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36招摆脱身心痛苦
23885000000020

第20章 职场痛苦解除术(14)

③来自家庭方面的影响。家庭也是社交恐惧症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的结构、兄弟姐妹的情况,都对社交恐惧的发生起着一定的作用。在家里总是受到批评、得不到爱的孩子,长大了容易不信任别人,发生社交问题。还有一种情况,患者表面上对社会适应良好,但缺乏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只能与人在表面层次交往,这是一种隐性的不能融入社会的表现。这种人虽然可能不是社交恐惧症患者,但在社交上也会有问题。这种现象也与他所生长的家庭有关。

④社交恐惧患者的认知和情绪。我们知道,以人本主义为基础的精神分析治疗,是针对情绪做工作的,因为情绪也涉及到认知。社交恐惧症患者,往往有比较强烈的自罪感,往往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常感到消沉。但又自认为在某些重要方面比谁都强,且非常优秀。最终,在自卑的情绪中反复挣扎。

人们为了生存,就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交往。在此过程之中,可能需要与重要人物交谈,可能会在公众场合发表观点,也可能会出现在谈判、酒会、晚宴等社交场所。但是,他们却身不由己地退却,或虽硬着头皮去了,因表现失态而让大好机会白白溜走,于是非常懊恼、后悔,但当下一个机会再出现的时候,又开始胆怯、犹豫、心慌、手颤,久而久之,自信心在一次次窘态中消耗殆尽。最终,患上严重的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是以焦虑、恐惧和自闭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自我封闭、不敢交友、害怕社交;有社交的欲望而得不到满足,由此而产生焦虑、孤独;不敢面对挫折,由此而逃避现实,觉得只有躲在没人的地方才安全。但是社交恐惧症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面对陌生人而手足无措,而且还表现为不能在公众场合打电话、与人共饮、单独和陌生人见面,以及不能在有人注视的情况下工作等较为极端的行为。当这种恐惧、焦虑的情绪出现时,还常伴有心慌、颤抖、出汗、呼吸困难等症状。据统计,平均每10人中就有1人可能患有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主要可以分成两类:

(1)一般社交恐惧症。

一般社交恐惧症的患者,不论在任何地方,任何情境中,都害怕自己成为别人注意的对象。他们总觉得周围每个人都在看着自己,观察自己的每个小动作。而且害怕被介绍给陌生人,甚至害怕在公共场所进餐、喝饮料。他们常常回避去商场和进餐馆,更不敢和老板、同事或任何人进行争论,以捍卫自己的权利。

(2)特殊社交恐惧症。

特殊社交恐惧症的患者,以对某些特殊的情境或场合特别恐惧。他们害怕当众发言,当众表演。但是,他们在别的社交场合却并不感到恐惧。推销员、演员、教师、音乐演奏家等,经常都会有特殊的社交恐惧症。他们在与别人的一般交往中,并没有什么异常,可是当需要他们上台表演或者当众演讲时,他们就会感到极度的恐惧,常常变得结结巴巴,甚至愣在当场。

社交恐惧症患者,总是担心会在别人面前出丑,在参加社交聚会之前,他们都会感到极度的焦虑。他们会想象自己在别人面前如何出丑。当他们真的和别人在一起时,他们会感到更加不自然,甚至一句话也说不出。在聚会结束以后,他们会一遍一遍地在脑子里重温刚才的镜头,回想自己是如何处理每一个细节的,自己应该怎么做才正确。

这两类社交恐惧症都有类似的躯体症状:出汗、口干、心跳剧烈、脸红、口吃、轻微颤抖等。有时候,患者发现自己呼吸急促,手脚冰凉。最糟糕的结果是,患者会进入惊恐状态。

社交恐惧又可细分为许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有:

(1)赤面恐惧。

正常人经常会由于害羞或不好意思而脸红,但赤面恐惧患者却对此过度焦虑,感到在人前脸红是十分羞耻的事,不敢与众人见面、接触。而且伴有严重的虚伪性,常常掩饰自己的赤面,害怕被人觉察,导致内心十分苦恼。患者惧怕到众人面前,在乘公共汽车时,总感到自己处在众人注视之下,终于连公共汽车也不敢乘。如有位赤面恐惧的学生患者,对上学乘公共汽车感到痛苦,便总是在别人上车完毕,公共汽车快开时才匆匆上车,以此方法避开人们的注目。因为坐下会与别人正面相对,便干脆站在车门口来隐藏自己的赤面。

(2)视线恐惧。

患者大多不敢正视对方,自己的视线与对方的视线相遇就感到非常难堪,以至于眼睛不知看哪儿才好。患者一味注意视线的事情,并急于强迫自己稳定下来,但往往事与愿违,终于不能集中注意力与对方交谈,谈话前言不搭后语,而且往往失去常态。例如,有的学生患者在上课时,总是情不自禁地去注意自己旁边的同学,或总感到旁边的同学在注意自己,结果影响了上课,并给自己带来无比的痛苦。

(3)表情恐惧。

患者总担心自己的面部表情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或被人看不起,对此惶恐不安。表情恐惧多与眼神有关,患者认为他人的眼神会令自己生畏,或认为自己的眼神毫无光彩等。有一位表情恐惧患者,固执地认为自己的眼睛过大,黑眼球突出,被人瞧不起。还有人认为自己的表情经常是一副生气的样子,肯定给别人带来不快。他冥思苦想,最后竟使用橡皮膏贴住自己的眼角,认为这样就会使眼睛变小,但眼睛却承受了极大的拉力,非常痛苦,也很难持久。最后,患者痛下决心做了手术……

(4)异性恐惧。

主要症状与前几种情况大致相同,只是患者在与异性或者上级接触时,症状尤其严重,感到极大的压迫感,不知所措,甚至连话也说不出来。与自己熟识的同性及一般同事交往时,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5)口吃恐惧。

口吃恐惧可归类于社交恐惧的一种。患者本人独自朗读时,没有什么异常,但到别人面前时,谈话就难以进行。或者有发音障碍,刚说到一半儿,就说不下去了,对此忧心忡忡,因不能与人交谈而感到自己是个残缺的人,为此而苦恼。

[案例1]杨某,女,18岁,学生。不敢与人来往,怕与人对视,怕他人耻笑。她从小性格就比较内向,没有伙伴,当时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到初中后,看到其他女同学经常和男同学在一起,又说又笑,十分开心,对他们是既羡慕又嫉妒,自己为什么做不到呢?她的个性虽然孤僻,但内心却渴求与人交往,并希望被他们重视,可她做不到,因此,她的内心十分矛盾。

进了高中,这种矛盾冲突越发强烈,每天独来独往十分痛苦。到高三时几乎不敢去上课,在家还比较安静,一到学校就心烦。进入大学后,这种感觉几乎发展到了极致,常感到自卑,怕同学耻笑,不敢与他人的视线相对。她也知道这只是自己心理上的问题,但就是无法控制。父母的事业心较强,对她也很少过问。但她的学习成绩尚好,可她总觉得不如别人,在男同学面前没有吸引力。

[案例2]林某,27岁,女性。在一家外企工作,虽然业务上表现尚可,但几乎从不参加聚会、聚餐等集体活动,每次都会找借口回避。她中学时便有不合群、过度内向、不善交际、怕见陌生人和怕被人注目等现象,经常会脸红,还被同学们戏称为“害羞女生”。近来症状明显加重,因被提升为经理秘书,经常要参加会议,文字准备工作也较多。但患者发现,在做记录文字或电脑打字时都会手颤,怕被人注意,因此经常找借口请假不参加会议。患者为此而痛苦不堪。

社交恐惧症主要发生在抑郁型气质的人身上,这种人害怕与他人交往,刚开始患者都有一些自卑或害羞的心理,举手投足总是畏畏缩缩、顾虑重重。长期不与他人交往,使他们逐渐地失去了与人交往的念头。即使偶尔参加一两次社交活动,也会有严重的不良情绪出现,内心不由自主地恐慌起来,并伴随有心跳加速、呼吸短促、身体抖动等生理反应。严重的社交恐惧症患者,竟然觉得与人交往和上刑场毫无两样,而且还会继续恶化,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最终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因此,对于社交恐惧症患者要进行预防和必要的治疗。

(1)社交恐惧症的自我预防。

社交恐惧症多由心理恐惧引起,如怕难为情、怕见陌生人、怕表现自我等。是在多年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形成的,因此就需要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逐步培养患者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有意识地多接触周围的人和事。

预防社交恐惧症,首要从心理上战胜自卑。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在社交上不如别人,但并非什么都不如别人,要多想想自己的长处。不习惯社交的人,要去掉其自卑感,树立一种自强、自信、自立的精神。其次,要敢于面对并克服害怕的心理。因为,正常的社交活动,并不带有什么神秘的色彩,只不过是社会间人与人的交往与应酬。因此过分注意自己社交中的言谈举止是多余的,只要做到随和、大方、自然就行了。再次,要注意社交的形式,如社交前可带着明确的社交内容参加社交。心理上有了具体社交内容,就可以把注意力从自身转移到事物上,不至于过分紧张,有助于消除恐惧。

(2)对社交恐惧症的自我疗法。

①相信自己,不断地告诫自己“我能行”、“我是最好的”。

②不苛求自己,只要尽力就好,至于结果会怎样暂且不必顾忌。

③忘记所有过去不愉快的事情,一切从现在做起。

④友善待人,快乐为本。在帮助他人时能忘却自己的烦恼,同时也可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存在。

⑤找位可以倾诉的朋友。有烦恼时一定要说出来,找个可信赖的人说出自己的烦恼。

⑥每天给自己10分钟的思考时间,不断总结自己才能不断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

⑦到人多的地方去,让不断过往的人在眼前经过,力争向人们表示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