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靠什么去成功-改变你一生的9堂课
23654800000028

第28章 第七课智慧:成功人生的必备法宝(1)

哲学家第欧根尼说:“要把智慧作为你整个人生旅途中的必备品,因为它比任何其他财产都靠得住。”智慧如此重要,究竟什么才是智慧,或者说有智慧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智慧不是单纯的智力问题,它包括很多方面,诸如修身养性的心态、为人处世的方式、创造财富的经验、追求成功的精神等。

智慧就是力量

智慧最大的魅力在于它可以使弱者强大,或者说是以小胜大、以弱胜强。曹操的“携天子以令诸侯”是一种智慧,诸葛亮在大敌临头还“悠闲坐于城头弹琴”是一种智慧,张良的“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是一种智慧……这些更是一种力量,一种利器,它能震慑一切困境。

处变不惊、从容淡定的人,给人以自信的讯息,而这种讯息既能鼓舞士气,又能威慑敌人。无论你的敌人是什么,都会在你的镇定中落荒而逃。因此,人人都有必要具备这种素质,尤其是对于领导者而言,镇定从容可以增强自己的自信,更能稳定手下人的心。

三国时的诸葛亮是个有大智慧的人物,几乎可以称得上是神机妙算。马谡失守街亭以后,诸葛亮一时很难布兵,情急之下,他调集大队人马,准备暂时先退回汉中,然后再做长远的打算。接着他把仅剩的五千兵马派到西城去搬运粮草,谁知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司马懿统率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当时诸葛亮一方的城中所剩兵马还不足三千,用三千去对抗十五万大军,简直就是以卵击石。大家知道了这个消息以后,全都大惊失色。

面对着城外的十五万大军,面对着老谋深算的司马懿,诸葛亮十分清楚,要是在这个时候弃城逃跑的话,肯定会把真实情况暴露给对方,那么将只有死路一条。这时唯一的办法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诸葛亮决定利用司马懿向来多疑的性格,以假充真,以无代有,虚实结合,使其不战而退。在这种情况下,这场战争已经不是士兵之间的拼杀了,而是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斗智斗勇,以及胆识和气魄的较量。诸葛亮认定只要能使司马懿起疑心,这场战争就可以取胜了。于是,他神态自若地传令各军士:“放倒城中所有的战旗,所有士兵都必须坚守城池,若是有人擅自出入和高声喧哗,定斩不赦!”同时还命人打开四面的城门,每一个城门处都派二十个士兵假扮成老百姓的样子,镇静地洒水扫街,装作若无其事。

一切安排妥当以后,诸葛亮头戴方巾,身披鹤氅,带着两名小童,持琴登城了。然后他一边饮酒,一边抚琴,表现出一副十分安然悠闲的样子。其实他自己很明白,凭着他对司马懿的了解以及之前的几次较量,他知道自己给司马懿留下的印象是行事向来谨慎,从来不肯冒险,现在则正好能利用他的这种印象,来个死里逃生。

魏军的先锋部队首先到了城外,他们听到如此悠扬的琴声,看着诸葛亮镇定自若的神情还有城中井然有序的情况,感到非常困惑。由于他们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也就不敢贸然闯进去,只好派人策马加鞭回去向司马懿报告。

悠扬的琴声里听不出一丝的慌乱,诸葛亮坚信自己能赢得这场战争,而明快的琴律则像是在讽刺,又好像是在向司马懿挑衅。很长时间过去了,十五万大军在城外竟然不敢越雷池半步,最后全部退走了。

看见魏军退去,诸葛亮抚须一声长笑,这个结果是在他意料之中的,而城中众军士见这千钧一发的危险顷刻间化为乌有了,都感觉又惊又喜!诸葛亮笑着告诉惊魂不定的士兵们说:“司马懿知道我一向都很谨慎,不会轻易去冒险,今天他看我这样镇定地坐在城中,所以不战而退了。”这是一个疑兵之计,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能使用,如果随意使用这个计策,一旦让对手看出破绽的话,肯定会败得一塌糊涂。一个真正的好首领,不管情况有多么危急,都可以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把风险化解掉。

除此之外,诸葛亮还设了伏兵。他料到司马懿会退兵,而且势必要选择小路走,于是便命关兴、张苞两位将领在武功山设下埋伏。果然不出所料,司马懿真的率领着军队沿着小路撤退,当退到武功山的时候,遭遇了张苞的伏兵。之前所施的空城计已经使司马懿心里充满了疑问,在这里又遇到张苞,他更加确信诸葛亮早已打好了埋伏,于是对诸葛亮的计策深信不疑,所以这时候他只盼着能杀出一条生路,而不敢恋战。正在这时,关兴又带着一队人马从左边杀了出来,这更使魏军成了惊弓之鸟,一刻也不敢多停,把粮草辎重都丢弃了,然后沿路朝山后逃去。

这场战争,诸葛亮给对手来了一个猝不及防,他仅仅用了三千人马就把司马懿的十五万大军击退了,与赤壁之战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后来诸葛亮在栽培姜维的时候还特别嘱咐他: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统帅,首先一定要做一个从容应变的人,只有临危不乱,方能从容地面对一切。

成功课堂

一部战争史其实就是参战双方斗智斗勇的历史。会运用智慧的人,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你想让弱者变强大,让单调变丰富,让石头变成金子,让僵硬变得灵活,让绝境变为通途,那就运用你的智慧吧,它有无往而不胜的力量。

凡事要用智慧

那些看起来无所不能的人,其实并非他们自身样样精通,而是他们善于借助他人的智慧,用他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借敌”是古今中外军事家非常重视的韬略,所谓“借敌”,就是指利用敌人的力量来削弱敌人,从而在自己毫发无伤的情况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国末期,魏国征东大将诸葛涎因为反对司马昭专权而被司马昭的大军围困在寿春。当时,东吴对他表示坚决支持,曾先后派文钦、全怿等人率兵前去救援。为了消灭寿春城内的诸葛涎和东吴方面的军队,司马昭便用“借敌之计”使敌人内部瓦解,尔后由外而攻,最终大获全胜。

首先,司马昭命人散布谣言,说东吴的救兵马上就要到了,而自己这边却兵困粮缺,无法坚持长久,之后还故意派一些老弱兵士做出筹粮的假象。诸葛涎听说这种情况后便松懈了下来,并在城内大吃大喝。这个时候,城内开始闹起饥荒。接着,诸葛涎的亲信蒋班、焦彝因主张速战和东吴的文钦发生了矛盾,诸葛涎一气之下想杀掉蒋、焦二将,二人有些害怕了,便出城投降了司马昭。

接着,司马昭又利用东吴将领全怿的家事施以“反间计”。全怿的侄子全辉、全仪因家庭纠纷而带着家将由建业逃向司马昭军中。司马昭见到他们后却诡称孙权因为全怿救援不力而大怒,要把全怿在建业的家眷赶尽杀绝。全怿信以为真,当下便率领几千人马出城投降了司马昭。司马昭在他的一系列阴谋得逞后,便开始借诸葛涎与文钦的矛盾来彻底瓦解城内力量。诸葛涎和文钦因火并而发生争执,结果文钦被诸葛涎所杀,文钦之子文鸯、文虎出城投降。于是司马昭便用数百名骑兵保护着这两个人在城外巡视,并大声地对城中之人喊道:“即使是文钦的儿子我们都不杀,更何况其他人呢?”这种宣传使得城内军心逐渐瓦解,守城军士无心再战。看到时机已经成熟,司马昭便命大军向寿春城展开猛烈的进攻,最终消灭了诸葛涎的势力。

其实最初,诸葛涎虽然是被包围,但是因为有增援,再加上有坚固的城堡,只要全军团结一致,时刻提高警惕,很可能还有生机。然而他却不考虑这些,最终败亡。而司马昭则不一样,尽管自己实力远远超过诸葛涎,但是他并没有凭借着自己的强大而蛮干,而是用智慧的头脑,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所以,他成功了。

成功课堂

脑子越用越明,不用反而会生锈。智慧具有无穷的力量,在战争中运用智慧,能够不动一兵一卒而取一座城池;在交际中运用智慧,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而获得众人的好感;在工作中运用智慧,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一项工程……

自知自己无知是大智

苏格拉底认为,他之所以是智者,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无知。这个世界上,任何一种技艺都是学无止境的,我们知道的远没有不知道的多。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每一个人都应不断地学习以完善自身。

刘伯温曾经说过:“视而不见的人喜欢说自己的长处,听而不闻的人喜欢讲别人的短处。喜欢说自己长处的人,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喜欢讲别人短处的人,则不能正确地对待他人。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就会什么都看不见;如果不能正确对待他人,就会什么也听不到。什么也看不见的人就是瞎子了。所以说,一个人若是没有自知之明而一味地狂妄自大,是绝对没有什么好处的。”

王积薪是唐代翰林棋院的待诏,在当时也算是很有名气的一个棋手了。当他把下棋的技艺学成之后,便觉得自己已经是天下第一了。

有一次,他到京城游玩,晚上在一家旅店投宿。熄灯之后,他听到店主老妇人招呼隔墙的媳妇道:“今天晚上的景致这么好,无以消遣,咱们来下一局棋吧。”

媳妇应声道:“好啊!”

于是,她们便开始下起了盲棋。

只听老妇人说:“我在第×道下子。”媳妇说:“我在第×道下子。”就这样每人说了几十道。

最后老妇人说:“你输了。”媳妇说:“这局棋输给你了。”王积薪暗暗记着她们下子的步骤,次日自己依照次序重新将那盘棋的局势摆了出来,她们下子用意之深,布局之巧妙,令王积薪惊叹不已。他终于明白了什么是艺无止境,从此以后,再也不认为自己天下无敌手了。

我们所说的成功人士,大都是在某个领域内有所专长、取得某些成就的人。但是,我们能不能像王积薪那样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呢?这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自觉虚心地向别人请教,才可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孔子被冠以“大学问家”、“大教育家”的称号,可谓知识渊博。但他却未认为自己知识渊博而放弃“勤学善问”。对于学生,他要求他们树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学态度。对于自己,他从不满足,总是虚心向别人求教。他用“三人行必有我师”来勉励自己,同时也勉励学生要虚心向别人求教,绝不能不懂装懂,自欺欺人。

一天,孔子带着他的学生到齐国去,中途遇到两个小孩在激烈地争论问题,他们互不相让,以致面红耳赤,气喘吁吁。当这两个小孩看到有一个人向他们走来,并且得知此人便是世人皆知的孔老夫子时,其中一个赶忙上前对孔子说:“我俩在争论太阳什么时候离我们近,什么时候离我们远。我觉得是早上近,正午远,因为早上的时候太阳又圆又大,而到了中午就变得像个小圆盘了。但是他说是早上远,正午近,因为早上太阳一点都不热,而到了正午就热得像开水一样烫人。”说完,两个小孩一齐看着孔子,等待着孔子的裁决。孔子思考了半天,感觉这两个孩子说得都非常有道理,就老老实实地对眼前这两个小孩说:“你们讨论的这个问题我也搞不清楚。”两个小孩不解地拍着手又跳又笑,并且说道:“人人都说你是个大学问家,原来你也有弄不明白的问题。”

孔子虽然渊学,可他也没有自恃自己有学问,对于自己不懂的问题,即使是在孩子面前,都不去乱讲。这对于我们是个极好的警示。

凡事切忌不懂装懂。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要主动求教于别人。孔子尚且能够做到不耻下问,我们还有什么放不下的架子呢?世上没有万事通,要想让自己不断地充实起来,就要养成勤学善问的习惯,切实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人们经常说,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只有那些自知、自强,懂得如何超越自己的人才会一直奋发向上,最终取得成功。自知的人,永远都不会被功名利禄的贪念所控制。还有人曾经说过:“越是不爱听别人赞美自己的人,就越清楚自己的成功是多么微不足道。”人要是有了一丁点成绩就沾沾自喜的话,那么这点成绩也会很快消失不见的。

成功课堂

胸怀远大志向的人,往往能够做到专心致志,对于学习也始终抱有一种勤学苦练的诚恳态度。而那些对什么都一知半解,“满罐子不响,半罐子咣当”的人,迟早有一天会江郎才尽的。人要有自知之明,明,是心灵之明。想获得真知灼见吗?那么,你就必须遵循求学之道。只有做一个自知的人,才能真正有所觉悟。

时常进行自我反省

荀子在《劝学》一文中写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意思是说,有见识的君子每天都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查反省,这样就能智慧明达,行为不出过错。的确,能够时刻审视自己的人往往很少犯错误。因为这样的人总会时时审视自己,能够客观认识自己,他们会反复地问自己无数个问题,如此这番,就能轻而易举地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为以后的行动打下基础。

明朝时期,有个叫高汝白的人中了进士,把他培养成才的叔父便写信督促他:“虽然你考中了进士,但是我并没有因此而感到高兴,反而有些担忧。今后你可能就会逐渐降低对自身的要求,所以我希望你能把每天的行为举止都用笔记到本子上面,然后把它寄给我。”高汝白叹息着给叔父回信说:“我从小就是在您老身边长大的,难道您还不了解我的性格,担心我会因此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吗?”然后他便试着问了一个始终陪伴着他的老家人,自己跟以前相比究竟有没有变化。老家人说:“比起往日确是有些不同了。”从此,他便开始警觉起来。他每天都把自己的言行举止用本子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对比检查,这样他发现自己的缺点真是多得写不完。他感到有些害怕,便不断激励自己勤奋刻苦,努力学习,修养品德。渐渐地,他将本子上记录下来的所有缺点全都改掉了,终于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官至提学。

无独有偶,清朝有个名叫徐文靖的人,也是用这种办法每天督促自己不断向好的方面努力。徐文靖效仿古人的做法:拿两个瓶子分别盛放黄豆和黑豆,每做一件好事,他就念叨:“说了一句好话,做了一件好事。”然后投进瓶子一粒黄豆。如果办坏了一件事,就投一粒黑豆进去。开始的时候是黄豆少,黑豆多,慢慢地日积月累,豆子已经是黄黑各有一半,久而久之,黄豆就比黑豆多出许多了。

人生就是一件雕塑品,需要用心去雕琢,方能打造出完美的工艺品。而反省就像是一面莹澈的镜子,它可以照见心灵上的污点,从而便于我们用刻刀去修葺。

给自己制定一个标准,并以此来约束自己,然后自觉地按照这个标准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便能达到一种高境界。所以千万不要讳疾忌医,以免耽误了大事。

成功课堂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倘若我们也向先哲们学习一下,即使做不到“一日三省”,至少也要每隔一段时间来反省一下自己,这样,才能在不断纠错中日臻完善。

要保持自己的本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色,而对于那些成功者而言,他们可以保持自己的本色,并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