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走出困境——如何应对人生中的挫折与压力
23495800000014

第14章 痛定思痛,败中求胜(1)

人生在世,一时失志不必怨叹,一时落魄不为胆寒,应该痛定思痛,败中求胜。如果一味地选择逃避只会显得你懦弱无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面对挫折你应该振作起来,去正视挫折和面对失败。亡羊补牢,未为晚矣。只有痛定思痛,修炼内功,持续改进,从成功中获得经验,失败里汲取教训,你才可能在人生的大舞台中败中求胜,赢得未来。

不幸酿就甜蜜

人在职场,偶尔的失败难以避免,失败可以使人更加成熟起来。害怕失败的人是不会成功的,他们不敢大胆尝试,成功的机遇就失去了。转变命运先要转变观念,对失败的认识如果过于悲观,那么他的命运就难以转变了。

如果有人经历的失败足以葬送一个人为之奋斗的事业的话,那么,塞奥·捷曼正是战胜了这种失败的人。

1984年,可口可乐公司授权捷曼扭转同百事可乐公司竞争引起销售下跌的不利局面。捷曼的策略是改变可口可乐的配方,以“新可乐”商标面市,并对此大肆宣传。然而,这却没能保住旧可乐的市场。捷曼的错误从某种程度上说要归咎于他的自负。

“新可乐”是美国历史上损失最严重的新产品。仅79天,旧配方的可口可乐就又回到了超级市场的货架上。一年后,受挫的捷曼离开了可口可乐公司。失败以及由此带来的中伤、蒙耻、破灭感,也许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般坏。仅7年后,捷曼又杀了回可口可乐公司。捷曼正是一位有勇气面对解雇、降职以及某种程度的失败,最后又能东山再起的人。

当今的社会变幻莫测,偶尔的失利难以避免,我们必须有勇气应付面临的一切。哈佛商学院的约翰·考科教授说:“我可以想象得出,在20年前董事会在讨论一个高级职位的候选人时,有人会说:‘这个人32岁时就遭受过极大的失败。’其他人会说:‘是的,这不是个好兆头。’但是今天,同一组董事会却会说:‘让人担心的是这个人还未曾经历过失败。”,比尔·盖茨在微软公司经常冒着失败的危险,他喜欢雇用犯过错误的人。“失败表明他们肯冒险,”他说,“人们对待错误的方式是他们应变的指示器。”

面对失败有的人一蹶不振,而有的人却能重整旗鼓,这是什么原因呢?曾经经历过失败的总经理们及领导艺术专家们提出的答案可供我们借鉴。

马丁·塞尔格曼这位大学心理学教授曾对30家工业企业的雇员进行调查、研究。他说:“那些能从失利中扳回优势的人是乐观主义者,他们确信‘我的问题是暂时的。’而那些悲观主义者,他们把失败看成是永恒的,往往不能卷土重来。”

当捷曼离开可口可乐公司后,他有14个月没与公司的任何人交谈过。他回忆:“这些日子是孤寂的。”但是他并没有关闭任何门路。他和一个合伙人共同开创了一家咨询公司。在亚特兰大的地下室里,靠着一台计算机、一部电话和一台传真机他的公司运作起来。逐渐地,他的咨询客户发展到像微软公司及米勒酿造集团公司这样的大公司。他的信条是:不落俗套,敢于冒险。

后来,可口可乐公司甚至也来寻求他的建议。捷曼说:“我做梦也没想到,公司会请我回去。”管理部门需要他协助整顿。“我们因为不能容忍失败而丧失了竞争力,”可口可乐公司的总经理罗伯特·格兹塔承认,“人只要运动就难免摔跟头。”

上世纪60年代,吉恩·莱斯利是世界十大网坛名将之一。“我的目标不是当世界冠军,而是到温布尔登网球中心打球。”这位健壮的丹麦选手回忆,“每次练球我都想象在那儿打球的情景,我嗅着草地的芳香,听着观众的呼喊。”1969年,莱斯利来到网球中心,在那儿被罗德·拉弗击败。

20年后莱斯利担任了斯奎波公司的总经理,然而,当他的公司与伯瑞斯特·迈尔公司合并后,他被排挤了出来。这一年,他进修了宗教和哲学课程,他一直没有放弃做跨国公司总经理的目标。1994年,他获得了史密斯·科林毕奇姆公司总经理的职位。

瑞克·米勒生长在一个不幸的家庭里,父亲酗酒,他很早就领悟到,人不可能总能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1989年,米勒由于在使公司起死回生方面具有特殊才能而名声大噪,王安电脑公司请他去扭转公司濒临破产的局面。但计算机行业的竞争远比米勒预想的严峻得多,经过市场衰退的打击,米勒只好收敛起逼人的气势。为了拯救公司,他采取了一连串的保守策略,并廉价出售存货以减少损失,然后他离开了公司。王安电脑公司成了一个空架子,但这是最有利的结局了,米勒对此无怨无悔。

童年的不幸实际上有助于人们适应环境,教给人们百折不挠。乐观的人知道他们不可能控制世界。他们把失败看作是青春期“反应”,尽管棘手、不适,却是转向成熟的先导。

现在米勒是AT&T公司的首席财政官员。当AT&T公司的总裁罗伯特·艾林第一次会见他时,对他说:“我把你在王安电脑公司的工作经历视为一个极大的优势。”在AT&T公司,米勒要求那些担心失败的新雇员对着镜子说一声:“我尽了最大的努力。”如果他们能够这样做,无论结果如何,都应被视作成功。

伯尼·马科斯是新泽西州一个贫穷的俄罗斯人的儿子,亚瑟·布兰克生长在纽约的中下层街区,在那儿他曾与少年犯为伍。当他35岁时,父亲去世了。布兰克说:“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一直确信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

1978年,布兰克和马科斯在洛杉矶一家硬件零售店工作时被新来的老板解雇了。第二天,一位从事商业投资的朋友建议他们自己办公司,马科斯说:“一旦我不再沉浸在痛苦中,我便发现这个主意并不是妄想。”

现在,马科斯和布兰克经营的家庭库房设备在美国迅猛发展的家用设备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马科斯说:“当你绝望时,你有人生目标吗?我问了55名成功的企业家,40名都确切地回答:有。”

心理学家罗伯特·斯多伯对经理做过这样的评估,他相信导致失败的头号原因是缺少自知之明。所以你必须跳出自我封闭的圈子,采纳别人的观点。

“过去我一直不清楚我给别人留下的是什么样的印象。”美国捷运公司的安妮·布斯奎特说。4年前,她任奥卡公司的总经理,她发现,她管辖的2000名雇员中,有5名故意隐瞒了2400万美元的损失。她对此负有责任。那时,她在别人的眼里是一个凡事追求完美的人,这无疑给别人造成一种威胁感和敌对感。下属们对她极为害怕,以至于不敢上报坏消息。

布斯奎特失去了奥卡公司的工作,这却给她提供了挽救美国捷运公司某些小部门的机会。开始时,她的自尊心受到的震动几乎使她放弃这一机会。但在奥卡公司的失败最终却成为她的动力。

布斯奎特说:“我意识到我必须更加善解人意。”她开始变得更有耐心,并且成为一个很好的听众。她学会了如何正确对待坏消息。“我常常自问,为什么有着共同利益的人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如果我早这样做,我早就解决了奥卡公司的问题。”

布斯奎特现在是一位执行副总裁。她的前任老板托马斯·瑞德说:“安妮的例子对那些事业陷入泥潭中的人是一个楷模,太多的人因寻求安稳的职位导致停滞不前,而她勇于面对挑战,所以最后成功了。”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不幸酿就甜蜜。”失败挽救了安妮·布斯奎特,激发了马科斯和布兰克,把瑞克·米勒推到了顶峰,也把捷曼造就成为新世纪一个真实的传奇人物。身在职场中的你如果还不曾失败过,那么,为了你以后辉煌的职业生涯,也许你应该尝试一下失败的滋味。

化压力为动力

不愿意面对失败与不愿意承认失败同样不可取,人生最大的失败就是永不失败和永不敢败。每当你开始干一件事的时候,失败可能随时伴随着你。如果你害怕失败,那么你就将一事无成。

任何工作都是如此,只有在失败中你才能真正学到本领。想在职场上脱颖而出,想超过别人,那么就必须记住:“失败是成功之母!”

伴随小排量耗油量低的日本小汽车的进口量加大,一度使位居美国第三大的汽车公司克莱斯勒也要陷入破产的境地。面对这接二连三的不幸,美国人该怎么办呢?

这时出现了一位名叫艾科卡的英雄,他于紧急关头接任克莱斯勒的行政总裁。在短短的三年内,他将这家濒临破产边缘的公司扭转过来,变为一家有盈利的公司。在替克莱斯勒效力之前,艾科卡是福特汽车公司的总经理。这位总经理时常受到该公司总裁福特二世的排挤,令他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

后来,他被炒了鱿鱼,他所有的特权,包括令人羡慕的高薪、豪华富贵且设施齐全的办公室,还有保安、秘书,一夜之间化为乌有。由于合约的关系,他在被炒了鱿鱼后仍得待在公司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中,他被安置到一个脏乱不堪的货仓里办公,那里连转身的空间都谈不上,于是,艾科卡发誓要用一番成就来雪耻。结果,在面临破产的克莱斯勒公司,他的努力成功了。

假使福特二世让艾科卡风风光光地退了休,假使艾科卡没体会到“屈尊货仓”的公然侮辱,那么,后来的艾科卡肯定不会如此风光,他可以依靠丰厚的退休金心满意足地安度他的晚年。反正他早已成功过,富贵过,风光过,他的人生几乎已没有什么缺憾。但福特二世的侮辱激发了他的斗志,给了他排除压力下决心取得成功的动力。

还有很多人就是在蒙辱受耻后脱颖而出的。

我国古代名相张仪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与苏秦都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纵横学家。年轻时张仪与苏秦同在当时的名师鬼谷子门下求学,苏秦出道早,成功也来得早,而张仪却郁郁不得志。于是,张仪来到苏秦的门下,希望通过这条捷径获得成功。然而一连几天,苏秦不闻不问,不管不见。好不容易熬到了与苏秦会见的那天,但苏秦非但没有热情款待他,反而在席间将他安置到最末的位置,用粗茶淡饭招待他,并且拿话羞辱他:“凭阁下的才干,怎能如此沦落潦倒呢?我实在没有法子帮你,还是靠自己的运气去另谋生路吧!祝你好运。”

远道投奔而来的张仪非但没得到半点好处却被当众侮辱而蒙羞,他被激怒了,他决心靠自己的聪明才智、靠自己的实力去创造一个属子自己的新天地,狠狠地打击苏秦。

苏秦不但不提防他,反而还派人暗中相助。其门人大惑不解,苏秦解释说:“张仪的才干其实在我之上,但以往他贪图眼前小利,过分安于现状,我担心他会因此而丧失斗志,便拿话羞辱他,以激起他上进。”

如果我们能够碰到像苏秦这样的朋友,或像福特二世那样的敌人,我们成功的机遇就多了一半。他们为我们的成功创造了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动力。

1.把打击当作上进的动力

斯泰里16岁的时候在一个大五金商号里做店员,这正是他所希望的一个职位。他感到自己的前途是光明远大的,于是他努力工作,尽心学习各种业务知识,自己盼望着将来做一个成功的五金销售员。他一直以为自己是踏实肯干的,但是其上司却看法不同。

“我不用你了,你是绝不会做生意的。你到塞强铸造厂去做一个工人吧。你那种蛮力除了做这种工作之外,没有什么别的用途。”

无端被炒鱿鱼,这对于一个年轻人的侮辱,该是何等无情的打击!因为他始终以为自己工作得很好。那么,他是否预备到铸造厂去呢?一时间他的头脑里充满了不满、愤怒、愤愤不平等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是否因为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而被打倒了吗?他的首次冲刺虽然失败了,但是他没有被打垮并重整旗鼓,决心要干出一番成绩来。

他到上司面前郑重其事地对他说,“你可以辞退我,但是你不能削弱我的志气。”他面对那无理的上司发誓说,“十年之内,我也要开一个像这样大的五金店。”

他的话并不是一种气愤的发泄而已,这个年轻人将第一次的失败变为激励自己的动力,驱使他不停地努力,一直到他成为全国最大的五金制品商之一。

如果没有受这次打击,恐怕斯泰里永远是一个平庸的销售员而已。在受到打击之前,他原以为自己的工作是很好的这种心满意足的心理已磨灭他那种好学上进的斗志。他所受到的那个粗鲁经理的打击,正是促使他奋发上进的必要的动力。有时要战胜一种不适当的自满心理,唯一的方法是受一次沉重的打击。

2.从不利中挖掘令人信服的积极因素

有一位曾经因得罪领导而被调到离家较远的郊区工作的受挫干部,他已年过半百,每天要骑两小时自行车才能到单位,遇上刮风下雨情况就更不妙了。开始时他感到很懊丧,困境心理极重,总想要求换个离家近点的单位。可是由于得罪了领导,他又不愿开口向领导提要求。于是,他主动采用了反向心理调节法,使自己的不快心理很快得到有效纠正。

过去,当他一大早骑着自行车赶路的时候,总是想到倒霉,越想倒霉越觉得这段路长。这是情绪影响了他对时间的知觉。现在他改变思索方向,倒过来想问题,他想:清晨骑自行车行驶在郊区的公路上,20多里路,这是多好的锻炼身体的机会!每天我是第一个出门的,看着田园风光,吸着清新的空气,听着小鸟的鸣叫声,实在是一种难得的享受。这样想来,他脚下这段路程显得不那么漫长了,心情也不感到沮丧单调了,反而感到十分轻松愉快,到工作单位后精神抖擞地投入工作。

他深有体会地说:“痛苦是人们面对困境困境的一种感觉。其实,只要你能正视现实,并从中发现事情有利的一面,就可以成功地引出积极心绪,使心理发生良性变化,痛苦就会被愉快所代替,哪怕是虚构的有利因素,也可以产生这样的效果。”

所以,一个渴望成功的人在遇到困难或困境时要多从积极的方面去想,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多角度的思维能力,极力从不利中挖掘、寻找到令人信服的积极因素,调动自己的积极情绪战胜消极情绪。

跌倒后马上爬起来

积极的人生应当是不断进取的人生,在失败时决不气馁,而是时刻挺起胸膛,哪怕是白手起家;而在成功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对周围事物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抓住机遇,谋求再度发展,这样才称得上“积极”二字。

据统计,美国每天都有上万家小企业倒闭,破产,每天都发生从老板到乞丐的故事。

戴维斯就是有过这样遭遇的人。戴维斯20多岁时,血气方刚,凭着青年人的聪明和冲动,办起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经营书刊业。但是他30岁那年,在一桩生意中,被自己最信任的朋友欺骗了,将自己所有的家当赔得一干二净,连房子也拍卖出去抵债,只得回到乡下母亲的住所中。然而戴维斯并不放弃,认为自己还有能力重新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