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23912000000020

第20章 失望江陵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唐)杜甫

(一)

由于患有糖尿病和肺气肿,杜甫已经很久不喝酒了。767年的重阳节,杜甫在夔州遇到了外祖母家族中的崔评事、苏表弟和侄子韦县尉,本来是该痛饮一杯的,但顾及身体,他只能看着别人饮酒相乐,自己陪在一旁。这种情形也再一次勾起了杜甫的思乡之情。他不禁低吟道: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故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九日五首》其一

不能饮酒了,生活自然就少了一种乐趣,并且这时杜甫的听力也出现了问题,左耳突然失聪。这对杜甫来说是个很大的打击,他开始痛彻心扉地想:诸病缠身,齿落耳聋,腿脚也不好使了,只剩下眼睛还算明亮,但只怕失明的日子也不久了吧?

收完庄稼后,杜甫又想回到住了很久的瀼西草堂去。耳聋腿软,齿落发稀,加上那些没有除根的慢性病,令他觉得自己彻底老了,是一个无用的废人了。这个冬天,朋友们一封信都没有来,令他敏感于自己的被厌弃。然而,越是处在老去的孤独中,就越向往温暖的友情。杜甫虽然知道自己对天下的安危已经无能为力,但仍然向往着京城的消息,并且一旦得到不称心的消息,他依然还会慷慨激昂。

冬天,朔方节度使路嗣恭在灵武城下大破吐蕃入侵军,吐蕃败退。杜甫得此喜讯后,作《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五首》,为此欢呼道:

今春喜气满乾坤,南北东西拱至尊。

乘着闲暇无事,杜甫又游历了一番白帝城,登高览胜,与那些过往的人物和美好的事物告别。因为这个时候,他的弟弟杜观已经携家人到了与杜甫约好一起去的江陵,来信催他去了。他的堂舅崔某,也在暂时代理夔州刺史之后,又回到江陵去担任原来的职务了。

在准备好一切后,杜甫便准备乘着风平浪静马上出峡。可惜就在这个时候,夔州下了一场少有的大雪,地上也铺了厚厚的一层。大雪封路,自然是不能走了。杜甫无奈,只得蜷缩在柴门之内,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又收到弟弟杜观从江陵(今属湖北)捎来的书信,说已经在当阳县找好了住处,催杜甫尽快出峡。杜甫很高兴,尤其是得知那边已经有住处了,便决定中旬启程。

临行前,杜甫将瀼西的40亩果园送给了一位称为“南卿兄”的友人。出于对旧物的留恋,他围着果园转了好几圈,还亲自拿着锄头除掉一些杂草。想到再过些时候,这片果园将是杂蕊喷红,胜过锦缎,而自己则随波逐流,不知已漂泊到何处,心中不禁惆怅不已。

正月中旬,杜甫携家人在白帝城下登船,向东驶去。杜甫特意写诗记录下这一值得纪念的启程:

老向巴人里,今辞楚塞隅。

入舟翻不乐,解缆独长吁。

窄转深啼狖,虚随乱浴凫。

石苔凌几杖,空翠扑肌肤。

叠壁排霜剑,奔泉溅水珠。

杳冥藤上下,浓澹树荣枯。

……

船在江上颠簸,白帝城渐渐远去,迎面而来的是耸入云天的连绵绝壁,随行的是居无定所的江上白鸥。行驶了72里后,小船到达巫山县(今属四川),一行人停泊上岸。杜甫的友人唐十八此时正暂住在巫山县城。闻知杜甫到来后,唐十八忙偕同县内诸公设宴款待。

杜甫拄着拐杖赴宴,对诸公的友好招待十分感激,宴席上作了一首诗,题在墙壁上:

卧病巴东久,今年强作归。

故人犹远谪,兹日倍多违。

接宴身兼杖,听歌泪满衣。

诸公不相弃,拥别惜光辉。

诗多哀语,身体病弱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是唐十八当时正处于被贬黜的境地,种种不如意交织在一起,故而听歌而落泪。

这位唐氏友人原任汾州刺史,因直言时弊而得罪朝廷,被贬到施州清江县(今湖北恩施)。杜甫虽然肺病加剧,自顾不暇,但上船后仍对唐氏友人念念不已,并作诗加以安慰。自处危难却能想人之难,自需宽慰却还宽慰他人,这便是杜甫的一向作风,也表现出了儒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者风范。

(二)

行舟一路顺水,杜甫一家很快就在一个春雨淅沥的早晨到了江陵。按照出行惯例,杜甫先投诗给江陵府的诸位官员,表明颂扬之意,兼诉穷愁孤独和投奔之情。上岸后,他便冒雨投奔江陵节度使幕府行军司马杜位的府邸而去。

随后,杜甫将家人送到当阳杜观的家中居住,自己又回到江陵,希望得到在夔州时就寄诗颂德的荆南节度使卫伯玉的厚待,以便在此北通襄阳及洛阳长安、南通潭州及桂林广州、西可通蜀、东可通吴的交通枢纽城市谋生。为此,他拜访了卫伯玉,夏天时还参加过他庆祝新楼落成的宴会,并赋诗颂扬。然而,卫伯玉却没有丝毫要提携他的意思,只拿他当成一个普通客人对待。

在江陵,杜甫也时常被邀请参加官绅们的聚会。在聚会上,大家都兴致勃勃,惟有他白发稀疏,显得潦倒。众人询问他多年来的漂泊经历,不免又是唏嘘又是怜悯,让杜甫感到很不舒服。他觉得自己在这一群人中很可怜。

杜甫还与太子宾客李之芳、江陵少尹郑审来往酬唱。他们与杜甫相识多年,有时一起宴集并赋诗,杜甫惟许李之芳为“海内文章伯”。他们还曾一起到郑审建在湖边的府邸去做客,在湖上荡舟闲游。去年时,杜甫在夔州是还曾写诗给郑审,希望他能借些湖边的房子给自己安家。现在看来,希望渺茫了。郑审虽然对他招待不错,但这幽静的湖边景色,杜甫显然是不能时常享有的。

自春到夏,杜甫虽然偶尔能叨扰幕府诸人的几次酒菜,但谋生的事却始终没有结果。他的耳朵更聋了,与人交谈需要画字;头发更少了,甚至都不需要梳头了;在别人看来,他的反应也更加愚蠢迟钝了,而且情绪不畅,这又引发了他以前的慢性病。此时,杜甫的心更加向往北方长安,为自己何以落得如此凄惨而大为不解。

杜甫自己在江陵生存尚且不易,他寄居在当阳的家人就更加难以生存了。初夏时,孩子们来信告诉他,家中连菜粥都喝不上了。这令杜甫忧心如焚,于是想到附近县城还有几个朋友,不妨向他们乞食。

可是,当杜甫找到这些朋友,希望得到他们的垂怜时,他们却都吝惜自己的钱财,根本不肯拿钱帮助杜甫。不得已,杜甫只好不顾夏天雨后的闷热,乘船向西,打算到荆州西南的武陵县(今湖南常德)去,向那里的亲戚朋友求告。可没想到的是,他刚出发没多远,他的小船就被河泥胶住了,进退两难。杜甫无奈,只好在大热天里独自宿在荒野中的水驿。想到自己的困境,他不禁失声痛哭。

哭罢,杜甫又重新打起精神,写诗投赠江陵城里的幕府群公,希望其中会有人为他的境遇所感动。他将自己的苦楚和悲惨境遇告诉他们,并且还告诉他们,自己一直想见见这些身居幕府的群公都不容易,守门人见他不是坐轿子来的,是走着来的,而且看他那么寒酸,竟然不给他通报开门,他只能低三下四地恳求门卫。

然而,这些幕僚肯帮助他又能怎样?赐予的太少了,他的家庭所费又太多,没几次就又断炊了。

求人救济的日子是悲苦的,开始时还能得到别人的同情,但久了也难免会惹人讨厌,因此也时常遭到冷遇。他在《秋日荆南述怀》中写出了自己当时的生活:

苦摇乞食尾,常曝报恩鳃。

结舌防谗柄,探肠有祸胎。

苍茫步兵哭,辗转仲宣哀。

饥藉家家米,愁征处处杯。

即使杜甫“苦摇乞食尾”——像狗一样摇尾乞怜,还是“常曝报恩鳃”——像鱼那样被晒得鳃都干了。这种境遇简直让杜甫备受屈辱。曾经写过《赴奉先县咏怀》,写过《北征》,写过“三吏”、“三别”,写过无数壮丽诗篇的杜甫,从长安时起就尝尽残杯冷炙的心酸,如今又沦落到如此地步,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的封建社会对待一个伟大的诗人是多么残酷!就是他本人也觉得无法自解,他在另一首诗中写到:

我姓何到此?物理直难齐。

——《水宿遣兴奉呈群公》

(三)

到了秋天,杜甫在江陵实在呆不下去了,该到哪里谋生呢?他一直都有北上的心思,可自从这年2月里商周(陕西商县)兵马使刘洽杀死了防御使而导致叛乱,整个北方再次处于频仍的战乱中。

刘洽的叛乱虽然不久就被平息,但却开启了整个商州地区混乱的大门。6月,幽州兵马使朱希彩等人也合谋杀死了节度使,自称“留后”。朝廷在讨伐失败后,被迫接受了朱希彩的“留后”封号。

这场北方的叛乱,令杜甫本来打算经江陵北上朝廷的梦想再次破灭了。在南方蜀中,自从4月崔旰入都,泸州刺史杨子琳就率兵攻打成都。崔旰的弟弟崔宽与他混战数月,最终还是崔旰的妾任氏出资招募部队,在7月打败了杨子琳。

到了8月,吐蕃再次兴兵10万侵犯灵武等地,京师戒严,后来在9月被击退。但此时,吐蕃还有大批兵马屯聚在川西。

在这种形势之下,杜甫北归的愿望自然是无法实现了,他只好强打精神,带着一家老小在暮秋时分乘船离开令他深深失望的江陵,向江陵南部近百里的公安(湖北公安)进发。在江陵南浦登船时,他写诗寄给郑审说:

更欲投何处?飘然去此都。

形骸元土木,舟楫复江湖。

社稷缠妖气,干戈送老儒。

百年同弃物,万国尽穷途。

雨洗平沙静,天衔阔岸纡。

鸣蛰随泛梗,别燕起秋菰。

栖托难高卧,饥寒迫向隅。

寂寥相呴卧,浩荡报恩珠。

溟涨鲸波动,衡阳雁影徂。

南征问悬榻,东逝想乘桴。

滥窃商歌听,时忧卞泣诛。

经过忆郑驿,斟酌旅情孤。

——《舟中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审》

诗人乘船南都江陵,顺水漂流,不知道该在何处安身,也不知道自己将要到什么地方去。只因“土木形骸”,听任自然,因此只能乘船涉越茫茫江湖了。

从这样的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到,杜甫当时真的是无路可走了,他的诗歌也唱到了最后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说到自己的境遇时,杜甫已经没有多少高亢的声音,只有穷途末路的哀诉了。

虽然如此,杜甫依然没有放弃他作为一个诗人的社会责任,依然在不断反映人民的生活。他说,他老年看花,模糊不清,好像在雾里观看一般,但他看到湘江一带人民的痛苦,却看得与从前一样清晰。

(四)

杜甫来到公安县,受到了县尉颜十的招待。有一次,颜县尉还邀请杜甫与顾戒奢一同饮酒。顾戒奢是著名的书法家,擅长写八分体。

八分体的创造者相传是秦时上谷(今河北易县)人王次仲。关于八分体的命名,历来说法不一,或认为二分似隶,八分似篆;或以为汉隶的波折,向左右分开,“渐若八分分散”。这位顾戒奢可能是东吴人,曾任太子文学翰林待诏,所以人们都称呼他“顾八分文学”。

开元年间,顾戒奢与书法家韩择木、蔡有邻同被唐玄宗赞许,曾与杜甫同游。如今沦落异乡,又与杜甫命运相同。因此在酒席间,杜甫便乘兴赋诗,并请顾氏题写在颜县尉的墙壁上。

这首名为《醉歌行赠公安颜十少府,请顾八题壁》的七古写得豪迈奔放,是杜甫近年来未曾有过的,大概与颜氏的关照和幸遇书法名家有关系。诗云:

神仙中人不易得,颜氏之子才孤标。

天马长鸣待驾驭,秋鹰整翮当云霄。

君不见东吴顾文学?君不见西汉杜陵老?

诗家笔势君不嫌,词翰升堂为君扫。

是日霜风冻七泽,乌蛮落照衔赤壁。

酒酣耳热忘头白,感君意气无所惜,一为歌行歌主客。

几天后,顾戒奢要到江西去了,杜甫又写了一首长诗为他送行。诗中回顾了开元年间两人的友谊,又为今日的沦落而伤怀,并叮嘱说:眼下军阀战乱不休,长吏每每被杀,你这次去干谒东方诸侯,要劝说他们休得综恣。国家以民为本,要是官逼民反,国家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来收复民心,当官的应该同情民间疾苦,请你顺便代我向皇上派到洪州、吉州的观察使申明此意,观察使的职权是为百姓选拔官吏,看到百姓受苦就应动恻隐之心。

此外,杜甫还勉励顾氏慎重此行,说:有志之士向来是以寻得富贵为耻的,要想直上青云就需要靠个人的政绩。陆机的《猛虎行》写到:“可不饮盗泉水,热不患恶木阴。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现在,我把这几首诗抄赠给你,希望你好自为之。

杜甫是担心顾戒奢被江西军阀引诱,误上他们的贼船。这也是从国家的大局出发,对友人进行规劝。

在公安县,杜甫还遇到一个名叫卫均的青年。卫均从小喜爱诗文,虽然与杜甫素昧平生,但见杜甫生活贫困,便经常慷慨解囊相助。这让围困中的杜甫十分感激,遂作诗赞美他的品德:

平生感意气,少小爱文词。

江海由来合,风云若有期。

——《移居公安敬赠卫大郎》

在这首诗中,杜甫将双方的交好比作江海合流、风云际遇,局外人觉得或有夸饰之感,但当事人却是真情流露。只要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杜甫当时的困境,想一想杜甫“常拟报一饭”的淳朴品性,就不难理解他说的这番话了。

杜甫住在公安县时,给予他生活援助的也只有县尉颜十和卫均了,因此两首赠诗的首句都说好人难得。赠颜十的那首说“神仙中人不易得”,赠卫均的这首又说“卫侯不易得”,可见杜甫当时的生活已经十分艰难穷困了。这时他所作的《呀鹘行》,就是对自己艰难处境作出的真实写照:

病鹘孤飞俗眼丑,每夜江边宿衰柳。

清秋落日已侧身,过雁归鸦错回首。

紧脑雄姿迷所向,疏翮稀毛不可状。

强神非复皂雕前,俊才早在苍鹰上。

风涛飒飒寒山阴,熊罴欲蛰龙蛇深。

念尔此时有一掷,失声溅血非其心。

鹘是一种猛禽;呀鹘,就是张口喘息的病鹘。诗人用咏物自况的手法,写自己卧病江边,有时难骋。这只张口喘息的病鹘遭到俗眼的憎恶,以江边衰柳为宅,歪歪斜斜的身子连站都站不直,倒让那些过往的大雁和归巢的乌鸦空受了一场惊吓。它已经没有了往日的雄姿,羽毛稀疏,不可名状。即使强打精神,也不能再超越皂雕。它的英才本来应在苍鹰之上的,眼下风涛飒飒,寒山阴沉,熊罴欲,龙蛇深藏,正是它搏击长空一展身手的时候,但它却病得叫不出声了。

以病鹘的处境比喻自己的境遇,可见杜甫当时已陷入穷途末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