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未来的根本在于 “信”
打败仗无疑是令人痛心疾首的。但是,倾注一国之力而在战争中一决高下,这又是不合乎王道的。纵观当今时局,我们大可不必为这种情况担心。但是,我国工商业的方向该何去何从呢?对于恢复和平之后的实业界而言,也许会产生许多意外的变化,有可能好也有可能坏,总之是我们无法预测的。
无论如何,我们在面对未来时,一定要保持信念,就算再失望,也要坚持自己的信仰和主张。也就是说,凡事三思而后行,就一定能减少错误。像战争这样的突发事件,虽然超出我们所料。但人生在世,所有的兴趣和理想,都必须要从道德出发去进行。其中所谓的商业道德,说到最根本的就是一个字——信。如果没有了诚信,实业界就没有坚实的基础。总而言之,在和平年代,我们这些身处实业界的人不仅是责任重大,还要对实业未来的发展作出合理的规划,然后以此为基准,将经济活动逐步开展。
“国民保持充分的希望,活泼地工作”,这是一个美国人对日本的评语。不久前,他通过对日本的观察,从而得出了这一结论,认为日本人总能怀抱希望积极地工作。听了他的评论,我觉得很高兴。虽然我已经老了,可我从心底希望我的国家能一天比一天繁荣富强,希望百姓能安居乐业,幸福快乐。我想,这应该也是我们所有实业家的共同心愿吧!
处在当今这样一个时局,想要预测未来如何,必须要经过深思熟虑,根据所经营的事业,制定出适宜的方针。因此必须遵照上面所说的“信”字,如果所有实业家都能做到这一点,相信不久的将来,不仅日本的财富会增加,就连国民的整体素质也会提升一个档次。当然,这不仅仅是对时局的希望,更多的还是希望大家能从相互承担的工作出发考虑,共同制定出适宜的方针。
对工作保有兴趣
近来流行一句话:
“无论对于什么工作,都必须保持兴趣”。那兴趣的具体含义又是什么呢?我不是学者,难以作出完善的解释。不过,我深切地希望每个人在恪守自己职责的同时,都能对自己的工作保持良好的兴趣。
兴趣一词,既指理想、欲望,也有爱好、喜欢的意思。按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履行职责,也就是俗话所说的“例行公事”。但是,如果对某项工作充满兴趣,就会从内心深处想把这项工作做好,也就是把自己的理想和欲望加诸到工作上,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兴趣。
虽然兴趣的确切定义我不知道,但我认为,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一定要保有兴趣。如果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又是积极向上的,那么,就能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带着兴趣去工作的人,往往都是神采奕奕,激情饱满的,而且工作的效率也很高。反之,就会觉得工作毫无意义,人也只是一个受工作支配的空壳而已。
有本书中说到了养生法,就是说人老了以后,如果只有吃饭、睡觉这些事的话,那就不是生命的存在,而是肉体的存在。所以,人的年龄可以增长,身体可以不灵活,但是思想不能不存在,只要有用心做事的信念,这才能称得上生命的存在。
人都希望生命的存在,而不希望自己活得如行尸走肉一般,这是我们老年人应该要谨记的。另外,我们说一个人还活着,大概都是指肉体还存在。如果这样的人多了,日本也就不会充满生气了。其实现在的社会,很多人,包括一些名人都是指只有肉体还活着的。
所以,对于所做的事,并不能仅仅把它视作一项工作,还要对它保持足够的兴趣。如果一个人对工作没有了兴趣,那他也会变得无精打采,就像木偶一般。因此做任何事情,必不可少的就是兴趣,即使不能事事如愿,也一定会有部分与自己的初衷相吻合的。孔子有句话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这是指兴趣到了顶点的最高境界。
道德传统
道德是否也会像物理学、化学那样逐渐进化呢?有人认为,道德是随着文明的发展而进化的。虽然很难给道德下一个完整而准确的定义,但宗教信念却是可以用来加强道德的。从逻辑上说,也能维持人的道德心。这样的解释,不也诠释道德的进化吗?
“道德”这个词出自中国古代唐虞之世所说的王道,历史非常的悠久。
进化不仅仅是在生物方面,以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来说,古代的东西都是在不断进化的。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生物的进化,很多东西都发生了变化。虽然进化论是针对生物体来说的,可仔细研究过后,即使是非生物体,不也是在发展变化的吗?与其说是变化,不如说是进步。
礼教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历来为中国人所推崇的二十四孝,列举了很多孝顺长辈的故事,其中最可笑的是和一个叫郭巨的人的故事。这个郭巨因为家里很穷,无力养活父母和孩子,因此想把孩子活埋了,好省下粮食给父母吃。挖土的时候,发现了一口装满金子的锅,这样他的孩子才逃过一劫,父母和孩子也都过上了好日子。这就是所谓的“孝道”。如果换作今天,一定会有人说这个人是脑子有问题的,竟然做出这样的蠢事。
还有一个故事,名叫“卧冰求鲤”。说的是晋朝有个叫王祥的人,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对他不好,常在王父面前说他的坏话,他因此也失去了父爱。一天继母朱氏想吃鲤鱼,可恰逢天寒地冻,也没办法捕捉,王祥便赤身裸体地躺在冰面上,结果鲤鱼果然跃冰而出。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我们无从查证,可真想尽孝道,如果在感动上天之前自己已经被冻死了,这反而又是在违背孝道。
像二十四孝这样的故事,多是虚构的,所以很难作为恰当的例子。
对于做善事的看法,则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单从物质方面比较,没有电力、没有蒸汽机的时代,与现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如果道德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话,那么过去所推崇的道德就有可能失去原有的价值,更有可能被推翻。所以,不管物理、化学如何进步也好,这些自古就被东西两方所提倡的道德仁义还是不能变化。因而我认为,古代圣贤所说的道德,并没有像其他事物那样,随着科学的进化而发生变化。
摒弃战争之道
法国流行着一句俗语:“强者总是有理的”。随着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重视道德、爱好和平、厌恶战争的心情是与日俱增。也就是说,社会在进步,战争的代价也更加昂贵。如果每个国家都能考虑到这一点,那趋向极端的战乱自然就会减少,而且一定会减少。
明治三十七年(1904年)左右,有个名叫达勒姆的俄国人,写了一本名为《战争与经济》的书。他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战争会变得更加残酷,而战争经费也会急剧上涨,所以,战争最终会消亡。有人认为,当初俄国皇帝主张召开和平会议,就是相信了他这番言论。
那么,如果各国真的能认识到战争带来的灾难后果,那不久前的欧洲大战就不会发生了。明治四十七年(1914年)七月底,各报纸都在争相报道战争的情况,我刚好要外出旅行,一个朋友问起我怎么看待时局的变化。我回答他说,我也是看过报纸之后,才确信战争已经爆发了的。
我还记得美国的乔丹博士在“摩洛哥危机”发生时,特地发了一个电报,说是由于听了美国着名财政家摩根的忠告,战争停止了。乔丹博士素来倡导和平,所以才会与我联系。虽然我对他的观点深信不疑,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会更加全面,因此,战争必然也会减少,这也是人心所向。
观察当今欧洲的战况,虽不了解详情,但也觉得非常悲惨。尤其是德国的行为,简直是野蛮到了极点,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根本看不到一点文明的影子。究其根源,是因为道德的标准不适用于整个世界,才导致了战争的爆发。如果真是这样,那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必要,也有责任清醒地认识到,与其将全部的经历都放在扞卫国家上,还不如留出一部分时间想想如何将国际的道德统一起来,让“弱肉强食”
的行为销声匿迹。
如是执政的领导人和国民,都没有了我行我素的欲望,那么也就不会再发生这样残酷的战争。如果一方忍让,而另一方步步紧逼,战火势必会被点燃。这中间既有种族关系,也有国界问题。一国对另一国扩张势力,另一方奋起反抗,战争也必然会爆发。总之,不能将自己的所要求的强加于人,如果随心所欲、恃强凌弱,就会形成今日的局面。
文明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在我看来,今日的世界文明依然不健全。这样想来,我心中不免想到,日本今后将要走向何方呢?作为国民该有怎样的觉悟才好呢?是不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争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除了奉行弱肉强食的主张以外,就别无他途了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我们全体国民必须要有一个坚定的主张。
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弘扬东方的道德,维护和平,增进各国之间的友谊。至少,在不增加他国困扰的前提下,谋求本国的发展之路。我相信,如果能从本国全体国民的福祉出发,放弃唯我独尊的观念,不仅在国内,就是在全世界也能实现真正的王道,那样今日的惨剧就不会再重演。
两种人生观
人如果没有目标地活着,那就叫白活了。可目标究竟是什么呢?
如何才能实现目标呢?这恐怕如同人的长相一样,各不相同。也许有人会想,只要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就能忠于君,孝于父母,救济社会。但是,光说不练是没有用的,必须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来。
所以,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得依靠我们平日里所学的知识,尽力发挥自己的长处。例如,学者要尽学者的本分,宗教家应履行自己的职责,政治家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军人则需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各行各业各司其职,各显其能。这种时候,人们的心情,与其说是为了自己,不如说是为了国家和社会。我们把这称作国家为主,个人为辅的客观人生观。
反之,有的人只考虑自己,对社会和其他人不闻不问。对于这样的想法,也不是没有理由可寻。因为人是为自己而生的,凭什么要为了社会和他人牺牲自己呢?当然可以为自己利益考虑了,对于社会中的事务,自然也就能依据自己是否得利来处理了。
例如,借钱是为了自己,自己当然就有还钱的义务;租税是出自于自己的生存需要,理应由国家来征收。除此之外,救济他人这种公共事业,都是在为社会和他人做事,因而不关自己的事。参与到社会中的事,一切都要以满足自己为主,以社会和他人为宾,将自我主义坚持到底,就算是尽到了责任,我把这观念叫作主观人生观。
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上述二者。如果人人都像后者那样,我们的国家、社会就会自私、粗鄙、落后,最终陷入无药可救的衰败之中。
反之,如果坚持前者,国家和社会一定会日益发达,到达一个最理想的状态。
因而,我提倡客观的人生观,反对主观的人生观。孔子说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我认为,不管是社会,还是个人,都要按着这个教导去做。乍一听,这话里似乎有交换的意思,为了自己的欲望达成,先要忍耐,让利于他人。但孔子的真实意图绝非如此,他的意思是人先要完成立人的目的,然后再达成立己的目标,君子的行为应该要有顺序。这是孔子处世的智慧结晶,我认为这说得很有道理。
理想的归一思想
我们组织了一个归一协会,归一就是无外的意思。世界上的各种宗教观念、信仰等,不是最终都将归于一吗?不论是神、佛,还是耶稣,都是在讲人要遵循的道理。不管是有差别的东方哲学和西方哲学,最后也都将归于一。
所谓“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反之,所谓“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论语·卫灵公》)这真是千古名言。如果一个人缺乏诚信,表里不一,不能笃敬,就算是亲朋好友也会讨厌的。西方的道德观念也是如此,区别就在于西方偏于积极的一面,而东方则要稍微消极一些。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耶稣则说:
“己之所欲,施之于人”,说法虽有不同,但都是在告诫人们要弃恶从善,只是一个从正面说,一个从反面说,道理还是一样的。深入研究之后,发现各个宗派和门之间,相互抨击,互相指责,实在是不明智啊!我不能断言所有的都能达到归一,但希望得到某种程度上的归一,因而才成立了归一协会。
协会成立数年后,成员不仅有日本人,还有一些欧美人士的加入,大家共同针对某一问题互相研究。四十多年了,我一直倡导仁义道德与物质利益的统一,并付诸了实际行动。话虽如此,可社会上的反面例子,屡见不鲜,这实在令人感慨万千。
对于我的主张,和平协会的保罗氏、井上博士、盐泽博士、中岛力藏博士和菊地大麓男都表示赞同,即便不能完全归一,但也一定能达到某种程度的归一。世上的事,有的时候会偏离正道,这本身不是一件好事,但真理不会因此而改变。在过去也有类似的观点,认为必须把仁义道德和物质利益统一起来,如果二者不能一致,就不能创造出真正的财富。
不过这样的观点,也仅仅是停留在理论上而已,如果将这一观点推广的彻底,那违反仁义道德的事也就不会再发生了。例如,负责购买公家物品的人,如果认识到收取贿赂是违反仁义道德的,也就不会这么做了;而商人能认识到行贿也是违背仁义道德的,也就不会再有行贿这样的事了。
这种关系要是再进一步,上升到政治、法律、军事等领域,一切事情都与仁义道德一致。只要一方能遵守道德,从事正当的买卖交易,那另一方也势必就不能单方面的要求行贿了。社会上的事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双方都不遵守仁义道德,就一定会产生矛盾。如果能让社会上的一切事情合乎仁义道德,那也就不会再有贿赂这样肮脏的事发生了。
“日日新”和利与义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