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会和领导相处
23594000000032

第32章 .教你怎样与外籍领导相处(3)

欧洲的企业内部也会有不同国家的人,英语是通用语言。虽然欧洲人的热情率性使他们也会积极地学习当地的语言、风俗,但是请记住,不会说英语,一切都免谈。当然,如果能熟练使用一门欧洲语言,必定会对工作有很大帮助,特别是当你遇到一位民族优越感极强的法国领导或者德国领导,那么你所会的“小语种”就是你的制胜法宝了。

欧洲的领导注重职务的功效性,主张人要适应岗位要求。你需要扭转的想法:我有超强的学习能力,什么难题一学就能适应。先去了再说。欧洲企业一般是通过明确而详细的职务记述书来建立和保持组织功能的。这样,配置员工时一般采用对号入座的方法,对人员的挑选具有使用价值观。因此欧洲企业招纳的对象以有实际工作经验者居多。

欧洲的领导会鼓励通过个体自我实现的竞争体制来实现企业追求效益的目的。你需要扭转的想法:作好自己分内的任务就好了,其他的工作与我无关。欧洲企业注重个人竞争,鼓励个性发展,鼓励员工施展个体的才能和个性。所以在对职工的奖励方面,档次差距拉得也很大。在欧企工作,一定要清楚自身价值,有明确的目标,想方设法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这就是说,当你自己的工作完成之后,如果你依然觉得自己精力充沛的话,你可以额外要求更多的工作。

欧洲领导希望员工有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你需要扭转的想法:我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我拥有足够多的专业知识,可以应付自如。欧企采用双向选择的自由雇佣制,不像日企那样讲究从一而终的忠诚度。并且会不断地优胜劣汰。如果并不能适应工作,就会被淘汰,以此来不断追求效益。因此,要想在欧企站稳脚跟,就得不断充电,补充知识。同样,你的努力也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如果你想在日本公司生存,你一定要懂得森严的等级制度。在日企工作,你就应该明白什么叫“等级森严”,工作的时候,你一定要完全把他当作一个领导者,他的命令是需要无条件执行的,没有还价的余地,如果工作完成得糟糕,他肯定会说发火就发火。

你需要扭转的想法:他一直在标榜倡导前卫轻松融洽的办公气氛,甚至下了班一起去吃饭喝酒排解工作压力,像朋友一样,所以工作时我也可以在他面前无所顾忌。你不要妄图像在欧美公司一样,可以和领导勾肩搭背,开荤腥的玩笑。日本企业里,工作中的领导和工作外的领导你必须完全分开。在工作时间里,你最好毕恭毕敬,让他知道你把他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即使心里讨厌死这家伙,脸上也要表现出言听计从的样子,多点几次头,多哈几次腰对你没坏处。但你不一定万事都唯命是从,如果你有比上级更好的想法和意见,你完全可以直言不讳,对方反倒会佩服你,但要事先摸清楚对方的脾气,并且意见一定要经得住推敲。

凡是在日企有过工作经历的人都对“按资排辈”有所感触,日本企业一般都有一套管理模式,在某一阶段做什么事情是非常明白的,整个公司的工作模式基本是按部就班。每个新人来到日企,公司会有专门的培训,会告诉你做什么事情用什么样的方法比较好,甚至填表这样的事情也会有专门的人教你。即使是非常优秀的应届毕业生,从一张白纸到得到系长(科长)的职位,在日本企业里起码也要4年以上时间。

你要扭转的想法:我是研究生毕业,一上来就要坐在很高层的位置;我的能力强,可是凭什么让那个经验多的人比我早升职?不给我升职我就跳槽!

日本企业大多这样,即便你身怀绝技,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他们注重的是工作经验而并非学历,你必须按捺住你渴盼升级的心情,“熬”些年头。但等你做到一定的年限和职位,比方在一家日企待了5~10年后,一般来说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不会轻易裁员,他们把裁员当作是公司的一种耻辱。日企会把公司职员当作孩子一样对待,如果你经过若干年后还没有什么长进,企业会把这个视为企业的责任。

想在日企工作就需要具备很强的责任心,做事绝不能够马虎,说得难听点就是要一板一眼地跟着做事;要适应并习惯计划性很强的工作方式,日企不鼓励鲜活得离经叛道的创意;要具备集体观念,善于配合协作,久而久之与他人产生默契。

你要扭转的想法:一板一眼,事无巨细的做法太死板,我偶尔是不是也可以马虎或者偷懒一下?

所有和日本人合作过的人,感受最深的就是日本人严谨认真的做事风格和日本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精神。日资公司喜欢把工作的目标、进程定得细致清楚,然后一丝不苟地按部就班完成,不喜欢任何人标新立异;凡事须向领导汇报,问准方可行动。要求员工敬业,把小事做好,他们会认为如果小事都干不好,怎么能放心把大事交给你去做呢。但是有些中国员工会希望能多做些大事,于是员工的个人期待与企业对职员的期待就会出现差距。也许中国员工要等上几年后才会委以重任,这样有人就会熬不住了。其实每一项工作都严格遵照工作守则进行,哪怕是细枝末节的琐碎小事,这未必不是好事,因为周密的框架管理不仅是为了避免疏漏,对于建立员工的条理和细致也起到了促进作用。所以会有人说,只要在日本公司做过事,哪怕是实习过,其他国家的外企都平趟了。

在日企你必须知道的其他事情:第一,加班是家常便饭。这跟日本企业要求员工敬业和对企业的忠诚度有关。一般来说,日企没有在晚上7点以前下班的,因为日本企业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一点就是以企业为家,在日本企业工作的每个人都相当敬业和讲求协作。第二,要特别注重礼仪。早上来到公司,“早上好”是一定要说的,要是对方是领导,那就一定再加上“敬语”;下班时要说“失礼了”或者“辛苦了”;在和日本领导在一起走时,一定让领导走在前面。第三,注意自己的仪表打扮。日本公司把注重自己的形象看成是对别人的礼貌,在公司上班时,女孩子一定要天天都换新的衣服,男职员也要天天换领带衬衫,每天都要西装笔挺、干干净净。第四,千万不要不懂装懂。领导交代工作的时候,由于语言的关系如果你没有听懂,那就一定要问清楚。领导不会因为你提问而厌烦,但是,如果因为不懂装懂而做错了事情,领导一定不会原谅你。

怎样与外籍男领导相处

在竞争激烈的外企工作,作为女下属,怎样与外籍男领导相处确实是一门很微妙的艺术,这直接关系到你的收入、晋升、饭碗的稳定与否。从以下案例中,你能有所感悟吗?

赵微微在一家规模很大的德企公司做销售。这是一份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无论在与人的沟通、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对市场的把握上,还是在体力的支配上,都要经受不同寻常的考验。赵微微常常是几个小时前还在同客户电话,几个小时后就飞到别的城市了。在公司,每个人的销售业绩都是公开的,当你总是完不成公司定额的时候,你会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当你承受不了这种压力时,也就是你离开公司的时候。所以赵微微做得很卖力,业绩一直在节节攀升,因此大受顶头领导、销售部经理杰夫洛――一个优秀的德国青年的青睐。

赵微微刚进公司时,就碰上了一个对公司来说相当重要的英国大客户。谈判一开始,对方就拿来一些国际惯例跟她谈。由于双方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运作方法的不同,谈判很快进入了僵局。但是赵微微绝不轻言放弃。她一遍又一遍地研究对方的资料,挖掘对方的弱点,用自己的认真和敬业来感化对方,一星期下来,谈判终于成功了。赵微微也欣然接受了杰夫洛出去吃饭的邀请:“我当时的高兴劲儿真可以用眉飞色舞来形容。在领导面前也顾不上矜持,吃过饭,他邀我去跳舞,我也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

之后,杰夫洛便经常请赵微微吃饭、泡酒吧、打保龄球、桌球、壁球。多半是借口庆祝赵微微的出色表现和业绩。有时赵微微并不想去,但看到他那诚恳的眼神,又想想他是自己的领导,赵微微不好意思拒绝。而杰夫洛也每次出差都为她带回些别致的小礼物,这当然逃不过外人的眼睛。一来二去,难免有人在背后议论赵微微和她的领导,这其中不乏对赵微微的出色表现心怀妒忌者。杰夫洛听后淡淡一笑,赵微微却苦恼不已:相恋两年的男友听到传闻后深信不疑(因为赵微微时常晚归和失约)。他揣测好强的赵微微一定是利用了领导才做出那么骄人的成绩的。赵微微怎么解释他也听不进去。而杰夫洛眼神里的暧昧也是赵微微一想起来就烦恼。

当外籍领导频频邀你外出的时候,即使他真的没有非分之想,你也要小心注意了,因为这往往是以后不寻常关系的前奏。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自己的原则,工作中应该学会服从领导的安排,但其他方面更要学会以诚相待,不卑不亢。拒绝外籍贯领导并非一定是坏事,许多时候能让领导发现你的成熟矜持和个人的尊严,让他对你产生敬重,也有助于抬高你在他心中的地位。如果你实在没有勇气拒绝他的邀请,那么你可拉上朋友、同事,甚至领导太太一起去。

林娟红在一家规模不大的英国广告公司工作,领导叫罗奎克。林娟红的学历不高,只是装潢设计专科毕业,但她很有灵气,凭着直觉和灵感,就设计出了不少优秀的作品。那时公司人手不够,她和罗奎克既要负责企划设计,还要承担一部分市场联络工作。他们忙得连星期天都没有还不说,还经常加班,以至于在公交车上拉着扶手站着都能睡着。好几次晚上做调查,一直到10点多,仍然饿着肚子,两人在街边小店凑合一顿接着回办公室整理结果是常有的事。在同甘共苦中,林娟红和罗奎克的交情非同一般,她从来不称他“经理”而是叫他“头儿”,碰到委屈和烦恼,甚至家里的琐事,她都乐意向罗奎克诉说。

在她眼里,罗奎克像她的兄长,又像一位极谈得来的朋友,她对这位领导从来就没有真正敬畏过。她的文字水平不够好,所以平时那些要求高的“书面”工作,比如充满说服力的策划书呀,语出惊人又朗朗上口的文案呀,还有条理清晰能详尽概括两人工作成绩的报告等等,都出自罗奎克之手。林娟红心安理得,她想,朋友嘛,这还不是应该的?再说其他方面自己又从来没偷过懒。罗奎克有时提醒她平时要多注意“充电”,特别是要锻炼一下文字撰写能力,林娟红往往置之一笑,没放到心里去。她的潜意识是:有罗奎克这个朋友式的领导,自己怕什么?

公司的规模渐渐扩大,林娟红所在的部门也进了不少新人。后来罗奎克由部门经理做到总监,却没有建议让林娟红补她的空缺,而是提拔了另一位刚进公司一年的小伙子。林娟红感到难以接受:她认为自己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别人不了解也罢,难道共事这么久,罗奎克还不了解她的能力吗?冲动之中,她很想辞职。

很多人都希望同领导像朋友一样相处。这往往是一个误区。因为领导就是领导――特别是外籍领导,即使你们关系很不一般,也不意味着对他可以没有敬畏和恭维。保持适当的距离也很必要——尤其是女下属和外籍男领导。再优秀的人也是普通人,有才华横溢的一面,也会有平淡无奇的一面,距离可以让你在领导眼里显得更完美。

如果客观地想想,罗奎克做的也在情理之中。他和林娟红之间因为太熟,反而失去客观的判断,觉得对方懂的和做的没什么了不起;经常向他交心的林娟红,学历低、理性思维不足、工作情绪化等等不足和性格上的弱点都被他看得清清楚楚,他难免认为她太坦白太幼稚;再者,一外国男人一中国女人亲密合作了那么久,单单为了避嫌,他也不会轻易提携她。

如何应对外籍男领导

周丽芳的领导是一个台湾人,在广州黄埔经济开发区开有一间公司与几间工厂。在台湾有老婆与孩子,却还一直在打她的主意,周丽芳是江浙美女,得苏杭的灵韵,姿色还算不错。大学毕业以后来了广州闯荡,一开始在一家杂志社任编辑,后来觉得枯燥无味,于是跳槽到了现在的这家台资企业做办公室助理,工资是原来的两倍,周丽芳才进公司时还对朋友说:“现在的我终于找到了人生的价值,而且领导很看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