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勤劳智慧勇敢的东夷是徐国的祖先
东夷、西戎,南蛮、北狄,那是古代中原人对中华大地除自己外的四个方位部族人的称呼。其中东夷,便是淮安人的祖先。
东夷活动范围,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华东地区,其中淮河流域的淮夷,当是淮安人更直接的祖先。相对于中原文化,东夷文化是自行发展起来的一个系统。青莲岗文化就是例证。
淮安青莲岗文化,是距今4400 — 5400年的淮河下游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当时社会发展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是独立的文化,且早于或同时于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早于以“黑陶文化”为特征的龙山文化。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早在上世纪40年代讲授《中国文化史》时,根据长江、淮河下游地区黑陶早于华北的彩陶,东南地区铜的发明早于西北的史实,就明确说:“然若无更古之文化发见,则‘黑陶文化’当为中国文化之起源。”
淮夷是东夷部落中最强大的一支,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生产力发达。淮夷发明了掘井,发明了弓箭(《吕氏春秋·勿躬》篇说东夷的后羿是弓的发明者),从而让淮水流域成了“厥田惟上中”(《禹贡》)。
第二,文化发达。史书记载说:“泗滨浮磐”,是说夷人已有编磐。淮夷所铸的青铜器也十分精美,其文字风格纤细柔媚,影响了田齐文化,还影响了吴越文化。西周金文中几次提到伐淮夷“孚吉金”的记录。“孚”是获取和掠夺的意思,“吉金”是优良的青铜器
第三,淮夷勤劳勇敢。大禹治水,在治淮河时,依靠夷族首领益,打败了桐柏山的各路反对者,治好了淮河。禹治水成功,舜帝予以表彰,大禹谦虚地说:“非予能成,大费为辅(‘大费’是益的另一个叫法)。”于是舜授予益为伯爵,赐姓嬴,史称伯益。
§§§第二节 徐国诞生于公元前2170年
据清代徐时栋《徐偃王志》载,上古时,有个有熊氏部落,也叫有熊国,首领(国君)少典氏,少典娶了有乔氏的女儿,生轩辕,是为黄帝,姬姓。黄帝元妃嫘祖,生儿名挚,是为五帝之一的少昊,他后当了东夷部落的首领(传说黄帝有25个儿子,他是其中之一)。他娶同为五帝之一的颛顼帝的孙女女修为妻。一日,女修吞了一只黑鸟生的蛋便怀孕了,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氏族的女子华为妻,生大费,又名伯益(翳),伯益在爷爷少昊之后也当了东夷的部落首领。伯益生大儿子大廉、小儿子若木。到周孝王时,大廉的后代非子被封在秦,是为秦始皇的祖先。周穆王时,大廉的后代造父被封在赵,是赵姓之祖先。
《史记·夏本纪》记载,原本大禹想把自己的帝位传给皋陶(他也是东夷一个部落的首领,为朝廷司法大臣,死后被尊为狱神)。皋陶去世早,大禹又想把帝位传给辅佐他治水有功的伯益。但伯益不受,避于箕山。是禹的儿子启武力夺权,一改“禅让制”为“世袭制”。夏启六年(公元前2170年),为了永绝后患,夏启将伯益杀掉了。为笼络人心,夏启一面以重礼安葬伯益,一面将伯益的次子若木封于徐(淮河流域),这就是徐国的创始。
历史学家、淮安政协文史委原主任马超骏先生说,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考证说,当时全国文字不统一,“虎、楚、徐,一音多转”,意思是“徐”是“虎”,“楚”也是“虎”,所以淮夷也称为徐戎。淮河之滨的“楚”(徐)国,大大早于战国时的楚国,不是湖北楚(荆楚)。换言之,淮楚是大大早于荆楚的楚。
徐时栋先生在《徐偃王志》中还说,“徐国地方五百里,是在今为江苏之徐州,安徽之凤阳,与其泗州。泗州之北八十里,有古徐城焉。”泗州即今天的淮安市盱眙县。
现在与盱眙县接壤的宿迁市泗洪县,有个半城镇,史书载它曾是徐国的国都。它位于洪泽湖西岸,洪泽湖的大水,曾淹了半个城,所以叫了半城。史书载,小镇还叫过徐城、宾城、抱月城,做徐都时周长5000米,面积有1.5平方公里。北周起设徐城县,古镇是县治所在,县属泗州。到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一度成了泗州府所在。现在小镇上街心公园的文化墙上,还展示着古镇原来的十景:“挂剑台秋风”、“鹄苍塚”、“不见天宝塔”、“三步两桥”、“万卷书”、“一步两庙”、“南城埂童歌”、“天圣寺晚钟”、“九岗蜿蜒”和“瓢儿井”。
§§§第三节 徐国的结束
徐国英雄辈出。英雄辈出就传说纷呈,形成文学,如徐偃王的故事。
徐国国君中出了后羿,他去世后,民间流传起他射下九个太阳和妻子嫦娥奔月的传说。其实羿有两个,一个射日,一个便是徐国的国君之一。
徐国国君的特点是仁义,于是仁义的故事留在了历史上。
徐国祖先还协助大禹治水,于是有了大禹夫人涂山氏的传说,有了孙悟空的前身无支祈被镇压在洪泽湖边龟山脚下的传说。
徐国一度十分强大,为西周时东夷集团中最大的国家。徐国的第31代王徐驹王起兵直接攻周打到黄河边上,“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的英雄故事一直为徐国后人津津乐道。鲁侯伯禽(周公旦的儿子)与徐国有磨擦,《尚书·费誓》载:鲁国被淮夷徐国打得不敢开国都的东门。徐国到第33代王徐偃王时,史载“徐偃王处江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
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冬,吴王夫差派孙武、伍子胥兴师北渡淮河伐徐,放泗水水淹徐国。当时的徐国国君章羽自缚请降,要求保留国土未果,逃入楚国,徐国从此灭亡。徐国从夏启六年封若木于徐而诞生,经历了夏、商、周三个朝代,共有44代君王,存世一千六百余年。《后汉书·东夷列传》载:“秦并六国,其淮、泗夷皆散为民户。”也就是说,秦统一六国后,东夷各支已不再以独立的实体存在,成了秦国的“编户”,成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样,徐国在1600年间创造的文学成果,也是中华民族的共有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