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军事战略论
2384600000099

第99章 提升战略指数(104)

了解到军事系统内部循环的道理,就可以据此而准确把握和应用军事战略。而所谓把握和应用军事战略,实质即是要保持和提升自己的战略指数。

像中国这样一个素来以军事克制为外交特征的国家中,军事力量的建设被排在其国家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最末端,但是,即便是这样,也并不能说中国人不注重发展军事力量,事实是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建设必然要随着它的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同步进行,只是它在设计国家整体战略的时候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军事力量的发展之间的先后顺序作出了调整。中国人力求做到既不使军事力量的发展妨害到它的国家整体的现代化建设,同时又要建设足以跟上它的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军事力量。

军事力量的提升在另一种情形中可以形容为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改善,一个国家虽然拥有数目众多的军队人数,但是由于数目太多而平均每个人所接受的军事训练水平和军事装备有限,因而造成了这个国家的整体战力低下。这时,这个国家开始改善其军事力量构成,缩减军队人数,增加每个军事人员的训练程度和武器装备,从而提升其战斗力。北朝鲜此前一直就处于军事人员数目庞大,但其实际战力普遍低下的状态,近年来它也开始仿效中国栽军以改善军事质量的做法,投入精力来改善它的军队质量,这种情形也同样可以归类为通过数量的减少的质量的改善来提升军事力量。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一个国家是如何通过减少军事力量的数量来改善其质量的,让我们来看看国际社会上一度普遍流行的裁军现象。

“动物们为了裁军聚到一起。狮子也斜着眼睛,瞅着老鹰说道:‘翅膀必须销毁。’老鹰看着公牛宣称:‘牛角应当销毁。’公牛瞧着老虎说道:‘虎掌,尤其是爪子,必须销毁。’轮到黑熊时,它说:‘所有武器都必须销毁,因为一切必须做的事情,全世界都应当接受。”尽管国际社会多次呼吁裁军,但是,各国之间的军备竞赛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而如果把裁军仅仅理解为减少军事人员的数量,那么就是近乎于狡辩的诺言,因为军事人员的数目大小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的强弱,至少处于同等重要地位的还有质量,比如中国现有军队的人数就远远要多于美国,但其军力评估却要远远落后于美国。载掉的只不过是被认为是累赘的那一部分,现代军事讲究质量和效益,因此,尽管一个国家的军队人数减少了,但其实际军事力量却很可能由于结构得到优化反而大大提高。

军事力量虽然强大,但是却并不知道如何有效地使用,就会导致军事力量被滥用或者搁置不用。

我们应当意图避免给人造成这样一种印象,即善用军事力量就是要求一个国家不断地发动对外战争。这种说法在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期国家有机体理论盛行的年代里特别显著,根据此种说法,国家有机体的运动与人具有相同的机理,一个人需要经常不断地多做运动以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因此他们推论说国家有机体也应当不断地作运动即进行战争以保持这个国家的活力。到了今天,这种国家有机体理论的战争运动已经为人所鄙弃,但是一些人依然找到了与此相契合的做法,他们认为一个国家应当时常进行军事演习以使这个国家的军队得到锻炼。

我们在此所说的善用军事力量,其真正的含义是说一个国家应当依据其整体战略目标而更加有效力地使用它的军事力量。并且,这种说法也只限于这个国家决定使用军事力量的时候,而并不是说要求一个国家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形中都要使用军事力量。此外,一个国家使用军事力量绝不能等同于进行战争,尽管公认的事实是战争即是要投入使用国家的军事力量,然而战争中对于军事力量的使用只构成了军事力量使用模式中的一种。不过,一个国家要想真正做到善用军事力量,也不能像某些国家那样一味地规避战争,战争既然构成一个国家使用军事力量的一种模式,那么在着手提升一个国家的军事战略指数时,就应当一视同仁地将包含于其中的各种使用模式都考虑进来,根据内外的实际情势和这个国家实际的军事和政策需求而决定采用哪一种使用模式。

现在,让我们来切回到善用军事力量的最精确最具体的表述中,即是如何更加有效地使用军事力量。

战略、战术上的进攻与防守

战略这种东西,既可以用来建设自己、也可以用来摧毁敌人,当你用它来建设自己时你就是处于防守的姿势,当你用来摧毁敌人时你就是处于进攻的状态。

防守首先要使你自己的战略指数尽可能得以全方位地提升,其次才是凭借着你得以提升的战略指数来失败潜在的或者近在咫尺的敌人;进攻的首要目标则是要挫败敌人,降低敌人的战略指数,使得它不再对你构成威胁,你自身的战略指数的提升只是相对于敌人的被失败而言的。

所谓进攻与防守之间的转换,是指敌我双方战略指数之间的相对变化:当你因为采取防守姿势而使自己的战略指数得以提升之后,敌人的生存空间由此被挤压、敌人的实力由此被削弱、敌人的策略由此而失效,这就是说你在建设自己的同时达到了摧毁敌人的效果,于是防守就转变成了进攻;当你因为采取攻势而使得敌人的战略指数被降低之后,你的生存空间由此得以扩展、你的实力由此得到壮大、你的策略由此更加有效,这就是说你在摧毁敌人的同时达到了建设自己的效果,于是进攻就转换成了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