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求人不如求己:如何做一个会说话办事的人
23899500000041

第41章 职场中的说话办事资本(5)

要向你的上司表示反对意见时,你必须要有充分的理由,更要说得使他完全信服。但是,说话技巧的运用不能不讲究。上述例子中,那位青年一句“我恐怕它太好了”这样的恭维话,先满足了经理的自尊心,同时也不会使他产生不悦。然后,你再陈述反对的充分理由,经理也就不会因此而觉得难堪了。

3.荒谬说理

有一年,秦始皇打算把打猎游乐的园林东延至函谷关,西扩至雍、陈仓一带。这样一来,几千万亩农田将成为牧场。优旃听到这个消息,想反对秦始皇的这一决定。于是,他找了一个秦始皇兴致勃勃的时机探听虚实:“听说皇上要扩大园林。”

“有这么回事!”秦始皇得意地说。

“太好了!”优旃说:

“园林扩大了,可以多养禽兽,要是敌人从东方来进攻,咱们可以用大大小小的麋鹿去撞死他们!”

秦始皇听了,哈哈大笑。再一想,明白了优旃的话,觉得自己的做法确实不妥,于是把扩大园林的事搁下了。

优旃要反对秦始皇的决定,当然不可以直言正谏,那样容易触怒对方,招来杀身之祸。因此,他极力表示赞成,同时也极力把麋鹿的作用夸大到不可能的地步,“要是敌人来进攻,可以用大大小小的麋鹿去撞死他们!”,这显然是一个荒谬至极的结论。这使秦始皇在荒唐中醒悟到不能劳民伤财,只能养精蓄锐,以对付可能的来犯之敌。这种荒谬说理的技巧,在跟上司表达相反的意见时,往往能收到戏剧性的好效果。让上司在一笑之间明白真理,不仅改变了他原本的主意,更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轻松的氛围中,上司能不被你的机智和幽默所打动吗?

让上司愉快接受你的建议

给上司提建议,总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害怕好心提建议反而把与上司的关系弄僵了。如何说话,才能既让上司接受了你的建议,又不让他觉得你不是在故意与他为难或者不给他面子。

1.嬉笑怒骂

某家公司的待遇很差,职工苦不堪言。公司上级之所以不肯改善职员的待遇,是因为他认为下级职员是庸才,对公司不够忠心,工作不努力,而且多数人兼职。当有人拿其他同性质的公司作对比时,该上级说,他们公司的职员是正途出身,不像我的下属是杂牌军。

有一天,该上级的一位高级职员针对公司近来迟到人数逐渐增多这一现象,对上级说:

“初级职员简直没法到公司办事。”

上级问:“道理何在?”

这位高级职员说:

“坐人力车吧,觉得车费太贵;坐电车吧,又苦于挤不上去;而且每月所出的电车费,也不胜负担,让他们如何能解决这个问题?”

高级职员叹了口气,一副毫无办法的样子。上级接着说:“以步当车,一文不费,而且可以借此运动身体,不是好的办这么?”高级职员摇摇头:

“不行,袜子走破了,他们买不起新的。我倒有一个办法,希望上级出一个布告,提倡赤足运动,号召大家赤脚走路上班,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吗?谁让他们命运太坏,生在这个时候?谁让他们不去想发财的门路,却当苦命的职员?他们坐不起电车、人力车,也不能鞋袜整齐地到公司上班,都是活该!他一面说,一面笑,说得公司上级也不好意思起来,只好同意改善一下部属的待遇。

在这里,该公司高级职员给上司提建议的办法就是“嬉笑怒骂”。他用责备下属的语气,尽量表露他们的苦衷,用反面的方式表达正面意思:公司待遇太低。在语气上虽是嬉笑,实质上是怒骂和批评。由于比较委婉,不伤对方面子,对方容易听进去,一旦觉悟到自己的过失,就容易接受建议,采取行动。

2.由此及彼

燕国地处僻远,国内人才缺乏。不但外面的有才之人不肯来燕国,就连燕国内人才也都先后离开燕国到别国去寻求发展去了。对此,昭王心急如焚,只恐燕国会因此而衰落下去,迟早要被别国吞并。他手下的大臣给他出了一个招揽人才的好办法。郭槐说:“从前有个国王,非常喜欢千里马,自己却没有,就宣称愿出一千两黄金买一匹千里马,却始终没有买到。国王手下的一个侍者说只要用五百两黄金就可以买一匹千里马。国王喜出望外,给了那侍者五百两黄金。但时隔不久,侍者给国王带回的却是一大堆死马的骨头,当然是用那五百两黄金买的。国王大为恼火,侍从却不慌不忙地向国王解释说,我国能用五百两黄金买大堆死马骨头,天下人自会相信国王您是真心肯出大价钱买千里马,这样的话,千里马一定会自动上门的。事实果如侍者所说,不到一年的工夫,这个国家就得到了三千匹千里马。既然如今大王真的很想招揽天下的英才以振兴燕国,那么就从我郭槐做起吧,我做事平庸,没有什么大才干,就像一堆死马骨头。如果您对我这个庸才很重用尊敬,那么天下比我有才能的贤人就会知道您确实是求贤若渴而纷至沓来,投奔您的门下,为大王所用。”

燕昭王觉得郭槐说得很有道理,就按照他的建议照办了。昭王处处尊敬郭槐,给他非常高的奖赏,封他很高的爵禄,各方面都给予特殊优待。这样,不到三年,天下的贤才就从四面八方奔向地穷山远的燕国,投到燕昭王的门下,为他献计献策。由于国内人才辈出,昭王也公正严明,时间不长,燕国就变得兵强马壮,国家繁荣昌盛了。

郭槐让燕昭王接受了他建议的高明之处在于,由此及彼,以别人的成功的例子论证了自己建议的可行性,无形中为自己营造了气势。

给上司提建议,最好自己对该建议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如果能引经据典地以真实存在过的真实例子为证,无疑会加大自己建议的说服力。让上司切实从内心认可了这个建议,看到了建议将要带来的利益,就必然乐意接受。

3.兼并上司的立场

李先生是一家比较知名网络企业的总经理助理。他的顶头上司王总乃搞学术、技术出身,由于工作重点长期落在研究开发领域,因此对企业管理依然一知半解,出于对技术的钟情与依恋,王总直接插手技术部门的事,把管理的层级体系搞得乱七八糟,其他部门虽然表面上敢怒不敢言,但私下里无不怨声载道,让李先生与其他部门沟通协调倍感吃力。

经过思考,李先生决定采用兼并策略,再次向王总提建议。

他对王总说:

“真正意义上的领导权威包含着技术权威和管理权威两个层面,王总的技术权威已经牢固树立,如果能在人事、营销、财物方面的管理上更倾心的话,整体的领导权威就能树立得更加完美。”

王总听后,若有所思。后来,王总果然越来越多地把时间用在人事、营销、财务的管理上,企业的不稳定因素得到控制,公司运营进入了高速发展状态,李先生的各项工作也顺风顺水,渐入佳境。

李先生巧妙地兼并了王总的立场,这的确不失为向上司提意见的好策略。首先,它没有排斥上司的观点,而是站在上司的立场上,最终是为了维护上司的权威,出发点是善意良性的;其次,这种策略是一种温和的方式,能够充分照顾上司的自尊,易于被上司接受,效率较高;另外,它需要很强的综合能力,需要很高的社会修养,能够针对不同情况,不断提出有效率的兼并上司立场的意见。当然久而久之,自己个人的领导能力亦会迎风而长,甚至来一个飞速提升。

在实际工作中,上司毕竟也是人,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上司在某些方面有缺陷是很自然的,关键是作为员工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认识到上司也是人,不是神。立场站对后,处理同上司的关系就会顺利的多。在上司面前,要热情、积极、懂礼节,轻易不要否定上司,说每一句话要给上司留有台阶,不要把上司赶到绝地,这样对双方都是非常不利的。另外,对上司委任的职务要积极投入,不要辜负上司的信任。对工作中的困境,不要轻易地在上司跟前抱怨“这事太难了!”这只能显示自己的无能和推卸责任。同时又将上司置于窘境,显得上司没有主见,让上司脸上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