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从头到脚话健康——不生病智慧的120个细节
23428400000032

第32章 如何预防糖尿病(3)

1. 缺血:由于糖尿病病人的动脉及小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增生、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血小板聚集力增强、血液黏度增加、微循环发生障碍,导致肢端缺血溃烂、感染、坏疽或坏死。

2. 神经病变:由于患者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肢端缺血,可使神经轴突,神经鞘膜及许旺氏细胞变性,引起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变性,常表现手足麻木刺痛,皮肤无汗、干裂、感染发生坏疽。运动神经病变常引起足的畸形、关节损伤半脱位、多发性骨折、韧带断裂和肌肉萎缩等。

3. 感染:是糖尿病坏疽的继发因素,细菌培养分析,大肠杆菌最多占24.9%,绿脓杆菌占16. 8%,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4. 5%,葡萄球菌占2. 6%,厌氧杆菌占0. 5%,还有一些非致病菌生长,以上是根据189例糖尿病并发肢端坏疽分泌物细菌培养的结果。

4. 诱发因素:如皮肤出现水泡、动脉血栓、胼胝、外伤、鸡眼、烫伤、冻伤、毛囊炎、脚癣等诱发因素,由于没有及时治疗,逐渐扩大造成严重的肢端坏疽。

(三)糖尿病足有哪些临床表现?

1. 足部表现:由于神经病变而使肢体麻木、刺痛、烧灼痛或感觉丧失。足部皮肤干燥、变脆、常有裂隙。足部肌肉萎缩,足呈畸形:有弓形足、槌状趾、鸡爪趾等。还可有多发性骨折、关节半脱位、骨结构破坏,骨质增生、疏松、脱钙等较普遍。

2. 缺血表现:常见皮肤营养不良,肌肉萎缩,皮肤干,弹性差,皮肤温度下降,皮色变暗。典型的症状是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乏力、疼痛而发生跛行,休息片刻后,可以好转。另外还有休息痛与夜间痛,即在休息的情况下,下肢疼痛,常于夜间加重,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约24%的病人皮肤自发性起水泡,逐渐扩大感染形成局部坏疽。

3. 坏疽的局部表现:糖尿病肢端坏疽的局部表现,很难与非糖尿病坏疽相区别,根据病变轻重程度临床表现也不一样,常见有湿性坏疽、干性坏疽和混合性坏疽三种临床类型。见下表。

糖尿病肢端坏疽的三种临闲类型

(四)怎样诊断糖尿病足?

1. 以往有糖尿病病史或已确诊为糖尿病者。

2. 糖尿病病人有自发或诱发手足趾溃烂、感染化脓、局部变黑坏死干枯等病灶。

3. 坏疽的类型和轻重程度可参照上表。

(五)糖尿病足的治疗

糖尿病合并肢端坏疽很难治愈,以往对严重肢端坏疽的肢体,常采用外科高位截肢手术,造成终身残废。近年血管外科的发展及内科治疗方法的改进,治疗糖尿病肢端坏疽已有新进展,截肢率明显下降。

1. 外科治疗

(1)动脉重建术:是治疗大血管阻塞引起的肢端坏疽的方法之一,可免于截肢手术。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血管搭桥术。

②血栓内膜切除术。

③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④带缔大网膜移植术。

(2)截肢术:给病人造成终身残废,但这是挽救生命的最终手段。

2. 内科治疗

糖尿病坏疽的治疗应抓住控制糖尿病、防治感染、改善血液循环和治疗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等四个主要环节。

(1)综合治疗糖尿病:积极制定治疗糖尿病的方案,并同时防治各种并发病,尤其是心、肾血管病变、酮症酸中毒等。

(2)控制感染:应放在治疗本病的首位。根据细菌种类和抗药实验结果选择强有力的抗生素,且要适时、足量和采取综合用药来控制感染,必要时进行局部切开引流,引流通畅有利于感染的控制。有气性坏疽时,要根据治疗原则进行有效处理。

(3)改善肢体血液循环:凡属微血管和低位动脉病变而引起的缺血,药物是主要治疗方法。近年采用蛇毒制剂,它具有抗凝、溶栓、去纤、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度以及改善微循环等作用,用以治疗糖尿病坏疽,有助于改善肢体血液循环。我院应用精制蝮蛇抗栓酶结合控制感染和治疗糖尿病,40例糖尿病足的病人取得良好效果。

改善肢体血液循环的其他方法有:

①日本用前列腺素E松弛血管平滑肌治疗糖尿病血管病变坏疽30例,96%的病人病变缩小,但并发静脉炎。

②封闭腰2、3、4交感神经节:可以消除血管痉挛,对改善下肢循环有一定作用。

③高压氧舱治疗坏疽: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患肢缺氧状态,使伤口愈合。对慢性下肢溃疡有效率达86.4%。

④应用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肢端坏疽:本制剂具有减少毛细血管阻力,抑制血栓素合成,降低全血黏度、减少微小血栓形成,有利于血管疏通及减少实质细胞损伤的作用,故能改善全身和患肢局部的循环以及微循环障碍。副作用有口干、视物模糊、小便不畅、腹胀、腹泻等。凡有青光眼、脏器出血、前列腺肥大与心动过速者都是禁忌证。

(4)治疗周围神经功能障碍:临床应用精制蝮蛇抗栓酶治疗糖尿病并发的周围神经病变,获得满意的疗效,其有效率达95%以上。临床和实验观察,该制剂不仅能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减轻或消除患肢的疼痛,还能改善周围神经功能的障碍,也是糖尿病肢端坏疽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采取综合治疗方案:

①积极治疗糖尿病:每个人按标准体重制订糖尿病食谱,并进行可能的适当运动锻炼。同时根据病情应用胰岛素或口服中成药“世良降糖片”以控制高血糖。

②用强有力的抗生素控制感染,采取周身和局部并用。

③用精制蝮蛇抗栓酶治疗周围神经病变和改善肢体血液循环,尤其是改善微循环。

④认真进行肢体局部坏疽的处理:局部清创后用高张盐水纱条外敷,促使坏死组织脱落与消肿,辅以庆大霉素、654.2、胰岛素等以控制局部感染、扩张局部微血管、降低局部血糖,有利于患肢的愈合。经以上处理,全组病人均获临床痊愈。

(六)糖尿病足的预防原则

糖尿病肢端坏疽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并发微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所致,一旦发生,容易合并感染,给治疗带来更大困难,故应尽早防治。根据全国糖尿病会议研究和整理的预防措施如下:

1. 积极治疗糖尿病,严格控制高血糖。

2. 合理分配饮食、严格控制血脂及各种导致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糖尿病病人易较早发生动脉硬化,当脚有动脉硬化时,微小伤口就会化脓,发生坏疽,因此每天要像洗脸那样充分讲究脚的卫生。以此作为一项预防糖尿病肢端坏疽的长期战略任务,使患者血管病变发展得慢一点、轻一点、少一些。

3. 避免肢体外伤:包括鞋袜伤、修甲伤、冻伤和洗脚水过热而烫伤等。强调鞋袜大小要合适,提倡穿用棉线袜子。剪脚趾甲剪到与脚趾相齐,不要剪得太短。避免冷刺激,早晚用温水洗脚,脚趾缝间要洗干净、擦干、涂上粉。不要用刺激性药物,如碘酒、石炭酸等。

4. 预防感染:对鸡眼、胼胝、足癣、甲沟感染等均应及时治疗。不管多么微小的伤口,一旦发生,应立即到外科正确处理,切不可粗心大意。

5. 改善肢体和肢端血液循环:适当运动,禁止吸烟,可长期服用改善循环和微循环以及活血化瘀的药物。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

一、糖尿病病人饮食治疗的重要性

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的基本疗法。不论是轻症还是重症,也不论是胰岛素治疗还是用口服降糖药治疗,都必须控制饮食。控制饮食可以减少血糖的来源。一般轻症,往往只需坚持控制饮食,就能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对1型或2型的重症病人,更应严格饮食治疗。2型肥胖病人,一经确诊也要立即控制饮食,以免高血糖加重胰岛β细胞负担,导致病情恶化。所以糖尿病病人都应重视和掌握饮食疗法。

二、糖尿病病人饮食治疗的目的

1. 维持正常体重:使成年糖尿病病人能从事一般劳动、学习等各种正常活动。肥胖的糖尿病病人要减轻体重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使体内胰岛素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消瘦的糖尿病病人则要恢复正常标准体重以增强体力及机体抵抗力。

2. 可有效地控制血糖,减轻胰岛负担,降低血脂,防止心脑血管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为达到上述治疗目的,不同类型的糖尿病病人要有不同的饮食治疗方案。2型糖尿病肥胖者的治疗重点是减少总热量,减轻体重;1型病人的治疗重点是定时、定量进餐,并处理好饮食量、胰岛素剂量和运动量之间的关系。

三、糖尿病病人每天进食的总热量及营养素

1. 如何计算总热量?

每天进食的总热量可根据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生理条件、劳动强度及工作性质而定。例如劳动强度大时,所需的热量就多些,反之就少些。总热量主要按标准体重计算,再考虑现体重、活动强度、性别、年龄等加以增减。

(1)标准体重

体重(kg)=身高(cm)-(96~110)

成人标准体重计算表(kg)

(2)活动量:每公斤标准体重所需热卡按下列计算:

①休息状态:20~25(千卡)×标准体重

②轻体力劳动:25~30(千卡)×标准体重

③中等体力劳动:30~35(千卡)×标准体重

④重体力劳动:40~45(千卡)×标准体重

(3)现体重

肥胖者25~28(千卡)×标准体重

消瘦者31~32(千卡)×标准体重

为了达到标准体重,应限制总热量以减肥,肥胖者除减少进食量外,还应增加运动,使体重下降或接近正常标准。对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除标准体重所需热量外,儿童还要加上生长和发育所需的热量,孕妇每日需增加150~350千卡的热量,哺乳期应增加800千卡热量,并在副食中适当增加蛋白质及脂肪的用量。

2. 热源食品主要有几种?各占总热量的比例是多少?

热源营养食品主要有三种,即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食后在体内所产能量分别为:

碳水化合物(糖类)1克产能量4.1千卡

(主要存在于主食中)

蛋白质1克产能量4.1千卡

(存在于鱼、肉、蛋、豆类及主食一部分)

脂肪1克产能量9.3千卡

按照我国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经济条件,糖类占总热量的比例为50%~60%,糖尿病病人每日可进食200~300克糖类或更多。蛋白质成人一般占总热量的10%~15%,以每日每公斤体重0.8~1.2克计算。儿童、孕妇、营养不良者可酌情增加至1.5克左右,占总热量的20%。脂肪约占总热量的30%,约每日每公斤标准体重0.6~1.0克。肥胖病人脂肪摄入量应低些。脂肪摄入要以植物油为主(内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必须少摄入动物脂肪(内含饱和脂肪酸较多)。在三大营养物质总量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可灵活选择食品种类,再按不同的食物所含营养成分及热量来安排好一天的食谱,安排食谱时不能单以数量求热量,而要注意饮食的质量与营养价值。

3. 糖尿病病人全天主食量分配:一般都在200~300克(4~6两)之间。标准体重低、肥胖、活动量少者,应采低值;反之可采高值。由于糖尿病病人不适于重体力劳动,所以每日很少超过350克。

总热量的全日分配需根据病情恰当安排。一般三餐分配法有早餐1/3,中餐1/3,晚餐1/3;或早餐1/5,中餐2/5,晚餐2/5。少食多餐者,除中午、晚上各进食100克外,其余均为50克。当每日的总热量及进餐次数形成规律后,三餐的分量不得随意更改,否则会打乱体内代谢过程,对糖尿病的控制产生不利影响。

4. 糖尿病食谱计算及交换份的应用:根据病人的身高、体重、劳动情况,科学地计算出标准体重及每日的总热量后,再按食物所含营养成分及热量,采取食品交换份制订食谱。

食品交换份是将各种食品按每份供热量约为90千卡的重量作为1份,以便在主食及副食之间交换食用。主食半两粮食(不是成品)作为一个交换份,副食一个交换份按重量(克数)计算,见附表1。利用这种交换份,糖尿病病人除了在总供热量上受到严格限制之外,在副食品种上可以自由交换而多样化,从而消除饮食单调的苦恼,并且营养组成也随之而更全面。

例如:男性患者,身高170cm,现体重80kg,中等体力劳动者。

(1)标准体重=身高-105=170-105=65kg

(2)判断病人体型

80-6565×100=1565×100=23+%

该患者超重23+%,属肥胖体型。

(3)中等体力劳动者,肥胖体型每日每公斤给予28千卡热量。

(4)计算病人一天总摄入量

65×28=1820千卡/天

(5)根据算出的总热量,可选用附表2中的Ⅳ号食谱,即每天共20个交换份数,其中粮食6两(占12个份),瘦肉类3两(占2个份),蔬菜>10两(占1个份),食用油0.6两(占3个份),另加副食交换份2个,总供热量1800千卡,与计算出的总热量1820千卡相近似。

四、三种营养食物的主要来源及摄入注意事项

1. 糖类(碳水化合物)的来源主要为米、面等主食成分,其他如水果、蔬菜、动物肉类及内脏亦含有少量糖类。人体所有的组织细胞都离不开糖,糖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热能作为生理活动的动力。脑组织所需的能源几乎全部由葡萄糖氧化来供给,如供应不足就会引起大脑功能障碍,出现昏迷、甚至死亡。因此,如将病人的含糖食品限制太低,热能来源依靠脂肪分解氧化,则会产生过多的酮体而导致酮症酸中毒。所以主食并不是限制越严越好,而是以适量为宜。米面主食中除含有丰富的复合糖类化合物外,也是植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蛋白质的最经济的来源,但其所含人体必需氨基酸不完全。

2. 蛋白质的来源主要是肉、蛋、鱼类、乳品类及豆制品等。考虑蛋白质的摄入量时,必须同时考虑蛋白质的质量,即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植物来源的蛋白质缺乏某些必需氨基酸,如果只进食此种蛋白质,即使量足够,体内仍将呈现蛋白质合成不足。所以最好每日摄取的蛋白质有1/3来源于动物,以保证营养需要。当病人并发糖尿病肾病时,在肾功能代偿期从尿中排出蛋白质增多,应多进食优质蛋白质,比健康人多20%左右。但当肾功能受损严重出现氮质血症或尿毒症时,则须限制总蛋白质摄入量,仅适当摄入优质动物蛋白质。

3. 脂肪主要来源于植物油类和动物脂肪,前者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如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等,在常温下多呈液体状态。后者主要含有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如猪油、羊油、牛油等,在常温下多为固体。其他如奶油、可可油、椰子油含饱和脂肪酸也很多。禽类脂肪比兽类脂肪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多些,而鱼油含不饱和脂肪酸更多。在选择脂肪类食物时,不仅要考虑总入量,同时也要考虑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要使不饱和脂肪酸的入量占脂肪总量的25%以上。各型糖尿病病人都应限制胆固醇入量,尤其是肥胖病人胆固醇的日入量宜少于300毫克(约1个鸡蛋黄的含量)。

五、糖尿病病人为什么多进纤维素饮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