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孩子愿倾尽所有,不求回报。然而,“不求回报”的爱也并非都是好的。从小学会爱别人,是孩子健康成长、适应社会的必修课,而“爱”的前提是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只有学会感恩,孩子将来在学校里、社会上,才能更好地与周围人相处和合作。
1父母要学会向孩子“索取”爱
经常听到家长埋怨:“我们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心血,可孩子为什么一点都不知道回报呢?”其实,在生活中,很多父母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孩子付出爱,更不会主动向孩子“索取”爱,当孩子本应对父母表达孝心和爱意但又没有什么表示时,父母大都认为孩子小不懂事,长大了就好了,并没有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
一位上初中的男孩子和父母一起坐公共汽车外出游玩。车来了,那个男孩一个箭步蹿上车,神情坦然地坐在了座位上,而站在男孩子身边的父母却心甘情愿地饱受拥挤。车上的一位老大爷看不下去了,便说:“孩子,你应该把座位让给你的父母坐。”还没等男孩做出反应,他的父母急忙对男孩说:“你坐吧,我们不累。”可事实上,男孩的父亲已经被沉重的旅行包压得站不稳了。
孩子不懂得用自己的行动表现出对父母的爱,原因并非全在孩子身上。很多孩子从小到大就习惯了接受爱,他们没有感恩的意识。如果父母不教育孩子,不懂得在必要的时候向孩子“索取”爱,那么孩子可能会永远自私下去。
当孩子对父母表现出礼让和孝敬的时候,父母应该高兴地接受并赞扬孩子的行为;如果孩子没有这个意识,父母可以大胆地向孩子“索取”。要知道,“索取”的过程也是教孩子付出爱、回报爱的过程。
有一个家庭,每次孩子吃东西的时候,如果他忘记给爸爸妈妈一份,爸爸妈妈绝对会提醒孩子:“孩子,你应该给爸爸妈妈一份,这样才是好孩子。”
全家3人都爱吃苹果。每次妈妈都会让儿子拿3个苹果,洗干净了每人一个。有一次,家里就剩下3个苹果了。儿子没像平时那样把苹果递过来,而是用眼睛看着爸爸妈妈,他的意思是说:“就剩3个了,你们俩还吃吗?”孩子的妈妈随即对丈夫使了个眼色——吃!结果夫妻俩就开始吃苹果。爸爸妈妈这边吃,儿子在那边就开始流眼泪,他可能在想:“真吃啊,都不给我留点……”
见状,妈妈说:“苹果吃完了还可以再买,你不能只想着自己吃苹果而不管爸爸妈妈了呀!”儿子听后点点头,从那以后,他变得更加懂事了。
后来这个孩子考上了北京大学,不但对父母很有孝心,而且对同学和朋友也很照顾,很受大家的欢迎。
一个人小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他的天性一样表现得很自然。因此,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爱心。父母要适当把自己对孩子的爱藏起来,同时要理直气壮地向孩子“索取”爱。
当然,孩子或许因为父母的“索取”感到不高兴,或是觉得疑惑,因为孩子小,他们不懂得什么叫感恩,什么叫爱。可这正好是教育孩子的机会,父母要告诉孩子:“我们那么爱你,你也应该用同样的爱来回报我们。这就叫感恩。感恩的最好方式就是用实际行动对我们表现出爱。”
当孩子学会了感恩于父母后,父母可以继续教育孩子将感恩的对象扩展到其他人身上,而且要告诉孩子:“别人帮助了你,你就要学会感谢他人,并在必要的时候帮助别人。”
父母爱孩子是理所当然的,但让孩子爱父母同样是顺理成章的。父母不能一味责怪孩子的自私无情,在责怪孩子的同时,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太爱孩子,才让孩子只知道得到别人的爱,而忽视付出爱了呢?爱是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当孩子忘了用行动表示对父母的爱时,父母一定要记得提醒孩子,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抑或是一句简短的提示,都是向孩子索取爱的方式,也是培养孩子感恩之心的有效方法。
2要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辛苦
父母把孩子抚养成人不容易,这其中的辛苦也许孩子并不知道。让他们了解父母的艰辛,不是你嘴上说说就可以让他们理解的。主动让他去体验生活,让他放下安逸享乐、自私依赖的心理,去尝试照顾别人,那他就能理解父母养育自己的不易。
龚勋的父母失业后承包了码头货物管理,每天因为工作起早贪黑顾不了家,可是龚勋的奶奶瘫痪在床已经3年,吃喝拉撒全靠别人伺候,龚勋又正上初三,而且平时贪玩懒惰,又不爱学习,这着实让龚勋的父母为难。
一天,龚勋的父亲把龚勋带到自己工作的地方,让龚勋帮忙干活。一天下来,龚勋累得腰酸背疼,他这才知道父母的辛苦。晚饭后,龚勋主动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你们放心工作吧,我会照顾好奶奶的。”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龚勋以照顾奶奶和搞好学习为主要任务。有时候父母回家累了,他还会为他们捶捶背、按摩按摩。吃饭的时候为父母添饭,为父母端茶倒水,这让父母心里安慰了许多。
从小生活在蜜罐里的孩子,没有体验过生活的艰辛和父母的辛苦,因而他们不懂得珍惜,不懂得感恩,不懂得为父母分担忧愁。如果家长时常带孩子去自己的工作场所,让孩子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对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很有帮助。
很多独生子女觉得从父母那里得到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也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的爱。而父母也不太在意孩子的爱,所以,当孩子想帮助父母做事时,父母往往会说“这太辛苦了”、“你把书读好就行了”、“孩子你不用这样”……这样孩子就失去了体验辛苦的机会,自然也难以产生感恩之心。
梦雨从小受到家人的宠爱,爸爸经常在梦雨耳边说:“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其他事情你都不用做。爸爸妈妈绝对不会让你受苦。”
梦雨今年10岁,确实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在学校里品学兼优,她的父母对她相当满意。可是,最近妈妈老是抱怨:“现在的孩子真是不同往日了,太自私!”特别是在饭桌上,只要是梦雨喜欢吃的,别人就别想动。
梦雨一上街就要买东西,当父母解释不买理由时,她从来不会听。在家里,父母让她递一双拖鞋她都不肯,还会说:“凭什么?我偏不。”
如果孩子从小受到家人的宠爱,而父母也没有给孩子了解生活的机会。那么孩子很可能养成自私、贪婪,不懂得体谅父母、感恩生活的心态。
常言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是因为穷人家的孩子很早就能体会到了生活的艰难与不易,变得懂事许多,也更会感恩。因此,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需要父母早点动手,让孩子接受刻骨铭心的感恩教育,让孩子在体验辛苦中学会珍惜生活、珍惜父母的关爱和养育。
其实,让孩子体验生活并不难,例如,周末的时候让孩子整理一下他的房间;平日让孩子负责打扫客厅;作业做完时,帮助妈妈做饭;吃完晚饭,让孩子帮着收拾碗筷,然后学着洗碗;让孩子洗他的袜子;让孩子自己叠被子;等等。这些对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很有好处。
如果孩子稍微大点,父母应该给孩子找一些打工或兼职的机会,让孩子体验一下赚钱的不易,也更能让孩子懂得美好生活是怎么来的。经过这样长期的教育,让孩子在亲身体验和感悟生活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父母的辛苦,这样的孩子会带着感恩之心快乐地生活、学习。
3让孩子真心谢谢帮助过他的人
有这么一个孩子,他7岁时被确诊为先天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据医学专家介绍,这种病只能活到18岁。16岁那年,他为了不留遗憾,不顾自己的身体已经进入倒计时,而和父亲踏上了“感恩之旅”,对帮助过他的所有人说声谢谢。父亲用一辆三轮摩托车载着儿子走过了82个城市,行程13 000多千米,向30多位当年给他们汇款的恩人当面道了谢。这位坚强的少年就是黄舸。
学会了感恩也就学会了担当,学会了担当也就学会了成长。对于那些帮助过孩子的人,家长要让孩子真心表示感谢。要让孩子明白,感恩不是还债,而是对那些曾经给予过他们快乐和幸福的人的一种尊重。
有一次,朋友给高丽的儿子买了一顶帽子。儿子一戴就开始不停地抱怨:“帽子太小啦!”“怎么戴着还头皮发痒呀?”一脸的不高兴,更没有主动表示感谢之意,弄得高丽很生气,朋友也一脸尴尬。
等朋友走后,高丽就问儿子:“如果你把买来的一个礼物送给别人,结果人家看到你送的东西一脸的不高兴,你心里会怎样想?如果对方高高兴兴地接受了你的礼物,并真心地表示感谢,你是不是会很愉快呀?”
当儿子知道自己做得不对时,高丽就建议儿子给送他帽子的阿姨打电话。在电话中,儿子首先向阿姨道歉,接着又真心地表示了感谢。后来,儿子懂事许多,对于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他都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
许多孩子根本就没有感谢别人的意识,而有的孩子虽然知道应该感谢,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一位母亲说,她的儿子只有在得到别人的暗示时,才会对帮助他的人表示感谢。为了让儿子懂得主动尊敬他人、感恩大家,这位母亲经常向孩子说“谢谢”,并引导儿子说“谢谢”,以培养儿子礼貌的习惯和感恩的心态。
其实,让孩子学会对帮助过他的人说声“谢谢”,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而要真心实意,而且及时主动。感谢要及时,不能慢吞吞地一拖再拖;主动,是从态度上说的,要主动和对方说声“谢谢”,而不是等别人提醒才不情愿地说声“谢谢”。及时主动地表示感谢,才能显示出孩子对他人帮助的重视程度,才能说明孩子十分尊重他人的帮助,这才说明孩子是一个懂礼貌、懂感恩的人。
董乐是一个丢三落四的孩子,经常忘了带文具盒或是带本子去学校,因而遇到这些麻烦时,他不得不向同桌借。当同桌借给他之后,他又不知道感谢对方。有时候,同桌也会找董乐借东西,而董乐却不怎么愿意,有时候还故意编个理由骗同桌。
有一次,董乐忘记了带语文课本。当他想和同桌共用语文课本时,同桌坚决不同意。这让董乐非常郁闷,整节课都没听好。回家后,他向爸爸抱怨这件事。爸爸问清原因后发现了董乐的问题,就对他说:“不管是在哪里,别人帮助了你,你一定要诚心地表示感谢。否则,下次别人不会再帮助你的。”董乐连连说:“好!我懂了。”正当董乐准备离开的时候,爸爸又说:“感谢别人不单单是一句‘谢谢’,更应该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别人,而且应该主动帮助别人,这就是最简单的感恩。”
就这样董乐终于成了一位知恩图报的人。
感谢他人,对人家说声“谢谢”,是感恩的简单形式。培养孩子感恩的心态,要从培养孩子学会对帮助他的人说声“谢谢”开始。或许,有些孩子认为“我和某某同学关系挺好的,我们是朋友,不说谢谢不要紧,对方不会计较的”。针对孩子的这种想法,家长要告诉孩子:“感谢他人,并不能因为对方是你的朋友就可以省略。”其实,这也告诉了孩子,不能因为帮助他的人是他的父母,就可以不对父母表示感谢。说到底,让孩子学会对帮助他的人表示感谢,父母首先要让孩子学会感谢自己的父母。
4让孩子在帮助别人中寻找快乐
每个孩子都曾经接受过他人的帮助和恩惠,让孩子养成知恩图报的品质莫过于让孩子学会帮助他人。每当孩子得到别人的帮助时,父母都可以告诉孩子:“别人帮助了你,你也应该找机会帮助别人,不只是帮助那些帮助过你的人,也要帮助那些没有帮助过你的人,甚至是陌生人。”
有一次,隔壁家的刘云来张颖家做作业。突然,刘云被一道题难住了,她托着下巴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究竟。这时,张颖已经做出了那道题,她看出了刘云的心思,知道刘云想让自己给她讲解但又不好意思开口。张颖有些得意,没有主动帮刘云讲解那道题。
晚上吃饭的时候,张颖炫耀般地说:“爸爸妈妈,刘云今天有道题不会做,但我会!”
妈妈笑着问她:“真不错,但是你有没有告诉刘云你是怎么做的呢?”
张颖说:“没有,她没有问我。”
妈妈说:“那你有没有主动问她需不需要帮助呢?”
张颖疑惑地问:“没有,我为什么要问她呢?就算帮她也没有好处啊。”
这时爸爸开口了,他认真地说:“女儿,你这样想可不对哟!你想想啊,你主动告诉刘云你的解题思路,就是主动帮助她,这样她会更喜欢和你玩,而当你以后有不会的题时,她也会帮助你。这样,你们才能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啊!”
张颖听了,感觉很有道理。妈妈又说:“以前你也遇到过不会的题目,刘云不是也帮助你了吗?现在她遇到了不会的题目,你再帮助她,这就是感恩。懂得感恩的孩子才会惹人爱,别人才愿意继续帮助你,知道吗?”
张颖一拍脑袋,说:“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于是她立刻去客厅打电话告诉刘云那道题的解法。
帮助他人是一种感恩的行为,是不计得失的善意之举。可是,有些孩子在帮助他人之前总想有所获,这种想法中掺杂了不单纯的动机,是非常不健康的。在这时,家长可以告诉孩子:“每次你帮助别人的时候,你都会获得一种珍贵的东西,这种东西用钱都买不到,那就是快乐的感觉。”
一天中午,刘琳和丈夫带着10岁的女儿默默,坐在广场的喷泉旁聊天。这时女儿看见一个大概五六岁的女孩走过来,而且边走边哭着喊爸爸。刘琳和丈夫也注意到了,看着女孩伤心的样子,他们心生同情。
刘琳说:“默默,我们去帮帮那个小妹妹,好吗?”
“好。”默默点头同意。
默默和妈妈来到小女孩面前,问她:“小朋友,不要哭啦。你是不是和爸爸走散了?”
小女孩边哭边频频点头。刘琳一家一边安慰小女孩,一边帮她找爸爸。在刘琳一家的帮助下,小女孩很快找到了爸爸。
之后,刘琳告诉女儿:“当别人有困难,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尽可能地帮助他们,你想想啊,如果你是刚才那个小妹妹,和家人走散了,你心里多着急啊!”
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精神,孩子才懂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恩。因为感恩不仅仅是一句空话,更重要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父母是孩子从小学习的“偶像”,要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父母首先要学会帮助他人。例如,在生活中父母要热心地帮助弱者,主动帮助邻居、朋友解决困难。让孩子知道,帮助别人是快乐的,帮助别人也能赢得别人的帮助。
有些家长在这方面很有想法,他们会有意识地让孩子每天做一件好事,自觉地帮助他人。例如,在大街上为别人指路,帮助老爷爷过马路,在学校里帮助别人打扫卫生,帮老师擦黑板等。而且让孩子知道,之所以要主动而友好地帮助他人,是因为自己曾经也得到过他人的帮助。
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没有一颗感恩之心,孩子永远不会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过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帮助别人。因此,要让孩子学会感恩,从而让孩子以友善之心对待他人,让他们懂得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