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名作家肖乾当年访问一位美籍华人朋友,特意捎去几颗生枣核。他深深知道:朋友身在异国他乡,年纪越大,思乡越切。送去几颗故乡故土的生枣核,让它在异国他乡生根、开花、结果。果然那位美籍朋友一见到那几颗生枣核,勾起了缕缕乡情,他把枣核托在手掌,仿佛他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人际交往少不了礼物馈赠。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情义是无价的,情义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一件小礼品,虽不值多少钱,但若在上面花点小心思,使礼品能“投其所好”,就会令对方深感“礼轻情意重”。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访问日本时,有一项访问NHK广播电台的安排。接待人是NHK的常务董事野村中夫。野村接到这个重大任务后,便收集有关女王的一切资料,仔细研究,以便在初次见面时能引起女王的注意,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打算送一份最好的礼物给女王,可是他绞尽脑汁,也没有寻到适当的礼物。
偶然间,野村中夫发现女王的爱犬是一种毛狗,于是灵感随之而来。他跑到服装店特制了一条绣有女王爱犬图样的领带。在迎接女王那天,他打上了这条领带。果然,女王一眼便看到了这条领带,微笑着走过来和他握手。他所送的礼物就是让女王对他所打的领带感到认同。
送礼不在于礼物的贵贱,而在于感情的真挚。只要心意到了,就是最珍贵的礼物。“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说明“情”的价值,丝毫也不夸张。因此选择礼物时,勿忘一个“情”字,应挑选价廉物美、具有一定纪念意义,或具有某些艺术价值,或为人受礼人所喜爱的小艺术品,如纪念品、书籍、画册等。
送礼的6种攻心术
世上没有办不成的事,只有不会办事的人。一个会办事的人,可以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轻松自如地驾驭人生局面,凡事逢凶化吉,把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最后达到自己的目的。其中的关键是看你用什么方法、用什么技巧、用什么手段。
送礼送得好,方法得当,会皆大欢喜,境界全出。送得不好,受礼者不愿接受,或严词拒绝,或婉言推与却,或事后退回,都只会令送礼者十分尴尬。弄得个钱已花,情未结,当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所以,只有巧妙掌握送礼的技巧,才能把整个送礼的过程画上一个漂亮的句号。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也是比较有效的送礼的技巧:
1.以“下不为例”为借口
有人对深谙送礼之道的人做过一些咨询,问他们一旦遇到对方不好意思受礼或不敢受礼时怎么办。大多数人说,最好的办法,是用很诚恳的态度跟对方说“只此一次,下不为例。”说了这句话,对方十有八九就会接受。
2.射将先射马
假如你是要给一位先生送礼,不要选择他,而要选择他的娇妻作为送礼对象。道理很简单,你的礼物给他的妻子,妻子会很高兴地接受。因此,她很快就会成为你的盟友,她的丈夫不会愿意与你们俩人为敌。事实上,当你给他的爱妻送礼时,他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骄傲感,会显得异常的轻松愉快;就算他极不愿接受,但在他的娇妻面前,他也有苦难言,只好强装笑脸。这就充分利用了3个心理特点:首先,爱丈夫和妻子的心理优势:二是利用了女人爱虚荣的心理;三是利用了恩爱夫妻的相容心理。
3.让人铭记于心
一般人多少都有点势利,人们总是热心于巴结那些有权有势,且又得志的人。但也有例外,有人因犯错误而被革职,他往日由于有胆有识,故巴结者也不少,拉关系送礼者络绎不绝。可革职后,往日的朋友一夜之间都成了陌生人。在这一点上,您可以用他的生日礼物,他会非常感激你的,一旦重新得志,他是不会忘记你的。
当一个人不得志、走麦城时,你给他送上份小礼,就很容易成为患难之交了。这是一种赢得他人的重要的心理战术,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4.以第三者身份送礼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对对方心存戒备,不断监察言行,而对局外第三者,往往愿意相信,在送礼时也可以利用这种心理。
如一位女职员为了表示感谢公司经理对自己的关照,以丈夫的名义给经理送去了几瓶酒,经理收下了。反过来,如果这位女职员直接以自己的名义送礼,对方可能会产生“你定有所求”、“你是为了巴结我”的反感和戒备心理,大多数将会拒绝你的礼物。
5.以家乡特产作为礼品
送礼,最好是送“家乡”的土特产。这有3个好处:一是对方不好拒绝;二是能勾起对方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三是以这个特产为话题,可以引起双方的共同语言,很快就能亲近起来。以“家乡人”的身份送礼,可以说是一种万能的送礼技巧。
6.以撏肀踩藬身份
某先生在一个重要部门工作,很有实权,但他为人正直,从不接受馈赠,对送上门的礼物,不是拒绝,就是“等价退还”。因此,来他这儿送礼的人,大多弄得很尴尬。
一位职员来到他家做客,说:“局长,你的儿子和我差不多相同的大小酒吧。他有一位您这样健康的父亲,比我幸福多了。我前几年不知道体贴家父,没有尽孝道,结果家父得了病。做晚辈的不指望长辈有钱有势,只希望长辈安康健在……局长您都50多岁了,千万要注意身体。否则,您的儿子一定会很难过的!这些补品就算是晚辈对您的一点孝顺,请请注意身体。”经他这么一说,这位局长很受感动,最后不仅收了礼,而且对这个年轻的职员产生了很深的印象。
这个职员不是看在局长有权有势来送礼的,而是根据自己父亲的实际情况,以晚辈希望长辈安康为理由来送礼的,将自己置于局长儿子的位置,因此感动了局长。
找对借口,送对礼
很多人经常遇到这样一个犯难的问题,选礼物难,要名正言顺把礼物送出去更难。送礼之所以称为艺术,关键是一个“送”字。如何把礼物巧妙的送出去,达到皆大欢喜的效果也是很值得大家学习的一门学问。其实送礼的关键在于借口找得好不好,送礼的说道圆不圆,这就是需要你发挥聪明才智的地方。一般而言,有以下一些方法。
1.“暗渡陈仓’法
如果你送的是酒一类的东西,不妨假借说是别人送你两瓶酒,来和对方对饮共酌,这样喝一瓶送一瓶,礼送了,关系也近了,还不露痕迹,岂不妙。
在公司中,王亮是出了名的爱喝酒,酒量也是响当当的。同事俞小凡想请他来家中叙叙吃顿饭,送两瓶茅台酒作为礼品,以加深友谊。他知道,王亮一般是不接受“家庭宴会”的邀请的。于是俞小凡便用“暗渡陈仓”法发出邀请,对他说:“有位朋友送我两瓶茅台酒,说是绝对正宗,你知道,我不会喝酒,更不会鉴别,不知你有没有空,帮我鉴别一下,顺便来寒舍小叙。”王亮答应来看看。这样,俞小凡达到了预定的目的:王亮不仅前来赴宴,而且品尝了茅台,临走又接受了茅台酒的馈赠。
2.“借花献佛”法
如果你送土特产品,可以说是老家来人捎来的,分一些给对方尝尝鲜,东西不多,自己又没花钱,不是特意买的。请他收下,一般来说受礼者那种因害怕你目的性太强的拒礼心态,可望缓和,会收下你的礼物。
张强身体欠佳。在家休养。李维想趁这个机会送些礼品表示慰问,又恐张强谢绝。李维买了东北特产“关东三宝”——人参、鹿茸、不老草,来到张强家。李维是东北人,对东北特产自然能说得头头是道。他对张强说,老家来了亲戚,捎来“关东三宝”,对身体虚弱、正在调养的人特别需要,这不,想到你张强,给你带来算是“借花献佛”吧!
张强原来是约法三章,不收单位同事任何礼品。如果知道李维是特意去买的,一定会拒之门外。但经李维这么一说,心想,是呀,盛情难却,人家又是来了老乡,见到“关东三宝”才想到我,拒绝的话太不近人情啦!于是,高兴地收下了这份礼品,两人的友好关系比以前加深了不少。
无独有偶。王伟是一家大机关的职员,在一次晋级评选之前,他想送给他们机关的部长一些礼物,希望能够获得这个晋升机会,然而,这却是一个有难度的问题,一方面送些什么方能让部长乐于接受,而又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呢?另一方面,送礼的人肯定不少,自己的礼物的轻重分量不好拿捏。经过多方打听,王伟得知这个机关的部长是一个孝子,家里还有一个老母,患有哮喘病,而且由于早年操劳过度,又无钱医治,至今仍无法根治。这位部长经过多方寻医未果,母亲的病一直是他的一个心结。
也巧,前些日子,王伟的老婆回老家,王伟的小舅子让她给王伟带两条很奇怪的小蛇,给王伟泡酒喝,说是可以强身健骨,增强体质,而且这两条小蛇泡酒喝对治疗哮喘病有特效。
其实,王伟对于这类东西向来不喜欢,当妻子拿回来的时候还劝解他说:“我知道你不喜欢,可小弟他硬要我带回来,说是个好东西。对你有好处,看在他一片好心得份儿上你就勉为其难吧!”当时,王伟还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两个小东西呢,既然是一片好意,也就买了点酒将其泡了起来。
在得知部长的消息之后,王伟眼前一亮,有了主意,便拿出当日已经泡上酒的小蛇。宝贝似的揣在怀里,买了一些包装,精致的包装了一下,拎着它直奔部长家,转赠给了部长,部长一听对哮喘病有好处,自然就收下了。
后来,王伟的晋升报告下来了。一目,部长把王伟叫到办公室,对他说:“多亏你呀,我母亲的哮喘病好多了。”王伟自然也知道这晋升的事与他的特殊礼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王伟这一送礼过程,完美的诠释了“借花献佛”法则。可以说,如果能够在送礼的过程中运用好“借花献佛”原则,是非常有效的。
3.“烘云托月”法
有时你想送礼给人而对方却又与你八竿子拉不上关系,你不妨邀上几位熟人同去送礼祝贺,那样受礼者便不好拒收了,当事后知道这个主意是你出的时,必然改变对你的看法,借助大家的力量达到送礼联谊的目的,实为上策。
汪女士与洪女士同在一家银行工作,两人在工作中有些矛盾,发生了争吵,事后关系冷淡了下来。汪女士检讨这场风波,认为自己态度不够与人为善是风波的起因,因此想登门和解。正逢洪女士乔迁之喜,汪女士就联络一些同事,送了一套别致的餐具以作贺礼。那天很热闹,汪女士见到洪女士时,洪女士正因乔迁之喜满面春风,汪女士说:“姐妹们来看看你的新居,我也凑份热闹,这点小礼物也许用得上,大家要我代表一下送给你。”洪女士哪有拒绝之理,她们握手言和,前嫌为此冰释。
4.“移花接木”法
送礼当然是亲自登门拜访最好!但如果你碍于面子担心受礼人拒绝,而恰巧你妻子与受礼人的太太很熟,不妨让你的妻子带着礼物去拜访,很容易就把事情办妥,你也不用出面,两全其美。有时,直接出击不如移花接木更能收到奇效。
老冯想请老同事老杜办点事,他准备送点礼品给老杜,但又知老杜处世谨慎,不会轻易接受礼品。于是,他决定采用迁回的“移花接木”法。他的太太在美容厅工作,颇懂美容的道道,他让太太带着美容品到老杜家串门,对老杜的爱人说:“听说你想去一家特级美容厅。老冯让我上门服务来啦!”她帮助老杜的爱人设计了发型,一直做到她满意为止。临走时,还把美容品留了下来,指导她使用方法。第二天,老杜对老冯表示了由衷的谢意。后来,老杜主动地帮助老冯办了本想请他办的事。
看来,有时直接出击不如迂回运动。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这“移花接木”是怎样运用的了,如果能够熟练运用这一法则,那么你在日后的送礼过程中将得心应手,如鱼得水。
5.“醉翁愈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