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学品高古张震南
张震南,字煦侯。他的一本《淮阴风土记》就足以让他永远留在淮安人民的心中,何况他还著作等身,学品高古。
张震南(1895 — 1968年),笔名张须,淮安府清河县王营镇(今淮安市淮阴区)人。
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张震南出生于淮安府清河县一个亦商亦农的殷实之家。父亲张锦睦,创办过慈善事业,但1913年就去世了。张震南少读私塾,熟读了四书五经。长入县学,1912年,17岁的他考入江苏省法政专门学校,1916年毕业。毕业后,他在江苏省立第六师范(现淮阴中学前身)执教。八年后他去省立扬州中学执政,讲授国文和历史科。在执教11年中,他编写的《中等学校适用应用文》教材被选为全国中学通用教材。他授课时,常因旁听学生太多而移课大礼堂。1927年,后来的中共中央的“文胆”胡乔木入学扬中高中。他得到张震南先生的器重。他的一首五言古诗,被张震南先生拿到班上朗读,并节击赞赏不止。
1937年9月,因为日军步步逼近,扬州中学解散,他回到了淮阴。1939年,在淮阴王营镇也即将被日军占领时,他带着婶母和妻儿避难来到洪泽湖边的张庄。他在张庄搭起三间茅屋,称之为“唐风庐”。在这三间茅草屋中,诞生了他的代表作《通鉴学》。此书在1946年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一发行就好评如潮。此书对司马光《资治通鉴》做了全面的探讨和研究,并提出鉴别史料真伪的六种办法:“一为参取众书,而采其长处及可信者;二为两说并存者;三为两说并弃者;四为两疑而节取其要者;五为通鉴中添或字以存疑者;六为通鉴不取,添或字而存于考异者。”他以严谨的学风赢得了自己的学术地位。此书于1953年、1958年在台湾两次重印,1962年香港亦再版。1982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又再版发行。
1941年,中共淮泗县委在曹嘴创办淮泗中学,县长张辑五亲自到“唐风庐”聘请张震南出山任教。之后张震南每周两次到校授课,还担任淮泗县民主政府参议员。
1944年,他陪夫人回王营镇看病。受日本人领导的伪县长周公望也上张家门亲自高价邀请他到县城办学,但被他严词拒绝。
1948年,他先后任教于徐州江苏学院、上海震旦大学、芜湖赭山师院。1953年受聘于安徽省合肥师范学院,任现代汉语教授和中文系教研室主任。在安徽任教期间,先后当选为芜湖市政协委员和合肥市人大代表。
在“文革”中,张煦侯曾在《合肥日报》副刊辟《淝边谈屑》专栏,先后撰写39篇文章。1980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将这些文章编辑出版,名为《秋怀室杂文》。但也因此文集,张震南被扣上莫须有的罪名,受到冲击,于1968年10月在安徽省合肥市含冤去世,时年73岁。
张震南先生执教50年,著作等身。其编撰的《国史通略》、《通志总序笺》、《中等学校应用文》等专著一经出版即刻畅销,《通鉴学》曾选送莫斯科国际图书博览会展出。其迄今为淮阴史学界所引用的代表作为《淮阴风土记》、《王家营志》。
《淮阴风土记》是他还在当学生时利用寒暑假回家的机会写的。他实地走访淮阴各地,写下了500页的书稿,还配有四十多幅老照片。此书稿开始载于《苏北日报》,于1937年1月出版,于1987年6月在台湾再版。该书序称:该书以‘楔子’引出,下分六章,以当时的行政区划为分野,依次为:第一章清江区,第二章老子山直属乡,第三章南湖区,第四章吴城区,第五章大河区,第六章金城区。章下以旅游巡行之顺捷为原则,设节立目,节、目标题也比较灵活,有些还富于动感。如第一章五节的标题依次为“东郊巡礼”、“城内及北郊”、“城西至窑汪”、“马头镇”、“徐家湖至武家墩”。而第四节马头镇所设之目为:高板头——惠济祠——三闸——天妃闸与漂母墓——初入马头——马头一览——兴盛街至岳庙——张福河——石工头——一壑一丘——韩母墓与韩信城——稍息。该书上、下两卷之末共有分区地图五幅,随文照片近五十幅,图文并茂。”《淮阴风土记》资料丰富,记述详实,是地方史难得的材料。
《王家营志》写作情况也大体如此,不过是在扬州出版的。此书成稿于民国1931年,两年后修改出版,时间都早于《淮阴风土记》。
张震南先生其他著作还有《秦典》、《万季野与明史》、《通志总序笺》、《中学国文述教》、《成语四论》、《修辞基本功举要》、《四史读记》、《先秦两汉文论》、《清政十论》及诗词数百首。不过几十本《秋怀室札记》手稿及相当一批书籍在“文革”中损失殆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其冤案得以昭雪。1986年9月,他的遗骨被安放到淮阴县刘老庄烈士陵园内,他从此安眠于故乡大地。
§§§第五节 《红日》一出永不落——军旅作家吴强
他家境贫寒,却认准文学而死不回头。
他历尽战火,《红日》成为不朽之作。
他就是吴强,一个从淮安涟水走出去的军旅作家。
苦孩子,要读书
吴强本名汪大同,1910年生于涟水高沟镇的一户职员之家。
父亲汪玉琪,粗通些文墨。高沟是著名的酒乡,迄今以“今世缘”系列白酒名扬天下。汪玉琪受雇于一家槽坊(即造酒作坊)作了小职员。
吴强小时很聪明,六年读完了七年制小学的全部课本。父亲心喜,不过他的想法并不是让这个有学习天赋的孩子继续求学,而是想让他也来槽坊当学徒,好为九口之家多一个进项。
不料吴强坚决不肯,三天三夜滴水不进,以“挺尸”(淮安方言:睡床上不起)相迫要求去考江苏省立第八师范。师范就在灌云县板浦镇,现属江苏连云港市。最后父亲让步了,他向东家预支了三块大洋给他,让他去了百里外的板浦镇。他相信儿子考不上,一定会知难而回的。
但吴强考上了。消息传来,父亲脸色铁青:“我没钱。你有钱交学费你就去读!”吴强一听,再软缠硬磨。最后,父亲再度让步,竟去借了月息五分的高利贷50块光洋。这50块光洋,在1924年送吴强进了中学。
进了中学,吴强参加了反对校政腐败、驱逐殴打校长的活动,一年后被校方除名。这样,他回到高沟,不得已到了东大街涌泉槽坊做了学徒。早起生炉子,擦桌抹凳,还要为老板倒尿壶。起晚了,会被麻绳抽屁股,动作慢了,会受到斥骂。一个大文学家的种子,就在这样的土壤里孕育。
在革命风暴的洗礼下
一个受过文化熏陶的青年,怎受得了这样的摧残!这个才读过一年初中的青年,一天对父亲说,给我十块钱,我要考高中。要是考不上,我就回来永远站柜台。
父亲知道儿子的强脾气,也为了让儿子死了心——没读完初中怎么能考得上高中?他同意了。
吴强来到淮阴(现淮安市)清江中学补习英语、数学等功课,还借堂兄汪藻香的初中毕业证书来一用。结果,他考中了江苏省立淮安中学。
在淮安中学,他的文学才能初显:
他写作了小诗:“楚城有客不胜愁,点点杨花扑小楼。梦里潺潺慈母泪,小船迷水下扬州。”
他创办了油印文学刊物《狂风》,但才办两期被国民党淮安县党部查封。
他还写了《王正廷的禁烟政策》等评论,寄给爱国民主人士章乃器主编的《新评论》,被连续刊发。
不过上了高中,他还是不安分。在全国革命风暴的影响下,他参加了反对江苏省教育厅长周佛海的学潮。学潮没有结果,他却被迫退学,到灌云(现属江苏省连云港市)响水口中心小学当了教师。他还不安稳,再参加反对国民党的暴动,结果被辞退,回到家乡高沟,到小学当了教师。
不久,适逢上海沪西私立正风中学招生,他投入该校去读高三。
在正风中学,在上海这个大城市,他再展自己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