班级的领导机构,它的组织基础是早已规定了的。每个班部选举班长、少先队队委会和小队长,从七年级起选举共青团小组长,等等。学生会、学校共青团团委会和少先队队委会对全校性集体实行独立自主的领导。

(六)学校组织和培养学生集体的手段和方法原理

我们在开始阐述这些问题的时候必须着重指出,集体并不是通过关于集体主义的谈话来建立的。建立和培养学生集体的方法要以两件事情为基础:

第一,要吸引全体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内容丰富的集体活动第二,必须把这种活动组织和开展得能够团结学生,使他们结成一个友好的和有工作能力的集体。从这里应该得出两个重要的结论。培养学生集体的最重要的手段是教学工作和各种各样的课外工作,还有学生的劳动和社会政治活动。

另一方面,为了使这些手段真正有助于学生集体的组织和团结,必须进行恰当的安排。换句话说,在教学、劳动、社会政治活动和群众性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必须采取以建立教育集体为目的的一种特殊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础是:善于对学生提出要求,培养学生中的积极分子,在学习、劳动和社会政治活动中作出前景规划,形成健康的社会舆论,最后是建立和增强集体生活的优良传统。下面就来具体阐述每一条方法原理。

(七)对学生提出要求是建立、培养集体的一个要素

马卡连柯在阐明组织教育集体这项工作的方法原理时非常重视它的开始阶段。他写道:“儿童集体教育工作进行的成就多半决定于在它的组织方面所做的最初的工作,决定于组织的时期。”

马卡连柯认为,建立集体应该从善于对学生提出教育要求开始。他在《苏维埃学校里的教育问题》一文中说:“学校从开学的第一天起,就应当向学生提出苏维埃社会的那种坚定不移的、无可置辩的要求来,就应当教学生有一定的行为标准,教他们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该受奖励,什么要受惩罚。”②对学生提出要求,在建立和培养学生集体的过程中起哪些作用呢?

第一,对学生提出要求,有助于很快地整顿学校的秩序和纪律,把组织性带到学生的活动和行为中去。学校(班级)〗的秩序和纪律一旦建立起来,就会出现学生的组织性和团结的因素。

第二,对学生提出要求,是管理和领导学生的一种手段,是对学生的行为施加教育影响的方法之一。就这个意义来说,对学生提出要求可以指引和纠正集体发展的方向。

第三,对学生提出要求,有助于激发教育过程中的内部矛盾,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因为,任何一项要求都是针对儿童的行为和习惯中的缺点提出的,都高出学生现有的修养水平,因而可以激励学生进一步提高和进行自我锻炼。

第四,对学生提出要求,有助于巩固学生相互间的事业关系,使他们的各种活动具有社会政治方向性。

只有各种教育要求提得确实有道理,所有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工作又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上述各种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那么,关于对学生提要求的方法,哪些问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呢?

首先要记住的是,教学教育工作应该从明确规定学生行为的准则开始,教师初次接触学生的时候更应该这样做。应当既不大喊大叫,又不用多余的教训口吻来告诉学生他们在教室里、在课堂上和休息时间应有的举止行动,以及应该如何完成作业和彼此如何相处等等。这样来和学生谈话,从印刻(初次印象)的规律来看,会对他们产生强大的教育作用,并影响他们的行为。和学生这样谈话,往往是在使他们了解《对学生的统一要求》和学校内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学生的行为提出要求的初次谈话之所以有效,是因为这样谈话的心理学基础就在于学生能够立即发现他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应有的水平之间存在着矛盾。这一切都迫使学生进行思考,并且力求改进自己的行为。

以后在对学生做工作的过程中,也必须采取委婉地、善意地向学生提出要求的办法,要让他们特别注意自己存在的缺点,并鼓励他们克服这些缺点。

在提出要求的方法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是教会学生遵守学校规定的准则,并养成行为的技能、技巧和习惯。所以组织正确行为的训练,是向学生提出要求这个方法的最重要的构成部分(马卡连柯语)。对学生不仅应该提出要求,而且还应该让他们养成习惯,使他们上课不迟到,维护课堂秩序、课间休息时守纪律、爱护课本和学校财产、对教师、年长者以及彼此之间要打招呼、有礼貌。一切都需要训练,也就是在实践中学习:怎样坐在课桌前,被教师叫起来的时候怎样站着,怎样走到黑板跟前去,怎样坐到座位上来等等,都要通过实习。对学生提出要求,如果同教给和训练他们遵守行为准则结合起来,教育效果就会显着增加。不经过这样的训练,对学生的要求就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比如说,教师对学生谈了他们学习中的缺点,但是,如果不给他们实际的帮助来克服这些缺点,情况就往往不会有什么好转。

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要掌握分寸,这一点有重大的意义。不能一下子提出过多的要求。这里需要的是循序渐进和量力而行。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和操行方面都有很大缺点,那么最好是看重其中的一两点,帮助他根除,然后再让他注意改进操行的其它方面。乌申斯基就曾经说过:“先要让孩子习惯于听从两三项容易做到的要求,要求既不多也不难,不妨碍孩子的独立自主,这样您就可以相信,孩子将来对您提出的新要求也更容易听从。如果您一下子提出好多规则来束缚孩子,您就使他不能不破坏其中的某一条规则,那么,假如他养成不了您所要求的习惯,过错就在于您自己。”就这个意义来说,对学习成绩较好和较差的学生提出的要求,也应该是不同的尺度。

最后,教师在提出要求的过程中必须顾及到集体的情绪和学生的舆论,并在巩固学校和各个班级的秩序和纪律的过程中力求以这样的情绪和舆论作为依据。

正确地提出教育要求,可以整顿学生的操行,有助于改进他们的工作,可以成为集体的团结和发展的推动力量。但是在建立集体这项工作的第一个阶段,要求主要来自教师。同时,重要的是教育要求要得到全体学生的支持。当然,这一点想要一次做到是有困难的。所以,培养和教育学生积极分子对集体的教育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八)培养学生积极分子--集体的团结核心

有工作能力的活跃的积极分子的存在,是团结学生集体的重要因素。马卡连柯认为,积极分子是集体的团结核心,是组织中心。那么什么人可以算是积极分子的一员呢?凡是执行某项经常性的社会任务和参加积极分子的自治机构的学生,即参加共青团团委会或学校共青团团委会、少先队大队委员会、学生会和情报编委会的学生,以及班长、少先队中队委员和小队长等等,都是学生积极分子。积极分子成员的扩充、积极分子的可更换性和继承性,都有重要的意义。

被选为积极分子的学生通常是最有活动能力的,在同学中间是最受尊敬的。因此,研究学生的办事能力和个人品质以及他们在集体中的地位,是正确选拔积极分子和防止出现所谓正式领袖和非正式领袖的重要条件之一。

那么,应该怎样对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工作,让他们很好地完成自己的社会任务,促进学生集体的发展和巩固呢?

明确自己的职责和集体的任务,是积极分子做好工作的必要前提。因此,培养积极分子的首要事情是指导他们,提出哪些任务是他们应该参加完成的,还要把任务具体化。校长、副校长和班主任,都必须向积极分子讲清楚他们在执行受托任务方面应起的作用。这项工作,可以用对集体和个人的指导性谈话和讨论的方式来进行,也可以通过教师同积极分子的日常交往来进行。

在工作中经常对积极分子进行实际帮助,是培养积极分子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说,学校准备组织一个“劳动队”,到集体农庄或者国营农场去收割庄稼。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帮助积极分子给学生做好动员工作,组织竞赛,事后还要进行劳动总结。在筹备和进行少先队集会、辩论会、学校晚会和其它活动时,也必须对积极分子进行这样的帮助。

组织工作经验交流,是指导和实际帮助积极分子的一种良好形式。有些学校采取的办法是每月召集积极分子开一两次“短会”,积极分子在会上讲自己工作中的优点。校长或者一位副校长作总结,建议积极分子把校内新出现的一些好的做法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检查积极分子完成受托任务的情况,是对他们进行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检查采取汇报的形式,即召开共青团团委会会议、少先队大队队委会、各种集会、少先队集会等等,由积极分子在会上进行汇报。检查还可以在同积极分子的个别谈话的过程中进行。积极分子的汇报和对积极分子工作的检查,可以提高他们的责任心,推动他们去履行自己的职责。

如果这种工作成了常规,而且内容丰富,积极分子就会积极地维护学校的制度和纪律,成为健康的舆论的代表,从而把集体的发展提高到新的阶段。一个好的积极分子核心,会给学生集体带来灵活性和组织上的巩固性,有了这样的积极分子就不难引导学生胜利地完成面临的各种任务。马卡连柯强调说:“积极分子是儿童教育机关中健康的和必需的后备队,他们在集体中保证各辈之间的继承性,保持集体的作风、情调和传统。”

(九)集体的运动规律使学生树立宏图大志

一个集体的发展和巩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它的活动是否富有内容和能动力量。马卡连柯说明了集体的运动规律。这个规律的实质是说,一个集体应该不断前进和取得日新月异的成就。集体停止了发展,就会导致它的削弱和解体。因此,使学生树立宏图大志,把日益复杂和令人向往的前景给他们展现出米,是培养和巩固学生集体的必要条件。

在培养学生集体方法中,前景重要作用可用超前反映现实的理论来理解。按照这种理论每一个人都在规划未来,力求增添和取得日新月异的成就。这就刺激他参加活动,促使他提起精神,使他生活充满取得成就的乐趣。难怪马卡连柯把前景叫做“明日之欢乐”。

马卡连柯把前景分成三组:近景、中景和远景。当然,在集体建立的初期提出的是较近的前景,以后随着集体的发展就可以提出中景和远景。

在学校条件下,可以给学生展示极其多样的前景。所有这些前景,首先应该把学生的学习包括进去。从这个意义来看,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给学生提出提高学习成绩的前景之后,必须把教学过程组织得富有内容,还要进行个别的教学工作,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掌握知识方面取得成绩。马卡连柯写道,一个学好功课的学生会怀着美好的憧憬去上学。在教学工作系统中,准备和进行学科晚会和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及同科学家、技术员和艺术家会面等等,都有展示前景的作用。

在课外工作中也有很多机会使学生树立宏图大志。劳动节日、各种支援措施、组织到邻近的学校参观、到区中心和省中心游览参观、艺术节目等等,如果事先计划好,而且进行得生动活泼和引人入胜,就都能成为展示前景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