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从头到脚话健康——不生病智慧的120个细节
23428400000010

第10章 摒弃不良生活习惯(5)

彻夜光照。一些人彻夜点灯睡觉;一些年轻的父母为了给孩子喂奶、换尿布方便,也通宵亮着灯。科学工作者研究发现,各种灯光可扰乱机体自身的自然平稳,使人体产生“光压力”。人若长期在这种“光压力”的作用下,人的物理和化学系统会发生改变,体温、心跳、脉搏及血压会变得不协调。长此以往,各种疾病便会乘虚而入。英国一个新生儿医疗小组报告说,昼夜不分地经常处于明亮环境的新生儿,往往会出现睡眠和营养方面的问题。另外,过多的光刺激也是儿童性早熟的一个因素。

舞厅里的黑光灯。目前安装黑光灯成了城镇许多舞厅的一种时尚。但据一些研究部门对舞厅使用的黑光灯监测表明:黑光灯所产生的光波长为250~320nm的紫外线,强度大大高于来自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一个人如果长期受到这种紫外线的辐射,有可能诱发癌症、白血病。此外,还会引起倦怠无力、头昏、性欲减退、阳痿、月经不调、脱齿、鼻出血等症状。

2. 城市环境中的光污染:城市环境中光污染常见的是眩光影响。例如汽车夜间行驶时照明用的大灯、施工工地中不合理的照明布置、商店五颜六色的广告灯光、高档建筑采用的玻璃材质幕墙等。

建筑物外壁采用玻璃材质既美观又大方,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这种建筑物也日益增多。然而,由此造成的城市新公害——光污染却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建筑物玻璃幕墙反射光比阳光照射更强烈,给邻近的建筑物带来诸多不便。1999年夏天,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1幢居民楼的居民联名向市环保局投诉:我们这里窗外比别处多了一个太阳!近30户居民紧闭窗帘仍无法逃避对面建筑玻璃幕墙反射光带来的双倍阳光的“温暖”,尤其是在渐渐觉察到视觉已受到伤害。这成为京城第1个投诉光污染的案例。在夏季最酷热的时期,“双倍”光照使这里上演着“火热的生活”。一些居民由于长期生活在超强光照射环境中,已感到头晕眼花;有的居民还时常莫名其妙地心情烦躁。由于北京市尚无针对光污染治理的相关法规,环保部门在核实情况后只好“调解”,建议给玻璃幕墙贴上太阳膜减轻光反射。但效果如何还需要时间的考验。

光污染还是令司机头疼的问题,司机驶入玻璃幕墙反射的光区时,往往顿觉眼前一片茫然。尽管对由于反射光造成的交通事故未曾作过详尽的统计,但司机们至少每人都有过一二次危险的经历。

灯光污染是可见光污染的另一种形式。大城市的灯光污染会影响到天文观测等科学研究工作。天文望远镜对于光线有极高的灵敏度,它可以观测1000亿公里以外星球的光线,一个闪烁于30公里以外的霓虹灯就可以干扰和掩盖从遥远天体传来的微弱光线。

3. 城市环境中的视觉污染:视觉污染是光污染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指的是城市环境中杂乱的视觉环境,例如城市中五颜六色的广告招贴、杂乱无章的货摊和凌乱不堪的垃圾废物等。它使人眼界不开阔,心情不愉快。

目前,高层建筑上天线架设零乱,移动通信发射天线在城市市区内遍地开花也是视觉污染的一种。楼顶上天线林立,不仅带来视觉上的不悦,还会使人觉得电磁辐射污染的威胁。全国人大代表、北京22中特级教师孙维刚在提出的议案中指出:还有一种影响,是近在咫尺,却不为多数人所知的,那些高高安放在居民楼上、住宅区内的移动通信基站发射天线,虽不声不响,却时时刻刻向周围辐射电磁波,是危害居民健康的“无形杀手”。

4. 红外线的热辐射污染:太阳辐射的光波波长范围在200~3000nm之间。其中200~380nm是紫外线,380~780nm是可见光,780~3000nm是红外线。关于能量,紫外线占3%,可见光占44%,红外线占53%。红外线是一种热辐射,对人体可造成高温伤害,较强的红外线可造成皮肤灼伤,其情况与烫伤相似,最初是灼痛,然后是造成烧伤。红外线对眼角膜的透过率较高,可造成眼底视网膜的伤害。

三、光污染的防治

对于生活在城市的人来说,光污染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环境污染,威胁和损害着人们的健康。防治光污染势在必行。

1. 制定相关的法规:据悉,一些国家针对光污染已制定出相应防范法规,我国上海市委也出台建筑物防治光污染的规定。在北京,光污染已经造成危害,但法规的滞后,使得这方面的投诉无“法”解决。

2. 城市建筑饰面选用反射率低的材料:城市建筑应限制使用玻璃幕墙(反射率可达90%左右),提倡使用反射率在12%以下的反射不严重的玻璃或其他材料。

3. 对城市人工灯光加以限制和管理:对城市内商场、酒店上的广告灯、霓虹灯、瀑布灯等加以限制和必要的管理,使夜间天空的自然亮度增加,人工灯光亮度减少。这样,既可以改善城市居民的光环境,又可改善天文观察等科研活动条件。

4. 个人采取防护措施:对有红外线和紫外线污染的场所要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个人也应采取防护措施,如戴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等。

珍惜生命早戒烟

吸烟有害的事实是最容易为知识分子所理解和接受的,但为什么在中国的知识分子,包括老师和医生们在内,往往有不少人是根深蒂固的瘾君子呢?要解释这个特殊现象,就得考虑到以下的几个因素:

首先,他们吸烟起初往往是“无心之过”,或“无意之举”,在无聊、好奇、随大流等情况下,初入烟乡。知识分子在中国的处境一向艰苦,引诱和驱使他们点烟一试的力量就格外大,而一旦他们开始吸烟,是所谓“吸烟引进门,修行靠个人”了。这时尼古丁的成瘾性就开始驾驭烟客,使他们成为欲罢不能的俘虏,这也相当于“上了贼船”,那便是烟海茫茫,回头无岸了。

所以尼古丁的作用是吸烟成习的知识分子不越出烟乡一步的持续力量。再有,吸烟成性后,吸烟者便有了习惯性的依赖,而吸烟习惯便和烟民生活的节拍紧紧挂钩,对知识分子而言,那便是在他们思索,或下笔时,就非得一烟在手,烟雾缭绕,才能静下心来,从事工作。这便也成了恶性循环,环境越不称心,压力越大,香烟就成了越发不能分手的“知心伴侣”,烟民对香烟的依赖程度也就更达到难分难解的地步了。

更不幸的是,这时吸烟便也真正成为许多知识分子“唯一的嗜好和享受”了,要斩断烟丝、力脱困境,是谈何容易呢?这时,即使吸烟者要决心戒烟,中国环境的烟酒成风便也无形中增加了戒掉的阻力,而中国戒烟的推动力也不强,吸烟的医生是自顾不暇,爱莫能助;亲友们要从旁协助,也多是力不从心,不知如何下手。而专职专责的戒烟门诊在中国的医院里也基本不存在,有心戒烟的病人便也是求助无门,自生自灭了。

女士吸烟危害多多

目前,年轻妇女吸烟人数正在迅速增加,人们经常可以在公众场合及娱乐场所看到一些年轻女士吞云吐雾,好不自在。殊不知女性吸烟比男性吸烟危害更大,这不仅是由于吸烟妇女承受着男性吸烟者忍受的所有不良的健康后果,而且她们还经历着特定的性别所引起的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现在大约有2亿女性烟民。在发达国家中大约有1/4的妇女吸烟,而在发展中国家这一百分比大约为7%。妇女的吸烟率因国家的不同而差异很大。吸烟率最高的国家是丹麦为37%,其次是挪威为35.5%,捷克为31%,以色列和俄罗斯为30%,加拿大、荷兰和波兰为29%。我国的烟草、卷烟产量及吸烟人数均居世界首位,吸烟者有3亿多,占世界11亿吸烟总人数的1/4。中国人吸烟主要是男性行为,男性吸烟率为63%,女性则为4%左右。女性吸烟有显著的地区差异,东北和华北地区达到10%以上,而华东和华南地区为2%和3%。

今天,烟草造成全球300万人死亡,其中大约有50多万是妇女。在许多国家妇女肺癌已超过乳腺癌而成为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印度,妇女喜欢嚼食萎叶块,因此患口腔癌较乳腺癌更为普遍。在欧共体各国直接因吸烟死亡的女性有31900人,在东欧国家,因吸烟死亡的女性为42100人。在日本,自1950年以来女性肺癌死亡率增加了8倍。据统计,吸烟妇女增加了更年期提前和损害生殖力的危险,使她们患宫颈癌的危险也随之增加。每天吸20支以上的妇女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增高3倍,美国研究人员认为,这是由于50%的白人妇女有使她们乳腺对烟草致癌物易感的遗传基因突变所致,据报道,在其他种族人群中也发现了这种易感性基因突变。资料表明,吸烟可能是绝经后妇女患乳腺癌的高危因素,从遗传学角度看,这些妇女对烟草相关致癌物的解毒能力较低。哈佛医学院专家对50~59岁的31843名妇女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一天吸两包烟的妇女患黄斑变性病(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的危险是不吸烟妇女的24倍之多。此外,妇女在怀孕期吸烟可导致新生儿体重下降,平均下降幅度为200~300克,从而影响了新生儿的生存。母亲吸烟使婴儿的支气管炎和肺炎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母亲吸烟对婴儿出生后的体格和心理发育均有不利影响,母亲吸烟的小孩一般较非吸烟的小孩矮1~2厘米,智能测试的结果均较差,而且亦可能增加小儿多动的发生率。母亲吸烟使婴儿猝死综合征的危险性增高,还有哺乳期母亲吸烟会影响乳汁的分泌,大约较非吸烟母亲少20%,且产后2~4周乳汁的分泌量无增加。

由此可见,年轻女性吸烟不仅对自身健康有极大的危害,而且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性则更大。所以,欲怀孕的妇女、孕妇及乳母切忌吸烟,并且应远离有烟雾的场所。

老人过冬八要诀

临床医学发现,一年四季中老年人以冬季患病率较高,而且病情较重,死亡率也较高。对此,老人应如何平安度过冬季这一关呢?兹提出以下八点保健意见:

1. 注意防寒保暖。冬季,天气寒冷,老人因主要脏器老化,功能衰退,抗寒能力下降。当寒潮或冷空气袭来时,高血压、中风发病率明显增高。心血管病人也容易出现心绞痛、心肌梗塞及心力衰竭。严寒还是伤风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的主要诱因。这些都是危及生命的重症。此外,还会引发手足冻疮、手足皲裂等病。因此,老人过冬,首先要注意衣着、鞋帽防寒保暖的质量。外衣最好选用防风性能好、透气性小的布料、毛料或皮料。其次,要密切注意每天气候变化,适时添加衣服,以防寒气入侵加重老病,诱发新病。

2. 注意保护皮肤。老人皮肤萎缩,易干裂脱皮,使皮内水分过度蒸发,易发生干裂。因此,应经常涂抹些油脂类护肤膏,以延缓皮肤细胞衰老过程并促进上皮细胞新生,防止皮内水分丢失,使皮肤不易干裂脱皮。

3. 注意脚部保暖。俗话说,“寒从脚下起”。一旦足部受寒,就会反射性的引起呼吸道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活动减慢,抵抗力降低,因而易患呼吸系统疾病。所以,冬天要特别注意脚部保暖。为此,要避免久坐,经常走动,但重要的还是穿柔软的厚袜和棉鞋,以防足部受寒。

4. 注意适当锻炼身体。冬天气温寒冷,老人千万不可终日蜗居室内,应每天到室外作适当锻炼。这可改善心肺等脏器功能,提高机体抗寒力,起到防病保健的积极作用。因此,老人根据自身状况,选择适合自身的锻炼项目,如慢跑、练气功、健身操、太极拳等,但时间不宜过久,也要避免剧烈运动。

5. 注意走路安全。冬天常有冰封雪飘,路面湿滑。老人由于手足活动迟缓,容易跌跤造成伤残。因此,老人走路时要格外小心,最好携带拐杖,或由小辈扶持,以防跌跤或滑倒。

6. 注意营养。冬天,老人饮食应以“温”、“补”为主,多吃些瘦肉、鱼类、豆类和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同时还应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等含多种维生素的食物,以增加营养,提高抗病能力。禽蛋不可多吃,每天最多吃一只,以免引起血脂、血黏度升高诱发中风、心梗等重症。另外,冬天人体需要大量热量,忌吃冷凉食物。饮食以温、热为宜,如热奶、热茶、热汤、热饭等等。

7. 注意心理卫生。医学证明,心理可影响生理,生理也可影响心理。所以老人要避免受伤、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因素的刺激,经常保持笑口常开的乐观情绪。胸怀要宽容豁达,知足常乐。不要因工作、生活小事而斤斤计较,更不要因一点挫折而耿耿于怀。要善于自慰自解,保持心态平衡。这样才能愉快地渡过寒冬腊月。

8. 注意环境卫生。冬天,因防寒往往把门窗紧闭,蜗居室内,再加上室内的取暖措施,导致室内空气干燥、污浊,易引发呼吸道疾病。因此,在保持室内温度、湿度的同时,还应注意室内整洁、空气流通。居室内可放些吊兰(它是温室花卉),它可吸收室内空气中的因吸烟以及建材、装潢、家具等散发出来的有害气体,起到净化空气,减少空气污染的作用。

总之,只要能做到以上8点要求,就能强身防病,平安度过冬季这一关了。

偕老伴散步有益老人健康长寿

笔者根据“康寿八段经”记载,散步有康寿作用。自退休以来,几乎每天和老伴外出散步1、2小时。现在我们已年过古稀,但腰不酸、背不驼、发不白、音不变、耳不聋、行动不慢,显示体健未老。记得在美国,有人说我们像50来岁;在上海,同事们说我们像60岁左右。这些话真使我们高兴。的确,长期坚持散步对我们得益匪浅,体会殊深,为什么散步能使人健康、延年益寿呢?根据我的体会,可能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

1. 医学证明,老人体内器官生理功能和内分泌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衰退。散步可改善体内器官功能,起到康寿作用。理由如下:医家认为,脚底像似人的“第二心脏”。人体内有流动不息的血液,血液从“第二心脏”泵出,输送到全身各处,但要达到身体末端,特别是到达脚底是较难的。脚底因此常感血流不足,但刺激脚底可提高心脏泵血功能,促进血液流动,脚底就不缺血了。

又据针灸学脚底穴位示意图展示,脚底(包括脚趾)许多穴位与脑、心、肝、胃、胰等器官有直接联系。当散步脚底穴位受到刺激时,通过经络传导,促进血液循环,使体内器官功能得以改善,体内各种内分泌和代谢因此得以正常运行。身体自然就可康健不衰了。脚底是人的“第二心脏”观点是有道理的。脚底也是人的重要器官,不可忽视。

2. 和老伴散步,不但可以健身,还可陶冶情操。散步时,并肩行走,边走边谈。谈的国事、家事、往事和时事。在散步中,每看到年青情侣时,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我们当年初恋时的情景,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