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解密汉朝宫廷:汉宫秘史
23386500000030

第30章 无规矩不成方圆——婚丧礼俗篇(1)

汉代帝王丧葬

西汉继承了秦代陵寝制度并且有所发展。陵园里只有一个重城,陵墓在陵园的中央,坐西朝东。陪葬墓区也在陵墓前方。西汉初期,帝、后在一座陵园内异穴合葬。从文帝开始,帝、后各建一座陵园。到景帝的时候,在文帝霸陵旁也建造庙宇。以后这种陵旁边立庙的制度一直延续到西汉末。

西汉开始,帝王陵墓除了掘地起坟之外,还出现了一种“凿山为陵”的形制。这种形制在当时的一些诸侯王墓中也普遍存在。到了西汉的中晚期,墓室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凿山为陵”的墓室大多数是横穴式,并且分为耳室、前室和后室等很多部分。而竖穴式的坟则改用砖和石料构建墓室。形制和结构完全模仿了现实生活中的房屋、宫殿和院落。这种墓室起到了椁的作用,所以墓室里的葬具只有棺而没有椁。在这些墓葬里,墙壁上大都绘有彩色的壁画,或者有模印的画像砖,而在石结构的墓葬里则大都是雕刻画像。壁画的题材很广泛,除了神灵怪兽、历史故事之外,主要是表现帝王生前的各种生活场面。

西汉从高祖开始,出于政治目的,各陵都安置了很多陪葬墓,被称为“陪陵”,形成规模宏大的陪葬墓地。陪葬者大都是当时的朝廷重臣和皇亲国戚。据记载,陪葬长陵的有萧何、曹参、张良等一些开国元勋;陪葬茂陵的有卫青、霍去病等名将。陪葬者的墓地多是皇帝所赐,各自建有陵园、园邑和祠堂。有的还把子孙附葬在父祖墓旁,形成宗族墓地。陪葬者地位越高,离帝陵越近,封土也越高大。从西汉陪葬者的地位和身份来看,高祖、武帝、宣帝等帝陵陪葬墓中的多是朝廷重臣、名相。但到了西汉晚期,元帝、成帝、哀帝等陵的陪葬者则或是外戚,或是佞幸,或是嫔妃、宫人。这种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政治上的兴衰和变化。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厚葬之风最盛行的时期。包括珍宝、明器、陶俑、车马、粮食等。汉高祖刘邦长陵,在陕西省咸阳市窑店乡北的咸阳原上,坐北朝南,南面是川流不息的渭水,北面是巍峨壮观的九峻山,秦川故道穿过原下。长陵坐落在咸阳原的南部,居高临下,威武壮观,显示了封建帝王高高在上的尊严。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布衣提三尺剑有天下”的皇帝。楚汉战争中,他叱咤风云,“大战七十,小战四十”,身负重伤12次,最后击败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项羽。刘邦称帝的第二年开始营建长陵。陵园是仿照西汉都城长安建造的,只是规模略小而已。陵园内还建有豪华的寝殿、便殿。寝殿是陵园中的正殿,殿内陈设汉高祖的“衣冠几仗象生之具”,完全像皇帝生前时一样侍奉。

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据《西京杂记》记载,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这种玉匣就是人们日常所说的金缕玉衣。当时人们十分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汉代皇帝和贵族,死时穿“玉衣”(又称“玉匣”)入葬。它们是用许多四角穿有小孔的玉片,用金丝、银丝或铜丝编缀起来的,分别称为“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

汉长安城东城墙遗址

由于金缕玉衣象征着帝王贵族的身份,有非常严格的制作工艺要求,汉代的统治者还设立了专门从事玉衣制作的“东园”。这里的工匠对大量的玉片进行选料、钻孔、抛光等十多道工序的加工,并把玉片按照人体不同的部分设计成不同的大小和形状,再用金线相连。制作一件中等型号的玉衣所需的费用几乎相当于当时100户中等人家的家产总和。穷奢极欲的皇室贵族,迷信“玉能寒尸”。为使其尸体不朽,他们用昂贵的玉衣做殓服,且使用九窍器塞其九窍,可谓费尽心机。但结果适得其反,由于金缕玉衣价格昂贵,往往招来许多盗墓贼,以致“汉氏诸陵无不盗掘,乃至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其实,即使那些盗墓贼没有光临,当考古工作者打开那神秘的洞室时,企求“金身不败”的墓主人早已化作一捧泥土,剩下的也就是一具精美绝伦的玉衣了。这些仿佛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千百年来破灭的神话。

“元宵节”的由来

汉明帝永平年间(58-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羯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两种有趣的传说:

第一个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铲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元宵节。

另一个说法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年冬天,下了几天大雪,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汉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地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城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五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地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地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作元宵节。

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闹洞房是从汉朝开始的吗

婚姻对人生来说,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古语就一语道破了它的重要性。因此古代民间的婚姻及典礼,随着封建社会的漫长岁月,逐渐产生演化出了一整套的别具特色的婚礼仪式,各地还有不同的风俗特点。一般而言,古代男女要想结为夫妇,必须要经过相亲、订婚、迎娶、合房等一系列严格的程序,大多数时候,要在男家举行成婚典礼,这个场合非常热闹,而这其中又以新人双双入洞房为高潮,在新婚典礼期间,亲戚朋友、乡党邻里、大人小孩,众聚欢宴,为了热烈气氛,往往想出各种小把戏,戏弄新娘新郎,逗乐众客及陪宾。这就是民间所谓的“闹洞房”。

“闹洞房”这个词虽然出现得比较晚,但是这种闹洞房的做法却早在汉代就开始了。《汉书》中就曾经记载过,在新婚之夜,人们躲在窗外,窃听新婚夫妇的言语和动静,以此来取乐,这是有关闹洞房习俗的早期例子。

到了近代,有关这方面的记载就更多了。至于民间有关闹新房的谚语、笑话、歌谣也丰富起来了。可见闹洞房习俗在民间一直是很盛行的,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内容和形式也有一定的变化。

据说有户人家娶媳妇,新娘进门,一个人坐在屋里,新郎到外屋接待宾客去了。这时公公有事到新房,见儿媳妇美貌动人,一个人默默地端坐在床边。他心想,儿媳妇并不认识我,我也去调笑几句。于是上前搭讪问道:“新娘今年几岁了?”新娘子回答道:“18岁!”公公又问:“你家父母今年几岁了?”新娘子还是回答:“18岁!”“那你家兄弟今年几岁?”可是不管公公问什么,新娘子的回答一律是“18岁”!

公公觉得很纳闷,自言自语道:“新娘子莫不是昏了?一家人怎会一样年纪,全是18岁呢?”

谁知新娘子却丝毫不动神色地回答说:“不是我神昏,我家都是18岁,是没有大小的。”

公公终于听懂了儿媳的弦外之音,顿时羞得满脸通红,抬起屁股飞似的逃出了新房。

这个故事后来还经过整理,被收录在《诸暨县故事卷》中,这样相似的故事在越地其他县也有流传。

那么,作为一家之长的公公,怎好到新房中去调笑,做出这种有悖于常理之举呢?原来,越中乡里盛行“闹洞房”的习俗,而且这种闹洞房的行为不分长幼,“新房三日无大小”,新娘子一进入夫家,家中村里的人,无论长幼,都去围观,就叫作“看新妇”。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风俗,这位公公去“闹洞房”调戏新娘,也就不足为奇了。当然,因此而受到有聪慧心机和灵活口才的新娘的奚落,也是自作自受。

这个故事尽管内容简单,篇幅短小,却为我们探索民间婚俗中的一个重要现象——闹洞房习俗,提供了有趣的线索。

闹洞房习俗是一种陋俗还是一种良习呢?根据历代记录者来看,几乎持否定态度为多。大多数人都认为闹洞房有害无益,应该被废止。但是为什么至今仍连绵不绝呢?其实,对这种现象不能一概而论,而需要做一点儿具体分析。

新婚大典是男女一生中最重大的转折点,是一个新的家庭组合的开始,无论从习惯上、感情上,还是长者的愿望,谁都想办得风风光光、热热闹闹。通常办喜事的人家,总希望有亲戚乡邻来祝贺,亲朋好友来饮酒欢庆,青年顽童来闹房。民间有“吵吵发发”的俗语,这说明“闹洞房”的滑稽举动中其实也蕴含着人们的希望和美好祈求。

哪个人家办的喜事热闹,参与“闹洞房”的年轻人多,看新郎新娘的村妇小孩多,那就脸上感到光彩,觉得是众人“抬爱”。也可以说是平时邻里和睦、大方友好的表现,反之,如果某家结婚之日冷冷清清,没有人来看新人,没有孩童来追着讨要喜糖,那么说明这家人不是吝啬鬼,就是被人看不起的人。

“闹洞房”历来又有“文吵”、“武吵”之分。所谓“武吵”,就是指闹洞房的人举止不够文雅,动手动脚,损物伤人,甚至产生一些过于无理的举动。例如,旧时乡中闹洞房时,有的强行脱新娘女宾的鞋袜,也有强行阻止新娘上厕所,还有半夜爬窗撬门进入新房,卷走被席等等行为,更有甚者,还有人乘机发泄仇怨。

这些“武吵”的举动,从闹房的人来说,大多数时候无非是图个热闹,但结果却往往引起诸多不愉快的情况,轻则损坏新房物品,重则互伤和气,甚至伤害身体。显然这种“武吵”的做法和习俗是一种不受欢迎的陋俗。

而与此相对的,“文吵”却颇受乡里百姓的欢迎。每个乡村中总有几位能说会道、善于逗乐讲笑话的人,这些人一进新房,面对新人和新房中的各种用具嫁妆,能咏唱出各种既吉利又好笑的歌谣、顺口溜,来逗乐新娘陪宾和闹洞房观新人的人们。这些歌谣的内容大多是祝愿夫妻恩爱,白头偕老,尊老爱幼,早生贵子等,而且多是闹房人即兴创作,随口而编,有很大的随意性。这些歌谣还经常被收入到一些民间的文集中。

由此可见,“文吵”既能热烈气氛,娱己娱人,又没有伤人损物之虞,还是有它立足之地的。也因此,闹洞房的习俗在今天仍然存在,虽然已经有了一些变化,但从汉代开始的这一民间习俗,还是一直流传至今。

汉代雕塑艺术

跪坐俑

汉代雕塑作品,在一些大型石雕上,能够充分表现统一的完整的形象;立雕、浮雕、线雕相结合;利用石料的天然形态,以简洁的方法突出主题,创造了富有特点的表现手法。

汉代的雕塑艺术中留下了最早的纪念碑式的雕塑。秦汉时代所建造的规模巨大的宫廷和祠庙建筑中的雕塑作品,现在所存无几。霍去病墓前的石雕是现存的若干作品中的最重要者。其他尚有嵩山中岳庙前的石人(约118年)、曲阜“鲁王墓”前石人(146—156年)、武氏祠前和高颐墓前的石狮子等。

霍去病墓在陕西兴平县。由于他和卫青同是在反击匈奴窜犯掳掠的战争中建立大功的名将,所以他们死后都葬在汉武帝刘彻的“茂陵”附近。茂陵及其陪葬墓,只有霍去病墓的石雕保存下来。制作年代约为元狩六年(前117年),现石雕尚存9件:马踏匈奴、跃马、卧马、卧虎、卧牛、卧猪、矮人、人抱熊和怪兽食羊,都是整石雕成,长度都在二至三米之间。

“马踏匈奴”的雕刻是汉代的历史现实的有力概括。虽然受时代所限制,但是整个作品还是有力地歌颂了为解除边患而斗争的英雄气概。