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事功”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23985200000030

第30章 陈亮、叶适关于教育内容的主张

陈亮、叶适关于教育内容的主张与朱熹、陆九渊也存在着原则的分歧。朱熹强调“道问学”,提倡“读书穷理”,以读经为主;陆九渊强调“尊德性”,提倡“心悟”,虽不重读经,但也不讲实学。朱、陆有时也讲读史,读百家说,但多是作为心性修养的依据或参考,而不是为了增长知识和提高本领,作为治理国家、改造社会、利物爱民的指导。

所以,陈亮、叶适批评朱、陆是空言性命道德,而不研究实理实学。

陈亮、叶适的教育内容,也包括讲习儒经,但他们强调经世致用,把儒经视为古代文献,具有“史”的性质,儒经总结了历史上成败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当今兴功立业的借鉴。陈亮在《三国纪年序》中说:《易》是上古史;《书》是唐虞三代史,礼,载周代礼物,供后世考察;。诗,记兴亡和各国风化,《春秋》是“事机之衡石,世变之砥柱”,为百王之所取法。叶适也发表过类似的见解。他在《进卷·总义》

中说:“昔者孔子序《书》,录上古之帝王于其兴事造业、布政出令以经理天下之际”,“夏商远矣,书籍所记,存其大略,而其详不可得而言矣。详而可言莫如周,言周人之最详者莫如《诗》”,“盖《周礼》,六卿之书,言周公之为周,其于建国、设官、井田、兵法、兴利、防患、器械、工巧之术咸在”,“《春秋》所以讥刺挹损,皆衰世之事也”。朱熹认为,《六经》全是“天理”的体现;陆九渊认为,《六经》是“吾心之载籍”。陈亮、叶适和朱、陆的看法截然不同,认为经书不是千古不变的教条,只能用作当今的借鉴参考,应随时世损益变通。叶适说:

“然则姑守其所闻以为如是而足以为治与?则无验于事者,其言不合,无考于器者,其道不化,论高而实远,是又不可也。”“盖《经》者所以载治,而非所以为治也。”

由此可见,陈亮、叶适虽然也都把儒经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但对经书的看法以及对受教育者学习儒经的目的、要求,同朱、陆大不相同。陈亮、叶适要求门人从经书中所载的治道得到参证,因时因事,用于民生日用之间。叶适的弟子王象祖有一首诗,鲜明地表现出事功学派与理学教育在教育内容上的分野:

皋庆周召住中古,萧曹房社兴汉唐。

因事因时修治效,不谈道学又何妨。

陈亮、叶适教育思想的特色是强调研究历史上的兴亡成败,考订各代名物制度,把历史文献知识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以陈亮、叶适为代表的事功学派的大师都以致力于文史而见长。陈亮着有《酌古论》、《三国纪年》、《史传》(包括高士传、忠臣传、义士传、谋臣传、辩士传、英豪录、中兴遗传等)、《中兴五论》等,都是考订上下二千余年,足以开物成务之作。叶适的《习学记言》也是探讨各家学说的历史性学术着作,是一部相当系统的学术思想批判史着作。他的《进卷》所论,涉及纲纪、治势、国本、民事、法度、财计、军旅、经制、官法、士学、学校、科举、铨选、资格、赋税、役法等,都是考订历史、依据时世、改革弊政的建设性意见。这同朱熹等人治史的旨趣也迥然有别。

朱、陆治史在知圣贤嘉言懿行,作为修身养性、独善其身的榜样,或抒发今不如昔的感叹的托辞,重点不在改革当前的弊政。

陈亮、叶适主张教育内容应当力求广通博洽,百家异流皆可作为教育内容。陈亮除用力于经史之外,喜谈兵法、山川形势。他对江河淮汴、量度权衡、官民商农都加讲论。他认为,学校应当成为百家皆可谈,时政也可议的场所。他说:“天子设学校于行都,使之群居切磨,朝暮讲究,斥百家之异说而不以为妄,言当今之利害而不以为狂,所以养成其才而充其气也。”在陈亮看来,只有让学生讲论百家、议论时政,才能增长才干,锻炼品德。叶适非常重视广见博闻,反对废耳目之实而空讲道义,他说:“古人多识前言往行,谓之畜德。近世以心通性达为学,而见闻几废。”他在《宜兴县修学记》中明确提出:

“将深于学,必测之古,证之今,上该千世,旁括百家,异流殊方,如出一贯,而枝叶为轻而本根重矣。”陈亮、叶适提倡讲习诸子百家、异流众说,目的是取其长,避其短,以利于世用。

理学教育不重视艺能学习和掌握,朱嘉认为:“一艺一能皆以为不足以自通于圣人之道。”斥责陈亮等研究一草一木不算什么学问,等于从炉渣里枉寻金子,白费力气。他说:“永嘉、永康之说,大不成学问,不知何故如此。”所以,理学教育直接把艺能学习排斥于教育内容之外。陈亮、叶适很重视艺能,提倡“学艺能以理百事”。陈亮认为,“道非出于形气之表,而常行于事物之间”,“道之在天下,何物非道,千涂万辙,因事作则”,须“潜心玩省,于所已发处体认”。因此,研究一草一木,掌握一能一艺,不仅是“平施于日用之间”的实际需要,而且也是体认天下之道的必要途径。叶适在《习学记言》中引《七月》之诗,以及《洪范》、《无逸》等篇,提出:“古人未有不先知稼穑而能君其民以使协其居者”。虽然陈亮、叶适并不主张学生直接操练创建武功或直接从事耕种,如孔子不教稼穑一样,但他们认为这些知识是佐治人才必须知晓的学问。后来明末清初的颜、李学派有讲有习地教生徒学习兵农钱谷水火工虞等知识和技艺,正是陈亮、叶适等人的事功学派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