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面形态看,无论是平坝还是山区的古镇,其街巷的总体形态多为不规则的有机形态(枝状或网状)。这种形态在巴蜀地区的存在并非偶然,它是镇区所在的地形、水系走向以及建筑布局综合影响的结果。再从剖面形态来看,基于节约用地的考量,巴蜀古镇街巷相对于其他地区的古镇显得更加窄小。“街巷越宽则改造地形越多,建筑的有效使用面积越小、越不经济;而街巷窄一些,改造地形少,建筑有效使用面积越多,经济性好,还能减少不必要的建筑工程量。”[51]同时,街巷剖面的具体轮廓又与建筑界面有着密切的关联。建筑的高低变化、立面进退、屋檐形式影响着街巷的轮廓形态,其空间形式的多样组合造就了街巷变化丰富的剖面形态。
②结点:指交通、视线以及活动的汇聚点。巴蜀古镇镇区中的“结点”有三种具体形式,即:街巷交汇点、水陆过渡点和领域空间。
街巷交汇点是指街巷的水平交叉口,它是街巷交叉和行进方向发生改变的空间汇集点,具有聚集和发散的空间特征。由于巴蜀古镇的街巷形态万千,所以街巷交汇点也有多种平面形式。既有街道交叉、街巷交叉和巷道交叉之分,又有正交和斜交之别(图4.19)。不同交叉形式的组合形成形态各异的交汇空间,使得古镇街巷的空间序列产生出富有节奏的变化。
水陆过渡点是指古镇水陆之间的交通设施,包括桥梁、码头等具体形式。其中,桥梁是跨越水体、连接两岸的交通设施,而码头则是经由水路进出镇区的交通设施。巴蜀古镇中的桥梁既有悉心建造的精美桥梁,又有简单加工的朴素桥梁;而码头则既有人工开凿的石阶码头,又有自然天成的石阶码头。
领域空间系指巴蜀古镇街区里的建筑后退所围合形成的空间,或者是依靠构筑物的领域占有形成的空间。前者是一种围合空间,常见的如各种传统公建前的空地,或者街巷里不规则放大段;而后者则是一种通过构筑物占据所形成的心理控制性空间,一般是镇区中以古树、古井或亭台等构筑物为核心的领域空间。
总体来看,两者都是依托建(构)筑物来营造领域感,其空间尺度比较亲切,具有强烈的聚合性和场所感,易于聚集人气。
③街区:指巴蜀古镇镇区中以街巷为界,建筑群体所构成的区域。
巴蜀古镇街区的整体形态复杂多样,但分解开来却始终是由最基本的建筑原型所构成的。建筑原型是在自然、社会、文化、技术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建筑基形,是最为基本和稳定的地域空间结构,是街区结构的“细胞”。构成巴蜀古镇街区的建筑原型主要有两种,一是根植于巴蜀地区地势起伏大、多水湿热气候自然环境的单体“干栏式”建筑,这是巴蜀山地古镇中最常见的建筑形式。另一种建筑原型是中国传统的合院形式,在平坝地区的古镇镇区里,以这种原型为母题,天井合院式建筑通过沿主街进行横向拼接,垂直主街进行纵向重复,最后形成了近似面状的致密街区。
不同的巴蜀古镇,古镇的街区形态各不相同。从平面形态来看,既有片状街区,也有带状街区;既有集中成片的街区,也有疏松自由的街区。从建筑原型的组合方式来看,既有单体干栏建筑的自由搭接,也有合院天井建筑的规则拼接。此外,巴蜀古镇街区的功能构成上也有自己鲜明的特征。由于建筑性质的差异,公共建筑的尺度一般较大,造型独特,在平面肌理和空间形态上显着区别于一般的民居建筑,又加之公共建筑在古镇里数目众多,且分布广泛,最终也就导致形成了巴蜀古镇场镇形态和功能上的多“核心”格局(图4.22)。
④边沿:巴蜀古镇通常有两个明确的边沿,一个是镇区的平面边沿,再一个是镇区的天际边沿。这两种边沿形态丰富,其空间构成具有鲜明的巴蜀地域特色,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城镇。
平面边沿是指界定巴蜀古镇街区的非道路连续界线,最常见的是指古镇的岸线,因为这种岸线具有“视觉明确、形式连续而且不可穿透”[53]的典型边沿特征。巴蜀古镇的岸线因所在水体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古镇外部水体一侧的岸线。这类岸线由于水体流量和流速较大,水流冲刷作用剧烈,其岸线线形较为平直,构成一般以石质驳岸为主;同时,水位的周期性涨落也使得岸线的位置也常有变动。为了防洪,岸线上常有一大片河滩地不能做永久性的建筑用地,建筑一般离水体有一定距离。其二是古镇内部水体一侧的古镇岸线,这里水流量相对较小,流速平缓,水流冲刷力小,驳岸线形比较自由,构成以土石混杂为主。
古镇街区与水体的距离较近,建筑形式活泼,体现出强烈的亲水性。
镇区人工环境的天际边沿就是街区立面轮廓的天际线,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视觉美感。
“天际线的美感经验——它们的视觉美及感染力——取决于三项要素:一是自身的形式;二是周围的环境——照明、气候、空气等;三是观赏者的心境、爱好和联想。”
中国传统村镇给人留下的印象主要是水平方向的稳定感,人工环境与大地的关系极为紧密而和谐。但在多数的巴蜀古镇中,由于古镇本身所具有的“双三维”结构,使得古镇人工环境的天际线变得起伏不定,变化万千。同时,不同天气情况下的天际线,其整体形态也呈现出不同的美学特征。晴空万里之时,天际线清晰明净,爽利透彻,而在雨雾时节,天际线则模糊朦胧,情调婉约。
⑤标志:指能成为视觉焦点的古镇镇区建构筑物。理论上来讲,要成为古镇的标志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本身的外形(包括造型、材质、颜色等)必须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易于辨识;二是所在位置要有良好的观察条件,即都能够快速地捕捉到这些视觉形象。
在巴蜀古镇的镇区里,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物包括宫庙、会馆、祠堂等公共建筑和大型民居宅院两种类型;而作为标志的构筑物则包括了亭、塔、枋、栅、桥、井等多种生活、生产设施。
这两类建(构)筑物具有色彩鲜明、造型独特的特征,加之常位于镇区里的显要位置,因此常常成为古镇的标志物。
4.1.3古镇历史建筑的地缘性形态
本书的古镇建筑是指分布于巴蜀古镇传统镇区内的历史建筑,包括各类传统的公共建筑和民居建筑,是一种具有地缘特色的建筑形态,在类型和空间两个方面具有独特的构成1)类型构成
巴蜀地域不同的自然环境与复杂的社会过程塑造了古镇构成多样的建筑类型。按空间关系、结构形式和功能差别,巴蜀古镇的传统建筑可分为不同类型。
(1)按空间关系划分
①干栏式建筑:巴蜀地区的分布最为广泛,发展历史最为久远的一种原生建筑。干栏式建筑之所以在巴蜀地区盛行,是由巴蜀地区多山的地理环境和潮湿炎热的气候条件所决定的。目前在巴蜀古镇里保留下来的干栏建筑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东南部和南部的山地丘陵地区,多为明清时代所建,是湖广移民对巴蜀早期干栏建筑全面继承和深入发展的结果。
古镇的干栏建筑按照不同的标准具有不同的划分方式,“一种根据其发展过程可以分为早期的巢居——树上居和后来的楼居两种形式;一种根据其所处的不同环境可以分为滨水干栏、平地干栏和山地干栏三类;另外根据构筑的不同方式,可以分为捆绑式、井干式、穿斗式、抬梁式以及混合式等。”[32]②天井合院式建筑:此建筑类型多分布于巴蜀平坝或丘陵地区的古镇里,是中原建筑文化对巴蜀本土建筑文化多次渗透影响的结果。现存之天井合院式建筑是当初“湖广填四川”时由江西、安徽等地的移民在巴蜀本地宫室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建筑形式。从类型来讲,古镇的天井合院式建筑也可以有多种划分方式,“根据地理条件划分为平原院落和山地院落;又可以根据其结构形式划分为土木结构、穿斗木结构、抬梁木结构、砖木结构等;或根据其围合形式分为四合院、三合院、二合院等。又有根据地区建筑特色差别将其分为以中国北方为主的房房相离式院落建筑和以中国南方为主的房房相连式院落建筑。”
(2)按结构形式划分
①穿斗式结构:这是巴蜀古镇建筑中最为常见的房屋结构,是以柱承重为受力特征的建筑结构形式。穿斗结构的具体做法是沿房屋的进深方向按檩数列柱,柱上架檩,檩上布椽,屋面荷载直接由檩传至柱,而不用梁;每列柱靠数层穿过柱身的穿枋贯穿起来,构成一榻构架;平行的若干棍构架之间用斗枋和欠子相连,就形成了完整的穿斗式结构。
②抬梁式结构:用料精良粗壮,形式庄重,是以梁承重为受力特征的建筑结构形式,主要用于获取较大的室内空间。在巴蜀古镇里,与穿斗结构相比,纯粹的抬梁结构因用材讲究、受力结构复杂、地形适应性差、造价高昂,而很少被采用,仅见于一些公建或大型民宅厅堂。从结构关系来看,巴蜀古镇建筑的抬梁结构实则与穿斗结构类似,仍然是以柱承檩,梁头则扣入柱卯口内。梁除以抬梁的方式承载屋面之外,还起到类似穿枋的联系作用。
镇里基本上只用于公共建筑或府邸大院中,其目的同样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室内空间。穿抬并用式结构建构十分灵活,无一定的“法式”,可以根据空间使用要求与经济要求之间的矛盾有机地调整穿、抬二式的比重,自由地控制室内空间的开合。
④砖(土)木混合结构:多见于合院天井式建筑,实则也是穿斗结构或抬梁结构的一种特殊结构形式。其结构的具体作法是,穿斗或抬梁的木结构作为建筑主体的受力部分,而建筑外墙或封火山墙的砖(土)砌体则作为围护结构或防火结构,这样就形成了所谓的砖(土)木混合结构。不过,由于砖(土)砌体的整体性较差,对地形的适应能力较弱,所以这种结构往往仅在巴蜀平坝地区的古镇建筑中出现。
(3)按功能性质划分
①古镇的公共建筑通常包括会馆建筑、祠堂建筑和宫庙建筑。
会馆建筑:会馆,为明清之际同省、同府、同乡或同业的入川移民所设立的民间事务机构,在巴蜀古镇中至今还大量保存,是巴蜀古镇最有特色的建筑形式。“会馆主要有行业会馆和移民会馆两大类,也可在移民会馆内再分成迁徙性移民会馆和科举类移民会馆。”[56]根据各地祀神情况的不同,会馆有不同的名称,湖广会馆一般称禹王宫或真武宫,江西会馆称萧公庙或万寿宫,福建会馆称天后宫,广东会馆称南华宫,贵州会馆称荣禄宫。巴蜀古镇会馆建筑的风格既吸收了移民的原省特色,又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反映出“土”、“客”两种文化的交融并蓄。
发展至后期,各地会馆建筑布局型制已基本相同,而不同地源会馆的文化特色与俗尚风格,则只在建筑的造型与装饰上略有差异。
祠堂建筑:祠堂是巴蜀古镇移民的生存竞争由“家庭”转向“宗族”的过程中,宗法礼制逐渐得到强化的空间产物,也是宗法观念、祖先崇拜等传统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为了凝聚家族的力量,提升本族的社会地位,古镇居民以同姓的本宗族为单位修订族谱、建立祠堂。古镇的祠堂建筑提供了同族人互相联系的场所,是同族人祭祀祖先的场所和家族的活动中心,其建筑空间注重精神、宗族意识的强化,具有强烈的威严和凝重感。
宫庙建筑:宫庙建筑是古镇居民进行祭祀膜拜的地方。巴蜀古镇中的宫庙建筑包括两种类型,一类是官式的宫庙建筑,多为官府出资修建的佛、道寺庙;另一类是民间的宫庙建筑,多为信众自发集资修建的民间庙宇。从布局关系来看,宫庙建筑大多占据镇中风水要害之地,地势显要,环境优美。庙宇或依山面水、藏风聚气;或独据高地,俯瞰古镇;又或临水而建,守居水口要害。
②古镇的民居建筑按功能构成关系可分为宅居型民居、店居型民居和坊居型民居[55]。
宅居型民居:这是一种纯居住功能的民居建筑,根据规模大小可分为大型宅院和普通住宅两种类型。大型宅院多为大户或富户所居住,一般是以院落(天井)为核心的建筑组合群体,规模较大,型制规整。它通常布局于古镇的独立地段或者街巷中的显要区段,多为三合院或者四合院;普通住宅则为一般平民所居住,以一进为主(偶有多进),其特点是规模较小,朴素平实,紧凑集约。在巴蜀古镇中,普通住宅是古镇街区构成的主体,通常没有明确的轴线秩序,布局较为灵活自。
店居型民居:这是一种兼有商业功能的商住混合性住宅,是巴蜀古镇中最主要的民居类型。古镇店铺一般沿街而建,为了经营的方便,店主的生活部分常依附于商业店铺而修建一体,于是就形成了这种商住合一的店居型民居。根据店铺与居住的空间关系,古镇店居型民居的商住组合形式可分为店宅同层(前店后宅)和店宅分层(下店上宅或上店下宅)两种布局坊居型民居:这是一种兼有生产功能的坊住混合性住宅。巴蜀古镇里集聚有各式各样的手工业作坊,专门服务于古镇居民或者附近农民。由产业性质所决定,古镇里的小型手工业一般不需要有独立的专门空间,所以作坊可与从业者的住宅结合在一起,集作坊、居住于一身,采用家庭式的生产模式,形成所谓的坊居型民居。坊居型民居的平面布局特色与店宅型民居类似,只是功能组织更为复杂,有时甚至把商业功能也纳入进来,形成“上住下店后坊”或“前店内坊后住”等空间组合模式。
2)空间构成
(1)平面组合与功能关系
“以木构架结构为主的中国建筑体系,在平面布局方面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57]巴蜀古镇中,基于类似的建筑空间尺度和构造方式,无论是干栏式建筑还是合院建筑都以“间”作为基本的构成单元。巴蜀古镇传统建筑的“间”,一般面阔为3米,进深为3~14米。沿袭明代之规定“庶民庐舍不过三间”,一般的古镇民居房屋都是三“间”,较大的公共院落为五“间”,最大正房可到七间十一架,但在古镇里比较少见。以“间”为单位,巴蜀古镇的建筑平面从简到繁,可以自由地进行空间拓展,具有多种形式的平面组合关系。具体形成什么样的平面组合形式,则取决于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水平等方面因素的实际影响程度。在形成建筑平面的同时,其相应的功能布局也被确定下来。在传统宗法礼制思想的影响下,尽管这些建筑有多种平面形式,但哪怕是最简单的建筑平面也和最复杂的平面有着相似的功能布局考量——基于对祖先的崇敬和亲朋好友的尊重,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建筑平面,其显要位置的空间(如轴线上的堂屋)总是被划分为公共空间(堂屋),往往作为祭祀或者会客之用;而自己生活所用之私密作息空间则一般被布置在建筑的次要位置(如两翼或者端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