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哈佛教子课
23656600000013

第13章 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并理解孩子的看法(2)

孩子如果得不到父母的尊重,很容易认为自己是没有能力的,进而陷入冷漠和恐惧之中,形成“自卑”的心理障碍。父母必须做到不要因为自己的过度关心而频繁地打断孩子玩耍的兴趣,忽视孩子自身的需要,这是父母自私的一种表现。如果有的父母在孩子反对时仍坚持成人的立场,完全漠视孩子的权利,就必然会导致与孩子之间的矛盾。

父母应该建立这样的意识:孩子虽然年幼无知,体小力弱,毫无经验,同样需要自己的保护,尽管家长对孩子的一切负有责任,但并不表示有权力指挥孩子。尊重孩子,也是尊重自己做父母的权利。父母要适时给孩子一些成长的空间,保留一定的权利,这样他才不再感到失败,他才能感受到自己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人。

尊重孩子的选择

当孩子有正当需求时,父母要引起重视,并且必须学会与孩子合作。孩子虽然年龄还小,但毕竟也有对自尊的需要。其实相互平等及尊重的关系不仅仅存在于成人之间,也存在于成人与儿童以及儿童与儿童之间。

父母需要尊重孩子的成长,父母和孩子都是平等的。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思想。

有一个三口之家到餐厅用餐,服务生首先问母亲点什么,接着问父亲点什么,之后问坐在一边的小儿子说:亲爱的,你要点什么呢?”男孩说:“我想要热狗。”

“不行,今天你要吃牛肉三明治。”妈妈态度很坚决地说。“再给他一点生菜。”男孩的父亲补充说。

服务生并没有理会父母的提示,仍然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男孩问:“亲爱的,热狗上要放什么?”

“哦,一点芥末酱和番茄酱,还要……”他停下来怯怯地看了一眼父母,服务生一直微笑着耐心等着他。男孩在服务生的目光鼓励下说:“还要一点炸土豆条。”

服务生径直走进厨房,留下旁边目瞪口呆的父母。

“你们知道吗?”儿子避开父母的目光,眼睛望着远处轻声细语地说,原来我也可以受到他的重视。”

让孩子养成尊重父母和他人的习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是:尊重他们并要求他们用尊重回报我们。

允许孩子进行合理的争辩

孩子在一些问题上,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难免会出现孩子与父母争辩的情况。

心理学家认为:“能够同父母进行争辩的孩子,在以后会比较自信,有创造力和合群。”事实表明:争辩有利于思想沟通,通过争辩可以形成共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只有在家庭关系和谐、民主的气氛里才能出现。一个家庭中父母角色意识如果太强,清规戒律过多,与孩子争辩的机会就会明显增加。

因此,不要怕丢了父母的面子,不要担心孩子不听话,不尊重你,与你为难。孩子也是讲道理的,你与孩子争辩,孩子觉得你讲道理、讲正义,他会打心眼里更加信赖你、尊重你、爱你。你要孩子做的事,他通过争辩弄明白了,更会心悦诚服地去做。当自己遇到难题时,孩子参与争辩,也可以不经意间启发你,这不是很好吗?

与父母争辩是孩子一种自尊、自立、自强、自信的表现,是一种心理的宣泄。正如一位教育学家所说:“争执能帮助孩子变得独立和自信,在对抗中他们感觉到自己受到重视,知道怎样才能贯彻自己的意志。”争辩表明孩子在走自己的路,认真思考问题,次数多了,他们会明白父母也并不是样样都正确。

通过亲子之间的争辩,孩子能弄清是非曲直,从中学到一些知识,学会估量自己,了解自己,养成坚持真理、以理服人、实事求是、平等公正的好品质,形成好的人格。

父母与孩子争辩,能活跃家庭气氛,在感情交流和思想沟通中,表现出一种友爱和亲情。争辩是重视对方的一种方式,它可以促使孩子体验父母情感的变化,正确对待父母和自己,正确对待所辩的问题,化解矛盾,获得共识。如果一个孩子从不与人争辩,总是与世无争,那么,他的正义感、进取心、勇气等就值得怀疑了。

然而,中国的家庭教育却更多的是传统教育,“听话”是中国的父母对子女教育的口头禅。中国传统教育的共识是,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因此“听话”成为了中国家长对孩子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字。

一位白领女性在谈到父母对她进行听话教育的历程时说:小时候,经常是姥姥照顾我,上班前妈妈总是嘱咐我,听姥姥的话。就算是下班回来也常常不停问我,今天有没有听姥姥的话。4岁上了幼儿园,每天早上妈妈送我去幼儿园,临走时总说一句话,听阿姨的话,每天晚上去接我,也常常问我,今天有没有听阿姨的话。上小学时,每天都叮嘱我听老师的话,上课要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上了中学还是经常叮嘱听老师的话。后来工作了,也经常叮嘱我要听领导的话,看领导的脸色办事。好像在我的记忆中,‘听话’两个字是妈妈对我讲得次数最多的。”

孩子太小,必然他的自理能力有限,让孩子按照父母或保护人的意愿去活动,避免出现危险,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孩子逐渐长大,自我意识逐渐加强,这个时候,父母的叮嘱、关心、爱护也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却不能总用“听话”二字抽象的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只用“听话“两字势必在孩子的幼小心灵里灌输一种观念:无论是老师、父母的话都是对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不仅限制了儿童独立思维和儿童独立行为的发展,也限制了儿童质疑精神的发展,会使孩子形成唯唯诺诺的性格。

如果一个孩子凡事都按照父母的话去做,按照老师的话去做,自己却不能有思考问题的空间,岂不是变成一个机器人?试想想,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如何具备创新人格?能有创新意识吗?这样培养出的孩子只能看着父母的眼色办事,看着老师的脸色办事,看着领导意图办事。

父母不要介意孩子顶嘴,要允许他们争辩,这看起来是管教态度,实际上是教育思想和理念的一种反映。

与孩子做个约定

管理心理学中有句名言:“如果你要想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首先就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也就是说,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就应该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

岁的乔伊已经知道什么是流行了,她学着电视里的明星,穿颜色花花绿绿的T恤和磨得破破烂烂的牛仔裤,并拒绝听妈妈的意见。

妈妈很不理解这种情况。每天早上,在女儿上学前,妈妈总会看着女儿打扮,然后叹口气说:“我的女儿居然穿成这副模样。”她明白不了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喜欢穿破旧的衣服,把自己搞得邋邋遢遢,所以,当她看到乔伊在用泥土和石头猛擦新牛仔裤的裤脚时,她急忙上前阻止女儿,并搬出当年自己清苦过日的经历来进行说教。

女儿仍旧不为所动,只顾低着头使劲擦。面对妈妈的疑问,她不紧不慢地说:我就是不想穿新的。现在不流行穿新的牛仔裤,我要弄旧了才能出门。”

新牛仔裤经过加工,裤管上多了一把须须。乔伊对此非常满意,它配的上衣是爸爸的一件旧T恤,上面染满了蓝色的圆点和条纹。每天上学乔伊开开心心地穿着它们招摇。

妈妈却很不满意,但一直唠叨也没有效果。一天,妈妈突然想到:自己并不清楚其他的初中女孩穿成什么样子,为何不亲自去看看呢?

于是,当天妈妈决定开车去接乔伊回家,以便观察其他女孩的穿着,结果发现有的孩子比乔伊穿的更加惊世骇俗”。回家的路上,妈妈向乔伊表示:“也许我对‘牛仔裤事件’反应过度了些。从现在起,你去上学或和朋友出去玩,想穿什么穿什么,以后我不过问。”

“太好了!”乔伊欢呼起来。

“不过当你跟我一起逛街、去教堂或拜访长辈时,记得要乖乖地穿些像样点的衣服。这样做你只需让步百分之一,我却得退百分之九十五,你说谁比较划算?”

女儿听了之后,眼睛一亮,然后伸出手来跟妈妈握了握:妈,就这么说定了。”

从此以后,乔伊每天早上快快乐乐出门,不再有妈妈对她的衣服的啰嗦和评价,而乔伊和妈妈一起出门时,也会自动装扮很得体。这个协定让他们母女皆大欢喜。

“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也适合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争执。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代沟”这一说法,说的就是因为时代的不同,两代人之间有太多的不同看法,如果双方都坚持己见,就无法达成一致。不妨理解一下对方,互相多一些让步,事情就可得到圆满解决。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苦口良药的严格和无限宽宏的理解。最重要的是,如何将他们良好地结合起来。

用兴趣来引导孩子快乐地学习

尽管是一只蚂蚁、一条小鱼或者一只小鸟、一群蜜蜂,也会引起孩子们浓厚的兴趣,甚至会吸引孩子很长时间的注意力。但如果要他们花30分钟去背诵一首小诗,常常是非常困难的。他们也会在没有任何要求和督促的情况下,花上一个下午去观察一群蚂蚁的活动。这几乎是每个父母都熟悉的情景,他们兴致勃勃,心无旁骛,即使太阳很热,晒得汗水顺着脖子往下流也不在乎。这就是兴趣的力量。

很多家长毫不怀疑地认为,即使让孩子花上一两年时间这样去和蚂蚁玩,他也不能增长多少知识。这时父母教育的关键就在引导,引导他从中去获得新的知识、方法和对孩子有益的习惯。小斯宾塞的知识之旅正是从“蚂蚁的课堂”开始的。

当父亲发现小斯宾塞开始在花园里对蚂蚁产生兴趣时,便也加入了他的“兴趣小组”。第一天,仅仅是观察,看它们如何把一粒面包屑搬回来,如何跑回去报信,带来更多的蚂蚁……第二天,斯宾塞拟出了一份关于蚂蚁的“研究”计划:

——在“自然笔记”里开设蚂蚁的专页。

——从书本上更多地了解蚂蚁,并作上笔记。

——蚂蚁的生理特点:它吃什么?用什么工作?用什么走路?

——蚂蚁群的生存特点:蚂蚁群是否有王?如何分工?怎样培育小蚂蚁?

有了目标,小斯宾塞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如果说开始他只是感觉好玩,那么现在他还觉得有意义了。这项研究持续了差不多一个夏天。实际上,在这份计划里,不仅溶入了系统获取知识的方法,还可以培养孩子专注达到目标的意志。

在小斯宾塞的身上,类似这样的事一件又一件地“必然地”发生了。蚂蚁之后是鱼,鱼之后是鸟类,鸟类之后是蜜蜂。有趣的是,小斯宾塞在这些动物中学到了一些知识,并且发现了它们的一些“群类特点”。父母在这种事上“所表现出来”的兴趣会使孩子获得肯定,而有目的的引导不知不觉地让孩子学会了求知的方法。

“兴趣是学习和求知最大的动力”,这句谚语用在何时都不会过时,它不仅仅是一种方法,也包含了人类知识的一个古老而充满智慧的法则。同样,“引导是教育和培养孩子的最好的方法”,这句话今天和以后也不会过时。

兴趣是孩子对事物的主动选择,引导则是促使和加强孩子的这种主动性,使兴趣变得持久、有目的。遗憾的是,很多父母虽然对孩子有强烈的教育和培养的愿望,却也常常指责孩子的兴趣,父母们会按照社会或学校既定的模式去设计孩子的未来,并企图把孩子的兴趣与这些模式联系起来,对兴趣进行取舍。而实际上,对于孩子的心智发展来说,他们的兴趣并不是以“有用”和“没用”衡量的。应该说,每一种兴趣对孩子的求知来说,都是有价值的,明智的父母总能利用这些兴趣把孩子引向各类知识的殿堂,并培养出孩子好的求知习惯。

每一个孩子会根据不同的事物决定不相同的兴趣,每一种兴趣都会引导孩子培养某种特长;所有的父母和老师也应该知道,只有方法不恰当的父母或老师,世界上没有笨的孩子。

如何利用孩子的兴趣,通过引导的方式来开启和培养孩子的智力,斯宾塞给家长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当孩子对某件事物表现出兴趣时,不能简单地因为自己认为“没用”而指责、否定他。

——利用这种兴趣可能给他带来的快乐专注,从而使他获得与这一兴趣相关的知识。

——引导孩子通过自己查阅和请教别人的方式来获得知识。

——记录是使知识存留下来,并训练使用文字、图画、书籍的好办法。

——对于还不具备文字记录能力的孩子,父母也要给他准备一个笔记本,把题目写下来,让他口述。

——尽量不使用“任务”、“作业”这类词,而代之以有趣的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