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爸爸没有发火,他对儿子说:“你们班成绩最好的同学父母是做什么的?”儿子说:“开出租车的。”爸爸又问儿子:“爸爸有哪些优点?”儿子说:“爸爸勤劳、努力,非常疼爱我。”还问了:“你喜欢咱们家的哪些地方?”通过这些问题,儿子认识到同学们不会因为爸爸是做小本生意的就不喜欢他。
在上述例子中,如果爸爸苦口婆心地告诉孩子:“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爸爸给你丢人了吗?”恐怕不会奏效,而如果爸爸狠狠将儿子打一顿,结果会更糟糕。正确的做法是和孩子心平气和地谈话,让孩子知道别人在意的是他在各方面的表现,并不在意他的家庭及父母的职业等。
无论你的孩子是否有强烈的虚荣心,都应该关注孩子的言行举止。最好做到未雨绸缪,防止孩子正常的虚荣心过分膨胀。正常的虚荣心是指一个人对赞美、胜利等荣耀的渴望,如果家长过分满足孩子这种心理,比如,当家里来客人了,总是自豪地拿出孩子获得的各种奖状让客人欣赏,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高低。父母在物质上与人攀比、方方面面都要求自己比别人强,就会使自己的虚荣心影响孩子。
当你发现孩子虚荣心强时,也不要过分担忧。因为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是有虚荣心的。孩子表现出适度的虚荣从某种程度上讲,代表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增强,表明他们期待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以赢得大家的认可、称赞,这是孩子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因此,家长要用宽容的心体谅、接纳孩子爱慕虚荣的心理,给孩子的虚荣心留出适当的空间。
但如果孩子的虚荣心过强,家长就要引起重视了。因为过度虚荣往往会导致孩子产生诸如嫉妒、自卑、敏感等心理问题,这些都会阻碍孩子身心的发展。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要想比别人强,就要脚踏实地地努力学习。”至于物质上的攀比,父母要让孩子认识到其危害性,让孩子做一些体力活,让孩子知道一切东西来源于实实在在的付出。
家长要尽可能利用孩子的虚荣心理,使孩子努力学习,在各方面取得进步,使“虚荣”变成实实在在的荣誉,从而克服虚荣心理。
5如何帮助缠人羞怯的孩子
生活中有不少孩子不爱说话,不爱运动,表面看非常乖巧听话;喜欢一个人独坐,当父母在身边的时候,喜欢缠着父母,不愿意和同伴交往;家里来了客人,他们就羞答答地躲进房间,即使见了客人也不会主动打招呼。这些羞怯缠人的孩子缺乏良好的交往心态,长期下去,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浦蒲2岁多时,妈妈经常带她出去玩。遇到生人,浦蒲就脸红,不肯打招呼,也不愿说话,妈妈便为她打圆场说:“这孩子一直是这样,比较害羞。”妈妈以为浦蒲小,听不懂,就没当一回事。
而今浦蒲已经5岁了,妈妈的话已经在她的心里生根发芽,并逐渐成为她的自我评价。结果,浦蒲不知不觉中真的像妈妈所说的那样。人多时,浦蒲依然是很害羞,别人问她:“你为什么不敢和大家玩呢?”她就说:“妈妈说我是一个很害羞的孩子。”每当妈妈听到浦蒲这样说,就后悔不已,没想到自己无意识的话,竟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打上烙印。
在孩子的心目中,大人是了不起的,他们知道的事情很多。对来自父母的评价,孩子通常会无条件地承认和接受,而很少分析、判断这些评价的正确性。当孩子被父母告知“你是个害羞的孩子”时,他会认为自己天生不会与人打交道,看到生人时便容易产生退却的心理;如果父母说“你怎么这么胆小”,孩子便会感到非常紧张,往往会更加胆小。所以,家长不要任意给孩子贴标签。
其实,羞怯是小孩子面对大场面、陌生人时的正常反应,他们缠着父母,是为了找到安全感。当孩子在众人面前遭到辱骂或嘲笑,或者在某些情况下遇到尴尬,这都会强化孩子羞怯的心理。如果父母不重视孩子的羞怯,认定孩子年纪小,羞怯是正常的,而不去引导孩子与他人进行正常交往,那么孩子会一直羞怯下去,最后会形成人际交往的障碍。
亲朋好友一起外出郊游。4岁的李蜜在妈妈的腿上嬉戏,而同龄的其他孩子在一起开心地玩游戏。对李蜜来说,很多人都是陌生的。一个和蔼的母亲走了过来,邀请李蜜和她4岁的女儿一起玩,可李蜜紧紧抱着妈妈的腿,把头埋在妈妈的怀里,死活不愿离开。而李蜜的妈妈不但没有任何鼓励的话语,反而用眼神示意那位母亲不要强求自己的女儿。
孩子因羞怯而离群索居、寡言少语,并不会对周围的人构成威胁,也不会伤及他人,所以,父母很少为此焦虑担忧,反而认为孩子听话乖巧。殊不知,父母的漠视和宽容,却失去了帮助孩子的机会。鼓励羞怯的孩子在碰到新人或新环境时克服顾虑,大胆与人交往,你会发现对孩子大有裨益。那么,该如何改变孩子的羞怯心理呢?有这样一些建议:
第一,让孩子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
如果事先知道家里来客人,家长可以鼓励孩子一起接待客人,让孩子学会礼貌用语,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胆量,而且可以让孩子感到自己被家长和外人所认可、所尊重,孩子一般都会乐此不疲。
家长还可让孩子多与外界接触,如:带着孩子去邻居、朋友家玩,鼓励孩子去借东西,或者过生日邀请别的小朋友来家里玩等。同时家长对孩子所做的事情要及时给予鼓励,即便孩子没做好,也不要在意,这样能激发孩子下次做事的欲望。
第二,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研究表明,当孩子拥有很多朋友时,他会感到非常快乐。和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放得开,并保持乐观、进取的心态;相反,如果孩子一个朋友都没有,他就会变的郁郁寡欢、沉默寡言、唯唯诺诺。
所以,家长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鼓励孩子融入人群中,有机会经常邀请小朋友到自己家来做客、做游戏等。一旦孩子鼓起勇气邀小朋友来玩时,家长一定要热情招待,这样孩子就不会显得局促,就会玩得很开心。家长还可以带着孩子到户外玩,一起走到小朋友中间去,教孩子说:“我们一起玩好吗?”同时自己也加入到游戏中去,这样羞怯的孩子也会受到感染,更容易放下胆怯的包袱,尽情投入游戏中。如此一来,孩子就会由羞怯变得大胆起来。
第三,让孩子从事一些家务,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在家中,父母要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及时肯定孩子、表扬孩子。如“宝贝,桌子今天擦得很干净”;“宝贝,你摆放的筷子真整齐”;“乖乖,你的袜子洗得真干净”;等等。父母对孩子的表现进行积极肯定的评价,会大大增加孩子的信心。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活泼开朗有信心起来。
第四,让孩子学会微笑。
微笑很容易赢得亲近感,体现出亲和力。父母可以经常对孩子说:“孩子,你笑起来真好看,大家喜欢你微笑的样子。”当然,羞怯的孩子在第一次进入一个场合时不一定能保持微笑,但如果家人能提前强化一下,微笑会来得容易一些。当你的孩子保持微笑时,别人就愿意和他讲话,这意味着孩子更有机会融入群体之中。
总之,做父母的要重视对孩子缠人和羞怯的行为进行矫正,为孩子顺利成长并融入社会打好基础。
6打骂教育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如今,崇尚打骂教育的家长仍不在少数,特别是当孩子调皮捣蛋、屡教不改的时候,父母容易冲动、发火,即使不打孩子,骂孩子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专家认为,打骂孩子很难教育出好孩子,它容易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使孩子产生诸多不良的心理,继而对生活和学习以及人际交往造成负面影响。
曹德的儿子12岁,生性好动,喜欢用搞怪的表情和动作模仿别人的走路姿势,在家里儿子喜欢翻箱倒柜,在学校儿子喜欢上课说话。每当儿子把家具翻倒或摔坏时,就会被曹德痛打一顿。起初体罚所产生的效果很明显,儿子有一段时间“乖”了很多。但之后,儿子又调皮起来,曹德坚持认为“体罚能让儿子变乖”,所以经常打骂犯错的儿子。
慢慢地,儿子的性格变得很怪异,时而沉默不语,时而巧舌如簧,时而郁郁寡欢,时而啼笑皆非,这样就让曹德更加讨厌儿子,儿子的童年也充满了忧郁。
打孩子有时候很能让家长解气,但却给孩子造成不可弥补的影响,使孩子产生心理偏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父亲经常打女儿,会使女儿缺乏自尊、自爱和自信,容易在青春期出现早恋现象,还会使女儿数学成绩差;父亲经常打儿子,会使儿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不愿服从社会规范,缺少男子汉气概,或者退缩、幼稚;而母亲经常打儿子,会造成儿子缺乏自信心、抗挫折能力弱、多疑、没有安全感等。也就是说,打孩子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造成孩子新的心理问题。
棍棒教育给许多孩子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很多父母也认识到了打孩子的危害。所以,他们改变了教育方式,不能“打”就“骂”。通常而言,父亲热衷于打孩子,母亲习惯于骂孩子。
雪妮的姨妈带着表弟来她家里过暑假了,雪妮十分开心。雪妮和表弟一起玩耍的机会并不多,这一次他们决心玩个痛快。
一天,雪妮和表弟玩得忘乎所以,他们从大厅的沙发上跑到厨房,又从厨房跑到卫生间,光着脚在卫生间玩水,之后跑到卧室,跳到了床上,刚换上的洁白的床单立即被两双脏兮兮的脚弄得一塌糊涂。
中午,妈妈回家后发现了这个场景,差点被气晕了。她叫雪妮到房间,没好气地骂道:“你简直是个废物,你没有长眼睛吗?脚那么脏,还跑到床上去。下次你再这样胡闹,看我怎么收拾你。”雪妮像泄了气的皮球,失落地坐在沙发上。
这只是雪妮印象最深的一次挨骂,平常妈妈也三天两头骂她。渐渐的,雪妮活泼的性格被孤僻、寡言的性格所取代,她变得闷闷不乐,不喜欢做游戏,也不喜欢和小朋友来往了。
孩子小,不懂事,难免做出让父母生气的事情。如果父母不能宽容孩子的过错,经常辱骂孩子,会让孩子变得自卑起来。被父母骂惯了的孩子,自尊心会受到严重的伤害,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也会降低,造成严重的亲子隔阂。
对孩子非打即骂,使孩子不再愿意与父母亲近,他们对父母存在恐惧心理,害怕一不小心犯了错就遭到父母的打骂。于是他们对父母说的话表面上非常服从,但内心中却怀有极度的不满。在这种“绝对服从”和“极度不满”的矛盾之中,孩子的心理和性格会被无情扭曲。
打骂只会使孩子在父母面前学乖,并非改正错误,一旦家长不在身边,不存在打屁股的威胁后,孩子就会继续使坏。专家建议父母要让孩子从内心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不是让孩子产生“如果我怎么怎么了,爸爸就会打我屁股……”之类的恐惧心理,打骂只是让孩子学会了如何逃避惩罚,但却让他丧失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
打孩子绝对不是什么好的教育方法,只会对孩子的个性造成压抑,会给孩子一种错觉:弱者要服从于强者,暴力可以解决问题,这是很糟糕的。孩子往往会从父母那里学会了“以暴制暴”的方法,学会了打架骂人的经验,从而染上暴力行为的习惯。
教育孩子,不能只针对事件的结果,关键是针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态度。批评、惩罚的根本目的是让孩子思考事件的本身,而不是如何避免、减轻惩罚。如果孩子总是考虑父母惩罚自己的方式、轻重,他就不去关心事件本身的问题,从事件本身吸取的教训和经验就少。所以,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有一个好心态,父母们应该杜绝打骂孩子的教育方式。
7别让孩子患上童年恐慌症
童年恐慌症,是指孩子因不能理解、不能承受所面临的巨大压力而导致的一种较为强烈持久的焦虑心态。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之高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让孩子觉得难以实现,就容易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心理恐慌、紧张不安。
在一次讲座中,演讲的老师问在场的小学生:“爸爸妈妈要求你考前几名的,请举手。”在场的300多个孩子中80%都举了手。老师又问坐在第一排的一个小男孩:“你刚才没举手,难道你的父母没有要求你考试的名次吗?”小男孩答道:“我爸爸妈妈说考前10名不行,他们给我的目标是第一名。”
很多孩子为父母给自己规定考试名次感到苦恼,一位学生说:“每次都要我考前几名,太烦了!考前几名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如今,童年恐慌症正在孩子中蔓延。一份调查显示:有762%的儿童因考试或学业压力而心情不好;554%的孩子感到郁闷;542%的孩子感到烦躁。而父母并不理解孩子的心理,经常给孩子训话:“不能上重点中学就不能上重点高中,就不能上重点大学,以后就找不到好工作。”类似这些话正是童年恐慌症产生的直接原因。
父母对孩子过高的期望使孩子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因此“焦虑”、“恐惧”成为当今的“童年病”。童年恐慌症最直接的表现是孩子的情绪急切不安,心理健康水平下降。
夫妻俩都是北京某大学的高才生,上学时就品学兼优,各方面都很拔尖。而他们的儿子却完全不同,从小就讨厌上学,成绩总是在班上的中下游徘徊。每次开家长会回来,夫妻俩的脸上都没有笑容,会冷冷地盯着儿子看半天。
他们经常抱怨:“我们当初生你的时候是不是抱错了?你怎么一点儿都不像我们呢?”尽管明知儿子成绩不行,但每次考试依然要求孩子考进前几名。他们经常在儿子面前讲述自己当年的骄人成绩,儿子却对此厌烦不已。
让儿子害怕的是,逢年过节家里一来客人,他们就在客人面前自嘲:“你们看,我们俩都是高才生,养个这样没用的儿子;我们俩都有高学历,可儿子现在考试成绩差得要命。”这对儿子无疑是一种挖苦。后来,只要家里一来客人,儿子干脆逃避,或出去或躲在屋子里。
这个男孩的行为,正是“童年恐慌症”的表现。可以说,父母对孩子的成绩、名次方面的要求决定了孩子的幸福与苦恼,学习优秀的孩子会让父母感到高兴,学习较差的孩子会让父母感到苦恼。更让孩子恐慌的是,父母对他们的要求绝大多数是他们难以实现的。在这样的重压之下,绝望和无奈就成为很多孩子的主要情绪状态。
其实,没有一个孩子不想学习优异,也没有一个孩子不想考第一名,但是,为什么绝大多数孩子并不能考到第一名呢?或许孩子们认为自己笨或倒霉,父母们对此也非常困惑不解:“别人的孩子行,我的孩子为什么就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