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青年如果也同其他人一样对经理恭维,让旭日做成商标,将来产品销往远东后,倘若中国方面的营业报告显示生意清淡、存货退回,到那个时候,如果不能销售的原因真的是因为商标方面出了问题,则代表出口部主任出席那次会议的青年,还摆脱得了责任吗?
要向一个人表示反对,你必须要有充分的理由,更要说得使他完全信服,而不是一味地说“不”。讲究说“不”的技巧,可以给别人面子,也能够让自己不得罪人。那位青年在说“不”的时候就非常委婉,用“我恐怕它太好了”这样一句恭维的话先把经理的不悦填平,保住了经理的体面,后来他虽然陈述了更充分的理由,但经理也不会因此而感到难堪。
所以,我们要记住,反对别人要尽量做到语言委婉,不要伤及他人的自尊,不要使他人感觉屈服或难堪。反对他,还能够让他依然自满和得意才是最好的结果。
学习这种委婉反对的方法,要注意下列的规则:
先向对方解释自己反对的理由。
反对的言辞最好为坚决果断的暗示,不可游移。
不要把全部责任推到某一个人身上,含糊其辞。
注意不要伤及他人的自尊,要让对方感到你的反对出于万不得已,你对你的反对感到非常抱歉。
拒绝他人的要求要恰当得体
一次,林肯受邀在某个报纸编辑大会上发言,林肯认为自己不是编辑,却出席这次会议,实在不相称,所以他想拒绝出席这次会议。于是他给大家讲了一个小故事:“一次,我在森林里遇到了一位骑马的女士,我停下来让路,她也停了下来,然后盯着我的脸看了很长时间。她说:‘我现在才相信你是我见到过的最丑的人。’我说:‘您大概说对了,可是我又有什么办法呢?’她说:‘当然了,你生就这副丑相是无法改变的,但你可以待在家里不要出来嘛!’”大家为林肯的幽默哑然失笑了。
运用一定的方法技巧来拒绝他人,才可以把拒绝带来的遗憾缩小到最低限度,既不伤害对方的自尊与感情,又能够得到对方的谅解和支持。
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这些伤脑筋的事情:一个品行不良的熟人缠着你,要你借钱给他,但你明知借给他无异于“肉包子打狗”;一个熟识的人向你兜售物品,你明知买下就会吃亏;一些不轻易开口的至亲好友,在万不得已时求你一次,若不幸遭到拒绝,轻则失望、伤心,重则大发雷霆;曾经在你困难时鼎力相助的患难之友有求于你,你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他却不相信,指责你忘恩负义……面对这些,你该如何处理?要知道,你是人而非神,没有呼风唤雨、有求必应的本领。该拒绝的时候就得拒绝。倘若不好意思当场说“不”,向别人承诺了自己不愿、不应、不必履行的职责,一旦事办不成,更让对方生气。
拒绝他人时是有技巧的。不善拒绝的人,一次拒绝就可能把多年的深交得罪;而善于周旋的人,也许他天天都在拒绝,却仍能广结人缘,极少招来非议和埋怨。
拒绝应当对事不对人,要看他的要求是否合理、是否能办到,而不应看对方地位的尊卑以及双方利害的大小。
在这里讲几种常用的拒绝方法,以供参考。
1.假托直言
某报社的推销员上门推销他们发行的报纸,可你不感兴趣。你可以很有礼貌地说:“谢谢。我知道你们的服务很周到,可是我们已经订阅了其他几家报社的报纸了,请谅解。”
像这种采取假托由于非个人原因作为借口而加以拒绝的方法就是假托直言。
直言往往是对一个人信任的表现,也是与对方坦诚相见的标志。但由于直言往往逆耳,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所以不到迫不得已,千万别用。
2.诙谐幽默
某市要举办一次歌唱比赛,民营企业家找到大会主持人说:“我赞助1万元,你安排我当个评委怎样?”这个人社会声誉不太好又根本不懂艺术,面对对方的要求,大会主持人一拍对方的肩膀说:“老兄,难道你钱多得没处花了吗?把1万元扔在这个会上还不如扔到河里呢,那样还能看到个水漂儿。”
这是在对方提出要求后,机智地以诙谐幽默、玩笑打诨的话语遮掩了实质性问题,避免了直接回答,巧妙地拒绝了对方提出的要求。
3.装聋作哑
1945年7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波茨坦举行会谈。一次会议休息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告诉斯大林美国研制了一种威力巨大的炸弹。这是想试探斯大林对原子弹所持的态度。斯大林却好像根本没听见一样,脸上未露出丝毫的异常表情,也没有作任何回答,以至后来许多人回忆说,斯大林好像有点聋,没有听清楚。其实,斯大林听得清清楚楚,会后,他立即对莫洛托夫说:“务必要加快我们工作的进展。”两年后,苏联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美国的核垄断被彻底打破。
对方提出问题假装没有听见,当然就不用回答了。
拒绝他人时,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遇到敏感的问题或难以承诺的要求时,首先,要向对方诚恳地表示充分地尊重、理解和同情,然后再机智应对,一定要记住时刻保持不焦不躁,沉着冷静。对于一些无理的要求或挑衅性的提问,既可采取主动出击,也可以防卫。而对于合情合理但目前自己还没有能力办到的要求,可以拒此应彼,也就是说在拒绝对方一方面要求的同时,尽量满足对方另一方面的合理要求来作为补偿,以使对方的遗憾和失望之情得以缓解,也可以真心实意地为其出谋划策,建议他另求希望更大的门路。
倘若对方是个胸襟开阔的人,那就及早开诚布公地说明原因拒绝,以便他另作打算;而倘若对方毫无思想准备,并且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不高,遭受出其不意的拒绝后,轻则可能烦忧、痛苦,重则可能精神失常,这时则要以“商量、研究之后再奉告”为借口,用拖延时间和旁敲侧击的方法,让对方自己意识到被拒绝的可能性。
如果对方是你的上级或长辈,干脆主动登门说明原因,委婉拒绝,不要等着他们再三催你答复,以免失敬。如果对方是你的下级或晚辈,无论对方提出的是什么问题,合理与否,都不宜当众耻笑、训斥,而应耐心解释或暗示拒绝的原因。假如对方对拒绝的理由持怀疑态度,仍纠缠不休,不妨再加上类似的人或物作为旁证,以增强拒绝理由的可信程度。
当然,拒绝时要给予对方希望。倘若是合理的要求,一时不能解决,不妨如实告诉对方,并且给予对方希望、鼓励,使对方感到虽然某个要求未能满足,但工作还是有意义的,生活也还是美好的,这份情谊仍然是可贵的。
对于实在不合理的要求,不要迁就,一定要毫不犹豫地拒绝,态度绝不含糊。不要模棱两可,使对方产生误解,仍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这样既耽误对方办事,又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不过,要尽量注意口气委婉。
说谎也是一种智慧
好多人都不喜欢撒谎的人,但是有时候,面对一些十分棘手的问题,我们又不得不撒谎。比如,老人年纪大了,承受挫折的能力也相应地减退了,如家中发生什么不幸的事情,我们就会想方设法地瞒着他们,不对他们说实话,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说不撒谎表示诚实的话,还不如说撒谎是一种孝敬老人的方法;当你约会迟到了,与其说忘了时间,就不如说是路上堵车,闹钟出了问题……所有这些谎话,其实对事情的本身并不能带来什么更加严重的后果,反而会使事情得到更好地解决,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些谎言是善意的,对大家没有危害性。这不但不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反而会更有利于解决问题。常言道:善意的谎言是美丽的。当我们为了他人的幸福和希望适度地撒一些小谎的时候,谎言即变为理解、尊重和宽容,具有神奇的力量。
在日常生活中,关于善意的谎言的例子也有很多。
有一个学生,他并不擅长长跑,对长跑也不感兴趣。但在一次测试中,老师告诉他他的长跑速度比其他同学快,而且还说他有机会代表学校参加比赛,要他好好努力。那个学生听了老师的话之后非常兴奋,因为他感觉能代表学校参加比赛是他的荣幸。这对他来说,既是一次机遇,又是一次挑战,而且如果能取得好成绩,还可以使自己成为学校的焦点,于是他下定决心刻苦训练,每天坚持起来跑步。渐渐地,他真正喜欢上了长跑,过了一段时间后,本来完全不可能代表学校参加比赛的他,竟然真的被选上了。
这就是善意的谎言带来的力量。
因此可以说,出于美好愿望的谎言并不是欺骗。因为一般的欺骗是带有功利性的,而善意的谎言可以让人起死回生,可以让人从心里燃起希望之火,可以让人的信念更加坚定执著。在社会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这种力量的影子。父母的一句谎言,可以让天真无邪的孩子展开美丽的笑容;老师的一句谎言,可以使困惑彷徨的学生不再犹豫,让他们重新点燃起希望的烛光;医生的一句谎言,可以让危在旦夕的病人逃离死神的手掌,获得新生。
从某种意义上讲,善意的谎言不是失信的表现,它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人更好地活着,是为他人着想,是为了自己或他人不再痛苦、忧伤,同时对他人也不会造成危害。善意的谎言有时候也会成为你进步的阶梯。所以,在生活中有时说一些善意的谎言也未尝不可。
其实,善意的谎言有时可以说就是一种借口,为自己的错误开脱。我们在生活当中会经常碰到类似的现象,比如说,你和其他人约会迟到了,你会找出种种借口来为自己辩护,以维护自己的尊严,类似的像“我很早就出来了,可没想到路上堵车”、“忘记带东西又回去取了”、“路上给别人帮忙了”……这样说总会比你说实话更容易让人接受,你可以很容易就获得对方的原谅。所以,如果在为人处世中你能够懂得灵活变通,那么麻烦就会自己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