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苏]哈尔拉莫夫苏联学校教育教学原理与教育学教程
24012900000021

第21章 教学的理论原理和方法原理(教学论)(11)

接着教师向学生演示化合反应。她把硫和铁的混合物撒在玻璃试管里,再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去加热。混合物刚一烧红,教师便把盛着混合物的试管从火焰上拿开,让学生继续观察。学生看到混合物的灼热不但没有停止进行,反而进行得更厉害了。反应完了之后,七年级学生认定新生成的物质既不象硫,也不象铁。他们通过实验查明,新物质沉入水底,不被磁铁吸引。于是教师告诉学生说,新物质具有新的性质,它叫做硫化铁。然后她让学生根据实验作出关于混合物和化合物的区别的结论,并且给化合反应下个定义。

这种情况是教师连续不断地指导实验室实验的各个阶段,并引导学生通过研究来作出必要的结论。学生在实验的每一个阶段都进行了观察,而且要独立地作出相应的结论,这就保证了他们进行思维活动,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参加了积极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是带有研究和解决越来越复杂的问题的性质的。

高年级的实验室实验,还可以用另一种方法进行。教师先决定实验的题目和目的,然后把要做的实验分成几个最重要的阶段,并提出学生需要回答的问题。这样就能使学生发挥更大的独立性。但有一点仍然是不变的:教师要先明确规定独立作业的过程,使学生为“研究”而作出的努力有一定的目的,能够集中力量来解决所要研究的课题中的主要问题。

上述的情况表明,实验室实验这种教学方法从多方面来看都带有研究的性质,克鲁普斯卡雅就在这个意义上给了它很高的评价。

她在《苏联学校和自然科学》这篇文章里说:“不能不同意皮萨列夫对这种教学方法的评价。这种方法能引起学生对自然界的极大兴趣,使他们愿意去思考和研究周围的现象,他们还会愿意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顺便说说,这种方法还会把学生培养得在作结论时十分认真,头脑清醒。”

实验室实验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现代生产的科学原理,培养他们使用试剂、仪器和工具的技能,从而促进对他们进行的综合技术教育。

(四)掌握(记忆)所学教材和把知识用于实践

以及进一步复习和使知识系统化的教学工作方法:谈话,钻研教科书,实验室作业,做练习教师口述知识和学生独立钻研新题目,正是理解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的第一阶段。当然,在第一阶段,既不能保证知识掌握到足够的深度,也不能保证知识掌握到必要的牢固的程度。正如达尼洛夫指出的那样,“教学第一阶段所获得的知识,还不是学生进行积极的独立思维和活动的工具。”苏联着名的教学法专家和生物学家魏尔滋林也论述过这个问题。他指出,学生的科学概念不是一下子就能形成的,而是需要经历一系列的阶段;每个阶段都要用事实材料来充实记忆,要对这些事实材料进行比较深入的和全面的分析,来使掌握的结论、概括或规则成为学生的知识财富。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教师讲解教材固然非常重要,但毕竟还是教学工作的初步阶段。

根据上述的规律性,教学论非常重视下面的教学工作:掌握(巩固,记忆和加深理解)教师所讲的或学生独立钻研的教材,培养把知识用于实践的技能和技巧,进一步复习知识并使知识系统化。这些教学工作可以借助下述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师就新学的教材同学生进行谈话,学生阅读教科书,学生进行把知识用于实践的练习,实验室实验。

上述的每一种方法都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呢?这决定于所学教材的内容。要学的每个课题通常都包括事例和理论概括。显然,这样的教材要用口头复述的方法来掌握。这样复述是使用谈话法,也就是说,教师就新学的教材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在谈话的过程中再次钻研所学的题目,思索它的逻辑关系,把它搞得更准确,并且更好地理解第一次接受教材时忽略了的东西。归根到底,这是有助于掌握(记忆)知识的。例如,在七年级的历史课上学习《对德国封建主的侵略进行斗争的乌克兰、白俄罗斯和立陶宛各族人民》这个题目时,教师用讲解的方法口述了教材,然后立即转而进行谈话来巩固所学的教材。他向学生提问:到八世纪为止,波兰和立陶宛封建主利用蒙古入侵时期我国虚弱而侵占了俄罗斯西部的哪些土地?条顿骑士团是在什么条件下东进,使德国骑士侵占俄国土地的?格留瓦尔德战役的经过如何?这个战役获得胜利对俄国的命运有什么意义?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再现他们所学的教材,然后掌握它。但是整个这个过程应该带有创造的性质,应该有助于加深他们的知识和发展他们的思维。

讲授学校开设的各门课程都可以使用谈话法来作为掌握新学的教材的方法。

但是每一门课程都有一些相当复杂和学生难于领会的题目。在讲授这些题目的时候,教师叙述完了教材立即进行谈话来使学生掌握(记忆)所学的教材,这样做不一定总是合适的。最好先给学生机会,让他们把教科书里教师讲过的那部分教材自己通读一遍,在这之后再进行谈话。例如,在七年级的化学课上讲授《化学现象》这个题目的教学工作就是这样组织的。教师先口述有关的教材,演示教科书里最简单的实验(在空气里把铜烧红,燃烧镁)。这表面看来很简单,但学生理解这个题目还是有困难的。因此,在巩固这个题目时,教师先让学生通读教科书里的有关教材,然后再进行谈话。

教师每次在课堂上讲解之后,原则上都应该让学生能够自己钻研一会儿教科书。这是认识活动的规律性决定的。我们在上一讲里已经指出过,为了牢固地掌握某一部分教材,就要多次地钻研它。教学工作每进行到下一步,如果进行得正确的话,就不仅能够有助于比较牢固地记忆原有的知识,而且还能够从中发现新的侧面,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可惜的是,因为时间不够,所以不能经常使用这个方法。

但是,不要以为教师在巩固所讲的教材时只要一利用教科书,学生的思维活动也就自然而然地活跃起来。也正是在这个方面容易出现严重的缺点。例如,教师讲解完了以后常对学生说:“打开教科书,读一读新题目。”不对,学生不是只需要读读,而是需要继续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所以这项教学工作必须组织得正确。下面的例子是戈麦尔市第十中学的一位教师在五年级的历史课上讲授《中国的人民起义》这个题目的方法。这个题目对五年级学生来说相当困难。因此,这节课从教师讲述新教材开始。为了联系以前讲过的题目,教师向全班提问:“中国的历代皇帝是用什么办法来巩固自己的政权的?贵族是怎样对待普通人民的?”被叫起来的学生详细回答了这个问题。教师概括了学生的回答,又提出新的问题:“埃及被压迫的人民大众是怎样回答当权贵族对他们的凌辱和残酷剥削的?”学生们回忆起早先学过的教材讲过,古埃及的民众被逼得走投无路便举行了起义。接着教师指出:“中国古代的奴隶和农民也采取了同样的办法。今天我们要学的题目就是《古代中国的人民起义》。我来给大家讲一讲中国古代奴隶和农民的悲惨处境和两次大规模的人民起义,以及中国贵族是怎样使自己的国家走向衰亡的。”

教师令人信服地描述了中国古代人民群众的悲惨生活和处于无权地位的情景,还援引了一些教科书里所没有的鲜明的事例。她讲了中国古代人民起义失败的原因,比教科书讲的还要明确得多,清楚得多。

这个题目谈到了中国国家衰落的问题。教师强调指出,导致中国削弱和衰落的罪人是推行反人民政策的皇帝和权贵。教师在讲这个题目时用了“黄巾起义”的图片。

教师讲完之后,便让学生打开教科书阅读同这个题目有关的新材料。为了使学生在阅读时多多思考,她又提出了一些问题:为什么随着中国皇帝和贵族政权的加强而中国农民和奴隶的处境就恶化了?起义没有能够战胜皇帝和贵族是什么原因?为什么说皇帝和统治阶级上层人物是使中国削弱和衰落的罪魁祸首?

学生死读教科书已经不行了。他们为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就必须进行思考。这时候教师仔细观察全班学生,走近需要帮助的个别学生,问他们会不会回答提出的问题,等等。

然后教师向学生提问。巩固新教材同前一个题目里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结果,教师发现所有学生都把知识掌握得很好。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的活动,就是这样安排得不仅能使他们记住新教材,而且还能使他们比较深刻地理解它。

但是,不一定总能够阅读教科书里有关的全文(也不一定总需要)。有时候题目的内容篇幅很长,在高年级更是这样。而且许多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等等)应该多注意让学生做各种练习,来培养他们把知识用于实践的技能和技巧。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有经验的教师也不拒绝使用教科书,只是采用了其它的方式。他们的做法是让学生阅读教科书里最重要的地方,深入思考某些原理,复习一些规则、结论或已经作出的概括,并分析插图,等等。

戈麦尔市第十中学的一位历史教师实际运用了这种方法。她常常让学生找出教科书里能够巩固本课最重要的论点的地方。例如,她在讲授《十七世纪的俄罗斯文化》这个题目时给七年级学生提出的任务是,利用教科书里的事实材料来论证一个结论:文化的真正创造者是俄罗斯人民,而不象资产阶级学者硬说的那样是贵族。这个任务迫使学生深入钻研教科书,从而提高了所学教材的教育意义。

在巩固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广泛地使用教科书来做练习,并进行口头和书面回答问题,等等。

教师在物理、化学和生物课堂上讲过新教材之后,为了使学生掌握新教材,许多问题都要用实验室实验或实习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例如,教师在七年级物理课上讲授《电路及其组成部分》这个题目的时候,可以先向学生们介绍电路的组成部分,这就是:电源、导线、控制系统(键)、测量仪器、用电器。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电路图,学生照着画在笔记本里。然后教师讲解联结电路时实际操作的注意事项,再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实验室作业),来使他们深入掌握这个课题。

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用于实践的技能和技巧,这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大的意义。需要培养学生的哪些技能和技巧呢?在语文课上需要培养正音法的技巧(能正确读单词),正字法的技巧,对句子进行词法分析和句法分析的技能,叙述、转述和作文的技能,等等。在数学课上要培养口算的技巧,解式子题和习题的技能,使用各种测量器具的技能,还要会利用在这门课上学到的知识去解答物理和化学习题。至于物理课和化学课,就不仅要教会学生口算和解题,而且还要培养他们使用各种仪器、工具、试剂以及各种模型和器械的技能,等等。历史、地理、生物和另一些课程,也需要使学生形成多种的技能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和技巧的问题,可以用练习的方法来解决。

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学生进行多次的动作,也就是进行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的练习,从而加深自己的知识,锻炼出相应的技能和技巧,并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和才干。根据这个定义,练习应该是:第一,具有自觉性,而且只有在学生很好地理解了所学的教材以后才能进行;第二,要做的练习应该有助于进一步加深知识;第三,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才干。

为了安排锻炼性质的练习来使学生把知识用于实践,具有根本意义的是形成技能、技巧过程的规律性。这个过程假定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教师根据学生接受和理解了的知识,向他们说明需要完成的练习作业的目的和任务;第二阶段是教师向学生指出需要怎样进行某一个练习;第三阶段是学生最简单地再现把知识用于实践的练习;第四阶段是学生继续做练习来获得实际技能和技巧。当然,这些阶段不一定总有十分明显的界限,练习过程有时候带有紧缩的性质,但是,类似的阶段性在某种程度上是形成任何一种技能和技巧时所固有的。

对学生需要培养那些技能和技巧的性质,对于安排他们的练习活动也有影响。在这个意义上,练习可分为:

(1)口头练习(数学方面是口算,历史方面是记忆年月日,语文方面是单词的正确发音,等等(2)语文和数学方面的书面练习(3)数学、物理、化学和其他学科方面同测量以及同培养使用机械和工具等等技能有关的实习练习。

在安排练习时,重要的问题是把学生的模仿活动和创造性活动结合起来,要求他们机智和善于思考,能够自己探索解决某种问题的方法。乌申斯基早就指出过,只有在开始进行独立活动时的模仿才是可取的。这个思想在苏联教育学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赞科夫指出,如果只把再现活动作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进行锻炼性质练习的基础,那么他们的思维和活动就象在轧平的道路上行走。这对学生的智育发展不仅不会促进,有时候甚至会起阻碍的作用。这样,学生就不会养成深入分析事实材料的习惯,而只想“牢记”知识和把知识用于实践的方法。

这一点,苏联着名的教学论专家达尼洛夫有过专门的论述。他指出:“为了巩固学过的知识,使用的方法常常是不正确的。学生学过了一条规则再来做使用这条规则的练习时,教师把做练习的各个步骤的性质(在单词下面画重线、填写字母、改变词形等等)都提示给学生,所以学生写出来没有语法错误。而如果不经过这样的提示,学生一开始写就会出现许多错误。这样的练习过分地减轻了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妨碍了他们的智力发展。”

同时,教师还必须了解学生做练习时所遇到的困难。特别是如果所做的练习是有创造性的,那么这种练习就带有心理学和教育学上一般所说的那种知识转移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实质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把他们已经掌握的思维活动、技能和技巧转移到别处去,也就是运用于其它场合。这样的转移会遇到什么困难呢?列宁在《哲学笔记》里谈到一般和具体在认识中的相互关系时指出,一般表现在大量形形白色色的具体事物里面。他写道,“最具体的和最主观的事物也最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