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靠什么去成功-改变你一生的9堂课
23654800000005

第5章 第一课思路:决定出路的殷实之源(4)

待人也好,做事也罢,都有很多方法,但是最佳方法却只有一种。而这种最佳方法并不一定是你当时想到的那种,或者很有可能你想到的那种方法是最差的。所以说,选择一条路的时候,不能固执地认为这条路就是对的,就是最好的,而应在迈步之前就开动脑筋,试着换种方法,或许,这方法就直接通向成功了。

具有“船王”称号的包玉刚是从一条船起家的。他由一个不懂航运业的门外汉一跃成为一代船王,就是因为他时时处处都在想着寻找最佳方法。当其他人都在热心于搞房地产时,甚至当他父亲也主张投资房地产时,他却没有马上追随这个大潮。经过一番分析后,他决定投资航运业。当其他船主都在用“散租”的方式来获取暂时的高额租金时,他却以“长租”的方式来获得并非高额但却极其稳定的收入,从而争取了许多固定的大客户。人一出了名就会被关注。包玉刚成功之后,有人说他是“包青天”包拯的第二十九代子孙,其遗传基因使得他不平庸。果真如此吗?当然不是,他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他总能从常人的所作所为中发现弊端,从而总结出一套更好的方法。

现实中有太多类似的事情。当你感觉所处的环境对自己不利时,那就不妨去换一个新的环境吧。当你发现下属不称职时,就果断地撤换吧。当你发现每天一条短信或一个电话向恋人求爱效果不佳时,那就干脆试试一个礼拜不联系她吧。当你发现自己每天都对他人笑脸相迎却无人领情时,那就不妨试着换副坚毅的面孔来面对吧。当你发现对孩子有求必应,他却得寸进尺时,那就变得严厉些吧。总之,一旦发现某些地方“不行”了,就得想办法去改变,去寻求最佳的方法。

生活的舞台,不是早已写好的剧本,而是即景发挥的活剧。是否能够赢得满堂彩,不是由设计好的故事情节决定的,而是看你怎么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表演。

某公司经理李先生的资金一时周转不开了。在向谁借钱的问题上,他颇为难。经过反复考察后,他选中了一家大公司。不过这家大公司的经理王先生虽然富有,但却是个出了名的“铁公鸡”。

为了从这个众人眼中的“铁公鸡”身上拔出毛来,李先生可谓绞尽脑汁,最后,他终于想出了一个计策。胜券在握的李先生马上去与王经理的秘书联系,并约定了与王经理见面的日期和时间。

见面那天,李先生早早就搭车赶往约定地点。出发前,李先生特意换了一身非常一般的衣服,尔后又让秘书找来破旧的皮鞋。当车子行至离约定地点还有大概200米的路程时,李先生便下了车,然后飞速地跑向约定地点。恰逢那天天气炎热,李先生出现在王经理面前时已汗流浃背。王经理见了很是诧异,忙问道:“你这是怎么了?”

“实在抱歉,我的自行车在半路上突然坏了,很担心迟到,所以就只好跑来了。”

“为什么不坐出租车呢?”

“你可能有所不知,我向来小气,坐出租车是要花不少钱的,我又没有私车,还好有父母赐予的这双脚,只要是需要赶时间的时候,我都会用它门,这样既省钱,又锻炼了身体,不过就是很费鞋子。您看,我的鞋子都破成这样了,还是舍不得再买一双,哪像王经理您财大气粗啊!坐出租车,也只有像您这样的人才能够承担得起。”

李先生事先调查过王经理没有私车。

“哎呀,我也非常小气啊!我也没有私家车。”王经理表现得十分谦逊。

“不,您那是节俭,我这才叫做小气呢!您有所不知,很多人都叫我‘严监生’呢!”

“是吗?还真是没有听说过呢。倒是我,经常被人称为‘葛朗台’。”

“其实呀!王经理,人要是不节俭,怎么能创业呢?所以说啊,人是不能太大方的。无论如何,浪费钱财都是不应该的。”

“是的,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王经理情不自禁地上前握住李先生的手,激动地说。李先生能够感觉出来,王经理已经对自己的话产生了共鸣。结果当然是让其他人瞠目结舌了——王经理非常慷慨地把钱借给了李先生。

其实,李先生也并不是没有骨气的人,但是他思量许久,得出这样的结论:求人办事如果一味争强好胜,不一定能够达到目的。最佳方式是因人而异,针对对方的性格特点来寻求最有效的方法。

成功课堂

无论是船王,还是筹款的李先生,他们无疑都是成功的。而他们的成功就在于他们看问题没有依照大众的观点和思维,而是抛开从众心理,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事实证明,换个思路是完全可行的。想要前方的天地更开阔吗?那就打开你的思路吧,尝试着“违背常理”,尝试着面对众人异样的眼光,最后,你听到的将会是众人的咂舌和赞叹。

独辟蹊径,生财有道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富足,但是,多数人又一直在忙忙碌碌地做着普通人做的事情,他们不满于微薄的薪水,却又始终不去尝试改变处境的方法。就这样,他们在沉湎中逐渐丧失创造性。就算又有了要去创造财富的想法,也不好再找到出路,因为创造性思维的匮乏使得他们的想法总是停留在一个表象的世界里。

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有一个名叫布拉沃的年轻人,他的奇思妙想总是层出不穷。

一天,布拉沃去剧院观看纽约来的喜剧明星演出的幽默节目。当时,那个演员先讲了一个笑话,他的语言天赋再配上滑稽的表演,使台下观众笑得前仰后合。直到演出结束,众人散场,观众还在回味着那个令人开怀大笑的笑话以及滑稽的表演。

布拉沃同众人一样,也沉浸在对那个精彩节目的回味中。他觉得那个节目实在有趣,便反复琢磨这件事。他想,里约热内卢的人们一向以幽默著称,他们会幽默、懂幽默、喜欢幽默和情趣,假如可以用那些“笑话”来赚钱,即把笑话作为“商品”来卖,或许是个不错的主意。

有了这个念头后,布拉沃立即付诸行动。在进行了一番周详的调查分析后,他决定开展一项新的独一无二的业务,那就是创立一家笑话公司。经营方式就是通过电话服务的方式来为那些喜欢笑话的人提供他们所需的各种笑话。

于是,他想尽一切办法,搜集到世界各国出版的几百册笑话选集,并从中精心挑选出成千上万则精彩的笑话,尔后按照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职业等各种类型人的口味来进行分类,然后又特意聘请滑稽演员来把这些笑话录制下来。最后一项工作是在电话上增设一个特制系统,备有专用电话号码,笑话爱好者只需拨打这个专用号码,就能听到那些令人捧腹的笑话。

当然了,用户每拨打一次就需要交付相应的费用。结果是布拉沃的这种独辟蹊径的业务一开张,就被广大听众所推崇,布拉沃本人也因此获得了巨额收入。当然了,布拉沃并没有满足于眼前这一点小成就,他又有了更好的想法。他开始积极拓展自己的业务,使得自己的笑话公司从最初的里约热内卢一个州拓展到整个巴西,分部数不胜数。短短几年时间,布拉沃的利润便达到了3000万美元。

对于每个人而言,追求成功的过程就像是在读一本晦涩的书,不同的是普通人读不懂,而那些有着卓越思维素质的人却读懂了。于是,那些具有卓越思想的人便避开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旋涡,他们不像大多数人那样追逐人们都感兴趣的某一件事情,而是把眼光瞄向市场的空缺所在,并紧紧抓牢有利时机,从而独树一帜。因此,这种另辟蹊径的人总是能从“狼烟四起”的竞争中寻求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空。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萨克拉门托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年轻人,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做一笔大生意,然而无奈囊中羞涩,他只能小本经营。但是,他并没有安于现状,在经营自己小本生意的时候,他依然在想着如何做成自己的大生意。有一天,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他去一家非常有名的女性杂志刊登了一个“1美元商品”广告。在广告中,把自己所经营的产品的名称、种类以及特点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在他所经营的商品中,约有20%的商品进货价格超出了1美元,约有60%的进货价格刚好是1美元。

此广告一经刊出,大量的购物汇款便纷纷寄来。

这位年轻人几乎没花什么本钱,当然了,事实上这种方法也不需太多的本钱,只要客户汇款到账,这位年轻人就用客户寄来的钱去厂家提货,然后再去邮局发货即可。刚开始时,由于汇款很多,他的亏损也逐渐增多起来,但是这位年轻人不是一个傻瓜,他在给顾客寄1美元的商品的同时,还会在包裹中附带上20多种3美元以上和100美元以下的商品目录名单及各种商品的图解说明,另有一张空白汇款单。从表面看,这位年轻人的确在卖那些1美元商品方面亏损了,但是这种小小金额商品的亏损换来的是那些顾客的信任,一旦信任之心建立起来,顾客便不再对他存有戒备,便会很爽快地去买那些较昂贵的东西了。这不仅可以弥补当初那些1美元的商品造成的亏损,而且还可以获取可观的利润。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年轻人的生意就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这使得他的信心大大增强。一年后,他又创立了一家AB通信销售公司。又过了三年,他的公司规模已经扩大到拥有几十名员工,销售额达到数千万美元。

成功课堂

一个绝妙的好点子孕育着无限的商机。多运用自己的思维吧,当你以一种另辟蹊径的方式来对待你所面对的问题时,你可能就会成为那为数不多的成功者中的一员。

路到尽头,适时转弯

一位年轻人去向一位禅师学习搬山术,可是他学了好长时间,却始终无法把山移过来。百思不得其解之余,年轻人终于忍不住向禅师倾诉心中的迷惑。

禅师说:“所谓搬山术,不过是将你与山的距离拉近罢了。既然无法把山移过来,那你就过去啊!”

人生之路总是风雨兼程,但是这并不应影响你的生活,即使陷入绝境,都是可以回旋的。因为所谓的绝境,不过是由于你不去寻找道路罢了。当你看到前面有堵墙的时候,别沮丧,它不是在告诉你无法前行了,而是在提醒你该转弯了。

世纪中叶,美国加州传来了发现金矿的消息。许多人认为机会千载难逢,为了发一笔大财,他们纷纷奔赴加州。16岁的小农夫比尔也加入了这支庞大的淘金队伍。

淘金梦是美丽的,但是做这种梦的人太多了,并且人们还在源源不断地奔向加州,一时间加州遍地都是淘金者,如此一来,金子自然就更难淘了。

关键还不是金子难淘,更重要的是生活也越来越艰苦了。由于当地气候干燥,水源奇缺,一些淘金者不但没有圆致富梦,反而葬身异乡。

小比尔在经过一番努力后,也和大多数人一样,没有发现黄金,几乎要被饥渴折磨致死。一天,小比尔望着自己水袋中那一点点舍不得喝的水,听着周围人对缺水的抱怨,突然想:淘金的希望实在是太渺茫了,还不如卖水呢!

于是,小比尔毅然放弃了对金矿的努力,把手中挖金矿的工具变成挖水渠的工具,他从远方把河水引入水池,然后用细纱过滤后使之成为清凉可口的饮用水,再用水桶挑到山谷中,一壶一壶地卖给那些淘金的人。

当时还有人嘲笑小比尔,说他胸无大志:“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不挖金子发大财,却做起这种蝇头小利的小买卖,做这种生意何必要跑到这里来呢?”

小比尔毫不在意,也丝毫不为之所动,依然卖他的水。到哪里找这样的好买卖啊,把几乎不需成本的水卖出去,除了此处,哪里还有这么好的市场呢?

结果,淘金者都是空手而归,比尔却在很短的时间靠卖水赚到了几千美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财富。

成功课堂

其实,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没有特定的模式。当你追求的那条道路走不通时,就不要一条道走到黑了,另辟蹊径吧,也许你也会像小比尔那样淘到真正的“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