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镜花缘》为什么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焦点?
《镜花缘》问世后,当时的人们一直对它褒贬不一,但是有一个现象却是大家都注意到的,那就是它很畅销。它的畅销,就说明了它很受读者欢迎。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并不奇怪,《镜花缘》与以往的长篇小说完全不同,尽管我们可以发现它借鉴了《水浒传》、《红楼梦》等小说的某些构思和手法,但它终究是本特别的书∣∣结构特别,题材特别,叙事特别,内容特别,观念也特别。
它的基本结构,是在天人之”缘”∣∣即百花仙贬降为百才女∣∣框架中的板块组合,主要是两大块,第一块是海外游历,第二块是百女聚会。藉第一板块,展示海外风情;藉第二板块,展示诸多游艺,涉及极广。作者自己曾经不无得意地介绍说,自己这部书网罗诸子百家,人物花鸟,琴棋书画,医卜星象,音韵算法,各式灯谜,诸般酒令,以及双陆、马吊、斗草、投壶等等(第二十三回)。这些内容对现在的读者来说,也许没什么趣味,有的内容甚至还会使人感到枯燥,但却为人们研究清代游艺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在这两大板块的描写中,作者并不只是卖弄学问和知识而毫无理趣。他自己就说”以文为戏”,在幽默诙谐、插科打诨、嬉笑怒骂之中,反映着他对社会陋习、儒林流弊、人性弱点的嘲讽讥刺,这在海外描写中最为突出。作者笔触诙谐而犀利,以致清代有人攻击他”肆口骂人”(裕瑞《枣窗闲笔》),这表明他触到了当时很多人的痛处。而且,在这中间,李汝珍还提出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如科举、妇女等,后者最为重要。
从晚清开始,就已经有人注意到这一点,胡适先生还把《镜花缘》定位为”是一部讨论妇女问题的书”。因为和清代的其它小说相比,妇女问题在《镜花缘》中确实非常醒目。书中讨论过缠足问题、纳妾问题,作者的基本态度应该说都是反对的。书中还写到女学、女科,因此有评论者认为李汝珍有男女平等思想和女权思想。不过,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的看法迄今并不一致。实际上,李汝珍也不可能有近代意义上的性别平等认识,更不会是女权主义者,因为传统的”四行”妇女观对他而言还是根深蒂固的。虽然如此,李汝珍仍能对妇女的才能、教育、婚姻、地位等问题予以很大的关注,并提出一些发人深省的看法,这确实难能可贵,反映出作者思想中有着超越时代的卓越认识,尽管这种认识还比较模糊,甚至矛盾。鲁迅先生曾经对此评论说:作者对于社会制度,每每构思成一个小的故事,就在其中暗含着自己的理想,但是让人感到惋惜的是,作者为当时的时代所困,在很多方面还显得有些迂腐。客观地讲,鲁迅先生的评论还是比较中肯的。
《镜花缘》的叙事结构比较复杂,意象和内涵也极为丰富,我们简单地给它分类和定性都是很不妥当的。按照胡适先生的说法,《镜花缘》属于社会问题小说,但妇女问题、社会问题又仅是书中包容的一个方面。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将它归于《西游记》一类的灵怪小说,还有人将《镜花缘》归为神魔小说∣∣用的是鲁迅下定的概念,意思一样,但也不妥,因为神魔灵怪并非本书的主要描写对象。若从充满全书的讥讽调侃来看,又像讽刺小说,但是很自然,划入讽刺小说也并不妥当。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用”以小说见才学者”来给它定性,使这部小说成为一个很特殊的分类,这是因为鲁迅先生已经充分注意到,《镜花缘》具有”学术之汇流,文艺之列肆”的显着特征。
确实,从《镜花缘》问世至今,人们对它的印象就是博学。诸如”子秀集华,兼贯九流,旁涉百戏……”(许乔林《镜花缘序》),”繁称博引,包括靡遗”(洪棣元《镜花缘序》),”兼才人学人之能事”(王韬《镜花缘序》),很多的评论均就此着眼。由此来定性,《镜花缘》可算是一部优秀的才艺小说了。
其实我们也可以这样来考虑,表现才艺只是《镜花缘》的一个基本点,而在其中又融会着神魔、讽刺、社会问题等诸多小说类型的因素。
也正因为如此,《镜花缘》一直是人们的研究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