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难看出,上述的“文化遗产”定义是一种静止的物质性定义,具有实体特征。近年来,随着人文精神的进一步觉醒,(历史)文化遗产的含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文化遗产”逐渐被发展为一种内容更加丰富的概念,体现为由静止的“古代遗物”形态延伸到可移动的非物质文化形态(地方语言、传统技能、生活方式等),甚至扩大到整个遗产物的自然环境。这种含义的变化意味着广义的遗产概念正逐渐形成并获得认同,也印证了人类对于自身发展认识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国际政府间组织——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修复研究中心(ICCROM)强调指出:把“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保护相结合,可移动与不可移动的相结合”,延伸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等等,正充分体现了这种趋势[14]。总体来看,当前的文化遗产概念的含义已经突破了孤立狭隘的物质论认识,其具体内容基本涵盖了前人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及与人类实践活动有关的自然景观之历史遗存和传统文化载体(或表现形式)。
与此同时,在世界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的基础上,各国还根据自身的特点,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对本国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了具体的定义和划分(表1.3)。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分为三个层次,即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这其中,“对于一些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寨,可根据它们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公布为‘历史文化保护区’。”①“古镇”
在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体系中,被明确地划归于历史文化保护区这一层次,并作为一个独立的参照当前(历史)文化遗产的广义概念以及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我们可以将古镇的“历史文化遗产”界定为:能够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且具有文化、科学、艺术等特定价值的古镇物质文化形态与非物质文化形态内容。
关于古镇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构成,则是需要进一步厘清的内容。就物质文化遗产来看,古镇本身是一种聚居形态,因此与遗产内涵相关的聚居层次都应该被纳入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即古镇的“区域”、“镇区”和“建筑”三个层次中符合遗产标准的内容都属于物质文化遗产;就非物质文化遗产来看,依据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枠,我们可以把古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五部分内容。
1.4.2“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方法
“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从现实问题入手,针对具体问题采取“庖丁解牛”的方式进行对应性分析,并由此探求问题的解决途径,从而获得理论发展的研究目的。基于对这一研究方法有效性的充分认识并结合本书研究的特点,本书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原则,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路)”的思维逻辑来展开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首先,本书审视了巴蜀古镇保护实践的过去和现在,在保护实践历程回顾的基础上,详述了当前古镇保护面临的困境,并总结出巴蜀古镇保护实践在保护策略、保护技术和保护制度这三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这构成本书的“发现问题”部分;其次,本书从历时与共时角度来解析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生成发展与构成格局,并在归纳古镇特征的基础上与现实问题进行比照分析,进而提出它们所导向的保护目标和方向,这构成本书的“分析问题”部分;最后,本书结合当前的社会经济语境,对古镇保护的策略性问题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古镇适应性保护的技术方法与制度环境进行了探讨,这构成本书的“解决问题(思路)”部分。最后,本书对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适应性保护理论的基本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
1.4.3“融贯学科”的研究理论
本书是在巴蜀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环境生态、技术方法、制度规范等领域内来研讨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由此,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环境-技术-制度框架界定了本书的分析视野与思维空间,要求本书具备较为广泛和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也是人居环境研究的一般要求。在人居环境研究领域,“融贯学科”是基本的研究应用理论体系。作为一个牵涉广泛的研究对象,采用“融贯学科”的研究理论来开展巴蜀古镇保护研究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从核心线索看,本书遵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路)”这一逻辑过程来开展研究,因此本书的应用理论应由这三部分所涉及的学科理论“融贯”而成:与“发现问题”相关的城市规划学、建筑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与“分析问题”相关的城市规划学、建筑学、考古学、地理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与“解决问题(思路)”相关的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系统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和行政学等学科理论。
1.4.4“三段式”的研究内容
本书运用“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方法,秉持“融贯学科”的系统理论观,探索古镇保护研究的地域时空视角与理论方法,建构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适应性保护的总体策略、技术方法与制度环境,并希望以此为切入点探索我国当代社会发展语境中,不同文化地域中的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本土化理论。
本书内容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共八章。对应于研究方法的“三段式”逻辑结构,本书也分为三大板块。
本书第一板块为研究的“发现问题”部分,包括第一、二章。
第一章为本书研究的总体概述,包括背景意义、研究定位、概念界定、理论方法和内容创新,主要确定课题“适应性保护”的研究定位、“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方法,以及“融贯学科”
的研究理论。第二章为古镇保护的实践审视,首先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三个主要历史时期的保护实践,然后详述了当前保护实践中面临着“自然环境破坏”、“人工环境破败”和“人文环境衰弱”等严峻形势,在此基础上本书总结出巴蜀古镇保护实践中需要研究的“保护策略”、“保护技术”和“保护制度”三大问题。
本书第二板块为研究的“分析问题”部分,包括第三、四章。
第三章,首先从环境资源、产业经济和社会文化三个层面对巴蜀古镇生成发展的地域语境进行分析,然后简述了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在三个主要历史时期的生成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之上归纳其生成发展的基本特征,最后从历时研究的结果中提炼出生成发展特征所导向的保护目标和方向。第四章,按照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构成关系,以逐层剖析的方式,分别探讨古镇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构成格局,并就此对两者的构成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最后从共时研究的结果中提炼出构成格局特征所导向的保护目标和方向。
本书第三板块为研究的“解决问题(思路)”部分,包括第五、六、七、八章。其中,第五、六、七章是本书的重点章节。
第五章,基于巴蜀地区现实社会环境的思考,从战略的高度探讨了巴蜀古镇的“保护与发展”、“传统与现代”和“机遇与挑战”等策略性问题,确立了古镇保护的宏观策略。第六章,从古镇遗产保护的决策支持、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三个方面深入具体地探讨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方法。第七章,基于当今巴蜀社会发展的现实背景,从法律、行政、经济和公众参与四个方面展开古镇遗产保护的保障机制研究,探讨技术方法实现的制度环境。第八章为本书的结语,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
1.4.5研究创新点
所谓“创新点”,是指具有新意的、富有独创意义的理论观点。本书并非企图构造一种突破性的理论创新(即希望通过学科交叉来实现系统化、领域性的方法论创新),而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原则,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运用融贯学科的研究方法,面向工作实践提出一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性观点。
作为一种地域性的历史文化遗产,巴蜀古镇及其保护的系统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创新特征的工作领域。尽管以古镇为核心内容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在我国早已开展多年,从理论到实践都日臻成熟(例如江南古镇),但由于古镇本身所固有的、排他的地缘特性,对不同地域中的古镇研究总是有可能产生出新的理论成果来。具体到巴蜀古镇,截至目前,剔除一些零散的学术成果,学术界还没有推出一部系统完整的研究成果来,这就为本书的创新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本书提出了巴蜀古镇“适应性保护”理论,并对该理论所包含的三项支撑性内容展开了创新性思考,提出了关于总体策略、技术方法和制度环境的创新性观点。
(1)在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总体策略研究中,基于对巴蜀古镇客观现实条件
的观察和思考,认为当前协调古镇“保护与发展矛盾”的阶段性策略应为:在坚守“保护底线”
的前提下追求“发展优先”。这其中,“保护底线”是指当发展与保护出现无法调和的矛盾时,将必须保护的内容作为最终底线,“发展”不可逾越;而“发展优先”则是指在古镇的实际工作中,应将通过各种合理的方式谋求发展作为古镇工作的优先目标,以发展思维来统领保护工作。这一协调路线明显区别于往常“平衡统一”目标的无原则诉求,它实际上强调了“发展”
在现阶段的巴蜀古镇保护中的优先地位。当然,倡导“发展优先”绝不是鼓励抛弃传统,更不是对古镇保护的全面否定,而是基于古镇现实的务实决断。在笔者看来,巴蜀古镇处于我国社会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域,其客观条件决定了维持巴蜀古镇生存的根本出路在于优先发展,这也是巴蜀古镇保护区别于其他地域古镇的一个根本策略。巴蜀古镇应在“保护底线”之上,根据具体特点选择多种因地制宜的发展方式,这样既可以维持自身的基本生存,又可以为保护实践提供资金保障。总之,坚守“保护底线”的前提下追求“发展优先”是因应当前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现实需求的首要策略选择。
(2)在中,首次提出了基于“拟合”原理的遗产区域拟合保护方法。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区域性的课题,古镇分布离散且多处偏远之地,“就古镇而论古镇保护”的孤立思维与常规方法实际无法促成巴蜀古镇保护的真正实现。本书从区域的视角研究了古镇的分布特征和与其他自然文化遗产的关联,认为从区域的层面来统筹自然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利用保护的整体效应来实现遗产的协同保护是巴蜀地区古镇保护的一条最为现实的途径。针对巴蜀地区的遗产资源现状,基于区域遗产资源的整合考量,启发于遗产廊道的保护理论,本书因借和引申了线性代数中的“拟合”概念,论证了区域拟合对于巴蜀古镇保护的可行性与适应性,提出了在现有区域格局之中以巴蜀古镇为核心保护内容,以旅游开发为牵引动力,利用交通疏浚与建构实现次(亚)区域的遗产资源整合,因地制宜地打造六大古镇遗产“拟合”片区的设想,为巴蜀古镇保护在区域层面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3)在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环境研究中,基于巴蜀地区古镇保护的现实
环境,结合当前我国“大部制”行政机构的改革方向,提出了“集权化”与“垂直化”的行政保障机制改革思路,以及维持“事务通告”、强化“事务咨询”和引导“事务托管”的分级式公众参与方式。本书认为,当前古镇保护的行政过程中出现的“多头化”与“无效化”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保护开展的工作效率,只有将保护职能尽可能集中在单一部门里并实现部门的垂直管理,才可能有效避免“令出多头”所造成的推诿扯皮问题和非保护的行政干预掣肘弊端。
同时,本书也认为,在当前古镇保护的公众参与氛围并不浓厚的现实状态下,通过维持现有的低阶参与途径(事务通告),理顺并加强“象征性”参与途径(事务咨询),筛除高阶参与途径(事务委托)中的唯商弊端,引导它在保护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能够平衡协调各方利益,建立起符合巴蜀地区现实情况的古镇保护参与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