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解决人生难题心理咨询手册
23526700000041

第41章 培养孩子心理咨询(3)

□如何重视孩子的想像力

想像带有很大的夸张性,这也是幼儿期孩子的一大特点。

一位5岁的小女孩画了一幅题为“上天去玩”的画,画中的长颈鹿的身体高于5层楼,脖子一直伸入云霄,一个小女孩站在长颈鹿的头顶,就上天了,这种想像的夸大性在幼儿的想像中屡见不鲜。

培养孩子的想像力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在观察大自然的过程中,引导孩子想像。大自然的一切都可以引发孩子无穷的遐想:蓝天中朵朵白云像成群的牛羊;绿茵茵的草地好似墨绿色的地毯……

在孩子观察大自然的同时,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想像,这些事物就会在孩子头脑中变成无数美好而奇异的童话。

在孩子想像的同时,家长可进一步引导孩子把自己的想像用语言描述出来,或用图画表达出来。

2.将孩子引进快乐的游戏王国。孩子的整个游戏王国是靠想像支撑的,在游戏中,孩子的想像异常活跃。一个孩子抱着“娃娃”做游戏的时候,她不仅把自己想像成“妈妈”,还要想像“妈妈”一样爱护自己的“孩子”;当她把一顶白帽子扣在小脑袋上,煞有其事地做医生的时候,头脑中就会不断地进行着有关医病方面的想像活动。为你的孩子创设游戏的条件,让孩子插上想像的双翅,飞翔于游戏王国是培养孩子想像力的有效途径。

专家们认为,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引起孩子想像的物质基础。家长为孩子提供各种不同游戏材料和玩具,可以促使孩子去做相应的游戏,产生相应的想像。一副几何图形的结构玩具,可以促使孩子自由想像,组成自己喜爱的各种形体;一个布娃娃可使孩子想像妈妈照顾孩子的情景。

3.让孩子在讲故事的活动里激发想像。讲故事、猜谜语是发展孩子想像力的重要途径。孩子酷爱听故事,尤其是最能促使孩子想像的童话和神话故事。

4.让孩子在美术生活中激发想像。美术活动是发展孩子想像力的有效途径。为孩子准备一些画笔、粘泥、彩色纸或小积木等,让他们去画、去捏、去折叠、去拼搭,表达出各种不同的形象。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孩子在一边想像一边涂画、拼搭的过程中,因受其一定技能的限制,难以表达想像的内容时,家长应适时地教孩子一些表现技能,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想像。

在美术活动中,意愿画不失为一种培养孩子创造想像的有效手段。画意愿画就是让孩子自己想、自己画,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孩子在构思图画内容和布局时,必须进行丰富而活跃的想像,应该注意的是,家长和成人千万不可代拟主题,代定内容,而应对孩子启发、诱导。

“添笔画”的办法也非常有利于发展孩子的想像力。譬如,你画一个圆圈,告诉孩子可以在圆内或圆外添画其他线条,试试都能添画出什么东西。鼓励孩子想像得不同寻常,别出心裁。

同样“添物画”的方法,你也不妨一试。你可以画一幅未完成的画让孩子想像并补添其余部分。譬如,你画一幅画,表现的是乌云密布,暴雨即将来临的画面,让孩子想像并画出其余内容。

按主题画画和按主题建筑,可以较好地发展孩子的有意想像。即向孩子提出一定的想像主题,要求孩子围绕主题进行有意想像,并把自己的想像用画画和泥塑、拼塔等活动表现出来。

5.让孩子在音乐活动中激发想像。家长在孩子具有一定欣赏能力的基础上,训练孩子听音乐做动作。你可录取一些可供孩子展开丰富想像又易于表现的音乐,在平时有意识地放给孩子听,要求孩子根据音乐想像出各种相应的动作、表情。譬如,小白兔的轻快、“大象伯伯”的沉稳。

另外,根据歌曲自编动作,进行表演,也可以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创造想像。你可选用一些孩子会唱的歌,让孩子根据歌词的意思,编出相应的动作,孩子在根据歌曲编动作的过程中,头脑中就会进行有关方面的想像活动。

6.让孩子进行“情景描述”。你可以经常向孩子提类似的问题:“这是一个春光明媚的天气,想想看公园里的花会怎样?

草会怎样?树会怎样?”“昨晚,刮了一场大风,想想看街上会是什么样子?”要求孩子根据他的想像描述给你听,使孩子的想像力尽可能地得到发挥。

7.通过生活事件培养想像力。可以假定生活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让孩子想像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鼓励孩子尽量多想一些解决办法。例如,“一个乒乓球滚进长沙发底下了,该怎么办?”孩子可能想像:蹲下来,用手去捡,还可以借助棍子拨出来。另外,请爸爸妈妈将沙发移开,也可以……生活中类似这样的问题,你可以自行设计,生活中的问题常常是激发孩子想像的最佳动力。

□如何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的高级认识活动。通过思维,人们可以认识感知所不能直接反应的事物,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并可借助事物了解其他事物,间接地预见和推知事物的发展。无怪乎人们称思维是智能活动的核心!

那么,孩子的思维有什么特点呢?

孩子的思维与成人大不相同,孩子的思维活动一开始是以实物和活动为基础的,思维在具体的感知和行动中进行。孩子看见了布娃娃才会想起用布娃娃做游戏,如果妈妈拿走了布娃娃,孩子的思维也随着布娃娃一同消失了。当抱着心爱的布娃娃做游戏的时候,倘若没有看见小勺、小碗,他就绝不会想到给布娃娃“喂饭”、“喝水”。生活中还常常发生这样的现象:

当你给孩子一套积木,要求他先想好怎样搭以后再开始玩时,孩子却愤愤不平地抗议:“我不要想,我要搭!”当一块一块积木累积堆高了,孩子会高兴地叫起来:“啊,房子!我在造房子!”这种现象很正常,因为孩子不会先想好再行动,而只能是一边行动一边想,一旦动作停止或转移,思维活动也就停止或转移了。这种直觉行动思维的典型特征正是人类思维的初级形态,一般大约发生在2岁左右的孩子身上。

进入幼儿期(3—7岁),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发展起来。这一特点在5岁左右的孩子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种思维主要是依靠具体形象和已有表象来进行。当孩子思考3+2=?时,其头脑中思考的必然是“3个香蕉加2个苹果”或“3颗糖加2颗糖”。

更为有趣的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搂着自己心爱的小孙子感慨万分地说:“孩子,你真幸运!爷爷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却是生活在黑暗的旧社会……”而5岁的小孩子想的却是,黑暗的旧社会一定是黑乎乎的,走路必须用灯照明。

随着孩子语言的发展和知识经验的增长,6~7岁的孩子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也就是说,开始依靠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行思维了。最明显的表现是,他们对事物的了解不仅停留在现象上,而常常是“追根究底”,提出的问题涉及到事物的本质或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类似“人为什么飞不起来”、“下雨前蚂蚁为什么要搬家”等问题令你难以招架。他还能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具体实例,理解和掌握“勇敢”、“认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等等一些抽象概念。当孩子不慎重重地跌了一跤,他会强忍疼痛,竭力装得若无其事的样子,嘴里自我标榜:“我很勇敢,我才不怕疼呢!”那副天真的模样令人忍俊不禁,让做父母者乐不可支。

□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智慧

小朋友经常会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天空为什么是蓝的?人为什么会呼吸?向日葵为什么总是面向太阳?等等。

这种情况实际上正是孩子好奇心的表现。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是孩子们求知的一种反应,也是儿童智慧的火花。他们有探索现实生活中各种未知事物的强烈愿望,对周围的一切感到陌生、新鲜、好奇。

正是出于各种好奇的心理和举动,有时难免要闯祸,如把闹钟拆开,以弄清闹钟为什么会打铃。有时他们对大人所说的,也要亲自试一试,企图自己找出答案。平时孩子们往往爱问“为什么”,有的家长由于不了解他们这种好奇、好问的特点,把这些正常现象看成是捣乱、淘气,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往往采取冷淡、漫不经心、支吾搪塞的态度,或者不予理会。这种做法会有损于孩子智慧幼芽的生长,挫伤他们求知的积极性。要知道,儿童的智力正是在满足好奇中得到发展的。

对于求知欲旺盛的孩子来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知道了从前不知道的奥秘,揭开奥秘后所体验到的愉快和满足的情感,反过来又激起新的探索兴趣。作为家长,不仅要尊重、保护和正确引导孩子的好奇心,而且应努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幼稚的好奇心发展为强烈的求知欲。对孩子提的问题,要确切、通俗易懂、有条理地给以答复,如果暂时答复不了,可以告诉他:“这个问题等弄明白以后再告诉你。”但是切记事后一定要兑现。如果对孩子求知的欲望采取应付的态度,不仅会抑制孩子的好奇心的发展,也会影响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对今后的教育不利。

与此同时,更要鼓励孩子自己去了解丰富多彩的自然界和纷繁复杂的社会,让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通过自己读书、观察、思考,寻找正确的答案。

明明还没上小学就开始用铅笔画图、写字等,觉得高兴极了。当发现母亲不用铅笔而使用钢笔时,即对钢笔产生兴趣。

钢笔不像铅笔要削,用起来比较便利,也就开始对钢笔构造有兴趣。母亲拿支不能用的钢笔给他,并说:“实际构造妈妈也不清楚,你拿去琢磨琢磨吧!”意思是要他拆下来看。但对一个未上学的小孩而言,拆钢笔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可是他真有耐心,整天观察钢笔的构造。

明明母亲看他对收音机也有兴趣,就给他一台报废的收音机,让他拆下来彻底研究。这样久而久之,他一直对理工特别有兴趣。因为有兴趣,学习成绩也特别好。现在他在一所重点大学学电子工程。

把家里不用的东西储藏起来,等到孩子有兴趣时,就交给他拆下来研究,这位母亲真是懂得如何教育孩子。

当孩子对某件物品感兴趣时,把实物给他拆下来研究,可使他对理科感兴趣。孩子对学习有了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成功的希望也就大了。

我们相信,只有当孩子的心中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无穷的求知欲望而自发地学习时,家长寄予他的良好愿望才会实现。

在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时,教给孩子如何观察特别重要。在一些家庭里,并没有把观察看做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一种培养兴趣、发展智力的途径,这实在是家庭教育的一种失败。

从观察中不仅可以吸取知识,而且知识在观察中可以活跃起来,知识借助观察而“进入周转”,像工具在劳动中得到运用一样。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么观察就是思考和认识记忆知识之母。一个有观察力的孩子,绝不会是学业成绩落后或者文理不通的学生。父母如果善于帮助孩子利用以前掌握的知识来进行一次又一次新的观察,就能使孩子的“旧”知识变得愈加牢固和灵活。

在低年级,观察对于儿童是必不可少的,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是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儿童需要理解和识记的东西越多,他在周围自然界和劳动中看到的各种关系和相互联系就应当越多。

家长在教给孩子观察时需要教给他们从平常的事物中看出不平常的东西来,教给他们探寻和发现因果联系,经常要他们回答“为什么”,并引导他们自己提出疑问来。

□为什么动手动脑对于学习同样重要

宁宁是三年级的学生,个子长得也高,像个小大人。但是,他做作业却从来不认真、不细心。

宁宁完成作业的最后情景经常是这样的:匆匆忙忙地、飞快地将作业写完,不管对错,将铅笔往桌上一扔,像脱离魔鬼一样,迅速地离开书桌,跑向电视机前或奔向门外。

书桌上摊满他的作业本、练习册、课本以及铅笔、橡皮。

通常是宁宁的爸爸先将他的课本、铅笔盒等一一放入书包,然后再认真地将他的作业从头到尾检查一遍,用铅笔将错误的地方勾画出来(通常总会有错误,而且不会太少),再将孩子叫回来改正。

对于爸爸指出的错误,宁宁想都不想,也不问为什么错了,拿过来就改。时常,改过的作业还是错的。当他再被叫来改错时,他就会不耐烦,大声嚷着问:“你说应该怎么做?”

对于宁宁的上述情况,我们该怎么认识呢?

我们不能说宁宁是独立完成作业的。“写完”作业并不意味着作业的完成。事实上,作业的检查是作业完成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而这项工作却由家长来承担了。孩子的任务似乎只是写作业,并不需要对作业的质量负责。

整理书包是谁的工作呢?在这里也成了父母的。

那么,孩子在学校时,这些工作是由谁做呢?当然只能由孩子自己来做。为什么在家里就要由家长来承担呢?造成这种局面的责任在谁呢?

孩子的责任感和责任能力是通过锻炼形成的。锻炼则意味着由孩子自己去承担活动,并明晰活动的目的、步骤以及要求等等。

这种锻炼机会最初应当由家长来提供,并提出恰当的要求,加以正确的引导。

孩子对于自己能够胜任的活动,或者是有挑战性的活动,总是乐意承担,并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

正是通过活动,孩子在能力、意志、意识等各方面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发展。

当孩子入学成为一名小学生时,随之而来的便有与学生角色相对应的角色行为。这些角色不仅使孩子有一种角色感,而且能使他更好地完成角色形象。

父母有可能通过以下方式逐渐使孩子放弃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1.指责孩子检查作业不认真,整理书包不整齐。于是,替孩子完成这类工作。

2.出于关心,想让孩子有更多的活动时间,主动代替孩子做这些工作。

第一种做法,使孩子对自己丧失信心。家长不是能干好吗?干脆由你们去做。逐渐,孩子将这些工作不再纳入自己的范围。

第二种做法,没有把孩子当做学习的主人,没有使他意识到这些工作是他份内的事儿。

无论哪种做法,最终结果是一致的,即造成孩子责任意识、责任能力的缺失,丧失了自主活动的信心和能力。

建议按以下步骤去做:

1.提议孩子与家长一起检查作业。

2.就某些作业问题让孩子说明是否正确,以及他自己的理由。

3.逐渐表现出对孩子的教学内容不太熟悉的样子,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4.对孩子作业中的错误,不要表达自己的修改意见,建议孩子自己重新思考。

5.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检查作业。

至于整理书包,家长大可不必耽心他会丢三落四。即使他可能忘了装一本书,或忘了装橡皮,也不会太影响他的学习,而且,从此他会细心、认真检查自己的每一样东西,对自己的事认真负责起来。

□如何实现学习与实践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