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适应性保护研究
2391100000020

第20章 基于生成发展分析的巴蜀古镇保护导向研究(9)

旧时的四川,每逢香会、庙会时都要演川剧,在众多会棺、行帮中唱川剧,有钱人家的寿庆、婚丧仪式中也离不开川剧。在民间的祈雨、除凶煞等活动中,也要请川戏班子来‘打叉戏’”[64]。川剧唱腔采用四川方言,其内容是老百姓所熟悉的史说典故、民间故事等,其风格幽默风趣、通俗易懂,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表演的地点除了茶馆、舞台等地点外,还有其他多种表演场合,例如重庆合川涞滩古镇就有踩台(新的戏台或乐楼建成时的庆祝戏)、愿戏、堂戏(富家宅院戏台上进行)等,其中愿戏还分娘娘会(祭送子娘娘)、秧苗戏、搬东猖(求雨)、搬目莲(遇兵荒、瘟疫、匪盗等情况,以祈求一方平安等)的等多种表演场合和内容。

除了川剧之外,古镇里还有其他各种形式丰富的地方剧种。尧坝傩戏被称为戏剧活化石,实为民间逐疫驱邪的一种巫术仪式,又称为“师道戏”、“端公戏”或“赵侯坛”。尧坝古镇的傩戏为巫道合二为一的形式,既有典型和浓郁的宗教色彩,又保持了尧坝先民巫术祭祀,崇拜神灵的淳厚文化乡风。龚滩古镇的阳灯戏为小银滩、红花的传统剧目,内容多为歌颂传统伦理美德。其特点在于演出者身穿彩衣彩裙,面戴各色人物的面具。阳灯戏唱腔丰富,剧目优美,具有自己成套的唱腔与舞台步法。

4)杂技、竞技

这类活动通常是一种以谋生为目的的民间杂耍,灵感来自于身边的生活,形式一般十分生动有趣,在过去的巴蜀地区比较常见,而现在几乎已经绝迹。重庆江津塘河古镇至今还能见到一种叫做“猴子爬竿”的杂技,主演者一人,头戴猴相面具,由锣鼓配合,“猴子”爬上立于桌面上的楠竹杆上,仿做猴子的各种动作,动作相当惊险,是一种观赏性较强的民间杂技。

4.2.3古镇的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包括了伦理道德、婚姻家庭、社交礼俗、人生礼仪、岁时礼仪、生产致。包含了时间的维度和地方风土的特征。”[65]巴蜀地区的风俗、礼仪和节庆,是在巴蜀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本地自然、社会、文化等综合因素的人文反映,是体现巴蜀地域人文风情的一种行为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整体环境的变化,巴蜀地区传统的社会风俗、礼仪和节庆虽有些还保存着,但更多的却逐渐改变或消逝了。但总的说来,保留下来的社会风俗、礼仪和节庆仍然遵循这样的规律:“入山愈深,其俗愈厚”[66]。因此就巴蜀古镇这一位处偏僻、数量众多的特定聚居类型来说,恰恰也是保存上述行为文化内容最为完整和全面的地区。

1)风俗

巴蜀古镇中最为常见,也是日常性的民风习俗,如坐茶馆、赶场、逛庙会等。

“茶馆既是休息娱乐的场所,又是聚会、洽谈的地方,具有文化娱乐和社交等多种功能。”[64]茶馆是巴蜀古镇中最普通也是最为重要的社会活动场所,古镇居民们闲来无事,便聚于茶馆,品茶、聊天、听戏、打牌;除了一般的休闲娱乐外,南来北往的客商还可以在此一面喝茶饮酒,一面洽谈生意,甚至有时这里还成为会友或“评理”的聚集场所。正因为具有多项社会功能,“坐茶馆”因此也就成为巴蜀古镇中保留至今又最为常见的一种风俗。赶场是一种场镇商业活动,也是巴蜀古镇中另一常见的风俗。

它虽不是巴蜀地区所特有,但巴蜀古镇中的“赶场”却完好地保留着相当传统的形式与习惯,具有历史风貌的连贯性。巴蜀古镇的赶场一般采取定期分市形式进行。所谓定期,就是以十天为一周期,以单双三日定出赶场贸易时间:“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也有赶“三六十”

者,还有逢五连十,一月赶六场者。较繁荣的古镇更有赶隔日场,即一月赶十五场者;赶场期,则长期循例不变。逛庙会,是指依托于古镇祠庙宫寺举行的商业和娱乐活动[67]。巴蜀古镇的祠堂宫庙中大多设有戏台、小广场,每逢某一神圣寿诞或其他定期有庆祝日,便由当地推出总会首,负责向士绅、商贾集资,请戏班到某一相关寺庙唱戏,同时举办各种贸易活动,镇内外乡亲到此娱乐。每次庙会少则几天,多则月余不等,热闹非凡。

2)礼仪通常指古镇居民婚嫁、葬丧或生育时所展现的仪俗程序。尽管巴蜀各地的古镇均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但一般都会糅合大量的民间歌舞,以及一系列的地方性仪礼法则,以达到渲染主题气氛的目的,整个过程通常显得比较热闹和繁琐。

成都龙泉洛带古镇客家人的婚姻习俗程序分为合八字-过礼-杀喜猪-哭嫁-上头开脸-迎亲送亲-拦媒、谢媒-闹房八道程序;旧时的宜宾李庄古镇的男女青年完婚,一般要经过“提亲”、“换庚书”、“送期”、“接亲(迎亲)”等繁琐过程;龚滩古镇由于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其婚俗富有极其鲜明的民族风情。古镇土家、苗族的婚姻“改土归流”以前比较自由,以后由于受汉族封建礼教的影响,完全变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一般都是“三媒六证”,必须请人提亲,光明正大,否则无脸无面。整个婚娶仪式要经过求婚、认亲(放话)、拜年、讨庚(装香)、送日子(过礼)、娶亲等繁多的手续。

3)节庆

巴蜀古镇的现有节庆基本上源自于传统礼法,受自然环境、生产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并经过历代演变,才逐渐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系列民俗活动。在巴蜀古镇中,节庆分为全国性节庆和地方性节庆两种类型。全国性的节庆一般是指农历春节、清明、重阳、中秋、端午等传统时令节日里举行的庆典活动;而地方性的传统节庆则可能是每个古镇自己所特有的一些节日庆典活动。由于古镇的传统节庆一般都带有纪念性质或欢庆性质,具有一定的主题性,属于全民参与的集体活动,因此人们会格外重视,节庆总是显得比较隆重和热闹。

重庆巴南丰盛古镇每年的春节、端午、中秋、结婚、祝寿、满月(红蛋酒)和每年的2、6、9月19日的观音会为古镇居民主要的庆典节日;江津松溉古镇民间每逢传统时节,群众自发组织各种活动,有些保留至今,如端午龙舟竞渡等。每年的农历五月初十前后,各乡民众抬着香蜡,敲锣打鼓,会聚位于古镇北部的城隍庙,同时举行其他活动,如戏剧表演、杂耍,这种活动有时长达一个月之久;邛崃平乐古镇有各种节庆活动近20种,其中最有地方特色的三月三大庙会,六月六朝山会等;巫溪宁厂古镇民间节庆众多,其中许多与盐文化有关。具有代表性的包括绞虹节、端午节、火神会、财神会和猎神会;重庆荣昌路孔古镇每年二月十九要办观音会,四月初八办佛祖会,宗教信徒都要举行集会朝拜,此时还有不少虔诚的善男信女,扶老携幼、成群结队,抬着架香贡品,逆濑溪河而上,到大足宝顶敬香,一路上敲锣打鼓,十分热闹。

4.2.4古镇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一般包括民间的天文、历法、医药和生态环境知识等内容。在历史上,由于缺乏科学的认知手段,我国的传统社会从未建立起真正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对于自然界和宇宙现象往往是从宗教角度,以“天人感应”作为认知方式,附会以各种神明传说来进行理解和解释的,因此常常显得相当神秘和难以捉摸。但实际上剔除这里面包含的一些迷信糟粕因素外,大部分还是符合现代科学原理的,这在一些特定地域里的古代科学知识里表现得尤为明显。巴蜀地区发端于早期的神权统治,巫教等神秘宗教对后世的影响相当深刻,秦汉以后的中原文化浸染又使得巴蜀趋同于中原地区正统的自然观和宇宙观,并一直影响至今。从现今的巴蜀古镇来看,由于地处偏远,仍然有少数古镇中尚遗留着古代延续下来的自然观和宇宙观,并保存着运用这些观念指导的生产生活实践成果。

渝东南地区,曾是古巴国迁移的重要走廊,深受巫文化的影响。由于交通不便,地处偏远,信息闭塞,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较小,那里的少数民族至今还保存着某些巫文化的元素。重庆酉阳龚滩古镇等苗族、土家族聚居的地方,包括与巫文化有关的某些巫医、天文历法知识直到现在还有部分被使用。其中,巫医是巫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最能体现其神力,并使古人迷信的主要因素。在古代的巴蜀地区,先民把人类的“生、老、病、死”归为天意,所以巫医就肩负起为当地人治疗疾病的职责;在天文历法方面,古代的巫师们通过土圭测日影确定四季。为了对天上的恒星进行识别和记忆,分别给它们命取不同的名称,如四象与二十八宿。这些星宿的辨识方式相当富有宗教色彩,展现出巫文化独具魅力的一面。

在巴蜀古镇中,影响最为深刻广泛,保存实践成果最多的则是传统的“风水”观。“风水”

观并不是巴蜀地区的原创思想,它是秦汉后期随中原移民才进入巴蜀,并对整个巴蜀地区在历史上的营造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风水(堪舆)也称相地,主要是对周围环境与地景进行研究,强调用直观的方法来体会和了解环境面貌,寻找具有良好生态和美感的地理环境。枟风水辩枠中有一段精彩的解释:“所谓风者,取其山势之藏纳..,不冲冒四面之风;所谓水者,取其地势之高燥,无使水近夫亲肤而已,若水势屈曲而又环向之,又其第二义也。”[68](图4.48)从现代生态学理论来说,“风水”实际上注重的就是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取得一种和谐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风水”观实际上就是一种朴素的生态和谐意识,一种对古镇聚居生成发展起到控制和引导作用的思想观念,是对人地关系整合与调控的一种“规范体系”。

巴蜀古镇普遍分布于山水环境之中,具有“风水”运用的自然条件。“风水”观很早就对古镇的镇区和建筑营建产生影响,促使古镇按照“风水”要求进行选址布局,形成人地关系和谐的聚居形态。

历史上,某些巴蜀古镇在进行镇区选址和建筑营建时,常常会邀请风水师进行“相土尝水”,以追求达到理想状态中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些民间风水师在选择聚居位置时往往认为蕴藏山水之“气”的地方是最理想的,要求镇区和建筑布局要“藏风聚气”。“他们首先注意环境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为了获得‘聚气’的效果,提出自然环境的理想状态为:山峦要由远及近构成环绕的空间(因环绕的空间能使风停留、包含气)。在限定的范围内,要求有流动的水(说明气的运动)。并强调环绕区域外部环境的临界处比较狭窄,利于藏气和防护。”[68]以重庆江津塘河古镇为例,塘河从四川合江福宝一路向北流入江津西部,然后呈“几”字形绕过一拱形阶地,塘河镇区就位于几字形的“水抱”之处。整个镇区坐北朝南,背靠祖山,正对案山,具有典型的风水选址布局特征。同样受到风水思想影响的还有磁器口、双江等古镇。

在古镇中,人与环境一般通过住宅这个中间环节加以联系,民间习俗约定:环境的好坏决定住宅的吉凶,而住宅的吉凶又关系到人的身心健康及命运。因此,巴蜀古镇的民居建筑布局往往带有明显风水痕迹就不难以理解了。

4.2.5古镇的传统手工艺技能

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一般包括雕刻、绘画、刺绣、编织、纺织、剪纸、油漆、制盐和染色等具体内容。巴蜀古镇多数虽地处偏远,但周边自然资源却相当丰沛。古镇的能工巧匠们善于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和材料,制造出各种富有地域特色的手工业产品,表现出精湛的手工业技能。

重庆永川松溉古镇资源丰富,多能工巧匠,木匠、藤匠、竹匠远近闻名。由于地处长江码头要地,又是产酒区域,四乡槽房亦多,竹编、藤编需求量十分巨大。在古镇中,端撮、屯撮、摊席、箱衣席、箱盖席、桶盖席、甑管、酒络、酒篓等用具都是竹编(或藤编而)成的,精湛的工艺水平证明松溉古镇在渝西地区手工业中心的地位,而竹编、藤编、木工等技艺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松溉古镇非物质文化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邛崃平乐古镇的竹编、竹麻号子、评书、金钱板、竹琴、莲花落、荷叶、盘灯、扬琴、清音、画帘、剪纸、糖画、草编、纸扇、邛竹杖灯等工艺也极具地域文化特色,丰富了古镇的文化内涵。巫溪宁厂古镇的土法制盐是一种需要多人参与、程序复杂的手工艺技能,是古镇盐业中心的地位象征。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宁厂就使用陶器制盐,随着时间的推移,制盐工具不断发展,砂锅盐灶改为大铸铁盐锅灶,后又改为熟铁锅;燃料由木材改为煤;制盐工艺也在不断的改进,先后有土垅、塔垅、烧田法等方法,保存至今的制盐工艺流程有土垅法和塔炉法(图4.52)。由于制盐业的需要,盐业生产的工具大多由当地制造。如储存盐卤水的大竹桶、运输盐卤水的木车子、木桶、盐捞子等等。这些制盐工具均需一定的工艺技巧,如储存盐卤水的大竹桶直径达3~4m,不是简单就能修建的。

尽管巴蜀古镇的类型表现复杂多样,但它们的构成格局却始终是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经济要素和文化因子综合影响的结果,其历史文化遗产对外部影响的反馈表现为相应的构成特征。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来看,古镇的构成格局特征是需要保护的基本内容,具有明显的保护导向意义,可以为当前保护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进而为保护指明目标和方向。

4.3.1对自然环境的规限适应性及其保护导向意义

在巴蜀地区,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对古镇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强烈的规约与限制作用,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不利的外部条件;而经过历史积淀过后的古镇历史文化遗产,其构成又展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良好适应性。

1)物质文化遗产

从巴蜀地区的自然环境来看,其构成要素众多,既有山地、平原,又有江河、溪流,且彼此的关系组合相当复杂。在农业社会中,由于生产力的相对落后,无法对自然环境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因此巴蜀古镇人工环境整体形态与建设方式的选择相当有限,其空间各个层次的构成都由外部的自然环境来塑造和决定。而在古镇遗产的物质构成中,能够保存下来的部分都是对外部自然环境规限作用具有良好适应性的遗产内容。

从古镇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域构成来看,巴蜀以山地和丘陵构成为主。严酷的自然环境给古镇仅留下极为有限的区域布局空间。巴蜀古镇作为历史上最先生成发展起来的城镇,总是先占据着自然条件最为优越的地方。这类地方一般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既便于营建房屋,又利于耕种粮食;并且临近河流,既便于生产生活用水的取用,又利于内外交通运输;而且自然资源充沛,便于开采利用,发展地方经济。对照整个区域的古镇空间分布我们大致可以看出,成都平原地区、渝西浅丘地区也正是具备上述条件,才成为古镇分布数量最多、密度最大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