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闻四方的凌云大佛,最富有魅力的部位是脸部,但欲窥清楚大佛脸面,非登攀凌云崖九曲栈道不可:栈道上端与佛脸咫尺相近,大佛脸神一览无余。从前,观佛、求佛、拜佛都只能在白天进行;如今,运用现代化的投光设备,从不同角度均匀地照射大佛通体,乐山大佛在淡绿色的灯光映照下,更具肃穆和神秘之感,隔江相望,较白天观佛,别有一番情趣。“夜观大佛”这一新景观,吸引了更多的中外游人。
观音菩萨道场普陀山
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普陀一词从梵语之音译而来,全称“普陀洛迦”,或“补怛洛迦”、“补陀罗迦”,意译为“小自华”。岛的面积12.8平方公里。南北长、东西窄,海岸曲折多礁石。基岩为花岗岩,裸露的花岗岩在海蚀作用下形成了丰富多变的地貌形态.为优美的自然景观奠定了基础。
普陀山的自然景观的特点在于海、岛、山、树、石之景兼而有之。这正是普陀的得天独厚之处,海上日出、浪击危岩、潮溺金沙等奇特景观,都是大陆看不到的。沿海岸有许多洞穴、奇岩,如观音跳、潮音洞、梵音洞、朝阳洞等,还有不少港湾和优美的沙滩,如千步沙、百步沙等均长达数里。普陀山的地势,西北高峻,东南低平,计有山11座、峰18座。最高峰为岛北的佛顶山,又名菩萨顶,海拔291.3米。全岛地形结构复杂,由于岩石崩塌而形成许多封闭或半封闭的山坳、小盆地和巨石垒叠的洞穴。岛上奇石遍布,著名的如二龟听法石、心字石、五十三参石、师石、磐陀石、云扶石等均各具罕见的形态。著名的潮音洞高数十米,裂石嶙峋,直通大海,海浪日夜进入洞中,冲击之声如雷鸣。梵音洞高约百米,两壁陡削,下临海岸之怒涛。岩壁间有一道裂隙,深百米,中夹一巨石悬空欲坠。海潮冲入洞中时声如虎啸龙吟,极其壮观。洞内岩石奇突,在光影作用下若隐若显,神秘莫测。山上植物繁茂、植被覆盖率很高,尤多大樟树和其他的古树名木、珍稀树种,如“普陀鹅耳枥”等。
法雨寺
位于锦屏山脚、绿阴浓密的山谷中。林阴古刹,庄严肃穆,气势不凡。宋代诗人王安石曾有诗赞:“树色秋擎出。钟声浪回苍。”深刻的描绘出寺内钟声、木鱼声、念经声与海滩波涛声相互交织、相互呼应的特色。因寺居山岛与普济寺之后。故亦称后寺,为普陀山的第二大寺,占地33408平方米,南北纵深174平方米,东西宽192平方米,建筑面积8800余平方米,有房近300间,在中轴线上由天王殿、玉佛殿、九龙观音殿、御碑殿、大雄宝殿、方丈殿、印光法师纪念堂等构成六院。殿宇依山势而建,北依锦屏山,南濒千步沙,由南向北逐殿升高。殿前有放生池,长30余米,宽15米多,中有石拱桥宽5米多。四周古樟密布。
普济禅寺
俗称前寺,位于岛南部的灵鹫峰下,占地约55亩,建筑面积有11400平方米,是普陀山规模最大的古刹。寺南向,呈轴线对称分布。寺前有广约1公顷,有长百余米、宽40余米的放生池,亦叫“海印池”,种有莲花,故又叫莲花池。池上有并列的三座石桥,中间一座正对山门正门,桥中间有八角单檐亭,供游人憩息之用。南有御碑亭,汉白玉制成,上镌普济祥寺兴修情况及本山历史的文字记述,系清雍正皇帝的御笔。东面一座“永寿桥”,长40余米、宽7.5米、高6米,明万历十四年(1586)建造,两侧石栏上雕有神态各异的小石狮40头。桥南端有“观自在菩萨”五字影壁,字高达5尺。左侧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右侧镌《华严经》颂偈。西面一座名“瑶池桥”,四隅饰有龙首。池四周古樟参天,每至六月荷花盛开,池中树影、亭影、桥影、人影倒映于水中,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图画。夏日月夜,清风徐来,荷香沁人,池中银光闪闪。这就是“普陀十景之一”的“莲池夜月”。山门往后共有殿6进。现存建筑计10殿、12楼、7堂、4轩、合计300余间,均为清雍正年间重修。
慧济寺
慧济寺因位于佛顶山上,又称佛顶山寺,是酱陀山的第三大寺,明代僧人圆慧创建,始为庵,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扩建成寺。占地约1.33公顷,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玉皇殿、斋楼等建筑依山势而建,布局不规则,颇具江南园林特色。在此可鸟瞰普陀山全景及脚下辽阔的海疆,万里碧波。如遇云雾天气,白云朵朵如浪涛翻滚,时而在头顶飘浮,时而在脚下逝流,颇有仙境风采。这就是“普陀十景”之一的“华顶云涛”。寺山门简陋,上书“慧济禅寺”。天王殿三间硬山建筑。大雄宝殿五问,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雕梁画栋,黄漆瓦。正中供释迦牟尼及二弟子,这是普陀山寺庙中主殿不供观音而供奉佛祖的唯一的一座。寺在岛山之最高处,在此供奉释迦牟尼像,表示佛教信徒们对佛祖的崇敬。释迦牟尼背后为三世佛,两侧供“二十诸天”像,后两侧供观音及千手观音木雕像。寺内现存御印三枚,其中御赐金印一枚,上劾“敕建南海普陀名山观音宝印”,清乾隆六十年制;嘉庆元年赐翠玉印一枚,印文是“南海普陀佛顶观音大士宝印”;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赐昔陀禅寺铜印一枚,印文为“敕建南海普陀禅寺观音宝印”。
另外,普陀山还有两种奇特稀有之树。一为“鹅耳枥树”,是1930年5月由植物学家钟觊光所发现,当时国内仅此一棵。1932年春,经著名林学家郑方钧鉴定,是鹅耳枥的一种新科目,故特命名为“普陀鹅耳枥”,现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树种。另一为“新姜子木”,也是稀有树种。
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九华山,位于安徽南部,临长江,眺黄山,倚太平湖,接池阳。九华山雄奇灵秀,自然风光十分迷人。佛国仙城九华山,更以众多的佛教寺院和具有特色的佛教文化享誉中外。
九华山作为地藏菩萨的道场,在历代名僧、住持、文人学士、民间工匠的经营下,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和建议,留下了一大批珍贵的文化遗产,使九华山呈现多层次、多风格的文化色彩。
东晋隆安五年(401),天竺僧杯渡来九华山创建茅庵,传经布道,此为佛教初传九华。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僧伏虎在山拾宝岩建伏虎庵;唐朝开元年间,新罗僧金乔觉驻锡九华,应化为地藏灵迹,九华山遂被辟为地藏菩萨道场,僧众云集,寺庙日增,影响迅速扩大。明清极盛时期,九华山有寺院300余座,僧尼约5000人,香火之盛甲于天下。近代九华山有佛像过万尊,僧尼近千人,佛事活动丰富多彩,在国内外佛教界中保持着十分尊崇的地位。
佛教各宗派在此竞相传播和交流,以禅宗为最盛,净土、华严、律宗等次之,高僧辈出,著述颇丰。特别是清代之后,各宗风起。室悟、虚云等各传禅道于九华;月霞、容虚等在九华山举办佛学院,培养僧伽人才。九华山现有僧尼中许多都受过较高层次的佛学教育。
2003年,秋末冬初,九华山满山苍翠,香火旺盛,艳阳高照,充满法喜。地藏菩萨露天铜像在九华山举行了隆重的开光庆典。这尊地藏菩萨露天铜像气势恢宏,高达99米,与九华山99座山峰、金地藏享年99岁的寓意相一致。铜像背东面西,为比丘立相,右手执锡杖,左手托摩尼宝珠,以狮子峰为背景,每当太阳升起时,从正面看霞光万道,在每年的春分和秋分时节还会形成独特的“佛光”现象。铜像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高的露天大佛铜像。
肉身殿
坐落于九华街西神光岭头,周围古木参天,浓阴蔽日。殿字高15米,山门面北,红墙森严,巍峨壮观。歇山重檐顶,戗角凌空,铁瓦盖顶。四周回廊上方雕栋画梁,立石柱20根。殿字面阔3间,进深16米,地面铺汉白玉石。中央为1.8米高的汉白玉塔基,上 矗七级八面木质宝塔一座,高17米。每层每面设有佛龛,供奉地藏佛像。塔内是地藏肉身所在的3级石塔。木塔东西两侧分塑十殿阁罗参拜地藏的立像,金碧辉煌。殿基和两侧佛台有38幅精美的汉白玉浮雕,图案为净瓶、宝剑、判笔、莲花、牡丹、兰花、石榴 等。殿前有半月形拜台,上列铁鼎,香烟缭绕。肉身殿以塔为龛,构造罕见。建筑面积705平方米。
百岁宫
坐落于海拔871米高的插霄峰上,五层高楼融山门、大殿、肉身殿、库院、斋堂、僧台、客房和东司(厕所)为一整体,没有单体建筑的配置,远观恰似通天拔地的古城堡。这种形制在我国现存寺庙建筑中极为少见。百岁宫的布局,充分利用由南向北下跌的坡势,楼层由低爬高,层层上升,形成曲折幽深、恢宏多变的迷宫。从山门正面看大殿,它只是一层楼,而大殿东侧的厢房看是两层楼,通高只有10米。但从它的后门看,东侧墙高达55米,为五层楼。而屋顶只是一个完整的皖南民居式有天井的四落水顶。大殿宽19米,进深14米,中有“九龙戏珠”藻井。佛龛则因地就势筑在长4.5米、高2米的岩石上。由大殿侧门可进人同一楼层的肉身殿,殿前有一天井,下建蓄水池,兼作取水灭火之用途。肉身殿后则为佛堂和僧舍。它的4个楼层内有巨岩横陈、盘石镶嵌,岩石与建筑、建筑与山峰有机结合,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百岁宫建于明代,清末民初屡次修葺、扩建。建筑面积2987平方米,为九华“四大丛林”之一。
甘露寺
位于山前景区,坐南朝北,茂林修竹掩映,盘山公路环抱。全寺由3组民居建筑与宫殿式大雄宝殿组合,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该寺为不规整布局,北面的韦陀殿和知客堂两组建筑布置在高2.5米的台基上,3层楼阁,其中知客堂墙上开4层窗户,实际只有3层楼阁,开设顶层窗户,增加了层次感。韦陀殿南对高15米的大雄宝殿,前有半廊和内落水天井,殿身筑在高6.8米的台基上,宽17米,深15.5米。大殿东为两层走马通楼,内有天井,进深22米,宽15米,楼层上下分别为祖师殿、方丈寮、禅堂和客房。行者进入大门后,从山门的侧门出来.转向上坡十数级台阶,再从侧面进入大殿,具有明显的空间层次感和明暗变化的效果。寺内有3个天井、上百个外窗.屋面为硬山两落水或四落水,而大殿为歇山顶。甘露寺为清末建筑,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殿宇宽宏,楼阁整齐。
祗国寺
始建于明代,清末和民国期间重修和扩建,规模为九华“四大丛林”之首,建筑面积5157平方米。祗园寺坐落于九华街东北、插霄峰西麓。寺院由灵官殿、弥勒殿、大雄宝殿、客堂、斋堂、库院、退居寮、方丈寮和光明讲堂等9座单体建筑组成,除弥勒殿和大雄宝殿属宫殿式建筑外,余皆民居式建筑。虽按传统格式来布局,但手法多变。整个建筑依山就势,鳞次栉比,布局紧凑,层次分明。寺院还借松林、溪流布置了天然优美环境,引人人胜。大雄宝殿从平地至殿顶号称十三丈高。殿门檐上横悬着书法家于右任先生书写的“大雄宝殿”金字大匾。殿正中莲花台上端坐着三尊二丈多高的贴金大佛。中坐者为“如来”,左边一尊为“阿弥陀佛”,右边一尊为“药师佛”。此三尊大佛为九华山寺庙佛像之冠。大佛两边各塑有九尊一丈来高的罗汉像。殿前的一口金铜罄,重约400斤。殿两角悬着千斤重的大钟和民国时期制作的大皮鼓。
化城寺
为九华开山寺,历史最悠久又是地藏菩萨道场,是九华山的总丛林。东晋杯渡在此筑室,唐代改建定名为化城寺。化城寺位于九华街,迎面是一座圆形广场,广场中间有一个月牙形的莲池,名月牙池,传说为当年地藏放生池。寺殿前后有四进院落式民居建筑。它的四进殿宇分别部署在三个台基上,随地势渐高层层升高,序落有致,结构自然,分门厅、大雄宝殿、后进和藏经楼,门楹窗棂、斗拱梁柱和台阶基石均刻有精巧美观的图案。第一进灵官殿进深16.5米,面阔5间,有两个小天井,两侧为厢房。其台基比平面高出3.7米。第二进是天王殿,宽20米,进深20.5米,敞厅堂,有四落水天井,东、西两侧有半廊。台基比第一进高出1.5米。第三进是大殿,进深20.5米,有藻井3只,中间为浮雕“九龙戏珠”。最后一进为3层藏经楼,高20米,进深14米,其台基比大殿高出2.7米。三、四两进之问夹有长方形院落,种植牡丹、桂花等花术,院墙嵌有明、清以来的石碑八方。全寺对称严整,硬山顶、马头墙、砖木结构。寺背倚虎形山,前有放生池和石板广场。化城寺历经兴废,前三进殿字为清末修建,第四进藏经楼仍保持明代建筑风貌。建筑面积1705平方米。
天台寺
位于海拔1306米的天台峰巅,坐北朝南,木石结构,硬山顶。全寺由3组民居式殿堂组成。该寺横卧岭凹间,东面以峰脊(青龙背)为屏障,南以玉屏台作为墙身,西面和北面以突兀的巨岩为连接点,在凹陷地上筑高8米的石台基,构成平整的平面。殿宇的底部架空,下置蓄水井。整个建筑借高耸的悬崖峭壁来隐蔽,既防风寒,又十分坚固。它的山门在大殿山墙南面,是一直径3.4米的券拱石洞,进深4.2米,其东、北两侧为对峙的悬崖,径直可人大殿2楼;转折向南,沿墙外过道往“捧日亭”或“背龙背”。大殿(亦称万佛楼)宽10米,深13米。殿后有偏门通往观音殿、客房和云水堂。寺周景点众多。该寺是九华山最高的建筑,建筑面积1540平方米。
白云深锁古佛堂——五岳
在我国除了四大佛教名山之外,著名的五岳,也有众多的佛教古迹。这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下面就分别介绍一下这五座山及古南岳天柱山的佛教历史及佛教古迹。
东岳泰山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海拔1545米,为五岳独尊。泰山形成于24—25亿年前的太古代。经过多次剧烈的地壳构造运动,泰山就枉这个时期从汪洋火海中诞生了。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等帝王到泰山进行的封禅及祭天,使泰山在文化上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孔子到泰山后曾留下“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叹。诗圣杜甫也曾在泰山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名句。佛教传人泰山是在东晋十六国时期,高僧朗公在泰山修建了朗公寺,以后陆续又有不少佛寺的建置,但因道教在泰山居主导的缘故,泰山的佛寺都散布在边缘地带或深藏幽谷,较著名的有普照寺和灵岩寺。
普照寺
普照寺位于泰山南麓凌汉峰下,由“佛光普照”取名。寺创建于六朝,或传创建于唐。普照寺依山而建,涧溪环绕,是一组完整的古建筑群。建筑寓意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门前高台垒砌,石狮对峙。门上悬匾。门内有钟鼓楼,中有明正德年问《重开山记碑》,介绍高丽僧满空航海到中国后重建泰山竹林寺、普照寺的概况。又有清光绪年间《重修普照寺碑记》,记消初名僧元玉等人住持事迹。二山门内有元代经幢。沿阶而上为主院,大雄宝殿内供释迦牟尼铜像,东西配殿陈列明清铜佛像及宋瓷等文物。殿前银杏双挺,油松对生,中立双檐盖罩铁香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